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专第二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注:该教学设计曾获济南市职业学校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一等奖。

                        职业中专语文第二册

                第五单元(散文的阅读与欣赏)教学设计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李修红

[单元篇目]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记忆》、《给我三天视力》(选学)、

《西安这座城》(自学)、《老屋窗口》(自学)、《我的空中楼阁》(自学)

[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与欣赏散文,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了解散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哲理于形象的特点,品味散文的意境之美。   

3.体会散文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掌握其语言技巧。

4.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单元学习重点] 

1.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散文的阅读与欣赏。

    散文是人类面对大自然,面对人生,细腻、真挚的感情流露,往往是写景、状物、抒情、析理融为一体,看似轻松、随意,信手拈来,实是人类对生活领悟的一种浓缩。

    学习本单元,⑴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丰富的感情及蕴含的哲理;⑵了解散文各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⑶品味散文优美而风格各异的语言。

2.本单元口语交际训练的重点是答询。

    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四个训练要点,掌握答询的技巧,逐步做到恰当、得体的回答各种问题。

[对单元学习重点的体会]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散文的阅读与欣赏”,因而教授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领悟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

    在学生对各篇文章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对照,了解散文的特点,提高散文的阅读欣赏水平。从具体操作来看,首先应该从文章的结构上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进而把握作者对社会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自然的感受,对真善美的探索和追求。

    单元学习篇目的整体把握,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尤其对于教师,备课时可能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因为,“整体把握”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备一个课时一篇课文,而且要备整个教学单元。同时,在上课的时候,要“胸中时时有全局”,时刻不忘把握整体,高瞻远瞩,统帅全局。 但是,“整体把握”决不是舍弃“局部”。离开了字词句段的学习理解,也就无所谓对整体的把握。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阅读能力。

[单元篇目分析]

    本单元的七篇散文,语言风格各异,构思和表现手法也各具特色。必学部分的三篇作品中《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创作中倍受称道的情景交融的佳作,淡淡的月光中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文学中别具风格、对自然有深刻感悟的名篇,在对清静秋色的眷爱和流连中夹杂了悲凉落寞的暗影;韩少华的《记忆》,于充满哲理的抒情中饱含人生的真谛,令人掩卷深思;选学篇目《给我三天视力》是著名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一首畅想曲式的抒怀散文,她以盲聋之身指点有视力的人认识世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的爱心,溢于言表,感人肺腑;自学部分的三篇课文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朴实厚重,写出了西安文化古城的风韵;余秋雨的《老屋窗口》笔墨蕴藉,写得极有情致;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风格柔美温婉,蕴含深邃,富于诗样的情思。

[教法设计]

⑴朗读法——开启欣赏之门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语言这个东西靠老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学散文尤其要重视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本单元七篇散文篇幅较短,语言风格也是异彩纷呈,为使学生能够较快融入作品特定的情韵,有必要注重朗读特别是美读的训练。重点语段的朗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应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通过美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形成良好的语感。

⑵创设情境法——步入欣赏之境 

    人说:“读一首好诗,相当于聆听一首美妙的旋律;读一首好诗,相当于欣赏一幅悦目的图画;读一首好诗,相当于与一位艺术家促膝谈天……”学习散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忽然间,世界只剩下了我们与作者,相互间,只脉脉地,用目光交流,那流淌在空气中的,幻化出的——七彩烟波,便是我们对于作品最好的理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注重创设与课堂学习相适应的情境,如用多媒体课件或资料片介绍相关的学习知识,印发资料或布置学生课前自查资料、课内介绍交流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要创设最佳提问情境,鼓励学生钻研课文,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避免教师一人的讲读分析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处于被动听讲地位。 

⑶比较法——领悟欣赏之旨 

    本单元的七篇散文文辞俱美,风格各异,教学中应注重取材、内容、写法、语言等方面的对比。教学中可以采用填表格对比、重点语段的朗读品析对比等方法来比较学习,领会作品的意境,把握作品的主旨。 

[学法指导]

⑴预习法

    学生不了解不熟悉作品的内容,便难以在课堂学习中进入文章的情境,所以一定要布置预习。除了常规的要求外,还要指导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还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中编写结构提纲,理清文章的脉络。 

