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 张满林

一、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七篇古诗文均是经典名篇,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继续进行诵读训练,背诵全文或经典片段,以增强语感。2、继续培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句义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的能力。3、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词汇,并对实词中的几种特殊情况(通假字、词性活用词、古今异义词)进行梳理归类,对几种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乃、焉、于、则等)能梳理其用法和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4、梳理和掌握一定的文言特殊句式(省略句、到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特点,能更好地疏通和理解句意。5、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能知人论世解读经典,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抱负和顽强的精神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1、文言词汇的梳理和积累。2、理解性的背诵名篇名段。3、能自主学习文言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

学习难点:1、梳理和掌握常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课文的欣赏。

三、单元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设想:

本单元是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由七篇文言文构成,这七篇课文都是传统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课文,要重视复习与归类整理工作。首先要引导学生继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原文,并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中心意思以及写作特色做深入的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综合性学习与探究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和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整理,对特殊句式进行梳理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体会诗、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经过两年的中学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写作特色作深入探究的能力。因此本单元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帮助梳理和共同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读通文章:要求读准字音(注意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读准节奏停顿。方法:根据页下注释和工具书确认有关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在相关字下圈点并在字上面注音;根据句子的大意和结构特点划分句子的停顿,难读句子用铅笔在句子上划分好;同学间互读互听,相互纠正,直到读通顺为止;教师让学生把朗读中难以把握的字和句子写到黑板上,利用字在语境中的意义来确认字音,利用句子的意义和结构特点来划分停顿,让学生真正掌握如何读准字音和读准句子停顿;开展班级内的朗读比赛,看谁能把课文读通顺,能读出一定的语气语调更好。(3课时)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①可/以/一战  ②再/而衰,三/而竭  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⑤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⑦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⑧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⑨且/焉置/土石  ⑩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12、今/天下/三分  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5、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附:关于文言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指导例析

一、“意义单位划分法”:

文言句朗读的停顿划分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例1、望晚/日照/城郭(《登泰山记》)“望晚”是“向晚”、“傍晚”之意,全句有“望晚”、“日照”、“城郭”三个意义单位。不可读成“望/晚日/照城郭”。

例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其乐”前一“乐”字用做动词,“以……为乐”;后一“乐”字,作名词,“所乐的事”。“乐其乐”即“以其乐为乐”。不可误读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语法结构划分法”:

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谓之间、谓宾之间、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动补之间要作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1、主谓之间、状谓之间、动补之间可作停顿。

例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例4、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例5、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例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例7、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2、动宾之间,结合紧密时不停顿,但宾语有定语限制或修饰,就须停顿。

例8、故/克之(克之是动宾关系,但宾语为单音节,动宾结合紧密,不需停顿,否则读来反而生硬。)

例9、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路之远近”是忘的宾语,有其修饰限制语,结构完整,自成层次,动宾之间,往往有其停顿。)

3、几个状语之间虽有停顿,但只相当于现代的顿号级别,可不作停顿。

例10、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每与臣”有“每”、“与臣”两个状语,可以连读,不必停顿。)

4、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一般不停顿。

例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三、“文言句式特点划分法”:

要留心文言句式特点,如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划分停顿时须维护其古代语言特点和意义的完整。

例1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谓语“鼓”)

例1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之高”是定语后置)

例1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是介词,后省略宾语“之”,代桃源村人)

例15、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应调整为“有何陋?”)

