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7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赤壁赋 苏轼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了解“赋”体的特征,鉴赏音韵美和意境美,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掌握本文的通假字、活用词、多义词、特殊句式。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安排】二教时 【布置预习】 1 、熟读《赤壁赋》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写作内容; 2、了解赋体文章的特点,初步体会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感; 3、分组研读课文,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当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2、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3、在日本的千叶,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这样两个字:虫二。许多人到此不解其意,后郭沫若作了妙解,他说这两个字应分别加上两个边框,读为“风月无边”(“虫”“风”的繁体“蟲”“風”),是盛赞此地之美的。而我们今天要鉴赏的《赤壁赋》,就是借咏无边风月而抒怀的。 4、以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导入。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酥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对于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 二、作者介绍: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大文学家和书画家。少时即通博经史,善写文章。他多才多艺,诗词、散文、书法皆有卓越成就,其散文代表北宋古文的最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三、解题、赋体特点: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注重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盛行于汉魏六朝。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赤壁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具有行云流水之妙。 四、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苏轼)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 、何正臣摭其表①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②谤,逮赴台狱③,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十月)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本传)(①指《湖州谢上表》“不能追陪新进”等语。②指“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舜无术”“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等指谪新法诗句。③即御史台监狱。因周遭遍植柏树,上栖乌雅数千,俗称乌台、柏台。)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五、正音正字: 壬戌(rén xū)之秋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如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兮兰桨 击空明兮泝(sù)流光 倚歌而和(hè)之 余音袅袅(niǎo) 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 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 驾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尊以相属 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 无尽藏(zàng)也 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 六、文章内容: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了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之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厚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江水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板书]用较为整齐的词句概括每一段落的大意,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 (1)夜游赤壁,飘飘欲仙 (2)饮酒放歌,箫声凄切 《赤壁赋》 (3)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景、情、理交融 (4)排遣愁怀,乐观旷达 (5)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七、鉴赏要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文章有一条“乐一悲一乐”的感情线索,通过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关于“须臾”与“无尽”的问题,最后阐释了“变”与“不变”的哲理。含而不露,意在言外。全文不论议论还是抒情,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寓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余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八、对比鉴赏: (一)《念奴娇》词与此篇是同期之作,同材之作,请同学们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不同之处:(1)体裁不同。(2)景物描写不尽相同尽管都写江月,但“大江东去”词写的是长江的非凡气魄,勾勒“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三国古战场特定的险要地形,体现了作者的豪放情怀。此文描写清风与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幽美辽阔的美景,自然美景与优美的音乐声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3)思想感情有异。此词借咏史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结尾的思想较为消极,虽然有“一樽还酹江月”豪情,却没有摆脱“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空幻与悲哀。此文作者将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将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通过“变”与“不变”的哲理思辩显示了豁达乐观的情怀。 相同之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文是作者的同时期作品,都展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念奴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时机欣赏江山风月,这亦同《念奴娇》的“一尊还酹江月”。在写法上,两篇文章都注意了景、情、理的交融。因此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有利于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深层次地把握作者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二)课外自读《后赤壁赋》,指导学生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比较阅读。 提示: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前赋所写,限于舟中,后赋则主要写岸上;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则侧重叙事写景;前赋主调旷达乐观,后赋略为虚无缥缈。两赋同是苏轼得心应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评点甚多,不无借鉴之处,兹转录数条如下: 《古文观止》评语:“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 李扶九评语:“后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一与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有登岸一举,半夜即归,则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庄子》),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 九、问题探讨: [请同学品读文章,感悟诗情哲理。小组间,根据以下五个问题的提示,深入讨论,交流发言。] 1、第一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 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讨论明确:清风、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欢畅,其“乐”之甚。 2、第二段舷歌之后,赋中又写了客吹洞箫之声。课文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从开篇处到第二段末,赋的情感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讨论明确:“怨”“慕”“泣”“诉”——“哀”“凄切婉转”——“乐极生悲”。 3、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之夜,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讨论明确: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名悦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客人”的话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写“客人”的对人生感触,实为下文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 4、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他的话是否全都正确?你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是如何认识的? 讨论明确: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 。(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 5、最后“客喜而笑”,主客欢愉,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认识? 讨论明确: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6、全文的感情脉络如何? 讨论明确:1段——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静到高昂(夜游之乐)。2段——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的悲凉萧声(乐极悲来)。3段——主客问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悲情缘由)。4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因悲生悟)。5 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乐——悲——乐) 十、诵读指导: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可以说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全赋5段,537字,中速诵读约3分钟,读10遍也不过半小时。但读10遍却不一定能成诵。即令死记硬背强行记住还容易忘记,教师应当在帮助学生自读注释,教师释疑解惑——这还会花太多时间。骈散夹杂的句式,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使全篇适于美读。朗读时,可播放配乐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指导朗读应注意下列几点: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 2、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3、读出气势。如“方其破荆州,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4、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其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 读者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前有释疑解惑环节,倘遇文章仍不能通晓处,则用“随读释义法”解决。 5、整理文章具有生命力的四字短语,明确其意义(《赤壁赋》名句长短交错,短句变化较多。大部分短语为四字两个节奏。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语,古籍文章加深印象,为背诵全赋打下坚实基础。)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月明星稀、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一叶扁舟、沧海一粟 逝者如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东方既白 6、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讨论归纳。 客主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和“共适”论(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也子之所共适)。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议论文字理中见景见情,尤其见高妙。 组织这场讨论的主要目的,是理清三四两段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这两段是背诵全文的难点所在,对文意作一些简单讨论,有助于在理解文意把握层次后背诵。 十一、字词句: (一)实词: 1、“固” (1)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2)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固执己见) (5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到底) 2、“适” (1)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食) (享有)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3)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适应) (5)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6)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7)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流放或贬职) 3、“逝” (1)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2)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3)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4)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4、“望” (1)七月既望(农历的每月十五日) (2)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 (3)恐太后玉体之有所欷也,故愿望见太后。(盼望,希望) (4)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名望,声望) 5、“如” (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动词,像) (2)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6、“下”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克,攻下) (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位置低的) (二)虚词: 1、“虽” (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表假设性内容)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表事实) 2、“之” (1)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结构助词,的)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代词) (4)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清风明月等) (5)故为之文以志。(指示代词,这) 3、“乎” (1)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疑问词,相当于“吗”) (2)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相当于“于”,在)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4、“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表被动)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介词,到) (三)通假字: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劝人饮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3)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连结,盘绕。)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四)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用法,使…跳舞,使…哭泣。)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西”“东”,名作状语,向西,向东)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五)古今异义词: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白茫茫的水汽。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浩荡渺远的样子。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六)特殊句式: (1)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4)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5)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布置作业】 1、完成《学习与评价》P82、83——第1、2、3、5、6、7、8、9、10、11题。 2、背诵《赤壁赋》全文。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