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兵 车 行 学习目标:诵读课文,感受诗人的情怀。 学习重点: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又有变化的特点。 学习难点:感受诗人尊重生命,关注社会的情怀。 教学课时: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之前,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领略了诗人的豪放飘逸。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感受他“诗史”的沉郁顿挫。 二、创造背景: 杜甫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来到长安。他满以为可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文谒见一些权要,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 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同时,他的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由于在奉天县令任上的父亲病故,断绝了经济来源,他只好在一些贵族府邸中充当“宾客”,陪他们饮酒赋诗,靠他们的一点施舍来维持生计。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甚至上山采药,换取“药价”。 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杜甫对黑暗的现实认识一天天加深,他的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他的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 三、介绍“行”的文体。 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极富表现力。 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 四、整体感知(思考) a、诗中哪句话点明了战争的原因? 开头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b、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如何?战争给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c、诗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①"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 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跑),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极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极为强烈的感受. ②“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 "点行频",点明了问题的实质,频繁的征役是造成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的根源.通过行者的一席话,由眼前推及全国,战争遥遥无期,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唐王朝扩边状况,也说明了如此战争,是唐王朝所无法支持的.这就从军事、经济、政治角度上显示了大唐王朝将要灭亡的前兆. ③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细节描写.反语表示出征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到统治者对人民的精神压迫. ④“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人走田荒,县官逼租,与上面"禾生陇亩无东西"相照应;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变态的心理。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后半段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 五、艺术鉴赏: 1、章法严密 形式一韵到底。 再说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 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2、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 “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写士兵家属,突出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离去,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