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一单元教学与设计(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与设计

单元分析与提示

  单元概述

戏剧,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它是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要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我们读到的剧本是戏剧的文学部分,是一剧之“本”。戏剧文学具有其它文学体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它要供舞台演出,要受多方面的制约,这样,便产生了剧本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般特点:一是时间、空间的集中性,二是尖锐的矛盾冲突,三是语言个性化。本单元选编的四篇作者的国别有中有外,时代有古有今,戏剧的种类各有不同,在情节安排、矛盾冲突、人物塑造、主题表现以及戏剧语言等方面都各有特点。根据教材编排要求,教学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学习比较与辨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了解戏剧基本知识,在体会戏剧台词语言魅力、把握矛盾冲突、评析人物性格及主题等的基础上学会鉴赏戏剧,并可尝试改编或创作戏剧、表演戏剧,从中体味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阅读求知的渴望,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探究欲。 

  学习目标

① 了解戏剧基本知识,掌握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

② 了解戏剧语言的基本特点,并能对课文中的一些台词进行鉴赏,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 学会从人物语言、情节安排、矛盾冲突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戏剧主题。

④ 学会运用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一定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与辨析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⑤ 能尝试表演戏剧,体味戏剧之美。

⑥掌握剧本写作的基本方法,能把一些作品改编成剧本或根据生活创作短小的剧本。

  课时按排

《威尼斯商人》(节选) (三课时)

《江村小景》 (一课时)

《陈毅市长》选场 (两课时)

《一厘米》             (两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含写作) (三课时)

诵读欣赏 (一课时)

各课教学简案

1、威尼斯商人

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2、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 

3、学会根据文本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等人的性格特征。

4、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

5、能说出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难点: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

资料助读,增强感性认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词语;精读课文,熟悉剧情,把握戏剧冲突。

 教学设计

 课文导入

同学们,戏剧是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传统戏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至今仍熠熠生辉。今天,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戏剧的机会,首先让我们走进在世界话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喜剧世界,领略戏剧的艺术魅力。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是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夏洛克吝啬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走进《威尼斯商人》去寻求答案。

资料助读

认识戏剧

戏剧基础知识: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安徽)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认识《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全剧剧情简介:鲍西亚,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于是,求婚者从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儿,都希望能得到她……

威尼斯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亚。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这可是一大笔钱。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希望安东尼奥能借给他这笔钱。

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安东尼奥手头上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于是他被迫向另外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这笔钱。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都不喜欢对方:对于安东尼奥来说,他看不起放高利贷的,另一方面,他不喜欢夏洛克也因为他是犹太人;对于夏洛克来说,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从不收利息,这样就损害了他的利益。尽管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夏洛克还是同意借钱给安东尼奥,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铅匣,也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赢得了鲍西亚。鲍西亚送给他一枚戒指,安东尼奥发誓将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与此同时,鲍西亚的女仆娜瑞萨也接受了葛来西安诺的求婚,将自己的戒指也送给了他。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亲的钱和珠宝。

而夏洛克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女儿和钱财心情烦乱……当他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鲍西亚和娜瑞萨假扮律师,为安东尼奥辩论,使得夏洛克的计划没有达成。鲍西亚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是割这一磅肉必须严格按照契约执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安东尼奥的性命。夏洛克无法做到,只好认输。这样,鲍西亚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爱人是否专心,她们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作为偿还。最后,真相大白,安东尼奥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

认识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20岁后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他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威尼斯商人》是他早期的作品,是一部喜剧。

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生词和精妙好词。 

    学生交流词语积累情况:

恻(cè)         豁(huò)       癖(pǐ)        凛(lǐn)    

腌臜(ā zā)    庖(páo)      霖(lín)       契(qì)   

爵(jué)           怜悯(mǐn)           磅(bàng) 

逞(chěnɡ)   诉讼(sònɡ)    刽子手(guì) 

钧裁:恭请作出决定。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稽:查考。

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折衷,指对争执不决的双方进行判断、裁决。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 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简述剧情。

明确: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最后夏洛克败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

 精读课文  把握戏剧冲突

1.请三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提示评点要求:复述时应注意三个环节:夏洛克出场前、夏洛克出场、鲍西娅出场。讲清每个环节的主要人物的活动情况,语句应通畅,表达要流利、自然。 

2.选一位学生概括剧情内容,明确矛盾冲突。其余同学补充或评价。 

      明确: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以夏洛克为一方、以安东尼奥等人为另一方,围绕是否“照约执行处罚”,即是否“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进行的。 

夏洛克上场前,公爵与安东尼奥的一段对话交代了夏洛克的固执与凶恶,烘托了审判前的紧张气氛,预示着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即将发生。 

夏洛克一上场,双方的争辩立刻开始,而且越来越激烈。夏洛克先是断然回绝了公爵要他“仁慈侧隐”的规劝,接着拒绝了巴萨尼奥加倍偿还欠款的请求,继而再次回绝了公爵要他发“仁慈之心”的劝说,最后得意忘形,磨刀霍霍,准备动手,并对葛莱西安诺的怒骂加以讥讽、挖苦。夏洛克在法庭质对中咄咄逼人,决心不顾一切实施报复。夏洛克在双方交锋中占尽了上风。

鲍西娅在关键时刻上场。她欲擒故纵,一步步将夏洛克引入陷阱。她先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又拒绝了巴萨尼奥“把法律稍为变通一下”的要求;接着让夏洛克明确表示不答应三倍还款的态度;然后让夏洛克去请一位医生来为安东尼奥“堵住伤口”,“免得他流血而死”。此时的夏洛克神气活现、得意洋洋,似乎左右了鲍西娅,安东尼奥受处罚已势在必行。就在夏洛克忘乎所以、凶相毕露、欲下毒手之时,她宣布只准割肉不准出血,不能相差一丝一毫,否则就要以命相抵,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制止了夏洛克毫无人道的报复行为。剧情由此急转直下,夏洛克进退无路,要求撤回对他不利的诉讼。最后鲍西娅根据威尼斯对谋害本城公民的异邦人的惩处规定,请求公爵没收夏洛克的财产。夏洛克彻底败诉,受到应有的惩罚。

 布置作业

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自行选定导演、演员,自分角色排演戏剧。 

2.课外阅读《威尼斯商人》全剧。 

第二、三课时

 教学内容

演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作品的主题;仿句训练,学习莎翁的语言表达技巧,品味诙谐、生动、优美的戏剧语言;赏读课文,感受莎翁所采用的戏剧技巧的表达效果,学习评论戏剧。

 教学设计

 精彩戏剧我来演

 表演戏剧,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1.课前四个小组依次表演,全班选出最佳小组在课上演出。

2.小组成员表演完后,其他三个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一组同学的表演进行随心所欲的评价,允许相互争论辩驳。 

教师可导评: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评价:(1)表演是否体现了原作的精神;(2)演员对原作形象是否把握得准确;(3)服装、道具是否符合原作内容;(4)动作、台词是否体现了人物形象的性格;(5)针对原作,表演作了哪些创新,这些创新是否合理;(6)整个演出过程是否流畅、完整,还需要哪些改进等等。 

2.请主要演员谈谈自己对所扮演的人物的认识,并用文中相应的语句加以印证。

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主要角色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的扮演者,其余同学点评或补充。

(1)提问:请谈谈你对夏洛克这一形象的认识。

明确:夏洛克是一个惟利是图、贪婪残忍、老于世故、能言善辩、复仇心重的邪恶商人。

能言善辩:

——除非你能够把我这一张契约上的印章骂掉,否则像你这样拉开了喉咙直嚷,不过白白伤了你的肺,何苦来呢?好兄弟,我劝你还是让你的脑子休息一下吧,免得它损坏了,将来无法收拾。 

老于世故: 

——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肯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回答您了吗?……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 

惟利是图: 

 ——单单拿回我的本钱都不成吗? 