⑵朗读法 

    学生可采用以个人朗读为主、集体朗读为辅的方法;重点句段宜集体朗读,在浑厚的气势中理解作品的主旨。朗读的同时也是在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作品描述的情境中,将自己换位于其中的参观者、欣赏者,从而投入阅读。

⑶讨论法

    学生在掌握了文章的情节结构后,围绕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展开分组讨论。讨论时教师适当引导,促成学生的有意探究。当然对讨论的问题不一定都有一致的答案,讨论中常会闪现思想的火花,这才是最难得的。

⑷探究法学习 

    这个学习过程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课堂教学中,经讨论形成若干研究性课题;学生由四人组成研究小组;各小组确定课题;教师分别按课题特点适当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学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研讨等方式研究解答;安排自习或写作课、活动课进行全班交流,分组完成研究报告。 

[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学方案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设计。 

(一)按课文编排程序设计。 

    课文分为教读课文、选学课文和自读课文三类。进行教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探索性学习。进行自读课文的教学,应该体现由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一种形式是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由教师作出结论。另一种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课文的任务交给几个或几组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拿出分析意见,在课堂上各抒已见展开讨论。

    三篇教读课文五课时完成。其中《荷塘月色》两课时,《故都的秋》两课时,《记忆》一课时;选学课文《给我三天视力》两课时;三篇自学课文《西安这座城》、《老屋窗口》、《我的空中楼阁》分别采用“研究学习”中的“问题引路教学程序”和“要点式探索形式”,在粗通文意的基础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运用比较方法选择有价值信息。按照教学要求,设计引路问题,学生自行阅读。 

(二)按照研究性学习规则设计。 

    首先,通读各篇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大意。教师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学生占有资料后自行读书,筛选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指令有目的去筛选信息,然后将自己阅读所得在课上交流。 

(三)按照“言语学习规则”设计。 

    语感能力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感知言语符号→进入言语情境→尝试言语实践→总结言语经验→形成言语直觉这样一个过程。教学中用《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记忆》做模本,选择精典的言语范例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用自学课文《西安这座城》、《老屋窗口》、《我的空中楼阁》对学生进行“感知语言”的训练。

[单元教学程序]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在这篇写景抒情的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

一、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 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却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 

2、知识目标: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3、能力目标:掌握通感、比喻的妙处之所在;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之美;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的赏析。

2、领悟文中作者想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记的那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绪 。 

难点:1、作者为什么要联想到江南的采莲,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  

2、掌握通感这种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 

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由是: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重点训练学生精读的方法,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进入高中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是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本文语言优美,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本文宜采用朗读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释题,简介作者、时代背景,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构思的巧妙;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找出感情线索。 

    第二课时:品味作品的语言,理解比喻、通感、叠字运用的妙处,赏析课文典雅和充满诗意的语言。

六、教学内容及步骤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一轮圆月渐渐升高了,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象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于是便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 

2、释题,简介作者,范读课文。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文学研究会成员。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3、介绍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徬徨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在“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4、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尽管文中一会儿写“动”,一会儿写“静”,一会儿写“幻觉”,一会儿写“实感”,一会儿描摹眼前,一会儿展开联想,“形”确实很散,但始终没有离开“颇不宁静”这一“文眼”。 

5、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6、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这静谧的环境和自己在这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略地勾勒了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段末“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喜悦。

    第三部分(第4、5、6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文章先写月光照耀下的荷塘,次写荷塘上的月色,再环顾荷塘四周,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在作者笔下,这宁静而幽美的境地,充满了诗情画意。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幽美,也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正可见作者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第四部分(第7、8段):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

小结: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收获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此。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在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统观全文,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融为一体,构成了《荷塘月色》的特色。 

7、把握特点,品味语言

⑴用词准确生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达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⑵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荷塘月色”的画面中“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脉脉”的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⑶课文还运用了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 

    如写“荷叶”,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就极为生动,赋予荷叶动态的美。

⑷通感的运用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明确: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写月光,月影说它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8、布置作业: 

