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 一、2005年古代诗文阅读考纲要求 l、理解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立足课本。 高考题中的答案基本上是课文中语言材料的直接迁移。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中,有一个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原句是“主人曰:邻家孽畜,可厌乃尔!”要求解释句中“乃尔”一词。其实,这个词在课文《孔雀东南飞》中早已学过。原句是“府吏再拜过,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这里的“乃尔”作“这样”解。全句的意思是“(自杀的)主意就这样打定了。”考题中的“乃尔”,正是解释为“这样,如此”。再如,2002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解释“旬日”和“已而”两个词的含义。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相应的词,分别出现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和《促织》中的“旬余,杖至百”等句子中。“旬日”作“十天”解。“已而”作“不久”解。这些示例,绝不是偶见现象。可以说,高考试卷上不论是文言词句的理解,还是被视为“得分点”的语法现象,都能直接间接地在课文中找到相同点。高三阶段脚踏实地全面复读学过的课文是十分必要的。 在词法上,可以对课文中学过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谦敬副词、兼词、时间词和各种词类活用的类型,包括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作一些归纳梳理,并且从中体会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值得一提的是,对常用实词、虚词的多义性及兼类现象也应特别关注。2003年上海高考卷中,要求写出文中两个“绝”字的含义。前句“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中的“绝”作“不见”解,与“千山鸟飞绝”中的“绝”同义;而后句“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不无绝也”中的“绝”是“横渡”之意,与《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绝”同解。这个难度不高的词,答题正确率却不高,如果平时复习时能注意对这些常用词归纳比照的话,是容易应对的。 三、了解高考文言选段的特点 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主要出自《二十四史》。 2.从内容上说,选段的材料内容主要集中在南北朝至宋的这段时间内(94年至2001年高考中,只有2001年例外),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试题设置都与文章的内容紧密相关。考生不可能非常准确地理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但借助语境,考生可以较为准确地推知文章梗概。反过来,学生在知道文章梗概后可以来猜测相关的疑难语句,提高自己的得分概率。因而,把握文章的整体、理解史传故事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阅读文言文,要“读懂”文章的背景、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倾向以及布局谋篇的特点等。“理解”文章重要内容、作者的观点,以及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等。 四、复习对策 1. 归纳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 因为《二十四史》都是正史,记叙历朝历代文臣武将的篇章很多,而试题选文的主人公也大都是有定论的将臣(即使主人公不是将臣,文章中也有朝廷吏政的内容),记叙其生平时任职的交代、职位的变迁都要涉及到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从94年到2001年的8段高考选文中,交代职官变动的句子在40句以上,因而这类词语出现的机率是非常高的,同时,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所为及相关的官场沉浮很有帮助。 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有这样一些: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其它。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96年) 行:迁左丞,行徐州事(2000年) 主:掌管。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兵。”(勃:人名。)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选段文字一般包含有主人公行事的后果或影响(史书传记的体裁所定),而这种后果或影响很多时候在官职的升降之中可以得到直接的反映。 2.了解一些常见职官词语的含义。在其位,谋其政,知道了某种官职的具体含义就能够推知选文中人物的适当言行。我们举例来说明: 在很多高考复习书中有一篇“张嘉贞”的选文,其中有这么一段: ……翌日,(张嘉贞)拜监察御史,开元初,拜中书舍人,迁并州长史、天平军节度使。有告其反者,鞠之无状。玄宗将罪告事者,嘉贞谏曰:“准法,告事不实,虽有反坐,此则不然。天下无虞,重兵利器,皆委边将。若告事者一不当,随而罪之……不宜为臣而绝言事之路…… 在分析综合的小题中,就设置了一个有关职官的干扰项: “张嘉贞在监察御史任内被人诬告,但他宽宏大量,劝阻玄宗不要加罪诬告者。” 根据文章意思,诬告内容是边将谋反,而监察御史是京官,没有“重兵利器”,而在张嘉贞担任过的职务中(加点的词语),只有“节度使”才掌握兵权,因而这个干扰项是错误的,应该是张嘉贞在节度使任期内被人诬告。可见,适当了解一些常见官职的含义是必要的。可进行下面的一些归类: (1).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2).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3).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 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2001) 3.掌握针对此类传记文的阅读步骤。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我们的阅读应该有不同方法。考生对这种传记选段的阅读,其目的有二,一是了解文段的梗概,知道叙事的脉络;二是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能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在这两点之外,还附加有找出题目中与原文相抵牾的地方。总起来说,阅读应该围绕“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一个主干来抓信息要点。根据这种目的,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阅读: 初读文章。用符号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可能的话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概括了解其人其事。明确选段的梗概。 再读文章。利用好文言最后那道题来推断。拟出较为具体的叙事脉络,即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怎样的事情,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情能够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 核对文章。根据设置的题目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核对,判明选项的正误。 五、文言虚词 (一)而 1.蟹六跪而二螯。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军惊而坏都舍。通"如",好像,如同。 7.吾恂恂而起。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8.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9.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二)乎 1、儿寒乎?欲食乎?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2.孰为汝多知乎!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3.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4.胡为乎遑遑何之?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5.生乎吾前……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6.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作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7、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三)、其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3.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5.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 6、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 7.汝其勿悲!(表婉商。) 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亦作祈使语气)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9.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表假设。) 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四)且 1.河水清且涟漪。 2.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用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况且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4.不出,火且尽。★ 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五)、所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3.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或凭借。 6.夜以火指鼓所★处所,地方。