 ——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冷酷狡诈: 

——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 

——无论你说得多么婉转动听,都没有用。

 ——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消贵邦的特权。 

 提问:既然夏洛克惟利是图、凶残冷酷,为什么置双倍的偿还于不顾,而偏执于一块“腐烂的臭肉”呢?如何理解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冲突? 

明确:夏洛克的这种行为不是偶然的,在当时普遍仇恨犹太人的基督教世界中,夏洛克的复仇行为具有一定的民族复仇意义。如果说夏洛克缺乏宽恕精神,那么当时的基督教也不曾给予他多少理解。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截然相反。夏洛克属于高利贷资本商人,重利盘剥,损人利己;安东尼奥属于新兴资产阶级商人,慷慨仁厚,重义轻利。他们的矛盾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利益冲突,但其中也杂有民族、宗教矛盾,反映了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的矛盾以及对犹太人的民族、宗教偏见。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哈兹列特所指出的那样:“(夏洛克)报复的欲望几乎和屈辱的感觉难于分开,因此我们不由得对于‘藏在犹太人宽大长袍’下的高傲的精神表示同情。”所以对于夏洛克,我们既鄙夷他的贪婪狠毒,憎恨他的残酷,又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2)提问:请说说你心中的鲍西娅。

明确:鲍西娅是莎翁塑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崇尚正义,注重友情,慈悲为怀,执法如山;聪明机智、行事果断,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面对贪婪凶险的夏洛克,她表现出惊人的果敢、沉着、博学、聪慧。既规劝夏洛克要仁慈,又从法律上认可夏洛克行为的合法性,诱使夏洛克一步步落入陷阱。 

聪明机智:

——那可不行,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了。这是不行的。

——夏洛克,去请一位外科医生来替他堵住伤口,费用归你负担,免得他流血而死。

——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给你,法律许可你。

行事果断:

 ——且慢,还有别的话哩。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善良仁慈: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3)提问:你对莎翁笔下的“商人王子”安东尼奥作何评价? 

明确:安东尼奥是从事海外贸易的年轻商人,他借钱给人不要利息,引起高利贷者夏洛克的仇恨。他甘愿冒着割肉的危险向夏洛克借钱帮朋友巴萨尼奥。他即将受到可怕的刑罚,却始终“默忍”“迎受”,继而要求“爽爽快快”地就刑,为了友谊”从容就死”“死而无怨”,他是一个慷慨大方、见义勇为、重义轻利的人。 

但是,在尖锐的斗争面前,他又显得很懦弱,缺乏战斗精神,表现出了软弱、妥协的一面。如“我是羊群里一头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应分;最软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让我也就这样结束了我的一生吧。巴萨尼奥,我只要你活下去,将来替我写一篇墓志铭,那你就是做了再好不过的事”。

优美语言大家品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段落朗读,读后请说明:你所朗读的段落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学生交流。 

    如巴萨尼奥与夏洛克的对白诙谐幽默。 还有安东尼奥的话,运用一系列比喻(大海的怒涛、豺狼、松柏)强调夏洛克的残忍无法改变,给人一种生动形象、华美流畅、富有诗意的艺术美;鲍西娅关于慈悲的表述,精辟、深刻、动情,直接表达了莎翁的人文主义理想。比喻、排比、对比修辞格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葛莱西安诺借用夏洛克的话称赞鲍西娅,也是对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讽,有很强的喜剧效果,这得益于戏剧性的反复。 …… 

教师总结:莎士比亚的语言是诗剧的语言,既个性化而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精练优美、富有诗意。研究英国文学的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是英语的“魔术师”“大胆的创新者”,他“如饥似渴地用刚从说话人口上热腾腾地摘来的各种新鲜词汇和形象”,同时他本人也大胆创造新的表现方式,在他的剧作中,妙言佳句比比皆是。品味莎剧语言,犹如品味琼浆玉液,让人沉醉,使人入迷。 

1、仿写句子,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请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以所给的词语开头,说一段话。 

例句: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 

仿句:承诺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 经典剧本大家评

1、教师提示:该剧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优美生动,诙谐又不失严肃,轻松中暗藏杀机。作为著名的喜剧,我们该怎样认识这场戏的喜剧性? 

学生自由发言。提示:

*这场戏的情节富有奇特的浪漫色彩,大开大合,紧张曲折,很有喜剧性。特别是的西娅出场,抓住契约中的破绽制服夏洛克,步步生险,波澜迭起,让人称绝。 

      *剧中巧用夸张:借款到期不还,居然有人提出以割肉为赔偿;提出之后,居然有人答应;这样的官司,法庭居然慎重考虑;而最后又因借约未曾注明出血字样,而竟被全部推翻。似此情节,形同儿戏,确实让人难以相信,莎翁写起来却得心应手,让人称奇。 

      *剧中巧用穿插。鲍西娅与尼莉莎女扮男装和丈夫同时出庭,丈夫却不明真相。巴萨尼奥激情表白,愿意献出生命、妻子以及整个世界来救出安东尼奥,鲍西娅一句幽默的答话增添了喜剧气氛:“尊夫人要是就在这儿听见您说这样的话,恐怕不见得会感谢您吧。”葛莱西安诺希望妻子马上归天求告上帝,尼莉莎一句诙谐对白“幸亏尊驾在她的背后说这样的话,否则府上一定要吵得鸡犬不宁了”调节了现场的紧张气氛。

 *剧中巧用对比、有仁慈与残忍、友谊与仇恨、复仇与报应、宽容与凶残、善良与邪恶的尖锐对立,借此寄托作者关于仁爱、友谊、爱情、财富等的人文主义理想。 

*剧中运用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的表达技巧,使剧情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

2.请大家自选角度,自选内容,写一篇有关本文的戏剧评论。角度应小,内容应精当,切忌泛泛空谈。可以评论戏剧个性化的语言,也可以评论其中某个人物,还可以评析剧本所运用的戏剧技巧。 

    教师应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发表独到的见解。“夏洛克——法庭阴谋的牺牲品”“鲍西娅——巧舌如簧的诡辩者”,只要言之成理则可。 

 布置作业

完善课上的戏剧评论写作练习。 

2、江村小景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本所展示的主题,以及表现剧本主题的形式。

2.学习欣赏剧本精练通俗、思想内涵丰富的语言。

3.能说出剧本结构的严谨。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精练通俗的语言;教学难点:关于剧本的主题。

