《六国论》教案1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六国论》教案

设计构想:本课教学分为四大块:诵读——翻译——议论——品味,其中前两块注重工具性体现,后两块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的培养。诵读和翻译交叉进行,相互推进,主要依靠学生的自学和自我感悟;议论是对课文观点的理解,这要结合背景,在熟练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品味,增加学生的美感。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中作者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2.       掌握 率、厥、弥、判、速、洎、殆 等字的意义。

3.       品味文中的句子。

4.       能结合现实对国家大事进行评论。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悉全文并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观点。

难点: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学习方法: 讨论交流法、引导法、对比法。

学习用具: 范读录音、印发学习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说明:该导入语很好的概括了这篇文章的精华之处,很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其实也可以从六国灭亡的事件导入,同样吸引人。]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       苏 洵(1009-1066),字明允,宋朝人,著名的散文家。苏 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以文知名,故后人将他们称为“三苏”,并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2.       学生自读学习资料。

三、读课文

1.       学生试读,师生共同订正错误。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读,或者采取接力形式连读。主要是让学生依靠自己的理解初步读通全文,师生在共同学习的氛围中加强沟通。

2.       教师范读或者播放录音,学生对照书本划出自己仍不会的地方。

这一步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课文的读法,受到美的熏陶。

3.       学生自由阅读,力求不犯错误并试着理解读出感情。

4.       自读成果展示,要求学生自己站起来读课文,学生自评、互评。

四、翻译课文

1.       学生试译:可以结合工具书和印发的学习资料,学生自由分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翻译的情况,给有困难的学生指导,把较集中是问题板书展示。

2.       提名翻译重点句子。

3.       学生质疑,教师回答(或让其他学生答)

4.     教师总结字词重点,整理成如下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议论文章观点:

1.       提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什么?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

2.       学生读书,理清文章思路,思考回答。

3.       提问:对于作者的观点你是如何理解的?

a)         作者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

[结合背景和作者的思想。]

b)        结合历史,你谈谈六国灭亡的原因。

[如有条件,可以在课外组织讨论会,请历史教师作嘉宾点评。同时参考学习资料的第三部分。]

c)        如果你是宋朝的统治者,看到这篇文章后,你会怎么想,会采取那些措施挽回国家命运?

4.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可提示学生看学习资料上的言论,以获得启示。

六、品味句子。

1.       学生再读课文,读出感情来。

2.       主要结合课文后的练习部分,也可让学生自选句子品味。

a)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几句话是怎样形象地说明割地赂秦是自欺欺人的?)   [参考:模拟状貌、意图和现实的巨大反差、时间(数字)的对比]

b)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句中“苟”相当于“如果”,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的对象?)   [参考:要结合背景: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

c)        学生自选句子品味。

[说明:课后练习的提示问题只是品味句子的一个角度,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品味,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

七、作业:

1.       阅读读本中相关文章。

2.       本文的写作方法是借古讽今,试着写或者改编一篇历史小故事,反映出社会现实。

《六国论》学习资料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朗, 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长“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来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祐集》十五卷。《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课文从通行选本标题为《六国论》。

背景材料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来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已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相关资料

有关兴亡治国的言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参考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注意:参考译文的使用方法:学生参考自己翻译,着重注意下面的内容: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