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平线上》备课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西地平线上》备课 

 林中雪 发表于西祠胡同

第一部分:

1、先说说西部之大: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土地之辽阔。新疆的土地面积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份,共有47个民族在新疆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地域大,却高山横亘,沙漠绵延,适合人类生存的绿州只有七万平方公里,只有六千万亩耕地。 对比江苏,土地10万平方公里。

2、在西部,主要有以下几类地区: 

 第一类是高原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都在中国西部。特别是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在青藏高原。这类地区,高寒缺氧,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极大的制约,不适于进行农业生产,只能从事牧业生产。 

  第二类是干旱沙漠地区。中国的沙漠地区几乎都在少数民族地区,其中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40多万平方公里,被人称作“进得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这些地区降水很少,土地水分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进行农业生产主要靠人工灌溉。 

  第三类是石山地区。地质学上叫“喀斯特”地貌。基本特征是山多、石多,土少、地少,并且土地保水性差,交通不便。云南、贵州、广西的大部分地区都属这类地区。 

  第四类是草原地区。中国的五大天然草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蒙古、哈萨克、裕固等民族长期生活在草原上,有的民族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 

  面对自然,西部各民族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尽管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但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热爱那古老的土地,钟情自己的家乡,以自己有力的双手,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顽强地生存,不断地发展。比如,藏族人民适应了高原缺氧的自然环境,培育了牦牛、青稞等能在高原生长的动物和植物。又比如,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人民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发明了通过修挖地下水渠──坎儿井,引来雪山上的水,浇灌土地,从而在沙漠边缘地区营造了一个又一个生机勃勃的绿洲。

3、西地平线上,主要写西北风光。 

西北风光:山脉连绵,戈壁浩瀚,盆地毗连,构成了雄浑独特的西北风光。既有银妆素裹的冰川雪景,也有碧波溪流的平原绿洲,还有沙漠戈壁的海市蜃楼。更有苍凉古老、沧海桑田的荒凉之景。 

秦关汉月,丝路驼铃。有一条丝绸之路联结了中外,这条路在中华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丝路”是中国古时与西方交流的主要干线。这些路都由首都长安出发,经过甘肃走廊,到达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的敦煌。北路 经由玉门关,穿过戈壁...沙漠北边的天山,到达里海的海岸。自西汉张骞于两千一百多年前两次出使西域后,这条历史古道逐渐形成。这条总长7000多公里的丝绸古道,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十五世纪为止,除了将最重要也是最大量的丝绸传到西方外,还将蚕桑技术、火药、指南针、冶铜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传到中亚、伊朗、罗马等地,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与波斯文化联结起来。

丝路上,风景点有长城雄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关城独立大戈壁,雄视古丝路,墙垣挺立,楼阁高耸,飞檐凌空,长城蜿蜒而上。有石窟壁画。 西起敦煌的莫高窟、安西县的榆林窟、玉门的昌马石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等等,在河西走廊两侧形成了石窟走廊。西窟源于印度佛教建筑,中国的石窟结合本身的文化特色,有形如楼阁的窟以及富有民族生活气息的壁画和泥塑等。这其中最为著名者为莫高窟。这个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窟,现存洞窟490多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尊。有 草原牧场,黄河古渡(甘肃中卫沙坡头段,古老的渡口边筏工们祖祖辈辈摇着羊皮筏子)。有戈壁沙漠,戈壁滩和沙漠是不同的,戈壁滩的表面是砾石,底下是土壤,这些戈壁只要加工处理,有水灌溉都可以变成人类生息繁衍的绿洲;而沙漠则是纯粹的细沙。有西夏王陵,在贺兰山东麓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地势布列着西夏国的9座帝王陵,近193座勋臣贵戚的陪葬墓,有佛寺遗址一处和西夏砖瓦窟10余处,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4、有关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唐代诗人王维奉使过居延时所作的《塞上行》: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鞍角号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3省区,最终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的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

 注: 以上内容可讲可不讲,视各自的情况而定。主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西部。了解祖国大地的壮美,天地的广阔,物产的多样。学语文,也是了解天下,不要做井底之青蛙,为一己的小悲欢而虚度年华。人文素养也就体现在这些地方吧。

5、 几乎所有写西部历史的文章都要提到一个人,叫斯文赫定,有关他也需有所了解。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为什么要来中国探险?斯文赫定是瑞典籍的世界著名探险家,他从16岁开始,从事他终身以之无怨无悔的职业探险生涯,因为探险,他终身未婚,与姐姐相依为命,走完他的人生之路。他的名字,在他的祖国,不但路人皆知,而且为人们所热爱崇敬,与诺贝尔有齐名之誉。

    斯文与中国是有不解之缘的,由他主持的亚洲腹地探险,是人类探索地球之谜的伟大创举,他与他的同事,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自然、社会条件均极其恶劣的形势下,不畏艰险,数度深入中国新疆沙漠地区,探索罗布荒原,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取得重大成功,成为世界探险史上辉煌篇章。