●○课时安惯于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欣赏台词,分析结构,评析人物,探究主旨。

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大家一定还记得曹植在《七步诗》中发出的痛心感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田汉在《江村小景》中所讲述的故事正是“同根生”的兄弟手足相残、同归于尽的故事。这一曲悲剧,催人泪下,发人深省,会让你沉思,会让你震憾,会让你看到旧中国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

作者、背景简介

1、简介作者

田汉(1898.3.12-1968.12.10)湖南长沙人,字寿昌,1916年随舅父去日本东京高等师范英文系学习,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后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继而组织南国电影剧社,从事话剧创作和演出活动。此时期创作的话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1927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教并被选为校长, 1930年加入“左联”,写下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创作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193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任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等职。此时创作的《年夜饭》、《乱钟》、《顾正红之死》等剧。他还与聂耳、洗星海、张曙等合作创作了大量歌曲,其中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都曾广泛流传。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剧协主席和党组书记,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创作了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及整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等,在历史剧的创作和改编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文革”中惨遭残害,病死狱中。

2、简介背景:1927年,那是一个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年代。同年,田汉被推选为上海艺术大学校长,开始了中国戏剧运动开拓新道路的奋斗,为举办“艺术鱼龙会”演出活动,他创作了《江村小景》、《苏州夜话》等数部作品。1920年—1927年间主要的军阀混战:1920年,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在直皖战争中被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打败。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又打败了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系又打败直系,控制北京政权。军阀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检查生字词

积攒(zǎn)   针黹(zhǐ)  开差(chāi)  畜生(chù)   剿匪(jiǎo)  蚌埠(bù)  一炷香(zhù) 

初步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简要介绍戏剧情节;说说本剧冲突是什么;小组合作探究剧本的结构及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好处。

情节简介:龙潭江边某农家妇有二子一女,长子出外从军,多年不归,次子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一天长子意外回家,母亲担心他被捕,急忙出去为他借便衣。恰巧这时他妹妹买东西回来,哥哥不知道这是自己妹妹,便调戏她。妹妹大声呼救,弟弟回来刚好看到这一情景,十分愤怒。弟兄俩发生冲突,格斗中用手枪互击,母亲借衣服回来,兄弟俩都已死去。

戏剧冲突:兄弟矛盾冲突。

剧本结构:全剧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女提篮下,老母依旧在做活”)写母女对白,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必要的铺垫和交代,同时也表现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通过母女对白为后面的情节展开做必要的交代和铺垫。

第二部分(“已而闻叩门声”到“匆匆下”写长子回家,母子相逢,长子叙述在外的经历。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发展。主要通过母子对话交代长子的经历同时表现长子的性格。

第三部分(“长子(在室内四望……)”到最后)写兄弟互相残杀。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高潮。

结构的欣赏:结构紧凑,情节集中,矛盾主线清楚,冲突激烈。故事集中在半天时间内,对白交代情节,兄弟冲突为主线,成功运用巧合,误会等戏剧艺术技巧。

台词鉴赏

仿照示例,鉴赏精练通俗、思想内涵丰富的语言。

对一些人物台词的理解。

  ①你二哥不能帮你,你不做工行吗?人家会白白地给你书读吗?穷人有书读的日子还早着呢。

赏析:表现母亲对生活的失望,实质上也就是对那个战祸不断的时代的不满。②天啊!我生了两个儿子,一个也不能送我的终,我倒送了他们的终了。

赏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令人深思,母亲老泪纵横的哭喊不只是对自己命运的哀叹,更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抨击。

人物分析

根据剧本台词,试分析人物形象。

母亲:善良本分,对生活没有奢求,对社会感到绝望 

女儿:对生活充满憧憬。有理想。 

长子:爱母亲,留恋温馨的家庭生活但满身兵痞气和流氓习气,品行恶劣,是非不明。

次子:比哥哥善良,关心妹妹,孝敬母亲 

长子与次子的相同点:都是内战的牺牲品,灵魂扭曲,从次子答应妹妹要带她去南京读书可以看出,他也把前途寄托在所投靠的军阀身上;从最后他和长子的对骂和冲突中可以看出,他也是站在自己投靠的主子的立场判断是非,所以说他们本质上是相同的,他们是一种互补关系。

质疑问难

1、联系全文,试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的戏剧气氛有何不同,说说这样写有何作用。

参考:这一部分在气氛上和第三部分不同。第一部分尽管是动乱年代,但母女的对白还洋溢着温馨的气氛,这和第三部分兄弟互相残杀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用古人评论的话来说,是以喜写悲,愈见其悲。

2、长子的性格是天生如此吗?如果不是,又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长子的当兵经历扭曲了他的灵魂,使他不分好歹,不知是非,养成了一种土匪习气和兵痞性格。他的经历塑造了他的性格,酿造了兄弟相互残杀的悲剧。他即使不是死在弟弟的枪口之下,也很快会莫名其妙地死在不知什么地方的战场上。

3、剧本这样的情节安排,合理吗?

小结:有人认为,这个独幕剧的情节有许多地方不太合理,一是巧合太多,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凑巧的事情,二是长子回到自己的家里对回来的妹妹调戏不太可能,即使不知道是自己的妹妹,调戏到自己家里的女孩子也不合情理,但一般认为,艺术的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它强调的是在事理发展的逻辑上能够成立,而戏剧艺术更追求的是结构的紧凑与矛盾冲突的激烈,容许情节超越常规地发展,甚至是夸张式的发展。

4、母亲的理想是什么?其理想的破灭说明了什么?

参考:母亲的理想是给儿子结婚,延续香火。但她这样普通的理想最终都破灭了,说明了在那个时代老百姓是没有出路的。

主旨探究

这幕独幕剧所揭示的主旨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可反映出来?

参考:这幕独幕剧通过一个家庭中兄弟互相残杀的故事,抨击了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得灾难,控诉了战争的罪行。

主要从三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弟兄之间的枪杀的清节,二是弟兄俩,尤其是长子的人性扭曲,三是母女俩生活理想的破灭。

朗读品味

分角色朗读,结合对时代的理解,品味语言的精练及剧本所反映的深刻主题。对兄弟相残一段可请学生表演。

3、《陈毅市长》选场

●○学习目标

能通过对剧情矛盾冲突和人物对话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剧本,尝试进行舞台表演,想象训练。 

能感受陈毅市长的政治家胸怀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剧情的矛盾冲突,欣赏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难点:理解两人之间矛盾冲突的转化过程;咀嚼其中蕴涵丰富的语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简介作者及陈毅、全剧及本剧前场相关内容。整体感知全文并逐层深入探究。

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由《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导入。

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1、大家可以把课前通过各种方式查找到的有关于陈毅、作者及剧情、背景等资料展现出来

陈毅简介:“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召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首烩炙人口的诗是陈毅(1901年—1972年)当年负重伤后在梅岭被国民党军围困时所作,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陈毅字仲弘。 1901年 8月 26日生于四川。少年时在成都读书,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1年10月因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押解回国。 

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春在重庆《新蜀报》任文艺副刊主笔,秋天到北京中法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领导下,从事工人、学生运动。

1928年 1月参与领导湘南起义,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任师党代表。 4月,与朱德率部到达井冈山地区,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先后任第十二师师长、红四军军委书记,参与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29年 1月,协助毛泽东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制订古田会议决议。 