例1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其上”是状语后置)

例1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在句中是“……的原因”之意,是固定结构;“也”表判断语气,“此……也”是判断句)

例18、帝/感/其诚(“感”具有被动意义,“被……所感动”)

四、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例1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是关键词)

例2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出”是关键词)

例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关键词)

五、留心名作状的朗读停顿。

例22、其一/犬坐/于前(“犬”是名作状,“像狗一样”修饰“坐”的样子,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

例23、山行/六七里(“山”是名作状,“在山路上”限制“行”的处所,不能读成:山/行/六七里

六、留心形同于现代双音合成词现象的朗读停顿。

古代汉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形同于现代的双音节合成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不能把古代两个单音词读成现代的双音合成词。

例24、于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例25、可以  可/以/已/大风   可/以/一战

例26、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例27、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七、留心句首关联词及语气助词“夫、盖、且、若夫、至若”,将其自成音节,专作停顿,以发挥统领全句或全段以及引起话题的作用。

例28、夫/大国,难测也

例29、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例30、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例3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八、留心古代的“国名、年号、地名、官名、郡爵、史实”。

例32、陈/康叔公/尧咨/善射(“陈”系姓氏,“尧咨”是名,“康叔公”是谥号,“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例33、《范/文正公/集》

例34、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吴中”是地名)

例3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地名---姓名---字---“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例36、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九、“也”用在句中表示提示,朗读时应停顿,不能误为副词,如作句尾语气助词则不作停顿。

例37、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例38、可/计日而待也

十、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

例39、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例4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2、读懂文章:

(1)理解词义:阅读文中的句子,找出难以理解的词,在实词下圈点、虚词整个加圈,学会利用注解和工具书释意,把恰当的意义直接批注在有关的词上面。方法:学习“综合学习与探究”的二、三,复习注释的解题、释词、注音、通句的功能,了解文言词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虚词的一般用法;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有关词语的语境义;真正难理解的提出与教师合作探究加以解决;教师提供单篇加点实、虚词的理解检测题对学生进行检测,了解掌握情况;整个单元理解后对特殊的实词加以归类整理,对常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类整理。(3课时)

附:关于常见虚词的用法规律的指导例析

常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把虚词的用法规律特点教给学生,指导学生加以梳理和掌握。

一、关于虚词“之”的用法:

1、作代词。特征:动(介)+之(“之“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代人、代物、代事)

例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之”作“止”的宾语,代“愚公”)

例2、以啮人,无御之者(“之”作“御”的宾语,代“蛇的毒性”)

例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之”作“委”和“去”的宾语,代“城”)

例4、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之”作“毒”的宾语,代“捕蛇的差事”)

2、作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作结构助词“的”,特征:(××之)+名

例1、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情趣)

例2、投诸渤海之尾(渤海的边上)

(2)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主谓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不译。特征:主+之+谓

例1、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之”放在主谓之间,“悍吏之来吾乡”作后面句子的主语部分)

例2、甚矣,汝之不惠(“之”放在主谓之间,“汝之不惠”作“甚矣”的主语部分,是主谓倒装)

例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之”放在主谓之间,“太守之乐其乐”作“不知”的宾语部分)

例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放在主谓之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作“独爱”的宾语)

(3)调整音节助词,不译。特征:动(副)+之

例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例2、公将鼓之

例3、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例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4)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特征:宾+之+动(介)

例1、孔子云:“何陋之有?”

例2、牡丹之爱   菊花之爱  莲花之爱

(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特征:名+之+(定语)

例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作动词,译成“去、到、往”。特征:之+宾(处所宾语)  之+补(副词)

例1、吾欲之南海

例2、辍耕之垄上

例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例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例5、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二、关于虚词“以”的用法:

1、作介词。特征:〔以+宾〕+谓 (“以”后跟宾语来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谓语)

例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例2、太医〔以王命〕聚之

2、作连词。特征:动词短语+以+动词短语(一般表目的关系和结果关系:(1)目的关系,“以”后面的动作行为是前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成“来、用来”。(2)结果关系,“以”后面的内容是前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成“以至”。)

例1、属予作文以记之

例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之

例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例4、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相当于“而”的用法,作顺接连词。

例1、遂许先帝以驱驰

例2、卷石底以出

三、关于虚词“而”的用法:

1、作连词  特征:“而”放于两个词、短语或句子中间,起连接作用。一般表前后有四种关系:①表并列 ②表承接 ③表转折 ④表修饰

例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表并列)

