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专题教参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一、专题内涵解说

二、教学目标

三、专题内容解析

逍遥游(节选)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体现了庄子人生哲学的态度,可以说代表了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也体现了其散文的风格和成就。课文入选的是文章的总论部分,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即“逍遥游”的最高境界。“逍遥游”就是指超越时间和空间,不受任何束缚,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中。

课文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1—6自然段,阐明世间万物之间只存在“小大之辩”,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没有绝对的自由。大至鹏鸟,小至蜩鳩,都受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本段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1—3自然段,“大” 的代表鹏鸟也“有所待”。

第1段,描写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作者大笔挥洒,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第2段,引述所谓《齐谐》的记载,来证明大鹏南飞是可信的。作者还描写了高空中的游气奔腾和微尘浮动情形,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

第3段,从反面设喻强调鹏鸟“所待”的条件。作者连用了浅水不能飘浮大舟,杯水只能负载芥草而不能承载水杯等比喻,说明形体巨大的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方能图谋南行。这就是“有所待”,即使雄伟如鹏鸟,也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没有达到作者理想的绝对自由境界。

第2层是4—5自然段,设喻对比阐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的代表蜩与学鸠以及朝菌蟪蛄,不仅“不及”“大”,而且都是“有所待”的。

第4段,反驳蜩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与鹏鸟一样都是有所待的。蜩与学鸠自以为得到逍遥,嘲笑鹏鸟南飞是多此一举。作者以三种情况下的行路备粮为喻进行反驳。“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三种情况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的不一样。同样,鹏鸟因为体重形大,要乘厚风方能行万里;蜩与学鸠因为身轻形小,能決起飞于榆枋间。虽然所待各不相同,但都是各适其性而有所待的本质是一样的。蜩鸠自鸣得意的本身也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从而也有力地说明了作者下文所要表达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第5段,用“小知不及大知”承接上文,“小年不及大年”引出下文。作者以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比喻,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它们之间虽然客观上有着大小之分,也造成了认识上的高下之异,但有所依赖,有所期待都是一样的,因而都不能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

第3层是第6段,引“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假托古人的话,再一次形象地描绘了鲲鹏的神奇变化,以及大鹏雄奇壮观地展翅南飞,也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显然是对前面内容的反复。这其实是《庄子》中常见的“重言”的手法。《庄子》的《寓言》篇中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是有所寄寓之言,卮言即因任物理本然,不主观立论之言。而所谓“重言”,陆复明在《庄子音义》中说“为人所重者之言。”即怕人不相信,假借往圣先贤,先辈宿学之口,替自己说话。“汤之问棘也是已”一段在本文中的运用,可以理解为通过“重言”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小大之辩”的理解。通过这一段与开头部分那一段的呼应和印证,更显出大鹏形象的高大雄伟和那些小虫小鸟的渺小卑微,从而以鲜明的“小大之辩”来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出“小大有别”和“小不及大”并不是对“大”的肯定。这里突出 “小”和“大”只是量的区别,不是事物之间的质的差别。大如鹏鸟,小如蜩鸠在生命状态上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有所待”。 

第二部分是第7段,“故夫”为承上启下之词,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阐明逍遥游的境界,点明全文的主旨。庄子在本段最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天人合一,才能无需凭依,真正获得绝对自由,才是逍遥游。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做到这些的只有“至人”“神人”“圣人”。作者仍然从反面进行批判,首先否定能够“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郡”、“徵一国者”的四种人,虽然他们有一定的才智和修养,但就像斥鴳、蜩鸠一样自视甚高,其实见识短浅,且被功名利禄所束缚,远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接着否定了能够超然于世人的毁誉,审定物我的区分,辨明荣辱界限的宋荣子,宋荣子虽然做到了无功无名,但不把社会价值放在心上,这就是说还有自己与別人的分別,才会对那四种人“犹然笑之”,说明他每能做到“无己”,因此他的修养“犹有未树也”,还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然后又否定了御风而行,超然于世的列子,因为列子只是随风飘去,又随风飘回,他仍受到外物的限制,因为他仍有待于风力。列子和宋荣子固然比前面的四种人要略高一筹,但正像鹏鸟比蜩鸠、斥鴳高得多一样,他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小大之辩”,他们的共同点是“有所待”,因此都算不得逍遥游。