① 熟读、背诵课文第4、5、6自然,体会本文运用了什么方法把荷塘月色写得那样美?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谈一谈好在哪里。 

② 创造性学习思考题: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 

 

                            《故都的秋》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2、知识目标: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品味鉴赏散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理解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手法;理解掌握对比映衬的手法。

四、教学方法 

1、美读法 

2、讨论法 

3、比较赏析法 

4、情境教学法 

五、教学设想

导语引入——整体感知——品味鉴赏——探究情缘——比较阅读——迁移训练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如果说春天让人朝气勃发、鲲鹏展翅的话,秋让人平心静气、深思细味。请同学们打开诗词歌赋的记忆库,捡拾出几片金黄的秋叶,好吗?同样是秋天,刘禹锡高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马致远悲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李清照缠缠绵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毛泽东独立寒秋,英姿勃发,放眼“万类霜天竞自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秋思”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已熔铸到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

    人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就让我们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散文大家笔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种况味?他又是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2、简介作者,介绍时代背景。

3、整体感知

⑴析题《故都的秋》

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又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

⑵听录音范读,思考: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表现故都的秋的特点?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   

2)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4、品味鉴赏,理解分析: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的。 

    2)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3)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 

明确:色: 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

      声: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  

    4)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5)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6)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7)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8)写了秋声,为什么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

    9)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产生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5、揣摩体味,探究情缘,挖掘作者寓于景物对象中的深情。

    秋声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这样清静的秋声秋色里会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

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用意何在? 

    明确:烘云托月之法。突出北国之秋的感人至深。  

2)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 

3)作者的感觉是“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总看不饱,尝不透”为什么呢? 

    秋景看不饱,秋味尝不透,秋意赏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难以沉醉其中,那湿润的空气,那熙攘的人群难以触发作者对秋的人生况味,只能使郁达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国之秋。 

6、比较阅读 

1)把本文和峻青的《秋色赋》中有关秋色的文字进行对比阅读,思考同样是描写秋天,为什么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有不同的景色? 

2)教师总结:作者的主观情感不同,选择的景物也不一样。 

7、迁移训练 

    假如你要以《雨》为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通过雨景的描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悲伤、喜悦、愤怒、怅惘等,你会选择雨中的哪些景物呢? 

8、教师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声,清、静、悲凉;悠远的秋味,孤独、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9、布置作业:将口头训练的作文,写成书面作文。

                              《记忆》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能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培养对诸种社会现象的鉴别能力,逐步培养高尚情操与健全人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 

2、知识目标:探究“记忆”的真谛和构思特点;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3、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培养良好语感。   

二、教学思想原则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当前教改方向,坚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教学原则。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是散文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所以要在读中体会情与理。 

2、本文写作意图藏而不露,采取曲线式写法,迂曲婉转地表达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旨(“记忆”的真谛)及构思特点(也是鉴赏点)作为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及创新点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文教学目标的定位,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诵读、探究、品味的教学方法。  

    对教材处理独特的地方,首先由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旨直接从第三部分切入,使学生通过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能与作者有着灵魂深处的情感交流。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太多美丽的记忆,正是这些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的记忆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不敢想象,没有记忆的人生将是什么样子。韩少华的散文诗《记忆》对我们大家有什么启示呢?

2.初步感知 理清脉络 

    生活中那些最美好的一面和最丑恶的一面往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作者所言人们最容易记住的是热情的人;奉献的人;勇士的微笑;绚丽的、辉煌的人格…… 还有那些造孽的人,对人民犯罪的人,那些极力想掩盖自己罪行的人往往被自己的影子吓得魂飞魄散,这就是记忆!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不仅仅是革命家的回答,每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都应该感到这句话的重量,作者在第一部分就是要引出记忆的社会本质问题。记忆,它可以让人变得心胸无限宽广,但也可以令人窒息,可以让一个人崇高,还可以把人的灵魂打到冰冷的地狱。 

    那么,记忆到底是什么? 是灰烬,是流水,是落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的形体随风而逝,我们却永远记住了它对大地、对花儿的深情,这可真是形易失,情难逝呀!即便是一滴水,即便是一片叶,也饱含深情的向世间奉献自己的生命,那它就永不会从后人的记忆中泯灭! 