例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承接)

例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表转折)

例4、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表修饰)

2、与“已”组成复音词“而已”、“已而”。

例1、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放于句末,表语气,译成“罢了”)

例2、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表时间的副词,译成“不久”)

四、关于虚词“其”的用法:

1、作代词。 可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成分,代人、代物、代事。包括作一般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例1、其乡邻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代曹刿其人,作定语)

例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代滁州城,作定语)

例3、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代愚公,“其不已”是主谓短语,“其”作“不已”的主语)

例4、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的”,作定语)

例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他的”,作定语)

例6、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作主语)

例7、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代蛇,作“赋”的宾语)

2、作语气副词,一般放在句首,表反问、猜测、程度等语气。

例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例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例3、其喜洋洋者矣。

五、关于虚词“于”的用法:

作介词。特征:于+宾,构成介词短语,放在动词、形容词前前作状语,有时状语后置,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对象、方向、手段、方式等。

例1、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引进动作的对象,译成“向”)

例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引进动作的处所,译成“在”)

例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引进动作的范围,译成“在……中”)

例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引进动作的的某一方面,译成“在……上”)

例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引进动作发生的原因,译成“由于”)

例6、苛政猛于虎也(引进比较对象,“于”放在形容词后,译成“比”)

例7、积于今六十岁矣。(引出动作的时间,译成“到”)

例8、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是”作代词,与“于”组成介词短语,译成“在捕蛇这件事上”)

六、关于虚词“乃”的用法:

1、作连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相接或情理上相承。一般译成“于是、就”。有时表转折关系,译成“竟然”。

例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表相承关系,“于是”或“就”)

例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用法同上)

例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转折关系,“竟然”)

2、作判断动词。译成“是”。是判断句的一种变格形式。

例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表判断,“是”)

例2、此乃勇士头也。(同上)

3、作代词,作第二人称,译成“你”或“你的”。

例《示儿》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代词,“你的”)

七、关于虚词“焉”的用法:

1、作语气助词。特征:句尾+焉。只表语气,可表疑问、陈述、感叹等语气。

例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表疑问语气,译成“呢”)

例2、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表陈述语气,译成“了”)

例3、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表感叹语气,译成“了”、“啦”)

2、作代词。特征:动(介)+焉,“焉”作宾语,代人、代物、代事。

例1、永之人争奔走焉。(“焉”作奔走的宾语,代捕蛇这件事)

例2、谨食之,时而献焉。(“焉”作献的宾语,代毒蛇)

例3、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作得的宾语,代《捕蛇者说》)

3、作疑问代词。特征:焉+动(介),文言文中疑问句如果是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因此“焉”作前置宾语即为疑问代词。

例1、且焉置土石?(“焉置”即“置焉”,“焉”译成“哪里”)

例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附”即“附焉”,意义同上)

4、作合音词“于+之”。特征:动词+焉。“焉”不作动词的宾语,而是作动词的补语或状语后置。补充说明动作的处所或范围等。

例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为“于+之”,“于”是“在”,“之”代“三人”,译成:“在几个人中”。可放到“必有”之前作状语。)

例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焉”为“于+之”,“于”是“在”,“之”代“某一地方”。可译成:“在某处”。作“伏”的补语或状语。)

八、关于虚词“则”的用法:

1、作连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相承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等。

例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相承关系,译成“就”)

例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表假设关系,译成“如果”)

例3、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与“如果”相承,译成“那么”)

例4、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用法同上)

例5、非死则徙尔。(“非……则”译成“不是……就是”,表选择关系。)

例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表转折关系,译成“却”)