文章采用了选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顺序,先借助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和形象,说明万物的区别只是“小大之辨”,他们都是有所依赖有所期待的,都不得逍遥游。在否定了有所待的自由后,作者阐明了正面的主张,唯有“无己”的“至人”才能达到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了。逍遥,应是一种心灵上的绝对自由,并非外在的表象,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超突现实的凄苦,培育一个属于灵性的、而且充滿无限自由和谐的广大的精神世界。

本文充分体现了庄子散文的独特风格,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笔法上,意随笔至随文挥洒,不拘一格变幻无穷,打破了世俗观念世俗形式的限制,是庄子绝对自由精神的外化形式,与诸子散文大相径庭。语言表达上有叙事,也有议论;句法上有夸张,有比喻,有排比,也有拟人;文辞变化万端而富有哲理,创造出了许多名句;运笔时有虚有实,有浓笔也有淡抹,远近照应,分合有致,意远而味美。清代林云铭评《逍遥游》笔法云:“篇中忽而叙事,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濛,往返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奇观。”作者还极尽其讽喻之能事,使其文更显得斑驳陆离。其讽喻的手段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大量使用寓言故事,如鲲之变化、海运鹏徙、蜩鸠讥笑等等,使文章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富有传奇色彩。二是多方引用古代文献,如《齐谐》的记载、汤问之传说等等。这些言论虽与其寓言的题材相似,但由于言出有据,所以穿插在寓言中,具有一种相互印证、交相辉映的艺术效果。三是随时随地设譬取喻,如用积水负舟来喻说大鹏高飞培风,用外出备粮来喻说智之大小以讥刺二虫等等。其比喻丰富多彩,贴切自然,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值得指出的是,庄子此文也注意广泛采摭现实材料,如述及才德时,低至小官,高至君主,超脱如宋荣,得道如列子,无不择取。其文章如此虚实相间,充分表明了其讽喻实为现实而设。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孙绰、谢安等四十余人在兰亭集会,饮酒赋诗。《兰亭集序》即是为集会赋诗而写的序。但就其内容而言,它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的优美散文。文章描写了兰亭宴集的欢乐情景,也流露出作者人生无常的伤感情绪,但有力批判了在当时颇为流行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有其现实的积极意义。

全文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作者关于生命的独特的思考,也深深地烙上了自己主观情感的印迹,文章情感脉络清晰可循,以“乐”起笔,转而“痛”,再由“痛”以“悲”作结。

第1自然段,叙述、描写了兰亭宴集的盛况,表现了作者陶醉在人与自然和谐氛围中的快乐的心情。文章开篇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地点和缘起。接着以简净雅洁的文字点染了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山峻林茂、清流映带。又描写了暮春三月融和的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就在这样一个清澄明朗,生机盎然的时空之间,作者与贤者“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以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充分感受到了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这对于有着高洁脱俗的情怀、美好自由的心灵的作者,也应该算得上人生的一种极致了,所以“信可乐也”。整段文字意境开阔,情调高昂。

第2自然段,抒情、议论为主,引出“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伤痛。作者先是感慨人生的短暂,接着列举或“静”或“躁”两种人的不同的生活方式。王羲之处于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所以,他们中有的谈玄悟道:“晤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 他们虽都在一时一事上“快然自足”,但是都会有“情随事迁”的感慨。因为一方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方面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之长短之存灭,全然取决于自然的造化,以及最终的殊途同归。所以在这个古今共同面临生命的无奈面前,作者自然会不由感叹“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其实这种情感是王羲之与与会者共有的,这是那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阶层的共有特征。他们在留恋山水,饮酒赋诗的风雅之余内心常不无苦闷、伤感。魏晋时代,不仅最高统治者,而且一般世家豪族都妄想长生不老,有吃药服散的风气,连王羲之这样的人也不例外。因此即便在赏心悦目之时对于“死生”仍不能不想。这一段文字情调明显低沉。