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所谓,所说的。 8.父去里所,复还。★表示大概的数目 (六)为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吾见其难为)。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2.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3.公为我献之。★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4.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6.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8.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作为,当作 /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9.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成为,变成。 10.孰为(赵)盾而忍弑其君者乎! ★以为,认为。 11.善为国者★治理。 12.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 13.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给,替。 (七)焉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2、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 4、始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此)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 6、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 7、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 ★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8、且焉置土石? 9、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10、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哪里,怎么。 1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12、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13、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相当于"之"。 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八)也 1.死生,昼夜事也。★ 表示判断语气。 2.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3.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表示疑问语气。 4.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表示感叹语气。"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6.岂独伶人也哉!★也哉,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7.是复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也者,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 8.唯求则非邦也与?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 (九)以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乃入见。问:"何以战?" 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4.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 用作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5.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6.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用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7.(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9.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10.作《师说》以贻之。 ★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11.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1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1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14.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15得而腊之以为饵。 16.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1、把......当作或作为。2、认为。3、把......制成。 (十) 因 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2.相如因持璧却立…… ★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十一)、于 1.得复见将军于此。(在)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 4.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 5.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到) 6.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从、自) 7.故燕王欲结于君。(跟、同)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对于) 9.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给) 10.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11.受制于人★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A.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在这种情况下)B、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C.表时间,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D.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 E.从此。例: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F.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十二) 则 ☆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4.入则孝,出则弟。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 ☆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死则徙尔。 (十三)、者 ★助词。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1.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4.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者”常见的意项 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⑵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⑶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十四)之 ★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1. 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2.均之二策。 ★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结构助词, "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 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4.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顷之,烟炎张天。 (十五)何:⑴什么。⑵怎么样。⑶哪里。⑷多么。⑸为什么。⑹怎么。 「何如」怎么样,怎样。「何消」哪用得着。「何若」如何。「何尝」并非。 「何为」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 「何意」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么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十六)乃:⑴于是,就。⑵才,这才。⑶却。⑷是,就是,原来是。⑸竟然。⑹他的。⑺乃至,甚至。⑻可是。⑼而,又。⑽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 (十七)若:⑴如果,假如。⑵像,好像。⑶你(的),你们(的)。⑷此,如此,这样。⑸至于。 「若此」如此,这样。例:①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何」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例:车后若干递送夫。 (十八)与:给,给与、交往、赞许;和,跟,同;于,在;同欤,表疑问、感叹,句中不译。 六、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复习 1、 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A、省略成分的辨识和补出;B.语序的改变;C.特殊句子的扩充、凝缩;D.修辞格的恰当处理等。E、“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除了准确理解文句的字面义之外,还有深层次的要求。如:对文句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如同现代汉语中的复句分析);对句子表达意图的分析等。