1940年 10月,指挥黄桥战役,取得军政全胜。

1947 年 5月,指挥孟良固战役,歼灭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主力整编第七十 四师,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948年 5月参与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徐州、南京、上海、 杭州等城市和东南广大地区。

1949年5月,兼任上海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指挥部队解放东南沿海岛屿,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筹建华东海军、空军和陆军技术兵种,加强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同时领导上海人民战胜国内外敌人的破坏和封锁,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有力地支援了国防建设和抗美援朝作战。

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8年后兼任外交部长。1966年 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受到严重迫害。 

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 陈毅文武双全,博学多才。他撰写的军事论著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已收入《陈毅军事文选》。他的诗词作品已收入《陈毅诗词选集》。

沙叶新简介:当代剧作家,回族,1939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后进上海戏剧学院创作研究班。1963年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担任专业编剧。现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发表的剧本有《一分钱》《焦裕禄》《假如我是真的》《论烟之有用》《陈毅市长》等十多个剧本。其中《陈毅市长》获1980年话剧创作一等奖,《宋庆龄》获1986年“十月奖”,《尊严》获1988年文化部优秀剧目奖。

全剧简介:

《陈毅市长》是十场话剧剧本。第一场以陈毅同志在率领解放军进入上海之前的一次讲演作为开端,提出了"到了上海之后,究竟是上海把我陈毅染黑了,还是我陈毅把上海染成红彤彤的"问题。然后以此作为全剧动作的贯穿线,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有典型意义的场面里,展开了一系列思想矛盾冲突。中间入场戏,写了陈毅同志怎样依靠工人阶级,教育资本家,恢复和发展生产;怎样团结知识分子,发展文化和科学事业;怎样整顿包括自己在内的政府和党的作风,等等,通过描写陈毅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作片段,通过他与各种各样的人物的接触以及发生的冲突,多侧面的展示了陈毅鲜明、生动的性格特征。

前一场陈毅视察百货商店,发现盘尼西林短缺,不法商贩趁机抬价,百姓无力购买。于是陈毅决定要办药厂,从而引出“夜访齐仰之”这场戏。

2、提问:读过了一遍课文,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发生在两个主人公之间的事件? 

参考:陈毅夜访齐仰之,请他出面主持工作。

3、剧本根据情节的发展,剧本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是什么?

参考:打电话、按电铃,夜访被拒(开端)——进门后限制谈话时间,大谈“化学”(发展)——破例延时长谈,化学家起了“化学变化”(高潮)——委以重任,秉烛夜谈(结局)。 

逐层深入  仔细揣摩

1、陈毅的拜访顺利吗?一起来看看戏剧开端部分,进行分角色朗读。 

提问:①在这一部分里,剧中人物有没有产生矛盾呢?②他们初次交往有一段饶有趣味的谈话,从中又能看出人物怎样的个性呢? 

    学生比较容易地能够归结出:他们一见面就掀起波澜——一个登门拜访,一个闭门谢客。这里的陈毅,坚定、自信、幽默;齐仰之,固执、清高、不问政治。 

2、同学们就情节的发展部分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有代表性的语言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自由发表意见。

学生可能会归结出:两人的矛盾冲突依旧存在——一个严守“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一个巧用“激将法”让对方自破其例。这里的喜剧化成分和人物的个性想必会再次吸引大家的目光。 

3、陈毅是怎样把原本十分固执的齐仰之说服,并最终聘请他主持筹建全国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的?这是全剧的高潮和结局部分,也是剧中最精彩的部分,有很多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地方。请同学小组品味鉴赏: 

陈毅用什么方法来说服齐仰之——他先引用孟子的话,既而借用齐仰之自己的话,最后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了这位特殊的化学家。

同学可品味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酸性”,这里指迂腐,不适应新时代;“化学变化”,指的是齐仰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我们不仅会为陈毅的博学、坦诚与热情所折服,也能为齐仰之的质朴、求真与自省所感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剧本并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对个性化语言进行品味。想像力训练。

 教学设计

演剧本  谈感受 

课前请同学作好充分准备,同学自己谈谈演出感受及剧本表演的理由,同学点评。

品语言   析人物

分析“打电话”一情节

同伴学习法,模拟打电话。

问:齐仰之接电话的台词表现了他什么心理、性格?

齐仰之:

固执、清高、朴直、倔强、不讲情面 

找出最能表现(陈毅))个性的语言。说说好在哪里?表现了人物什么思想性格? 

陈毅: 直率、幽默、英睿、坚毅顽强、坦诚爽朗

填充:

              的陈毅通过             使原本             的齐仰之          。

问题探究:

作者如何增强语言(人物台词)的表现力?

a、恰当使用修辞手法。b、注意人物的身份、学识。c、注意根据人物性格设计语言,人物语言体现性格。d、注意前后照应。e、有广博的知识,掌握丰富的语汇。

齐策力   群探究

1、围绕“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这个问题,文章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的设置在该话剧中有什么作用呢? 

2、陈毅市长面对一个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冲突,巧妙地运用高超的谈话艺术打动了一个固执清高的学者,你觉得你可以从陈毅市长身上学到哪些谈话艺术?

3、做齐仰之的思想转化工作,难度非常大,陈毅市长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据文本   妙想象

根据剧本情节及人物性格特点,试对下面情景发挥想象进行设想:陈毅走后;齐仰之建药厂;一年之后,陈毅再次来访齐仰之…… 

4   一厘米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2、 能概括曲折的情节,体会烘托、对比等写作手法的作用。

3、 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体谅父母,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

4、 能从不同文体学习中,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概括小说主题;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分析不同文体的文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能根据文本语言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并能鉴赏主旨深刻的台词,小组合作概括出剧本的主题。

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中,但你们的父母为了你的成长,为你的付出,你感受到了吗?特别是伟大的妈妈们,她们背着岁月的沉沙,心灵有很多沧桑的折痕,但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家有出息,你是否感受到了她们的苍凉和对你们锲而不舍的挚爱?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中去体会一下吧! 

检查预习

1、请你向我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毕淑敏。

毕淑敏,女,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2、检查学生的字词学习

(1)动弹(dòng tan):(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 

(2)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3)窘(jiǒng)迫:非常穷困;十分为难。 

(4)迷惘(wǎ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5)忐忑(tǎn tè):心神不定。 

(6)矜(jīn)持:拘谨,拘束。 

(7)哀兵必胜:指由于压迫而悲愤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这里是说把文章写得打动别人,这件事就容易成功。 

(8)侃侃(kǎn)而谈:理直气壮地直抒己见。 

(9)腼腆(miǎn tiǎn):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10)执拗(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11)恬(tián)淡:不追求名利;淡泊,恬静,安适。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灵活地运用速读、默读、朗读或者同学小组分角色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说说剧本基本情节及戏剧有哪些冲突,哪一个是主要冲突。

基本情节略

冲突主要有3个:一是陶影和公园门口卖票的“红衣青年”的冲突;二是陶影和儿子小也的冲突;三是陶影和丈夫的冲突。陶影和儿子小也的冲突应是戏剧的主要冲突,主题在这一对冲突解决中得到了体现。

分析人物

从课文内容来看,陶影应该具有什么性格?找出相关内容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1)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相应段落、语句: 

—一天班上下来,累得不想动弹,真想凑合凑合算了。 

——(掏了张纸币)买一根冰棍就成了,妈不吃。 

(2)执著、认真 

——(轻松但是极坚决)他不够1、1米的。不够! 