第3自然段,在上文基础上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关于生死的哲理思辨,明确了作者深远的立意。先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感慨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是何其相似,既然古今同为生死无常兴叹感慨,可见庄子所谓“一死生”“齐彭殇”是虚妄之词,其实这里作者也是联系当前,批判士大夫中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消极虚无的人生观;再接着,把目光转向未来,推想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两句,作者由自己对古人的兴感之作的感慨推想后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应同自己是一样的,后人也会面对今人之文慨叹,只是现今一切那时早已为陈迹,这种无情的变迁又引起了作者的悲叹;悲叹之余,作者用“故”把话题引到诗集的编著及其意义上来,以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形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兴怀,也感触我的情志。文章情感虽以“悲”字作结,但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

由上可看出,全文感情的变化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在思想内容上,本文不仅从一个方面表现了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而且作者对“死生”的理性思考,更激发我们去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探寻生存的意义,去思考在有限的人生中如何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这篇散文代表了东晋散文清淡的风貌。文章语言朴实,清新疏朗,一扫雕词琢句的浮艳之风,如,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写自然环境,仅16个字,就写出了兰亭山水之优美。文章在表达上多直抒胸臆,如,引孔子“死生亦大矣”,接着深沉地感叹“岂不痛哉”,读来情韵绵邈,极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在句法上,骈散兼行而以散句为主,顿挫有致,洒脱流畅,音韵和谐,如其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书法艺术,具有一种和谐自然的美。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思想录》原是帕斯卡尔一部未完成的手稿,部分已大致成章,有些则仅有题目或提纲。书中并没有建构思想体系,属于一种人生哲学,集中了帕斯卡尔对于人生和宗教等问题的沉思与感悟,以其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隽永已经成为思想文化史上的古典著作。本文节选自《思想录》的第六编“哲学家”,侧重于对思想之价值的体认。

第1段即是帕斯卡尔的一个核心观点。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第2、3段,写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帕斯卡尔先把人放在阔大浩瀚的宇宙背景下,用只能在风中无力摇晃的苇草作喻,形象写出人本身的脆弱、渺小,在大自然中是不堪一击的,这是人悲剧性的一面。然而作者更看到人脆弱表象背后的东西,那就是人又是高贵的,比能毁灭他的宇宙高贵得多,因为他有思想。宇宙的阔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囊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作者曾说过,可以想像人没有手、没有脚,然而,不能想像人没有思想。这里,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主要标志。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他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于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想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的使命。作者更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能努力思考,人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失却了人成为人的起码的条件。

第4段,写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人,即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个显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知的邪恶,而人又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些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往往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的罪恶都是借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道呵。

第5、6、7段,写思想的伟大和卑贱。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是它使人高于其他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是它使人拥有尊严,是它形成了人的伟大。然而它又是卑贱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的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注,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 

第8、9段,写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比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帕斯卡尔可以说是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疾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了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浮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觉察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和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第10段,以“伟大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 

文中“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的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着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揭示两种相反的真理的关系,是帕斯卡尔思想的重要特点。帕斯卡尔认为要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地论述了这一人的悖论:即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的深刻,就越是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里程碑。由关注“头上的灿烂星空”到探求“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走过了80年的人生旅程。他要探索的,是由自然认识走向实践认识,以及从人类本身认识入手来研究认识能力与道德法则。本文是《实践理性批判》的结论部分,实践理性相对于思辨理性而言,指不依赖于任何经验内容的道德意识。人从实践理性所能得到的最高赐予就是“心中的道德法则”。面对“灿烂星空”,人只是世界中被赋予了短暂生命的极其渺小的一个动物,而“道德法则”却使人作为理性的存在,得以不断提升,由独立于动物性而至独立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

