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内容:捕蛇者说 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期间写的。他虽然被贬,但仍然关心社会问题,经常询问民间疾苦。本文就是通过永州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也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情,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行文简练,说理透彻,使人读后余味无穷—— 1.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重点理清第四段的脉络。 2.学习、积累和掌握重点词语。 3.体会、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政的思想感情。 4.了解“说”的特点。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早年曾在朝中做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 二、作品信息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议边叙,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本文作者就是借蒋氏捕蛇一事来表述他对政府向民间征税问题的看法。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 融入文本 一、整体解读 交代了捕蛇的缘由,兼有说明和叙述,行文简练,深刻的寓意暗含在字里行间。“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异蛇的剧毒,“腊之以为饵”又强调了它的特殊医疗功效。“当其租入”暗示了赋敛之毒有甚于蛇。 概述了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首句不只是对蒋氏作介绍,更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专其利三世”语中含有强烈的讥讽意味。 作者向蒋氏提出“更役复赋”的建议。 蒋氏自陈心曲,描述了永州人民在朝廷苛赋重压下“非死则徙”的悲惨遭遇,说明了苛赋之害比毒蛇之害更为厉害,更加可怕。 “戚”、“汪然”“涕”等极言蒋氏的悲哀,并说明如果恢复他的赋税,给他带来的不幸远比捕蛇的不幸要大得多。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而吾以捕蛇独存”采用对比的手法,回顾了过去,说明重赋逼迫下乡邻的情形。 “悍吏之来吾乡……又安敢毒邪”,叙述了现在的情形。也采用对比说明“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又出人意料地以“安敢毒邪”作结。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加上“哀而不伤”的色调,意蕴更加深刻,更加动人。 点明全文主旨,是全文的核心。用跌宕笔法,先表“疑”而后表“信”,最后卒章显志。 二、问题研讨 当听到“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时,蒋氏为什么“大戚,汪然出涕”?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社会现实。 三、名句鉴赏 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单句,用设问形式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了文章的写作主旨。 2.苛政猛于虎也。 形象地突出苛刻的封建政治对人民的危害更大,更严重。 四、靓点点击 1.衬托手法贯穿全文。本文写毒蛇和苛政两件事,一主一宾,互相映衬,苛政为主,毒蛇为宾,写毒蛇之毒,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苛政之苛。蒋氏的谈话也处处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所以本文层层衬托,层层铺垫,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2.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本文语言简练,描写生动,传神。如对“乡邻之生日蹙”的情景的描写,对蒋氏感情的发展变化、内心活动、神态的描写等都体现了作者的语言功底。 五、文言知识 1.通假字 非死则徙尔。(“尔”同“耳”,罢了。)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腊:干肉,名词活用成动词,晾成干肉。)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生:使……活,动词的使动用法。) 4.古今异义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涕:眼泪。今义是鼻涕。) 5.古汉语句式 ①倒装句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何如:如何,怎么样。句意:更换你的差使,恢复你的纳税,怎么样呢?) ②省略句 A.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省略介词“于”,甚是蛇:甚于是蛇。句意:谁知道纳税征收的毒害,有比这种毒蛇更厉害的呢?) B.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省略主语。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句意:蛇碰了草和树,草和树就都死掉;如果咬了人,没有能够抵挡它的。) 体验活动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而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请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下面相关的文章,认真体会“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和写法,以利于我们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韩愈的《马说》、《师说》,周敦颐的《爱莲说》,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等。 蒋氏在自述中提到“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这里说的“六十岁”,指的是唐玄宗天宝中期(746—750)到唐宪宗元和初期(805—810)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战争频仍,先后发生过安史之乱、对吐蕃的战争、朱氵此 叛乱等等,全国户口税减,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无有限制,使人民的负担日益加重。尽管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颁布了两税法(分夏、秋两次交税,如课文中说的“岁赋其二”),并明文规定“敢在两税外加敛一文钱,以枉法论”,但这不过是欺骗百姓的手段,事实正如陆贽所说“大历中供军、进奉之类,既收入两税,今于两锐之外,复又并存”;又说加税时“诏敕皆谓权宜,悉令事毕停罢。息兵已久,加税如初”。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由存留户共同负担),已重者愈重”。从这些情况来看,柳宗元“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练习全解 一、当听到“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时,蒋氏为什么“大戚,汪然出涕”?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作者向蒋氏提出“更役复赋”的建议,这是劝慰之词。