——我不知道国际米尺是什么造的,可我知道我的儿子是没有那么高,我知道我们没有逃票。 

(3)竭力维护人格尊严,立场坚定 

——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 

——(执拗地)如果再设有音讯,我就直接去找! 

——(郑重地)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台词鉴赏

仿照示例,鉴赏台词

示例:

陶影:  总算到家了。小也,今天的事情是这样的,你不够高……

小也:  哼!我才不信你!人家都说我够高了,就你说我不够。我早就知道你的坏心眼了,你就是想不买票

赏析:陶影的话表现她在和红衣青年冲突以后始终想和小也澄清真相,小也则在让街上老奶奶量过身高以后对妈妈彻底失去了信任。这一段对白表现了母子之间的矛盾加剧,表现了陶影内心的痛苦和小也对妈妈“不诚实”的强烈不满。

主题探究

剧本围绕“一厘米”叙写曲折的情节,写这样的小事有何意义?

参考:这是一篇很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作品。作者所写的实在是一件小事:一个妈妈带孩子去公园,因为公园门口的尺度不准确而被误会是逃票,而那高度就是相差了一厘米。这在许多关注那些天下大事的人的眼里,这的确是一件小事。可这在一位母亲的眼中却是一件不能含糊的大事。作者通过这样一件小事,一个小故事写出了一个大主题:如何让一个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或者说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尊严的问题。这样的主题,在我们今天这个物质逐渐丰富、精神逐渐贫乏的社会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文极具特色的写作手法;运用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迁移阅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 教学设计

写法探究

1、在公园门口的矛盾冲突中,作者写了“围观的人议论纷纷”“四周一时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众人‘呀’了一声”“众人哄笑”“众人嬉笑”等围观群众的反映和语言,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使陶影陷入尴尬的气氛,强化了双方的矛盾冲突和陶影的情绪。

2、找出剧本的几处对比,想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品把公园卖票的红衣青年和陶影以及公交车上卖票的司机进行对比,突出了红衣青年的胡搅蛮缠、不讲道理。

陶影和丈夫对这件“小事”的不同态度也是一组对比,很有力地表现了陶影对人格追求,对人的尊严的追求的执着。 

3、读者对事实真相十分清楚,但作品里的主人公却难以澄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品为何反复渲染小也买票以及对妈妈不信任的行为及思想?

这是一种悬念手法的运用。不仅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和情节的展开,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人物关系看,儿子小也的行为和思想也对陶影这一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侧面表现作用。

比较阅读

阅读毕淑敏的《爱的回音壁》,回答下列问题:

爱的回音壁

毕淑敏

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孩子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我震住了。一个不懂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可是,你怎样让由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已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早已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 

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爱就是照料”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离异或是早逝。但它是灾变的副产品,带着天力人力难违的僵冷。孩子虽然在追忆中,明白了什么是被爱,那却是一间正常人家不愿走进的课堂。 

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刻不容缓地倾注了所有爱的储备,劈头盖脸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 

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一个成人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问一位热恋中的女人,何时感受被男友所爱?回答一定是光怪陆离。 

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坚定。 

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带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另一个女孩说。 

我大大地惊异了。讶然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地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会出的爱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才会举步如飞。 

如果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剥夺了他感知爱的能力,育出一个爱的低能儿,即使不算弥天大错,也是成人权力的滥施,或许要遭天谴的。 

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 

1、被爱是一种幸福,当作者问及那些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觉到这种莫大幸福时,孩子竟然“漠然”回答“不,没觉得谁爱我们”。其中“漠然”是什么意思?它给了你怎样的触动?  

2、谈谈你对以下两句的理解。 

(1)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 

(2)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3、文中有很多对爱进行诠释的比喻句,试从文中找出两句,并以“爱”为主题,仿写一个比喻句。 

4、读完此文,你觉得这其中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担忧? 

5、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生活中,你对爱有哪些独特的体验?

6、试将本文与《一厘米》比较,说说两文在表现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

综合学习与探究

教学目标

1、 能运用比较与辨微的方法,对所学四个剧本在主题思想、矛盾冲突和情节安排方面在表中列出它们的不同点。

2、 能说出四个剧本中的感人之处。

3、 能说出台词美在哪里,并能恰到好处地读出来或指导别人准确朗读学。

4、 能把一些其它文学作品样式改编成剧本或根据自己生活进行短小剧创作。

教学重点

概括小说主题;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分析不同文体的文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运用比较与辨微的方法,在在表中列出四个剧本在主题思想、矛盾冲突和情节安排方的不同点。议议四个剧本中的感人之处。能品味台词美。

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饱食了一顿剧本大餐,品味并亲身体验了剧本之美。戏剧,它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同样作为真、善、美的载体,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要很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并亲身去创作,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同学之中也产生几位著名的戏剧大师呢!

比较、辨微

回顾前文,完成下表:

      项类

篇目 主题 矛盾冲突 情节安排

《威尼斯商人》节选

江村小景

《陈毅市长》选场

一厘米

品味感动

小组交流,说说四个剧本各有哪些感人之处。

反刍台词

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说说四个剧本有哪些语言你最欣赏,为什么,应该怎样读才好?

第 二、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写作指导、写作实践和写作修改。

 教学设计

复习旧知

复习剧本基础知识,了解剧本文学样式的写作特点和体例。

它山之石

提供范文

智取生辰纲(戏剧对白)

话说那日烈日炎炎似火烧,有诗为证:“斜阳煅铁,热浪稍歇,这偷来的风儿,教槐树吃去大半,怎地又鼓噪声张?”姑且不表。况姑夫乎。一干军人坐那纳凉,杨志问道:“蝉声织锦,倦意嚼蚕,汉子你这酒,莫非从市中沽来,要到别处去卖?”  

    [汉子大惊]莫非你是?  

    [杨志笑道]来来挑上冈来,休得罗唆唱喏,我正是梁中书手下贴身虎将杨志;中书之女欲抢我为夫,我至死不从,遂命我随军解一什物上那东京去。  

    [汉子佩服]果然好帅!这飘柔的秀发,非你莫属!  

    [志]正是!由于我发质较好,我卖那假冒伪劣破刀,一割就断,江湖人都知道我秀发去无踪,头屑更出众,以为我用的是飘柔牌的洗发水,其实不是的,我用的毛宁做广告的名人洗发水,所以我这么有阳刚之气。  

    [汉子迅速把衣服扣好]好热啊。你一定不少挣钱吧?  

    [志]真不意思,欺骗了那么多的乡亲,很多乡亲听说用了我的刀每人每年可获利两万元,回家后却只能轧猪草,有的猪草都没轧碎,猪都去消协提意见了,说简直把他们当猪猡对待。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在商言商,无商不奸嘛。  

    [汉子汗颜]我急着赶路,军爷稍爷。  

    [匪兵甲]大人,天这般热,我嘴里都快淡出个鸟了,怎生不让买这酒喝?  