    1890年12月,斯文赫定由俄国进入中国新疆省,抵达中亚名城喀什。1891年1月初,离开中国,返回瑞典。1893年10月16日,斯文赫定又一次离开故乡,前往亚洲。1894年2月进入帕米尔高原,并在慕士塔格山脚下住了一段时间,曾试图攀登这个名副其实的"冰山之父"。1894年5月1日,抵达喀什。1895年2月17日,斯文赫定走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由于经验不足、条件恶劣,经过苦苦支撑才被正巧路过的一支骆驼队搭救。

    1899年,斯文赫定又在瑞典国王经诺贝尔的资助下,在新疆进行了第二次考察探险。1900年,由于一个偶然机遇,他发现了楼兰古城。 1907年,斯文赫定第四次来中国,他的主要目标是西藏。

    斯文特定再次踏上中国的大地,是1926年的冬天。这次他不是单枪匹马前往中国,而是带来了一支由瑞典人、德国人及丹麦人组成的探险队。但考察还在筹备中,就遭到北京学术界的一致反对。经过近六个月的谈判,斯文赫定中原和北京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就即将进行的考察达成了协议。协议的最重要部分是:本次考察由中国瑞典双方共同组成中瑞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另一些吸收了五名中国学者和四名中国学生;考察团采集和挖掘的一切动植物标本文物矿物质样品等等,都是中国的财产。

    1927年5月9日,斯文赫定和徐炳旭率领一支空前规模的现代化科学考察队离开北平,前往中国西北。 

    1933年10月21日,斯文赫定等受当时南京中央政府铁道部门委托,对勘测考察修建一条横贯中国大陆的交通动脉的可行性。一九三三年夏天,斯文赫定提出了优先考虑新疆的问题,其具体措施,首先是修筑并维护好内地连接新疆的公路干线,进一步铺设通往亚洲腹地的铁路。把着眼点放在加强内地与新疆的联系上,这是自辛亥革命以来具有远见卓识、忧国忧民的中国政治家、学者一再强调的共识。整个考察活动从1927年开始到1935年结束,这八年当中的经历、甘苦、成败得失,都忠实的记录在《亚洲腹地探险八年》当中。但是瑞典人斯文赫定和斯坦因在中国西域也有发掘活动,拿走了一大批珍宝,包括已经失传的西域文字、珍贵的简牍。

6、 文中的罗布淖尔即罗布泊,有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考察途中失踪。 

彭加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彭加木(1925年~1980年),原名彭加睦,广东番禺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9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61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7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主要从事植物病毒研究及防治工作。 

五十年代开始,彭加木参加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的工作,十余次进入新疆,协助建立科研基地,后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为新疆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 

1980年5月,彭加木率队考察罗布泊,首次成功自北向南纵穿罗布泊干涸湖底。考察队缺水、缺油。6月17日,彭加木不顾个人安危,独自去寻找水源,不幸迷途,献身罗布泊。实践了他早年的誓言:“我准备用自己的骨头,让新疆的土壤多添一点有机质。”

彭加木诗 

诗一首 

昂藏七尺志常多, 

改造戈壁竟若何。 

虎出山林威失恃, 

岂甘俯首让沉疴! 

7、 余纯顺(我比较喜欢他)死于罗布泊

罗布泊在塔克拉玛干的中心,属于整个塔克拉玛干最干燥、气温最高的极端地域。1964年10月,中国在这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年降水不足10毫米;年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沙尘暴十分频繁;4月份的最高气温即可达40度以上,而在6月份到8月份最热的季节,平均气温都将维持在45—50度以上,甚至出现65—70度的极端高温。 

    当年这个瑞典人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工具。仅仅依靠一个向导以及向导所提供的骆驼,还有一些水及食品,抵达楼兰,并成功生还。此后没有人敢以徒步的方式穿越罗布泊,更没有人提出要和斯文.赫定以同样的季节,即在夏季进行穿越。 

   中国人余纯顺作出了这样的壮举。为了打破夏季不能穿越罗布泊的神话,为了中国人自己徒步穿越罗布泊,为了挑战世界上最极端的环境,余纯顺从上海来到新疆。他要在所有人都不敢谈及的6月,徒步穿越罗布泊。他在临行前在库尔勒发表宣言:“迄今为止,到过和将要到罗布泊的上海人,一个是彭加木,一个就是我(注:彭加木曾在上海工作过)。如今,彭加木已经魂归大漠了,而我,只有我余纯顺,一定能征服罗布泊!”