2、加强判断,判断句中用“则”表判断,加强判断语气,可译成“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疏通句意:在解决句子中的实虚词解释障碍后,能逐句用现代汉语翻译原文。方法:学习“综合学习与探究”的四、五,复习和了解几种文言特殊句式(判断、省略、倒装、被动、固定结构等)的特点、翻译的方法,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翻译作基础;直译意义不明的句子用意译的方法翻译其大致意义;借助页下注解通句;有真正疑难不能解决的句子同伴互助、小组合作或提出与老师共同探讨加以解决;整个单元理解后归类整理特殊句式;教师提供单篇句子翻译小检测;要求能用现代汉语顺畅地朗读每篇课文内容。(3课时)

(3)概括内容: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概括各段内容和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在文章上作批注,学生间相互交流和补充修改,再全班交流。(2课时)

(二)深入理解。

1、知人论世:在理解文意和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课前通过课本注释、报刊网络和相关的文献中,获得写作背景方面的信息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情感起点,从而走进经典的世界。

2、分篇探讨:“预设”与“生成”结合,教师可预设一些讨论题,也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产生问题。

《曹刿论战》:预设讨论题:(1)从齐鲁战争战前准备、指挥战争、战后回答几个内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有哪些?(2)本文中描述的两个人物一主一辅,从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和指挥过程的表现中说说分别是怎样的人,作点评。(3)文章如何详略得当地突出“论战”这一中心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预设讨论题:(1)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说明治国应注意什么问题?(2)邹忌讽齐王有什么高明之处,效果怎样?(3)妻、妾、客针对邹忌的问话,回答大致相同,但有细微的差异,你能说出这细微的差别吗,为什么有这种差别?(4)学习本文对你有什么深刻的启示?

《孟子》二章:预设讨论题:(1) 义”是一种精神,是抽象的东西,作者是怎样来证明它的存在,并证明“舍生取义”的合理性和重要性的?(2) 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舍生取义”这一观点?(3)如何看待饿人“不食嗟来之食”这一做法,到底是命重要还是义重要?(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议论的观点句,与上篇文章比较看其位置有什么不同?文章是怎样一步步推出这一结论的。(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与上篇比较有何异同?

《愚公移山》:预设讨论题:(1)愚公移山的原因、目标是什么?(2) 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哪些,结果怎样?(3)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4)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这个人物有什么意图?他跳往助之说明了什么?(5)愚公与智叟在对待移山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你认为到底谁愚谁智?(6)结局用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两座大山,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7)在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要不要学习愚公精神?

《出师表》:预设讨论题:(1)本文内容丰富,诸葛亮到底要表达怎样的写作意图?(2)开头从论述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入手有何用意?(3)你认为三国时期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广开言路、赏罚公平、亲贤远佞的三项建议在当今社会有没有价值?(4)诸葛亮在说明出师北伐这一决策时先向刘禅叙述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之事有何作用?(5)本表是臣子上给皇帝的奏章,可是其中却满是嘱咐、词意恳切,语重心长。你能揣摩出诸葛亮的内心所想吗?(6)结合有关历史背景和课文表达以及语言特色说说《出师表》能流传千古的原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预设讨论题:(1)本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否只表达个人情感,本诗思想的伟大之处表现在哪里?(2)本诗以叙事为主来抒发感情,作者怎样把那种浓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强烈的表达出来的?

3、单元探究学习。

探究切入点:“综合学习与探究”一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某一方面可以自主质疑,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给予指导。

4、阅读鉴赏:阅读要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认识,对文章的阅读可以从多角度体味和欣赏,如可以从主题立意的深刻性、意境的深远性、构思结构的巧妙性、描写人物的手法多样和巧妙性、语言的风格独特性等角度入手加以品味。要求读完一篇文章后能从自己阅读感受最深的一点谈阅读体会或写出评论性文章。