    [匪兵乙摇扇看天]下吧下吧,我要开花;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旁白:军爷此时正在生锈,他经不得那场大雨,  

    经不得雨夜里,何仙姑那惊鸿一瞥。  

    [杨志一脚挑射,乙急促的唉呦一声]正中你面门,我叫你再声张。  

    [甲跑来,杨志耳语]最近山西出了不少假酒,我是卖假货起家的,什么猫匿能骗的了我 ;仔细这酒里有药。  

    [甲大惊]美人赠我蒙汗药?  

    [杨志]他是流氓他怕谁?  

    [匪甲明白]待我告与众兄弟。  

    汉子挑酒便走。行贩上。  

    [贩白]白云飘飘官路遥,溪水流韵真逍遥;侠客岛里没酒喝,情感世界空寂寥。  

    [兵甲对乙]你看这行尸走肉,又在讽刺我们没得解渴。什么玩意儿,他肩上挂着十五贯,八成是个总经理,一点也不自卑,真有意思。  

    [兵乙]总经理也没什么好自卑的 ,现在总经理多了 ,我参军前,村里羊种牛总什么的几十个,街上下象棋的十个有九个都是总经理,谁也甭自卑了,都混到这份上了,怨谁呢。  

    [杨志大怒]谁在说我?  

    [兵甲与乙互视]哦,老总,我们不是说你的,正编排那行贩。  

    [杨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不是家里困难,谁出来当什么妓女啊总经理啊什么的?你们一点阶级感情都没有!  

    [志喊]兀那汉子!休得罗唆唱喏,看这天色尚早,我于你斟酌些辛苦。  

    行贩白一眼,喊住挑夫。  

    [贩]你那酒且与我一瓢,我尝尝可曾甘冽。酒钱你只声张。  

    [贩长出气,作满足状]东南西北中,好酒就是中!  

    几人上得坡来,众军士闲坐打量,疑是行贩一伙。  

    [嫌疑贩甲]绿荫下凉快,待我先搁这行装,透口燥气!  

    [嫌疑贩乙]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嫌疑贩丙]我阿炳瞎子见酒眼睁开,这颜色真不错啊,金樽美酒琥珀光,它就是它,晶晶亮。  

    [嫌疑贩丁]瞎说!你就是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说话一点风范也没有,你要有金樽,还来当总经理啊?  

    [阿柄黯然神伤]我爸爸要知道了,非打死我。  

    [丙凄楚地对丁,突然绝望的大哭]你才是总经理呢!你全家都是总经理!(说着以手扯襟,对天号啕)  

    [杨志看]哦,怪不得呢!你胸有大痣啊!  

    [众军士纷纷看]哦,真的,原来你是有痣青年!  

    [丙看着自己]恩?  

    [疑贩丁]别将那瓢夺破了,还留我一瓢,我只取一瓢饮。。。  

    [众军士难耐]杨总再不与我等酒喝,任打死我也不走了!  

    [一股青烟从杨志口中冒出]好好好,只要高兴就好,谁最帅谁先喝。  

    一片镜子的强光刺的杨志睁不开眼,尘埃落定地下已躺倒一片。杨志探探鼻息,方才放心,欲拿瓢。  

    [行贩]这酒都叫你兄弟喝完了,这瓢怎地也叫我先喝。  

    [杨志火起,追随]快把瓢给我 ,小心你脑袋!  

    [行贩至林中,志夺回瓢]你敢让我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是我难忘的初恋情人吗?  

    林中晁盖身上爬慢了蚂蝗,吴用没事,拣起一条扔进嘴里。  

    [晁盖]费这么大劲策划这个案件,那杨志究竟何人?  

    吴用激动,一只蚂蝗堵住了他的喉咙。  

    [吴用站起来一手叉腰,一手手心向上直指远方]他是梁中书手下猛将,经常贴身跟卫,官封哼哼左后卫;另一员猛将常跟在右边,人称哈哈右偏轻,一哼一哈曾夺了多少人命,端的了得!  

    [晁盖]有这么动人的故事,讲讲先。  

    吴用把自己的心往晁盖那推了一下,把肚子放在晁盖腿上。  

    [用]由于他太帅,梁中书的女儿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想强行霸占他,他拿起剪刀自卫,梁女悻悻而去。这一夜他以泪洗面,第二天他把此事告知梁中书,梁中书只说了一句话:“她会对你负责的 。”从此失势于梁中书。这次命他押解生辰纲就是一看他忠实可用,二如有差池则寻他性命。这右偏轻最近由于汽车轮胎右边偏轻,在修理厂公干,听说他比较喜欢梁中书的女儿,有次强奸不成反被奸,现在每日坐在河边痴笑。路人皆以为惊奇。  

    [晁盖]果然了得!  

    [吴用]莫怕莫怕,待俺使些手段,于你开眼。  

    [小探来报]那杨志已经中计,军师快去!  

    [吴用等至]倒也!倒也!  

    [杨志迷迷糊糊]这是谁,怎知我是当初卖刀的 倒爷?只怕我已中计 ,好在我只喝了半瓢。  

    [吴用]壮士你可知我?水泊梁山军师吴用。  

    [杨志勉强提提裤子]啊?又姓梁?  

    [吴用]这次由不得你,便是我好汉们要邀你入伙,从与不从,都是你了!  

    [杨志掏出一极小的算盘]事已至此,只好如此了,这生辰纲就作与兄弟们的礼物。  

    [吴用腰间蛙叫,吴用掏出]哦,是宋头领在呼我,他说今天是你的生日,让用这生辰纲请你卡拉一下,还特意为你点了一首歌《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  

    [杨志问白胜]你的手帕借我用一下先。  

    [晁盖颇有领导风范]来来来,喝杯青酒,交个朋友。  

    [志大惊]啊?害我丢了生辰纲,还敢喝啊?  

    [晁盖拍拍杨志的肩膀]小杨,钱是王八蛋,千金散尽还复来嘛,我们的梁山泊道路咨询有限公司和开封府房间清理有限公司,生意也很好嘛,中央对我们已经很重视了。何况这丢的是高太尉的不义之财,落得我兄弟逍遥。  

    [公孙胜打开箱子,眼球变成铜钱状]真是天凉好个球啊!  

    [众壮士各开一坛酒]喝了咱的酒啊,上下通气不咳嗽。

善良归家(独幕话剧) 

     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 

     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 

     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良身边急驰而过,金钱上,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善良:我是善良啊!我也不知道被哪些人扔到这儿了,你能带我回家吗? 

      金钱:(大惊失色)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筑起了一座金山,如果有了你,我的金山不垮才怪呢!你去找别人吧。(说着一阵烟似地跑了。) 

      善良叹了口气,只好又继续一个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上艰难地走着。 

      (远处有一辆宝马骄车向着善良飞奔而来,地位上,善良似乎再次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边喊边用力地挥着手。) 

      地位:你是谁?为什么在这儿挡我的车呢?(说着停车开了车门。) 

      善良:我是善良,不知被哪些人扔到了这荒原上,你能带我回家吗? 

      地位:(非常吃惊)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如果有了你,我的地位怎么保得住呢?你去找别人吧。(说着风一样地溜走了。) 

      善良长叹着,只好一个人继续在茫茫荒原上艰难地走着,眼眶里不由涌出了委屈的泪水。 (画外音:伤心的善良能不能回家呢?) 

