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撤离时的情景。它以独特的方式把细节勾连在一起,巧妙地把现实场景和历史场景编织在一起,字里行间蕴含着见证历史、演绎尊严的深刻内涵,全篇显得荡气回肠、别具一格。 一、生动的细节勾连 有人说,细节是文学作品和通讯作品里的专用道具,在强调精短的消息作品里派不上用场。仔细研读本文,你就会发现细节在消息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既不能讽刺英方撤离的情况,又要见证殖民统治历史结束的象征意义,演绎祖国国家尊严,细节勾连的作用功不可没。 例如,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之一彭定康在“30日下午”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在蒙蒙细雨中”,作为“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两个细节把英国对香港的管治已到了“日落余音”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地见证了这一微妙的历史时刻,在含蓄的细节勾连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再如“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这一细节的点染,进一步烘托出英国在香港的“日落”。之后便有了“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正是有了这些生动的细节,突出了见证历史、演绎尊严的主题,反映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走向富强的豪情,使报道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 二、巧妙的场景编织 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 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不仅如此,作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巧妙地编织了与香港回归相对应的一些历史背景,从而使读者从场景的气氛中感受到深刻的历史内涵,演绎出一曲荡气回肠的祖国赞歌。 例如,第一个场景写到下午4时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时,作者回忆了港督府的修建,“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笔锋一转,“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陈迹”二字写尽了香港回归后,中国人民的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的民族尊严、民族自豪。“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不仅见证了那段历史,时时警醒国人,而且演绎了今天国家的尊严,彰显了民族的复兴。 又如,最后一个场景写到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时,作者默默计算“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香港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整整156年5个月零4天!这是一段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漫长的历史,字里行间回荡着百年巨变的沧桑感叹。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没有讽刺,没有痛骂,也没有欢呼,我们却可以在看似平实的言语中感受到作者反思历史时心潮的起伏。 总之,《别了,“不列颠尼亚”》用灵活的笔法,深沉的感情,丰厚的内涵,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为我们上了一堂形象而深刻的历史课:落后就要挨打!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