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教案11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教学目标:能对相关冬景图作评论鉴赏

     

一、导入

回忆熟悉的“春”的诗歌: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入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冬景又是怎样的呢?

二、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2.7-1945.9.17)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1914年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1922年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45年8月29日被日军宪兵杀害,终年49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三、生自由读全文

四、内容把握

1、  文章描绘了哪些江南的冬景图?给各个冬景图拟小标题。

2、  各小组讨论后把小标题写到黑板上交流。

3、  师点拨:每幅图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流露的态度是什么?

内容 图景 特点 作者态度

人居 冬晨谈天图 晴暖 可爱

植被 寒郊草木图 生气 易体会

冬雨 农村微雨图 悠闲 迷人

冬雪 江南雪景图 闲雅 美丽

旱冬 旱冬闲步图 晴和 受欢迎

文眼: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五、比较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1、人居:北国的蛰居异境     江南的曝背谈天(突出晴暖)

2、植被:闽粤的冬是南国的长春     江南的植被(突出生气)

3、德国的寒郊散步     江南的寒郊散步(突出宜人)

4、“明朗”:江南的冬季(宜人)/北方的夏夜(明朗)     江南的冬(明朗)

5、举例比较手法的运用:

郁达夫《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六、鉴赏五幅冬景图

1、冬晨谈天图

    意象:落叶、晨霜、太阳、鸟雀、泥地、老翁小孩

    朗读:读出轻快的意味。

2、寒郊草木图

    意象:芦花、红叶、乌桕、草色

    学生活动:据师给出的上联文本意境对出下联

         上联:满地芦花映红叶

         下联:点点白桕乱梅花/根边草色漾绿意(笔者试对,仅作参考)

 附:本想把“草色”与“乌桕”同时融进下联中,未果,望同仁们似出更佳下联。

3、农村微雨图

    背景:微雨寒村

    意象:长桥、远阜、枝桠、白雨、乌篷、“红黄”、三五人家、若干酒客等。

    学生活动: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点化这幅冬雨图。

    注意点:平仄、韵脚不作要求,只要意境把握恰当,给人一定美感即可。

        景的营造与情的抒发须一致。

附:《天净沙•秋思》        笔者试对,仅作参考:

枯藤老树昏鸦,          长桥水门远阜,

小桥流水人家,          白雨乌篷杂桠,

古道西风瘦马,          茅舍昏灯酒客,

夕阳西下,            暮色渐起,

断肠人在天涯。          悠闲客在江村。

4、江南冬雪图

(1)       鉴赏诗歌营造出的雪景与人性的闲雅的雪趣。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日暮) 晚雪问饮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冬宵) 微雪寻香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深夜) 风雪闻归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晨) 深雪报梅

学生活动:可请学生试着抓动词,然后拟出雪景与人情交融的词句。

(2)       比较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分析:《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例,郁达夫《雨》: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 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

5、旱冬闲步图――(写实)

比较:江南冬雪图――(吟诗)

农村微雨图――(作画)

虽然写法不同,但都为我们展示了江南的冬的美丽。

七、总结全文

1、语言特点:清新纯朴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2、画家刘海粟评:“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八、拓展阅读:

郁达夫《故都的秋》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