      (远处有一辆红旗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来,权力上。) 

      善良:停车!停车!(善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再次挥动着沉重的双手。) 

      权力:你是谁啊?怎么这样狼狈呢?(慢慢地摇下了车窗。) 

      善良:我是善良,我被人们抛弃了,你能带我回家吗?(语气已经近乎乞求了。) 

      权力:(大怒)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有了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有了你,我怎么保得住它呢!你还是呆在这儿吧。(话一完就不见了。) 

      (善良仰天长叹,一屁股坐在地上,两眼泪汪汪的,冻得直发抖。突然,一位老人出现在善 良身边,并给善良披上了一件大衣。) 

      时光老人:孩子,穿上吧,请跟我一道回家吧。 

      善良:(惊奇)您是谁? 

      时光老人:我是时光老人,是特地来带你回家,把你带回人心中的。 

      善良:您为什么要帮我?先过去的三位都很怕我,难道您不怕我吗? 

      时光老人:因为只有我知道你才是最宝贵的。(在他们一道回家的路上,时光老人指着路边四轮朝天的三辆车哈哈大笑。) 

      时光老人:你看,他们没有你,金山再高也会垮掉,地位再高也会掉下来,权力再大也不会持久。我正是因为拥有了你才能长留世间,世间只有你才是永恒的!

(剧终)

写作实践

就文本所提供的三个题目,任选一题进行作文。

要求:1、要有戏剧冲突

      2、台词语言精炼有内蕴

      3、要有舞台提示

      4、人物形象鲜明

作文评改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组内交流,互改

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诵  读  欣  赏

文笔精华(七)

古诗二首

  学习目标

1、能通过页下注和同学、教师的帮助,读懂全文。

2、能反复品味,领悟莎剧独白精妙以及两首古诗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

3、能熟练地背诵全文。

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查阅陶渊明、李白以及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雅典的泰门》相关的文字资料。

资料展示

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找寻的相关资料

哈姆雷特简介

在丹麦王宫里,四具王公贵族的尸体躺在血泊中,满面悲伤的霍拉旭向人们讲述了那惊心动魄的故事。

那是在几个月以前,老王神秘地死去,他的弟弟克劳狄斯登上王位,并娶了原来的王后,即他的嫂子。邻国挪威的福丁布拉斯王子乘机发兵,想报杀父之仇,并夺回割让的土地。

年轻英俊、正直善良的王子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亲的死使他痛不欲生,而母亲的孝鞋还没有穿旧,就匆匆改嫁,他感到屈辱,气愤地喊道:“就是畜生也会比这悲哀得长久些吧!”“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他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哈姆雷特从好友霍拉旭那听说城堡露台上连续几天都出现鬼魂,好奇心促使他们在一个阴森可怖的夜晚登上了露台。原来那鬼魂就是哈姆雷特的父亲。鬼魂把他引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向他诉说自己被害的经过:原来,他在午睡时,被自己的弟弟用毒药灌进耳朵而亡,他要哈姆雷特替他报仇。怒火中烧的哈姆雷特从此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他失了一切旧的记忆,只让失复仇大事留在脑海中。 

哈姆雷特疯狂地爱上了首相的女儿奥菲利亚,而世故的波洛涅斯阻止女儿和他来往。一天,哈姆雷特突然找到她,在她面前做出了许多癫狂的举动。从此,宫中谁都知道王子为爱情而发疯了。 

老奸巨滑的国王克劳狄斯心怀鬼态,派哈姆雷特的的好友波洛涅斯和他的情人奥菲利亚去试探王子的心。其实,哈姆雷特并没有疯,只是性格忧郁、优柔寡断的他看透了人世间的丑恶,不肯轻易的相信别人。他便开始对一切都产生怀疑,甚至对鬼魂的话也产生怀疑,是真?是假?对母亲又恨又爱,对鬼魂将信将疑,对生活是生存,还是毁灭?是忍受命运的折磨,还是反抗人世的苦难?仇恨一直吞啮着他的心,复仇的信念始终一忘,可他总感到敌人是那么的强大,而自己又是那么的弱小,他为不能替父报仇而感到痛心疾首。矛盾重重的哈姆雷特在焦灼的内心和冷酷的现实之间不得安宁,濒于疯狂,他索性半真半假地装起疯来。他终于明白了:世界是污浊的瘴气的集合,是长满恶毒莠草的荒园,世界就是一座大监狱,而丹麦就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一个戏班到宫中献艺。哈姆雷特趁机安排他们上演《贡扎古之死》,加了几段情节,把戏名改成《捕鼠机》。台上,国王的侄子把毒药灌入国王的耳朵谋害了他,夺走了王后。台下,做贼心虚的克劳狄斯大惊失色,起身就走,哈姆雷特证实了鬼魂的话。当天晚上,哈姆雷特在去见母亲的途中,突窥见了克劳狄斯正在祈祝寿。他想趁机杀了他,但因为他怕在他祈祷时杀了他,会使他的灵魂升上了天堂,而没有下手。

哈姆雷特来到母亲的卧室,母亲劝他不要再疯狂下去了。哈姆雷特怒火中烧,他猛地拿起镜子,要母亲照照自己的灵魂。这时帐后突然有人惊呼起来,哈姆雷特以为那偷听者是奸王,一剑刺激过去倒在地上的却是波洛涅斯。他痛诉母亲失去了理智,当了情欲的奴隶,违背了同父亲的誓言,玷污了贞节,亵渎了爱情。此时鬼魂又出现了,他一面鼓励王子坚定复仇的决心,一面让王子安慰他正在内心冲突中惊惶失措的母后。

克劳狄斯以波洛涅斯的死为借口,将王子送往英国。秘密地嘱咐英王将王子处诀。王子在途中偷拆开了信件,知道了其中的秘密,于是偷改了信。第二天他们遇到了海盗袭击,哈姆雷特在混战中跳上了海盗船,后偷偷潜回国内,找到霍拉旭,把一切都告诉了他。 

王子的出走与父亲死,使善良的奥菲利亚精神失常。她终日游荡,采花、唱歌,有一天,她想把花冠戴上枝梢,身下的树枝断了,她落入河中溺水而亡。她的哥哥雷欧提斯从国外回来,煽动民众攻打王宫,要为父亲和妹妹报仇。老奸巨滑的克劳狄斯把一切都推到哈姆雷特身上。他们得知哈姆雷特回国,便定计谋害他。 

哈姆雷特让霍拉旭陪他去王宫,途经墓地时,就赶上奥菲利亚的葬礼。看见情人的尸体,内心的悲愤一下子暴发出来,他失去了控制,冲过去跳进墓穴,与雷欧提斯在墓穴里打了起来。克劳狄斯唆使雷欧提斯用毒剑与哈姆雷特决斗。哈姆雷特不顾霍拉旭的劝阻,接受挑战。决斗开始了,哈姆雷特占了上风。在第一回合中,他击中对方一剑,斟上一杯毒酒,以示祝贺。王子急于进行比赛,就把酒放在一墨守成规第二回合中王子又获得了胜利。王后十分高兴地替王子饮下了这杯毒酒。雷欧提斯深知他手中毒剑的厉害,一直不肯轻易往王子身上刺。他在克劳狄斯的煽动下,一剑刺中哈姆雷特。同时哈姆雷特手中的也刺伤了雷欧提斯。 