参考标题:1、《曹刿论战》:(《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照应自然,结构严谨》、《辞约意丰,言简意明》)2、《邹忌讽齐王纳谏》:(《环环相扣,情节完整》、《婉言相谏,道理深刻》、《叙事生动,描写细腻》) 3、《孟子》二章:(《逻辑严密,富于辞采》、《文短意长,思想深刻》)4、《愚公移山》:(《故事简短,寓意深长》、《善用对比,形象鲜明》、《波澜起伏,生动曲折》、《对话描写,个性突出》)5、《出师表》:(《从容不迫,分条缕析》、《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多种表达,融会一体》、《析理透辟,真情充溢》)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己及人,忧国忧民》、《蓄势陡转,构思独特》)

(三)课外延伸。教师准备相关的课外文言文,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学生的文言阅读,进行互动的阅读赏析,开展评价性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要求能独立阅读。推荐阅读的篇目:《子鱼论战》(左传)、《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滕文公》(上或下有关篇目)、《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三海经)《隆中对》(陈寿)、《石壕吏》(杜甫)。(2课时)

五、写作。

“综合学习与探究”的作文题紧密联系本单元课文,在写作训练中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两道题目进行写作训练,在作文之前认真阅读有关文章,再作深入理解,为写作打好基础。(3课时)

六、各课教学简案:

《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

1、了解并能用简要的语言归纳出鲁国以弱胜强的几点原因。

2、能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简要分析文章如何以“肉食者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的,体会运用对比衬托手法表现人物性格效果。

3、能分析说出文章如何详略得当地突出“论战”这一中心的。

4、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5、梳理和积累有关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是弄清并能用简要的语言归纳出鲁国以弱胜强的几点原因,体会运用对比衬托手法表现人物性格效果,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及时背诵全文。2、教学难点是对古今异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文章如何详略得当地突出“论战”这一中心的。

教学设想:

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和课文注释,并凭借工具书疏通字词句。在此基础上,教学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并通过背诵,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由讲述几则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教师补充。 学生介绍有关作者的资料。

2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思考:本文记述了怎样一个以弱胜强的战例?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学生自由朗读,并作圈点勾画。

3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

二、反复诵读,分析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出感情,示范朗读。

读课文。

2 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出示讨论问题:

本战例(1)从齐鲁战争战前准备、指挥战争、战后回答几个内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有哪些?(2)本文中描述的两个人物一主一辅,从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和指挥过程的表现中说说分别是怎样的人,作点评。(3)能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简要分析文章如何以“肉食者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的,体会运用对比衬托手法表现人物性格效果。(4)能分析说出文章如何详略得当地突出“论战”这一中心的。

学生朗读文章,思考,讨论,交流

三、领会主题,把握写作特色: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曹刿从论战中所表现的战略思想以及他主动请见、请从、指挥的表现的描写是本文的写作重点,可见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本文主题。

讨论本文主题思想,交流发言。

2 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写作特色,教师启发诱导。 学生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发言。

四、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就本文的写作特色写一篇欣赏文字 讨论,交流,写作。

2 课后阅读《子鱼论战》一文 自主学习。

五、课后学习:

背诵全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目标:

1、能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掌握环环相扣、结构完整的叙述故事情节的方法。

2、能体会和说出邹忌运用设喻进行讽谏的表达效果,懂得古代纳谏除弊、修明政治的道理,并学会这种讲道理的写法。

3、体会文中对人物的描写之处,能辨析妻、妾、客对邹忌问话回答的细微差别,品味本文生动的叙述和描写特点。

4、能在梳理和理解情节内容的基础上及时背诵全文。

重难点分析:

1、朗读、背诵,理解故事的寓意,运用设喻进行讽谏的写法是学习的重点。

2、辨析妻、妾、客对邹忌问话回答的细微差别,品味本文生动的叙述和描写特点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名家名篇大家谈,导入新课。组织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交流《战国策》的有关资料。

2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见教参教学建议三)

指名朗读

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学生听读

一生感情朗读

思考,交流。

二、理清情节,研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指导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体会说出叙述特点。 朗读,思考,交流。

2 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出示讨论问题:

(1)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说明治国应注意什么问题?

(2)邹忌讽齐王有什么高明之处,效果怎样?

