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17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本文一些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特殊句式。 2、 鉴赏本文景、情、理的交融和语言运用的妙处。 3、 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旷达乐观的情怀。 能力目标 1、 把握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2、 能够熟读成诵,积累名句,较为具体深入地理解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和阐发的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体会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能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把问题绝对化,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 2、 体会文章的诗情画意之美。 【重点难点】 本文的感情基调: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是作者内心矛盾和感情的真实反映,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从中解脱出来,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设计依据】 学习文言文,首先就是让学生读得充分。“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读好了,学习文言文的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这其中教师的范读尤其重要,要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反复诵读,从而为学生积极地、富有个性地阅读打下基础。 加上“赋”文体本身讲究声律之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形式,显得谨严而又自由。只有心临其境的诵读才能再现文章语言的无尽魅力,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把握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的思路。 其次,本文的阅读,也应是师生自主愉快互动品读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古代灿烂文化的深沉与优美。 【设计意图】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学生从中学会品读赏析美文。 为了理解苏轼辩证的哲学观及旷达的人生态度,阅读中引导学生观照自我人生,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2、 讨论探究法 3、 分析归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主要知识】 1、 文体知识 赋: 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长于铺陈叙事,多用对偶、排比、夸张等艺术手法。 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 诵读应注意什么? 应注意节奏、停顿、重音,特别是通过某些地方的延长,展现出作者“遗世”、“羽化”之乐。 【课前准备】 课前复习此词有助于学生走进苏轼的心灵,为赏读《赤壁赋》作好准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配乐:古筝曲《夜色》。 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要求:注意听腔调,听节奏,听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进入意境。 二、整体感知 1、 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乐-悲-喜。 明确:作者情感变化明显,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 第一段写景的文字有哪些?你喜欢哪一句,最喜欢哪一句? 清风徐来 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 水波不兴 徘徊于斗牛之间 水光接天 3、 在背景音乐中感受美景,然后说一说脑海中的景色,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要求: ⑴、赏析美文,体味美文,学会“赏析”。 ⑵、化古人美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散文语言)学会“说”。 ⑶、认识美的大自然,学会评价。 4、 品读第二段的音乐描写,探讨其中音乐的特色。配乐:箫曲《病中吟》 学生吟诵: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泣…… 学生点评:音乐低迴婉转,具有美的震憾力。本文的箫声是悲凉的,“泣、诉、怨、慕”表现听乐人的心理感受。 拓展比较:是否可以从已学的课文中找到相应的体现音乐魅力的语言? 学生甲:徐志摩《再别康桥》“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此诗的箫声是“悄悄的”不想打扰康桥的宁静美好。 学生乙:《琵琶行》有句“曲中收拔当心划,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学生丙:孔子说过: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讨论:音乐停止了,音乐的魅力不绝,你们说为什么? 学生丁:音乐表现了人性的情感,人产生了共鸣,沉浸在音乐当中。 三、对比探究 本文3、4两段,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悟理,把握其思路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⑴、悲从何而来? 讨论: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飘飞,想到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无限怅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思及自身,悲从中来。况宇宙无限人生须臾,怎奈这份空幻之感?欲超脱尘世,寻求寄托,却“知不可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提示:此处可通过诵读,利用声调高低、语速快慢体现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⑵、苏子之悲与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悲”有何不同? 讨论:苏子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 不同:一是苏子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飘飞,想到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无限怅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思及自身,悲从中来。王羲之立足当时,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从感性的体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否定“一死生”“齐彭殇”。 二是苏子由眼前的水与月,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辩证地看待问题,知其不变,物我无尽,且于无限自然之中撷取清风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而能超然独立,旷达乐观。王羲之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深沉慨叹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四、课外阅读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山东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