1996年6月9日,余纯顺失去了与电视台摄制组的联系。到了6月18日,最终在当地军区出动飞机的支援下,摄制组找到了遇难的余纯顺的遗体

有关作者高建群

有句话说,大隐隐于市。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有上几个大肆张扬却令人肃敬的大家。比如陈忠实,比如贾平凹,当然,还有高建群。如果把文学生息比作树林的话,高建群就是一棵大树;如果依作品的品貌为依据把作品分层次的话,高建群居于一流。我甚至觉得,这些从乡村走出来的创造者,他们所显示出来的实力,取得的成绩,愈来愈是一个空阔的充满谜团的课题,当思想的行程直到今天的时候,很难界定他们是作家,还是知识分子,沾带着泥土和草根的知识分子。

有时候,他是木讷的,你会在他忧伤的眼神里读出谦卑和高傲的组合;有时候,他是一个纤细的多情善感的诗人,有时候这个诗人又显示出豪迈自信的情怀,他会泛滥的将美好的词汇赠予他遇到的每一位女性,同时又慷慨地赠予洗礼过他的山川河流。有时候,他是一个敏感的受了屈辱的孩童,有时候又像是一个彻悟了天地的哲人,显示出智者的一面.

高建群的精神图腾是加缪,是普希金,是纪伯伦,是已成为精神象征的唐吉诃德和西西弗斯,还有民间生命哲学。高建群说,他有三个生活基地,陕北、渭河平原和遥远辽阔的新疆地区,这是高建群的人文地理坐标,这三者蕴藏和腾跃出的人文气质是他的精神资源。我猜想,高建群大概不会否认他躯体里流淌着红色经典的血液和来自大地、来自民间的智慧气息,这些构成了他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架的主干。这一切,在他的创作中尤其是近年来的散文创作中得到了舒畅的裸露。

西部诗人周涛说,谁有大气象呢?谁的作品有大气象谁就有大气象。高建群是小说高手,也是大散文的营造者,他的散文漂亮、流畅、大开大合,才华充溢。

9、西地平线上写到火烧云,再看一下萧红写的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定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二、教学简案:

设计引入: 

西部,辽远的西部,神秘的西部。想到西部,就想到它的广大,想到它的壮阔。你了解西部吗?你喜爱雄浑苍劲的西部风光吗?(简要介绍西部,按上述有关内容。)

地平线,一个多么富于诗意的名词。在我们人口绸密的地区,我们能看到地平线吗?不能。建筑物阻挡了地平线。只有当我们站在高处,或者站在广阔的平原上,一望过去,没有什么阻挡,我们才能看到弧状的地平线。望到地平线,我们会想象,地平线那边是什么?地平线的尽头是怎样的风景?我们总想走到地平线的那端去。

而站在辽远西部平原上,茫茫的沙漠上,地平线尽头,会看到怎样的壮观景象?会看到天地浑然为一,看到天地广大无垠。会看到黎明时天地分开时的壮美日出,也会看到黄昏降临前的落日悲壮景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多么苍凉古老的画面!现代作家走进西部,在西地平线上看到了震撼人心的落日景象,我们看他是如何来写西部的落日的吧!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要读出壮美之感。以朗读来带动分析课文。

老师可范读第一部分写甘肃定西高原的落日。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流利,要有情感,还要有美感,要读得自己打动自己。没有打动自己的朗读,不是好的朗读。

请学生起来单个读。比较鉴别,理解,再读。男生读女生读,多读。在读中明白描写了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二、简要分析

1、写三次雄壮的落日,景象是否相同? 

不同,不同在何处?

一是宁静而跃动的落日。特点,落日“红”“ 大”,安谧宁静跳跃。 

一是庄严神圣具有悲剧感的落日。血红。有漫不经意的铺垫,却有死亡之时的庄重和尊严。 

一是由落日操纵的火烧云的壮美。灿烂、热烈、夸张,烧红了西边半个天空,烧红了大地上的一切。惊世骇俗的一幕。

2、你更喜欢哪一次落日的描写?为什么?

3、三次落日描写总体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写出了西地平线上落日的什么总特点?

-----雄壮之美。土地广阔辽远,落日血红硕大,天空云霞灿烂。 

庄严神圣,热烈灿烂,具有悲剧感。 

壮美,豪放之美,阔大之美,雄浑苍劲之美。 

震撼人心之美,富于力量之美,惊世骇俗之美。

4、想一想,这种美有怎样的感染力? 

引领人向上,让人心胸开阔,精神昂扬,忘记小悲小喜。

再写读写景的文字来体会。

5、为了使文章有厚重之感,作者写到了历史写到了人文(人类文化),有哪三处?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

--- 前两问略。第三问:为何这样写?自然之景富于历史文化内涵,加深了文章的内容,拓宽了文章的境界。历史上左公栽柳,留下了树,也留下了一种精神,为保卫边疆而付出努力。

   罗曼罗兰为何看到日出就有了心目中的约翰克利斯多夫形象,是因为他看到了太阳喷薄而出,这样庄严博大,雄伟神圣,他知道他应该写出人物精神的崇高之美,雄壮之美,突出约翰的英雄形象。

而写马背民族的背影,则突出了那个征战的民族的壮悍,他们奋斗着,直到挺进欧洲。他们靠什么?他们的力量与雄心,刚强和坚定。这种精神与炎烧云有类似,壮阔而有激情。

7、总结,文章写出了世间之大美,大美震动人心,我们也要善于发现大美,发现世间值得我们付出努力的崇高事业,为之奋斗。

本文的语言风格通过阅读已有所体会,课后思考总结本文语言特色。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