    引“两个听来的传说” 是意味深长的,一个反面事例,一个正面事例,既有批判,又有歌颂,两个事例相对于全文有关社会现象的一般性的描述来说,显得很有分量。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旨。记忆,更象是一种精神力量。每一个人都会站到道德的法庭上接受审判,也正是道德法庭的公正性,给了我们一个缤纷的世界! 

    那么,作者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作者说“忘掉自己的危难,铭记他人的艰辛,只为人民的幸福去忘我奋斗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勇士”。这就是我们要记住的人,这就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模仿的人!我们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像这些勇士一样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份热情,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 

    至此,我们可谓豁然开朗,原来作者并不想真的跟我们探讨关于记忆的心理学内容,而是借此表达道德内容、政治内容。“年轻的朋友”所预期的答案也许没有出现,但是我们在和作者一起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作者情真意切的感染和教育。

3.探究文章主旨:

学生对文章初步感知后,头脑中有疑点,很难弄清记忆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吸引着他们急于想知道。文章第三部分用三个新奇的比喻从正面说记忆是什么,描述自然现象暗示社会现象,精心设计问题可为学生的理解搭个桥,学生在品读中悟出这里作者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歌颂正面现象;再品读第四部分作者对各种人不同记忆的评价,这时再展开讨论,老师点评,学生能解开疑点,明白“记忆”的真谛,所以我认为直接从第三部分切入来探究文章主旨较好。 

4.鉴赏 (构思、语言) 

    学生在明白“记忆”真谛的基础上,回到文章的一二部分就较容易体会出文章的奇妙构思。(文章第二部分说记忆没有“外在形式”<“记忆”没有“重量”、“体积”、“色彩”、“标价”>也不好理解,但因学生已在三四部分中悟出“记忆”的真谛,所以在这时品读就能较轻松地理解,这里可以展开,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来谈认识和理解,有意识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与健全人格。) 

5.品味语言,鉴赏文章艺术特色。 

6.小结:在我们漫长的人生路上,请记住一句话:人们永远记得沙漠里留下清纯记忆的人,勇士的微笑永不会从后人的记忆中泯灭! 

7.作业:(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 

(一)明确目标: 

    本单元利用前三课,进行了“鉴赏阅读”的训练,学生们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揣摩语言――展开联想和想象――建构意境――分析评价”的阅读能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一篇选读课,篇幅较长,因此课堂上重点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阅读鉴赏知识,来感知和领悟文中所显示出的情与理,以此来提高学生自己研读鉴赏文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导入新课 

    在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中,老师导入:作为一位身体健康的人,是很难体会残疾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对于一位盲人,他的世界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从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中听出了什么?(坎坷的经历,悲惨的命运,凄凉的心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的集盲、聋、哑于一身的女作家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位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二、进入情境,介绍作者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一位生活在黑暗中而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位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她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三、研读课文,把握文旨

 1、“有了”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为什么“首先”要“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 

    海伦在想象中光明的第一天,急于打量麦西夫人,端详所有的亲朋,以及自己心爱的宠物――狗,因为正是这些人给了她生命、智慧,尤其是麦西夫人,靠着“温柔和耐心”给海伦打开了外部世界,海伦对她是充满感激和尊敬之情的。 

这些足见她对自己周围的人是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之情的。 

2、指导学生重点朗读对麦西夫人打量这段,体会其情感之真。 

    设想一下假如重获光明,最想见到的会是谁,为什么?海伦·凯勒在假想的三天光明中,首先想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教师,这确实是作者最大和最真诚的心愿。麦西夫人来到海伦·凯勒家的第一天,作者就认为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作者说:“她是来对我启示世间的事理,她是为了爱我才来的。”海伦·凯勒的奇迹可以说是由她和自己的教师共同创造的。 

3、仔细阅读海伦的第二天活动。 

    海伦作为一名严重残疾的人,十分珍惜三天的“光明时间”。在这三天的假想活动中,她“看”到了人类灿烂的历史文明和丰富的文化艺术,常常地感到健全人拥有各种天赋的可贵,可是却有许多人没有去珍惜自己拥有的天赋,而是在懒怠中虚度光明,对人类的历史文明熟视无睹,漠然对之,她不得不提出了善意的批评。以自己的“设想”证明拥有光明的幸福,并劝告人们珍惜自己拥有的这份幸福,珍惜光明。 

4、仔细阅读海伦第三天的活动,看一看她是对日常世界拥有怎样心态的? 