第1—3自然段,概括提出了两种让我们赞叹和敬畏的伟大事物: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警句之一。这句话作为康德哲学乃至其一生的最好注脚而被刻在他的墓道中;也使后人在缅怀这位智者的同时,能领悟人的尊严与崇高之所在。

第4自然段指出“灿烂星空”与“道德法则”值得我们赞叹和敬畏的原因。这两样伟大事物是与我们“亲密无间、直接相连”的,它们就在我们的眼前。其中,“灿烂的星空”,即是我们身处期间的这个感性世界,就是大自然,就是宇宙,这是一个无穷绵延的、无限辽阔的时空。我们人类只不过是期间渺小而短暂存在物。因此,不管人类如何进步,不管人类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取得多大成果,也不管人类创造的地上星河会有多么明亮多么灿烂,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是永远改变不了的;对自然界的敬畏,对星空的膜拜,应该是人类永远的情结。这里谈到的“知性”是指一种思维能力,对后天材料加工判断的能力,康德把它理解为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认识阶段。而“道德法则”,是一个以人格为基点,超越时空的真正无限的全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守的普遍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具有独立于其他动物,超越自然的特性,正是它赋予了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康德认为“道德法则”是先验的,是存在于人们良心中的一个不可否认、绝对的声音,即绝对道义,只有它才能达到理想的人性。这个道德法则和支配我们头上的星空的自然律一样是普遍存在的,它是人们理性的自律和至上的追求。遵循它具有普遍的合理性,因为它不但考虑到人类长远的整体利益,而且规范着人在自然中的地位,承担着人类对其他自然物的义务,即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5、6自然段,谈对这两样伟大事物的研究探索的方式。

第5段谈对大自然的研究的方式。首先否定了前人依赖于理性,最终归于荒诞和迷信的做法,因为所研究的品质不能直接在普通经验中呈现出来,在研究中常会偏离方向。这里的理性——即使用科学方法——对世界、事物的认识是建立在感官的、经验的基础的,也就是说,它依赖于我们天生的认知能力与现实世界对我们感官的作用。尽管如此,康德却没有把研究与思考限制在感官世界,通过他对人理性的实际应用的观察,发现了那些超越感官世界的重要东西。接着,再指出研究的正确的指导原则,是仔细审察理性打算的所有步骤,确保其研究的方向不偏离原先目标。

第6段,谈这种科学理性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道德才能的研究,进一步强调科学理性在人生实践中的应用。这种批判性的研究和系统性的指导,通常能够避免未经训练的经验性的错误或者自以为是的主观臆断。最后谈到这样研究的意义,尤其是教师以这种方法作为指导学生的原则,就能防止其他人误入歧途。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或设例,或比喻,或类比,使抽象的道理明白清楚。以石头的下落,投石器的运动为例,阐述了理性分析对自然现象科学分析的意义。把对道德判断的过程形象地比作化学实验,突出理性分析能够把经验元素和理性元素分离开来。又把那种不作系统研究或认识的自以为是者与点金石大师相类比,批评他们凭虚幻的想象做研究的可笑,嘲讽意味溢于言表。

我为何而生

罗素是二十世纪西方影响最大、著述最丰的思想家之一,本文他以真挚的态度、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他的人生价值取向也为我们彰显了一个思想家的博大美好的情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我为什么活着?面对这个人类自身永恒追问的哲学命题,作者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白地做出回答: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这三种激情是“纯洁”“无比强烈”的,“纯洁”,说明除了这三种追求外,别无其他,“无比强烈”,与“不可遏制”呼应,说明这三种激情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始终左右着自己的行为。接着,作者把它们比作飓风,形象表明这三种激情是作者在追求过程中的原动力,而“苦海”和“绝望”则表明这些激情在给他带来了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安和痛苦。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当追求过程中遇到挫折,或面对更深的生命奥秘时,人的确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甚至绝望。 