既然作者要求蒋氏在“役”和“赋”之间进行选择,那么蒋氏就不得不道出其难言之隐。蒋氏自陈心曲“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是全篇答话的纲,以下全用对比和反衬的写法,可分二层:前一层回顾过去,以乡邻们在重赋逼迫下非死即徙以致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以捕蛇独存”的情形作对比;后一层叙述现在,以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鸡犬不宁的情形,跟自己“弛然而卧”、“甘食其土之有”和“熙熙而乐”的情形作对比。这些答话集中到一点,就是说“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但蒋氏却说得很委婉,仅用来说明“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又出人意料地以“安敢毒耶”作结,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意蕴更加深刻,也就更加动人肺腑。由此,深刻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社会现实。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粗体字词的意思。 1.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如今,我接着干这件差事十二年了,险些送命也有好几次了。 嗣:继承。几:几乎,差一点儿。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假如我不做这件差事,那早就困苦不堪了。 向:从前,这里有假设的意思。病:困苦不堪。 3.吾恂恂而起,视其击,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我提心吊胆地爬起来,看看那瓦罐子,我的蛇还在里面,这才安心地睡下。 恂恂:提心吊胆的样子。弛然:放心的样子。 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如今即使死在捕蛇上,比起我那些邻居的死已经晚多了,又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 毒:恨,憎恶。 三、阅读附文,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苛政猛于虎”的理解。 附文: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实在)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丈夫的父亲)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年轻人,指他的学生)识(记住)之:苛政猛于虎也。” 文章最后引孔子语,更使人产生“千古如是”的感慨,真是下笔如行云流水,读来觉得余味无穷。 自主实践 一、语言实践 1.填空。 (1)《捕蛇者说》一文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目的的句子是 。 (2)《捕蛇者说》选自 ,作者是 ,他是 代著名的 家。 2.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腊( )之以为饵 挛( )踠( ) 瘘( ) 疠( ) 当( )其租入 嗣( ) 莅( ) 更( )若役 日蹙( ) 号( )呼而转徙( )相藉( ) ( )突 谨食( )之 俟( ) 3.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粗体字词的意思。 (1)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二、阅读实践 (一)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4.“余闻而愈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作者发出慨叹,进而揭露赋敛毒害的语句是哪句? 6.从最后一句来理解,“故为之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二)愚溪诗序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要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以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遇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子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予以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记》,纪于溪石上。 7.下列句子中粗体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谪(zhé)潇水上 犹龂龂(yín)然 B.不可以不更(gēng)也 蛟龙不屑(xiāo) C.塞(sè)其要隘 又峻急多坻(chí)石 D.遂负土累(léi)石 不能兴(xīng)云雨 8.对下列各句中粗体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谪潇水上 谪:贬官 B.遂负土累石 累:堆积 C.予以愚触罪 触:接触 D.无以利世 无以:不能用来…… 9.对下列两组句子中的粗体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10.下列句子中粗体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名之以其能 B.得其尤绝者家焉 C.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 D.合流屈曲而南 11.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本文中虽写了愚溪等多种景物,但并不是客观描写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蕴藏着深刻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 B.本文记叙、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前两段基本上是记叙,在记叙中抒发感情;后三段主要是议论,在议论中发表感慨。 C.本文以“愚”为线索,通篇围绕一“愚”字展开,使内容具有凝聚力,结构也显得集中、紧凑。 D.作者虽因政治革新失败受到牵连,被贬为永州司马,但并未因此而不满朝政,认为天子还是圣明的,被贬则是咎由自取。 参考答案 1.(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柳河东集》 柳宗元 唐 文学 2.xī luán wǎn lòu lì dàng sì lì gēng cù háo xǐ jiè huì sì sì 3.(1)如今,我接着干这件事十二年了,险些送命也有好几次了。 嗣:继承。几:几乎,差一点儿。 (2)假如我不做这件差事,那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向:从前,这里有假设的意思。病:困苦不堪。 (3)我提心吊胆地爬起来,看看那瓦罐子,我的蛇还在,这才安心地睡下。 恂恂:提心吊胆的样子。弛然:放心的样子。 (4)如今即使死在捕蛇上,比起我那些邻居的死已经晚多了,又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 毒:恨,憎恶。 4.关心人民疾苦,对劳动者(捕蛇人)的不幸深表同情。 5.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6.希望最高统治者能知道这种情况,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7.A 8.C 9.C 10.C 11.D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