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桥之美》教学设计

一、把握大纲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掌握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桥之美》为自读课文,位于讲读课文《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课文同是写桥,但《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而《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们分别从科学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来写桥。《中国石拱桥》已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桥的历史、形式、结构等知识,本文则重在引导他们以新的审美视角来品味欣赏文中的桥之美。 

(二)教材内容的理解 

  《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吴冠中先生将桥置于一个个构图框中,发掘出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美学效果,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课文由桥的诗境美引出桥在绘画上的形式美,再将桥自身的结构美与它的构图美作对比,肯定强调了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美学作用。接着以诗意的语言具体描绘了不同的桥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优美地融合的几幅画面。得出结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三)学生情况的分析 

   当今的初中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但是,大量的信息使他们在接收时大块朵颐多过细品慢赏,常常忽视周围事物的美,对传统文化的体会也不深。 

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用新的审美视角去发掘美、品味美,开阔眼界,提高文化品位。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大类,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要求,结合教材依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哪 

(2)形象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 

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3、情感目标 

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一、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二、品味形象优美的语言。其中第一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课时的安排:一课时 

说明:本文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为自读篇目。 

二、促进发展说教法 

要把课改真正地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一、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学,重视学情的调查和学法的研究,教学相长; 

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品味感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与课文相适应的课堂氛围,并相机给与指导和启发。 

三、教师不要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 

因此我确定教学方法如下: 

1、比较阅读法 

《桥之美》位于《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文章作者的身份不同,写作的角度也不同,通过比较既可以复习上一篇课文又可以自然导入本文,大致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即能有意识地去感知科普说明文与美学小品语言的区别,并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我采用比较阅读法来导入课文,具体做法如下: 

(1)比较两文作者的不同身份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写作角度。 

(2)抓住本文中心句比较两文内容上的不同。 

(3)比较两文的语言。 

2、语境解读法 

《桥之美》的语言画面感很强,修辞灵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在具体赏析课文时我选择采用语境解读法,使学生结合语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最终使学生既欣赏了桥之美又学习了语言之美。具体操作如下: 

(1)在比较阅读基础上抓住文眼来析读 

文章的开篇部分往往有最简练的文字作文眼来统摄全篇或交代线索以贯穿全文。本文题目中的“美”即为文眼,析读时引导学生顺着“美”字将文中画面一幅幅铺展开来。 

(2)诵读、赏析、品味、想象。 

(3)、通过替换、删除描写的词语、或更改修辞方法,细加推敲品读,进一步把握文中语言的魅力 

3、分组讨论法 

三、提高能力说学法 

“最好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笛卡尔)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在教读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赏析的几种方法: 

1、联系:将词放在句中品,将句放在文中悟。 

2、替换:(1)比较替换字词的不同效果 

(2)抓住文中修辞,比较更换修辞或不用修辞的不同效果; 

3、转化:将文字与画面或音乐结合,多角度品味。 

5、讨论:互相启发。 

四、优化组合说程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追求师生良性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备好课但不事先设定所谓的严格的教学步骤,而是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师要因势利导,艺术地驾驭课堂,良好地把握以下教学节奏: 

比较阅读 

语境解读 

讨论品评 

迁移拓展 

具体做法如下: 

一、导课: 

1、多媒体展示多幅桥的优美画面,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2、复习《中国石拱桥》,出示结构示意图,引起学生对比讨论。 

        3、出示《桥之美》中心句。 

二、解读 

1、抓住本文文眼及中心句“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讨论:不同的桥是怎样与不同的环境在相互联系对比协调中体现美感的。 

2、展示板书。 

桥之美           

小桥   流水、人家 

乌镇石桥          密密的苇丛   

                 江南石桥                  细柳拂丝 

长桥卧龙                          湖水苍茫 

风雨桥                                飞泉瀑布 

画中桥                                   街头市集 

        桥                               环境 

3、读、赏第四、五两段,品味语言的魅力,同时展示画面。 

4、展示音画课件,诵读课文第四、五两段。 

三、迁移拓展 

(1)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 

(2)教师总结: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本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寻求美或新的发现,不仅寻求美如此,做其它事也是如此。 

作业的精心设计 

选题完成作业,要求A与B型的作业各选一题完成: 

A:、1、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桥名的由来,如西湖的断桥名因何起。 

2、收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 

3、收集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如三国故事中的当阳桥。 

B、1、仔细观察一座桥,从桥与不同环境的联系中发观美,完成一篇作文 

  2、许多事物都可以从它与周围事物的关系中得到新的发现,请就此完成一篇作文 

五、展开想象说板书 

在导入部分与解读部分各设计一幅板书 

导入部分: 桥之美                   中国石拱桥 

                 吴冠中—画家            茅以升—桥梁专家 

                   构                         历史长 

图                         形式美 

美                         结构巧 

施工妙 

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 

   说明:这一幅板书将两篇文章的大体内容做了一个比较,使学生对两文的区别一目了然,自然导入课文。                                     

    

解读部分:                                         

                                            

桥之美           

小桥   流水、人家 

乌镇石桥          密密的苇丛   

                 江南石桥                  细柳拂丝 

长桥卧龙                          湖水苍茫 

风雨桥                                飞泉瀑布 

画中桥                                   街头市集 

        桥                               环境 

说明:这个板书提纲挈领,归纳出文章脉络,列出了文中桥所处的不同环境;形似拱桥,形象生动,使学生直观化感受到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