(3)妻、妾、客针对邹忌的问话,回答大致相同,但有细微的差异,你能说出这细微的差别吗,为什么有这种差别?

(4)学习本文对你有什么深刻的启示?

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归纳,明确。

三、综合活动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思考:

1、假如邹忌用直谏的方式劝齐王纳谏会有怎样的结果?

2、请再举几个讽谏的正面和反面的例子。

交流,口述。

2 就本文的阅读感受写一篇文学评论 交流,写作。

四、课外阅读:

阅读:《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唐雎不辱使命》(国策)两篇文章。

五、课后学习:

背诵课文。

《鱼我所欲也》

学习目标:

1、能掌握和积累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能分析、理解文章每段议论的内容,找出本文的论点。了解和学习“舍生取义”的道德观。

3、能分析每段运用的类比、正反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并体会说出其对论证有关道理的作用。

4、能在理清议论思路的基础上及时朗读背诵全文。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的议论内容,从而理解全篇的观点。

3、品味文章运用类比、正反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对论证有关道理的作用。

4、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介绍孟子及其作品导入课文。 听介绍,作补充。

2 范读课文。

检查学生听读情况。 听读。

齐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讨论探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学生自读课文,布置探究任务: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再根据各段议论内容,找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2、分析各段采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有关道理的并体会其作用。

3、从全文看,议论的思路是怎样的。 自读,合作探究。

交流。

2 探讨问题:

1、义”是一种精神,是抽象的东西,作者是怎样来证明它的存在,并证明“舍生取义”的合理性和重要性的?

2、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3、如何看待饿人“不食嗟来之食”这一做法,到底是命重要还是义重要?

思考,讨论,交流。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鼓励学生在理清议论的思路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教师进一步作背诵指导,要求学生注意对比的内容和句式,层层推进的思路加以背诵。 朗读,梳理,背诵。

2 小型背诵比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目标:

1、能与《鱼我所欲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说出本文逐层论证最后自然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2、能理解本文从列举事实到一般道理,从客观到主观,从个人到治国不断深入论证观点写法的作用。

3、能在理解本文议论思路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重难点分析:

1、比较阅读,体会说出本文逐层论证最后自然得出结论的写法,在理解本文议论思路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是学习的重点。

2、理解本文从列举事实到一般道理,从客观到主观,从个人到治国不断深入论证观点写法的作用是学习的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从“青蛙放于滚水中跳出而生,放于温水中慢慢随水加温而死亡”的科学实验故事导入课文。 听故事、思考。

2 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论述了怎样的道理。

组织小组讨论。

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自由朗读,划出重要词句,小组合作解疑,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齐读课文。

二、合作探讨,理清思路: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1、找出本文议论的观点句,与上篇文章比较看其位置有什么不同?

2、探究文章是怎样一步步推出这一结论的。

3、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与上篇比较有何异同? 寻找观点句,与上篇比较。

阅读,分析,比较,交流。

2 全班分组质疑

引导、解析。 A组,提出疑问;B组,回答。

三、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从学校学习、家庭建设、国家治理举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 思考,交流,口述。

2 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死于安乐也”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思考,交流。

3、就孟子的两篇课文,从阅读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赏析性文章。 阅读,交流,写作。

课后学习:

背诵课文。

《愚公移山》

学习目标:

1、能梳理故事情节,体会故事波澜起伏,曲折多姿的特点。

2、能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

3、能通过对人物的描写的分析体会本文通过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

4、能根据情节背诵片段。

重难点分析:

1、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体会本文通过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学习重点。

2、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传统名篇,内容深刻,可以采取反复诵读,启发讲解的教法。

2、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用图画(或幻灯)显示故事场景及地理位置。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堂学习: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为媒介,引出本文的学习。

介绍列子及其作品。

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 听讲,思考。

学生补充。

2 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写了怎样的故事内容。

组织明确文章主要内容 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故事内容。

交流

齐读课文

二、合作探讨,把握文意: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阅读任务:

1、梳理故事情节过程,体会情节安排特点,并加以故事复述。

2、找出能说明愚公移山的原因、目的的句子,了解其原因和目的。

3、找出移山困难的地方,分条归纳说出。

4、移山的结果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阅读、梳理。

复述

勾画批注

勾画批注

学生朗读,思考交流。

2 深入探究:

1、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

2、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这个人物有什么意图?他跳往助之说明了什么?