第二部分是第2—4自然段,作者对其人生的三大追求进行具体阐述。

第2自然段,作者大胆率直地表白了追寻爱情的三方面原因:首先,爱情可以带来狂喜;其次,爱情可以解除孤寂;最后,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作者用热情的笔触赞美了爱情给予自己的巨大安慰和力量,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追求。在这里,作者甚至置爱情于天堂之上,就是为了表现爱情的纯洁、美好和超凡脱俗。他一生中,爱过不止一个女性,也经历过几次婚姻的变故,但他始终是坦诚而严肃的。

第3自然段,写作者寻求知识的三个原因:希望了解人类心灵,希望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这里“人的心灵”代指有关人类的一切,“星星为什么会发光”代指自然科学,“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代指社会科学。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形象具体地表现了渴望了解人类自身、探索自然奥秘、创造社会哲学的强烈愿望。而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可以说包罗万象,也就是说作者渴望了解的是一切知识。也正是源于这种对知识的执著,他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等众多领域都有非同一般的建树,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甚至是到了晚年,还开始涉猎小说创作,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若非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他的生命是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的。

第4自然段,出于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作者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他的胸怀充满了正义与良知,周围“痛苦的呼号”、“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等等人间的悲凉和苦难,都引发了他“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减轻人间的悲苦,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无能为力,这又会使得他内心更加痛苦。况且自己也身受迫害,但终其一生,对人类悲苦的关切始终没有改变。这些真诚的内心独白,让我们切实感知到了一个大思想家缘于人类良知的悲悯情怀和博大真诚的人类之爱。他的经历就是这种情感的最好佐证。他一生坎坷曲折,但始终以悲悯的目光关注着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为了拯救人类苦难者,即便是自己身受迫害也所不惜,他先后曾两次入狱。在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中东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

第三部分是第5自然段,作者总结上文:“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虽然罗素一生的追求常给他在人生“苦海”上带来“绝望”,但他仍认为“是值得活的”。这正是罗素博大的胸襟和高洁的情怀的最好写照。这也是一个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思想家的肺腑之言。

这篇随笔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周密;直抒胸臆,感情真挚;尤其是本文的语言,凝练生动,洒脱自然,优美流畅,个性化的表述流露出作者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例如,言及爱情之于摆脱孤寂的意义时,用“世界的边缘”、“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的比喻描述“孤寂”的可怕,用“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来表述自己所追寻的美好的爱情境界。全文既充满理性的力量,又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字里行间透露出罗素作为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人格。

横渠四句

“横渠四句”是宋代理学家张载哲学理论的大纲,分而言之,有四项,合而言之,则是一个系统。其要意即是“内圣外王”之道。“四句”的具体内容也许有其局限,但其所涉及的问题,却是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的人类意义。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最后结语中表现出对“横渠四句”的赞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可见“横渠四句”是其终生的愿望。本文即是冯友兰先生对这四句话的意义及根本内涵的阐释。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总说“横渠四句”是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四句话。引出下文关于四句话的具体解说。

第二部分是第2—4自然段,概括“横渠四句”的意义并逐句阐述其内涵。

第2自然段,先简要概括“横渠四句”的意义,再重点解说其中第一句。作者 认为张载的四句话体现了人的特点,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之所在。接着又说四句中“为”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而张载就是哲学家,因此,作者的实际意思是“横渠四句”应该是哲学家或哲学的神圣的使命和任务。因为冯友兰认为,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有两个:一是人之于禽兽者及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何在?二是人生之意义何在?哲学就是帮助人提升精神境界,完善人格。所以,本段前两句的意思是吻合的。为了解说其中的第1句话,作者化用宋代无名诗人的两句诗,从反面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突出了人类之于大自然的意义,没有人类的大自然在漫长的历史中会黑暗如夜。又以月球相类比,指出人类创造历史文化即为天地“立心”了。那么,为何人类创造历史文化就“为天地立心”了呢?天地即自然宇宙,天地本来无心,而人有心,人的心即是人的自我认识和对天地的认识;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产物,是天地之间的一部分,人对于天地的认识即所创造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天地的自我认识,这就是为天地“立心”。本段末句又强调: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心,也就是说,所立之“心”从属于宇宙,这就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应认识到在自然中的角色和作用,能参与到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流行中来感悟、体知和求证,以人之心、以人化的眼光来看待、对待天地万物。人对自然的认识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自然就与其他动物相区别了。