    海伦在这一天中,不仅对那沸腾的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赞叹,而且“看到微笑,我感到欣慰;看到果断,我感到骄傲;看到疾苦,我产生怜悯”。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有些场面是令人愉快的,让你内心喜悦,可有些情景却使你感到痛苦和忧郁。对后者我也不会闭上眼睛,因为它们毕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它们闭上眼睛就等于紧锁心灵,禁锢思想”。这样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当成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充分显示了一位残疾人的博爱襟怀和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最美好的心灵,最善良的天性。 

5、如何理解作者在能见到光明的第三天,最后一眼要看的是喜剧,欣赏人类精神世界的喜剧的泛音?海伦·凯勒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海伦·凯勒的奇迹是在逆境中甚至可以说是在绝境中创造的。“绝处逢生”取决于什么因素?从人的本体角度来看,取决于一个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坚强不屈是海伦非凡生命的一个基点,而乐观向上的品质,更是她创造奇迹的源泉和亮点。  

6、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有视力的人”对诸多“奇观”的“忽略”,如何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怎样认识海伦·凯勒心中的“奇观”? 

    在节选部分中,作者有7个地方提到了“有视力的人”,这中间有善意的批评,也有真诚的规劝。提醒有健全的五官和四肢的人,要意识到这种天赋的可贵。要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实地活着。这种情感是真挚的,是关爱的。 

7、纵观全文,我们看到海伦是用一颗怎样的心去“看“外部世界,去安排这想象中的三天光明旅行的。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并没有向我们展示多少“命运”的多舛,却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了作者的热切、坦诚和真挚。在与残疾的斗争中,她表现出了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在朴素甚至接近于家常的话语中,她流露出了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可以这样说,尽管作者受尽了“命运”的折磨,但她给我们的仍然是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关爱世界的心。海伦·凯勒的经历如果说给了我们巨大的心灵震撼和敬畏的话,那么本文所袒露的心迹,却给了我们巨大的人生感染,鼓舞我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海伦一颗炽热、求索的心;一颗坦诚、真挚的心;一颗朴素、博爱的心;一颗对生活热恋的心;一颗对知识渴望的心;一颗对人类友爱的心;一颗坚忍不拔的执着心;一颗积极乐观的上进心;一颗追寻人类美和崇高精神的心…… 

    如果不是一个盲人的“假如”,对于常人来说作者在三天里所做的事情可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但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去体会一下,一个盲人,一旦见到光明,周围平常的世界又是多么的新鲜和神奇。海伦·凯勒利用这假想的三天时间,要看自己的老师、朋友,要看历史和艺术博物馆,要看看纽约城,看看日常世界,甚至要去看一下喜剧。正是这些一般人熟视无睹的去处,作者又感到无比的“神奇”,才让所有视力正常者能够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感到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诱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也不仅是感染,更主要的是让我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感激,因为海伦·凯勒给了我们一个生存、生活和生命的提醒!她告诉我们,也许最应该珍惜的就是我们视而不见的平凡的世界和平常的生活。 

注意:上述提问均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学生的回答不必求全;如果教师非说不可,也只宜点到即止,留有余地,让学生课后去体会。鉴赏作品的美是一个反复体味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四、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收束全文 

    同学们,我们从海伦的三天光明中,丝毫没有看到恐惧、凄凉、悲哀,看到的是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的爱。因此,海伦的人生之路是一曲《二泉映月》吗,应该是:《命运交响曲》 

师生在《命运交响曲》的伴奏下,结束全文。 

五、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海伦·凯勒  《我生活的故事》(朱原译)

2、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以“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充分展开想像;充分张扬个性,表现向上的思想和情感。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