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教案10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江南的冬景》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品味鉴赏课文。 2、学习散文特征,琢磨课文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观察、感悟大自然的能力,提升审美品位。 二、重点与难点: 1、虚实相生的写法。2、浑然天成的意蕴。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顾城的《远和近》。确实人和自然有时候反面更亲近。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你喜欢怎样的自然美景呢? 飞流直下三千尺;绿杨阴里百沙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苍凉);烟笼寒水月笼沙; 让我们在名家名作的带领下去感悟大自然的美景,谛听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天籁之音。 今天老师准备和大家一起来欣赏的是著名的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 (二)、简介作者,检查预习(字词正音)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给予、剥花生、泊船、月晕、搁笔(见幻灯) (三)、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江南指哪一带?江南冬景很美,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哪些具体的词语来替换这个“美”字? 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区闽粤地区。教师提示: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学生讨论明确:屋外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农村冬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温润 晴暖 优美。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请大家整理一下,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文中写到的江南冬景。 2、你有一双慧眼吗?请找出你最喜欢的的江南风景,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一起来朗读文中的优美语段。(配乐) (四)、思考探究: 文中的雨雪天气以及晴和的日子变换频繁,但读来没有生硬凑合的感觉,仍是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郁达夫的高明之处。 我们可以从郁达夫的散文创作中学到哪些散文创作的方法?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 1、抓住景物特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2、文章要溶进自己的个性 a、虚实相生――表现和再现的结合。自叙传小说的《沉沦》。 b、散文的风格:行云流水,自然有致。 江南冬景的悠闲和暖、作者心境的闲适和行文时的舒缓自如在全文中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3、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诗情画意 五彩的文字:灰云、霜白、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的草根边带绿意、青天碧落、白雨、 淡墨背景、乌蓬小船、红黄的垂暮天。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 4、运用比较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五)、小结: 画家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郁达夫曾经说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做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然的美,欣赏自然的美,并能运用所学到写作方法去写散文,写出有个性的散文。 (六)、课后作业: 1、阅读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 2、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江南的秋景》。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