第3段解说第二句话。先引用孟子关于“立命”的论述,指出儒家的所谓“命”,是指与“人为”相对应的。“人为”所不能左右的,对个人生活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且带有必然性的某种异己力量,叫“天命”。孟子认为,一个人不管其是寿是夭、处逆处顺,都应当修持自己的身心以面对人生各种结果,这就是所谓的“立命”。所以,孟子的“立命”论是以“知命”为前提的,但他同时又认为,人在“命”面前并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要努力修养自己的身心,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面对各种结果。这与信宗教的人把万事寄托于“主”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宗教之于达到儒家这种精神境界的人是无意义的。因为儒家的这种做法将命与义合而为一,将外在必然与内在当然统一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天与人、顺应自然与自强进取结合起来。一个人果能如此,他就可以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都能做到心安理得,都能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安宁,这也可以看作是张载为万千生灵所确立的精神家园,所确立的灵魂的安顿处。可见,张载的第二句话其实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角度,阐述人应该如何处事,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矛盾的。

第4段简括了张载的第三、四句都体现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特点。张载的“为往圣继绝学”,并不是要接续一般意义的中国学统,而是接续儒家之学统。往圣之绝学,也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一脉相传之道,主要表现为:以张扬仁义为根本,以正明心性为大要,以肯认伦常为旨归。实际上也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而“为万世开太平”,“太平”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社会理想,张载素有济世之志,而他“为万世开太平”,则集中体现了他的救国济世之志。道理显而易见,能弘扬古代哲学的优秀传统,能寻求人类共同生存发展的道路,惟有人类才能做到,或者说唯有哲学帮助人类才能做到。

第三部分是第5自然段至文末,指出只有儒家所说的“圣人”才是最合于人的标准,才能肩负起天地赋予人的神圣使命。先后引用儒家、柏拉图、庄子的观点,指出圣人最易于做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因为圣人“廓然大公”,宜于称“王”,深明“内圣外王之道”,是真正的哲学家。然后批判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者利用这一传统的说法,说“王者必定是圣人”的欺骗行为。再引用孟子的王霸之说的标准,指出中历代王朝都是以武力来建立统治的,只能称之为“霸”,不能称之为“王”,那些统治者当然也不是“圣人”。根本原因,是他们不具备最高的精神境界。这里是从反面进一步明确“圣人”的内涵。那么,圣人应具备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又是什么呢?作者引用理学家程颢的观点,点出这个境界的内涵应是大公无私,天人合一,因为圣人心怀天下、客观公正,因此圣人的各种感情乃是宇宙中客观的现象,并不特别与个人联结在一起。文末指出这也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真正意义。“内圣外王”应是一个整体,“内圣”是“外王”的内在根源,而“外王”是“内圣”的必然延伸。张载的“横渠四句”正是把“内圣外王”较好地贯通起来,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明了宇宙之本体,确定安身立命之道,实为“内圣”之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就是如何建功立业的问题,是“外王”之学。

四、教学建议

本专题的文本均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思想厚重,学习本专题,不仅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更应注重提高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作为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专题,本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在人文思想上是对前面若干个人文母题的自然升华,经历了前面21个专题的学习,到这里发展到一个思维顶峰,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引功能,虽说不能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但对学生精神追求的选择,肯定会有启发。