就在这时,王后大叫着倒在地上,中毒身亡。奄奄一息的雷欧提斯在最后一刻良心发现,当众揭发克劳狄斯的阴谋。王子举起手中毒剑刺向克劳狄斯,杀死了仇人,自己也毒性发作倒下去了。让把王位传给福丁布拉斯。

《雅典的泰门》简介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大约写于1607-1608年。雅典富有的贵族泰门慷慨好施,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些阿谀奉承的“朋友”,无论穷人还是达官贵族都愿意成为他的随从和食客,以骗取他的钱财。泰门很快家产荡尽,负债累累。那些受惠于他的“朋友们”马上与他断绝了来往,债主们却无情地逼他还债。泰门发现同胞们的忘恩负义和贪婪后,变成了一个愤世者。他宣布再举行一次宴会,请来了过去的常客和社会名流。这些人误以为泰门原来是装穷来考验他们的忠诚,蜂拥而至,虚情假意地向泰门表白自己。泰门揭开盖子,把盘子里的热水泼在客人的脸上和身上,把他们痛骂了一顿。从此,泰门离开了他再也不能忍受的城市,躲进荒凉的洞穴,以树根充饥,过起野兽般的生活。有一天他在挖树根时发现了一堆金子,他把金子发给过路的穷人、妓女和窃贼。在他看来,虚伪的“朋友”比窃贼更坏,他恶毒地诅咒人类和黄金,最后在绝望中孤独地死去。

《哈姆雷特》语言赏析

莎士比亚是世界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戏剧成就中,语言的丰富性、生动性、形象性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戏剧常在表面字义的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涵义。表面字义实际上已经满足一般观众的要求了,但任何作品只有字面意义而无深一层意义时,则缺乏引人入胜的永恒情趣。莎士比亚之所以在当代一直到今天还使人百读不厌,正因为他的剧本具有许多层更深的涵义。

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变化多端,娴熟灵巧的遣词择句勾勒出给人无尽遐思的丰富意象、扣人心弦的剧情发展和各具特色的鲜明的人物特征。莎士比亚根据人物身份与处境的不同而选用不同语体的语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从而使人物的语言形象化,使剧中三教九流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舞台上。在莎士比亚所有的这些形象化的语言中不可或缺地运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品之一。作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自然体现了作者独有的风格。主人公哈姆雷特、国王克劳狄斯、王后乔特鲁德、大臣波洛涅斯等人物的鲜明性格,都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体现出来的。《哈姆雷特》的语言主要运用了丰富的人物独白、双关语、比喻等的手法。

一、丰富的人物独白

独白,是人物内心所思所想的一种语言的自然流露,它既可以起到交待剧情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形象。主人公哈姆雷特由于其性格的复杂性而成为评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人物形象。为了更深入地把握哈姆雷特人物的性格特质,独白,这一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最为直接的形式,成了莎士比亚塑造典型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 

在《哈姆雷特》的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第四幕中,都有哈姆雷特的大段独白,通过这些独白,我们可以进入这位丹麦王子的灵魂深处,理解什么使他忧郁、痛苦、矛盾。

他说:“人事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对他深爱的母亲,他也发出:“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的感慨。哈姆雷特以前是一个“快乐的王子”,回国之后,却变成了“忧郁的王子”。受过人文主义思想熏陶的他,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消极、痛苦?一方面极力否定自己,甚至要化成一堆微不足道的露水。另一方面,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他又极力地赞美人类,认为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见,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复杂的,同时又极具丰富性。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的语言风格上,采用了大量运用独白的方法。

从以上哈姆雷特的几段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哈姆雷特性格发展的曲折历程。哈姆雷特形象的魅力是无穷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欣赏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时,独白对我们理解这一人物的性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品运用独白,不仅展示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而且也揭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冲突。独白独白对主人公哈姆雷特内心矛盾的深刻揭示,是其它艺术手段难以代替的。

二、双关语的妙用

双关也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运用得比较多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段。在莎士比亚剧中,许多台词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易于理解,其实其中暗示的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这成为莎剧一个显著特征。这显然是莎士比亚用来突出哲理性思想或实质,借以发人深省的艺术手段。

双关语既是一种文字游戏,又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它常利用词语的音与义的关系,同时关顾两种不同的事物,产生“表”、“里”两重意思。在莎剧中双关语不仅用来插科打诨,还用来表达各种严肃话题。莎士比亚的双关语既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历史渊源的肥沃土壤,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哈姆雷特》的双关语种类丰富,使作品读起来有妙语连珠之感。《哈姆雷特》第五幕中有两个丑角在为奥菲利娅掘墓,同时插科打诨,互开玩笑。

在第三幕第二场中,当国王问哈姆雷特“过得好吗?”的时候,他又说了一句“疯话”:“整天吃空气,肚子让甜言蜜语塞满了,这可不是你们填鸭子的办法。”答非所问,却足以令国王惊慌。

莎士比亚诙谐而又不乏诗意的双关语,不仅使剧作充满妙趣和才智,使观众享受到他卓越的语言才华,而且其本身也是莎士比亚作为莎剧这样一个特定文本的创造者主体意向的真实映射。

三、形象的比喻

比喻是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形象地把事物的特点表现出来。莎剧人物常常是用作者的语言形象说话的,因此从人物语言中频频出现的比喻里,会找到很多表现人物心理特征的材料。

如第三幕第一场中,奥菲利娅这样形容哈姆雷特:“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象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奥菲利娅对哈姆雷特发疯一事的痛心,就好比以为音乐家听到不和谐的音乐般痛苦。又如第四幕的第六场,国王对雷欧提斯说:“爱象一盏油灯,灯芯烧枯以后,它的火焰也会由微暗而至于消灭。”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恒古不变的。但在国王克劳狄斯心目中,它却是如此卑微。难怪他在手足之情和利益的天枰上失衡,残忍地把兄长杀掉。

莎士比亚的语言充满着智慧和深刻的情感,所有这一切都基于他在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方面的高深造诣和对人类本质的深刻洞察力。《文心雕龙》说:“秘响旁通,伏采潜发”,“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用这两句话来评价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征是非常恰当的。在刘勰看来,为文要达到如此境界必须“根盛而颖峻”。我认为,如果把这句话用在莎士比亚身上,那么这个“根”当为莎士比亚的修辞艺术。可以肯定地说,修辞是莎士比亚语言艺术的根基,如果没有巧妙机智、炉火纯青的修辞艺术,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就不可能成为西方文化的灿烂巅峰。《哈姆雷特》也就无法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

反复诵读

一、初读——读懂

1、在教师或听录音范读的基础上准确地断句、朗读。

2、结合页下注初步理解课文,对有疑难的词句或者小组讨论,或者全班交流,或者询问教师。

3、读出诗歌节奏。

4、讨论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刍读——读透

就文中所提到的观点赏析、点评,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谈自己的感悟。

对文章的写作特色略加点评

三、吟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至背诵。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