3、愚公与智叟在对待移山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你认为到底谁愚谁智?

4、结局用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两座大山,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

5、在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要不要学习愚公精神? 学生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交流。

三、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阅读《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并与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

2 而今你想对愚公说些什么? 思考表述。

3、本文是传统经典的寓言故事,很有特色,就你阅读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学评论。 阅读思考,写作。

课后学习:

经典背诵片段。

《出师表》

学习目标:

1、能梳理和积累本文中丰富的文言词汇和重要语句。

2、能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能分析和体会本文以议论为主,结合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对表达内容和思想情感的作用。

4、能鉴赏本文语言率直质朴,感情恳切忠贞的特色。

重难点分析: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学习重点,欣赏美点,领会情感是难点。

教学设想:

语言方面在前面已解决,积累放于课后,阅读理解重在多读多体会多欣赏。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堂学习:

一、朗读感知,探究主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由朗读陆游《书愤》一诗,找出对《出师表》评价句,让学生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导入。。 朗读和思考。

介绍诸葛亮和《出师表》的写作背景。

2 朗读课文,梳理内容,体会条分缕析的写法。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 探讨主题:作者一会论形势提建议,一会叙生平表决心,一会分责任,诸葛亮到底要表达怎样的写作意图呢?

教师指导并帮助归纳。 进一步阅读梳理,归纳,自由发言。

明确写作意图。

4 深入探究:(1)开头从论述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入手有何用意?(2)你认为三国时期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广开言路、赏罚公平、亲贤远佞的三项建议在当今社会有没有价值?(3)诸葛亮在说明出师北伐这一决策时先向刘禅叙述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之事有何作用?(4)本表是臣子上给皇帝的奏章,可是其中却满是嘱咐、词意恳切,语重心长。你能揣摩出诸葛亮的内心所想吗?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二、欣赏美点,领悟情感: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结合有关历史背景和课文表达以及语言特色说说《出师表》能流传千古的原因。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 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诸葛亮,身处那种境地,你会怎样做怎样想? 思考,交流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本节课不管形式还是内容,可能使你获得了某些知识,也可能使你悟到了人生的某些道理,请谈谈,并写成短文。 交流,写作

四、课后学习:

1、整理词汇和语句加以积累。

2、背诵经典片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能在反复朗读和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2、能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能分析和体会本诗把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并体会其作用。

4、能分析和体会本诗蓄势与陡转的艺术构思特色及其作用。

重难点分析: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体会本诗把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并体会其作用是学习重点;体会本诗蓄势与陡转的艺术构思特色及其作用是学习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回顾《岳阳楼记》的思想主题及名句入手,导入本诗的学习。 回顾,朗读名句。

介绍杜甫生平、杜诗内容及风格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 朗读诗歌两遍,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要求能用现代意义把诗歌的内容叙述一下。 朗读,理解,交流。

二、再读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布置任务:1、诗歌每段叙述了什么内容,分别用一句话概括。2、本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否只表达个人情感,本诗思想的伟大之处表现在哪里? 朗读、归纳、思考与交流。

三、朗读体味,欣赏特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欣赏:本诗以叙事为主来抒发感情,作者怎样把那种浓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强烈的表达出来的?(提示:可以从表达方式和艺术构思等方面加以分析鉴赏)朗读体味,欣赏,交流。

四、朗读背诵诗歌。

单元小结

总结方面 获得收益 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教学反思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