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探讨的方式,但在安排课堂讨论、质疑、驳难的过程中,仍要有文本意识。作为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专题,首先在文本处理上,也可把本专题视作为一个总结,如前面所要求掌握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等阅读文本的方法都可在这里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和强化;第二,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推动学生深入思考,由于我们的总总思想最后自然升华到人在宇宙中的终极位置,人的意义的大思考,所以这里有许多问题与前面内容是有关联的;第三,在本专题中也应注重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深化。如《逍遥游》、《兰亭集序》中的相关文言知识点,应督促学生自己梳理整合,回顾并巩固五个模块学过的文言阅读方法。至于现代文阅读,也应回顾以往学过的阅读鉴赏的方法和思路,如利用各种背景资料与文本对话,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推敲,整体把握作者的基本态度、情感,体会文章的特色等等。

第一板块:仰观宇宙

《逍遥游》、《兰亭集序》都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富有哲理思辨的文章,都表现了在浩瀚永恒的宇宙中,人作为其间的真实存在是渺小的,人生也是短暂的,从而阐明了人应该如何生存的观点。庄子的《逍遥游》通过“小大之辩”的论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超现实的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把人从庸常的世俗世界引入这一境界,开阔了人的心胸眼界,启发人们应该采取一种旷达的、超出庸常的生命追求。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虽然有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但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态度,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把握人生当下,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态度。教学中应从文本出发,牢牢抓住两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文言”应该既有“文”又有“言”,苏教版的文言文常常是“文”“言”能很好地统一起来的,就本板块而言,“文”的色彩更重。因此,怎样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把两文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其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

那么,怎么让“文”的光彩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呢?

学习文言文本,首先只有读懂,才能让“文”浮现出来,因此疏通词句无疑是深入探讨文本的前提。但庄子之文常常不拘一格变幻无穷,以超越现实的虚构,诡怪奇异的想像,荒唐无稽的言辞,编织荒诞虚妄的故事,仅疏通词句或直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是难以触及其博大深邃的精神世界的。所以在学生进入文本前,教师首先应介绍庄子及其“逍遥游”的理想境界,让学生对庄子追求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有总体的认识。其次,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让学生围绕“逍遥游”这一理想的精神境界进行探讨:文章极写鲲鹏的神奇莫测,画面极其壮美,那么,鲲鹏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了吗?蜩与学鸠上下翻飞自如,作者为什么用批评的口吻说“之二虫又何知”?作者谈“小大之辩”是不是否定“小”肯定“大”?文末谈了现实中的几种人,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达到作者的理想境界?你认为“逍遥游”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庄子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启发和意义?

《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晋时期的士大夫的精神状态。当时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政治极为黑暗,因此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行,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这个创作背景对于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是很有帮助的。可在课前介绍给学生,也可以事先让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兰亭集序》的情感的脉络十分清楚,作者先由眼前的兰亭雅集之乐写起,接着由宴聚之“乐”转为“死生亦大”的“痛”的感慨,引发了对人生深远的思考,最后以“悲”叹结尾。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一点,也就找到了解读本文的一把金钥匙。在此基础上,还可探讨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文本内涵。如作者为什么而“乐”?从哪几个方面写“乐”?作者为什么会突然转入“死生亦大”的“痛”的感慨?作者批判士大夫中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消极虚无的人生观,表明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他又为何而“悲”?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人生态度?王羲之的人生观对于现在又有怎样的意义和启发?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还构成互文关系。前文为我们构筑了超越时空的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后文侧重谈人生是短暂和渺小的。那么如何超越人生短暂的客观现实?其实庄子就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出路:提升境界,超越庸常、世俗,使精神得到永恒。另外,两篇文章的语言各有特色,一篇汪洋恣肆,一篇清淡雅洁,课堂上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边品味边展开想象和联想,打破时空与年龄的界限,与作者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又可通过诵读表现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第二板块:思想的光辉

帕斯卡尔和康德都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而且他们的文章别具理性的色彩。这一板块的学习,应注意把握住作者的思想精华,让文本中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这两位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丰富而深邃的,就节选部分来看,都是其思想某一点的浓缩,我们与文本的对话,其实就是与哲学大师高贵灵魂的对话,应努力在这一对话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帕氏一文反复强调是思想使脆弱渺小的人高贵伟大起来并有了尊严。而康德称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宇宙的自然规律、人之为人的根本道德法则。教学中应以两文观点为核心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学习本板块的第二个重点是注意两篇文章观点的表述,这两个观点既是作者丰富思想的高度浓缩,也是极富诗意的表达,语言凝炼、隽永,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容易使读者产生心灵上的震撼,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品味鉴赏。