F.要遵守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特别注意训练自己根据语境(上下句意、文章背景等)对词义的引申、对句义的变通能力。 在翻译时不能孤立机械地死抠词义,更不能望文生义,而必须在正确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力求翻译得“信、达、雅”。以直译为主,力求原文与译文在遣词造句、表达方式上基本保持一致。 直译讲究字字句句有落实,但也不是“对号入座”,不多不少,否则就变成了“死译”,势必造成译文的非古非今,诘屈拗口,甚至出现谬误。 直译的方法一般归纳有“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合成词。如:惟恐他将之来——只害怕其他将领来到。 换——替换。有些词在古书中常用,现代汉语中不用或不常用;或古今都常用,但词义产生了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词去替换原文中的词。食毕,复随旅进道”(2000年)其中的“食”“复”“进道”就可以更换为“吃”“又”“上路”。 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下来。如:启听淮北取籴。(1999)——上报说应听任百姓往淮北购粮。 删——删略。古文中的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没有对等的词来翻译,或现代汉语在这个地方不用虚词,便可删略。例如:不惧比干之诛。(1997)——不怕象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凭的是)勇气。“之”,结构助词,“夫”发语词,不译。 删除。即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虚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2003年北京卷) “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2001年)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补——补充。古书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更完满地表达原文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可省略的某些词句。“(原)于是遂就书。”(2003年北京卷)增补主语。“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李广)尽哀。”(2002年)增补宾语。 调——调整。古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翻译时就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作相应调整。“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2003年)其中的“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调整。即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倒装句式主要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和主谓倒装。“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宾语前置。“灌脂束苇于尾。”(1999年)译为“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状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为“寻找一个能出使秦国回答对方的人,没有找到。”定语后置。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其中的“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其中的“缙绅”是借代修辞,应换译为“官员”。 “愿未及填沟壑而托之。”其中的“填沟壑”是婉曲修辞,应换译为“死”。 凝缩。即对文言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翻译时可凝缩为“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四、针对训练。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 2.然羽非有尺寸之地,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候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史记》) 3.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说苑》) 七、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①,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②,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选自《后汉书》)[注]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至孝:极为孝顺 B.祷请无所获 祷请:向神灵祈求 C.访问其故 访问:咨询,打听 D.于是行旅不至, 行旅:旅行,游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D.即刑讼女而祭妇墓 太守归而客从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孟尝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 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二)扶风马先生,名钧,巧思绝世。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此二异也。其后人有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絙倒立,出入自在。此三异也。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有裴子者,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所以不对也。”——(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九)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巧思绝世。 绝:杜绝 B.乃皆易以十二蹑。 易:交换 C.不如试之易效也。 效:验证 D.患无水以灌之。 患:憎恶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 B.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 C.能设而不能动也。 D.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古有之,未之思耳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B.其巧百倍于常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帝以问先生:“可动否?”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行过夷门,见候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4.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自知其为巧也——不知道自己心灵手巧 B.令童儿转之——让儿童转动翻车 C.子所长者言也——您擅长的是言辞D.夫巧,天下之微事也——技巧是天下细微的小事 5.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做成了指南车之后,世上的人知道了马钧是个能工巧匠。 B.马钧改进了织绫机、连弩,做出了指南车、翻车和能活动的木人。 C.马钧不回答裴子问难,原因之一是他认为裴子明白不了他的巧思。 D.傅子认为应当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而裴子做到了这一点。 (三)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 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①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③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④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⑤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四)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累息。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 (《后汉书•循吏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署议曹祭酒 署:签署 B.每致困乏 致:招致 C.履正奉公 履:实行、做 D.皆令诣学受业 诣:去、到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 B.善事上官,无失名誉 C.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 D.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敬待以师友之礼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 C、延乃令铸作田器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任延培养、任用、尊重人才的一组是( ) ①会稽颇称多士②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③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④延自临殡,不朝三日⑤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⑥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⑤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延济困敬老。对贫穷的属官,分出自己的俸禄周济他们;对孝子,经常予以慰问和勉励。 B.任延任地方官注重发展生产。不善农耕的九真之民,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农具,开恳荒地,逐渐由贫穷变为富足。 C.任延直言敢谏。他认为有着很好声望的上级长官其实一味利己,不是忠臣,因此拒绝了皇帝要求他遵从上级长官的劝告。 D.任延敢于除暴安民。他任武威太守后首先镇压了凶暴为害的田绀父子及宾客多人,又平定了田绀之子田尚策动的暴乱,使官吏民众非常敬畏。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