帕氏和康氏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但把他们的作品选入语文教材决不是要求掌握他们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理论,因此脱离文本大谈两位大师的哲学思想,或陷在文本里逐句推敲一些名词术语都是不恰当的。对这两篇有相当深度的文章教学中要遵循“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原则,在研习、探究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的思想腾飞起来,又要切实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那么,这两篇文章如何才能教出“语文味”呢?首先,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住散发出思想华彩的句子,抓住文章中的基本观点,根据上下文弄懂基本意思。其次,围绕本专题的人文母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演绎自己的认识,与文本化为一体,在大师的思想沐浴下真正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如《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一文,可以重点探讨下面几个问题:“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学习《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可以组织这样的讨论:“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指什么?为什么它会让我们赞叹和敬畏?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道德法则”?这个“道德法则”又伟大在哪里?康德是如何论述“好好地思想”的方法的?他和帕斯卡尔表达思想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还可以在文本的基础上再拓展,课外收集一些古今中外思想家的格言警句并进行交流,以加深学生对本专题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学习《人是能思想的芦苇》,可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思想的名言警句,有些观点阐述的角度可能与帕氏所说不一致,比如,罗素说:“人们对思想的恐惧远远超过对地球上任何东西的恐惧——甚至超过对死亡的恐惧。”蒙台涅说:“思想像利刃一般危险,甚至对思想者本人。没有任何一种牲畜能面对闪烁的光芒而不眨眼。”这里就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文本深入探讨。确实,历史上思想有时给思想者带来的不是尊严,而是折磨、迫害甚至被判以死刑!因为思想能破除迷信,冲破禁忌,揭穿骗局,照亮黑暗,嘲弄神圣,危及特权,动摇宝座。既然思想不能带给思想者尊严,为什么人类的思想者还要前赴后继,冒着杀身之祸顽强地思考呢?因为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种尊严,应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被饿鹰啄食的充满苦难而又伟大的尊严。因为思想者用思想之火照亮了无思想的黑暗的天空。

最后,还可要求学生在鉴赏两文观点表达充满诗意的基础上,也动手用形象隽永的语言来概括对本板块话题的理性认识,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

第三板块:生命箴言

这一板块由英国思想家罗素的一篇思想随笔《我为什么而活着》和我国哲学家冯友兰的哲学论文《横渠四句》两文组成,这两篇文章阐述的实际上是自古以来人们无数次追问过自己的问题:人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着?罗素在文中以他哲学家那独特的眼光来思考人生、审视人生、剖析人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又强烈的感情”,这就是他的人生宣言,发人深省,让人感受到一个大思想家的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横渠四句》中作者引述了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四句话解说了人的特点,人就应该像张载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两篇文章的教学仍然要抓住专题的核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研习,整体把握文章意思;走出文本,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及人生的意义。

这两篇文章中,《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思路清晰,文意畅达,可安排课外自读或课内自读。即使在课内学习,老师也稍加点拨即可。点拨时可抓住文中充满理性的力量,又饱含巨大的激情的几个句子重点探讨,如,(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2)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在文本探讨的基础上,再引领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对于自己人生的启发。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本文文笔优美流畅,感情真挚的特点,还可以引导他们比较不同版本的译文,说说它们在句式特点和词语运用方面的优劣。如: 

译文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选自课本) 

译文二: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选自《世界散文宝库》,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 

关于《横渠四句》,内容稍难,可让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扫除文本理解的障碍。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围绕板块重点质疑、探讨、交流,教师可结合张载四句话的人文内涵作点介绍,让学生领会“内圣外王”的真正意义。张载的这四句话还具有超时代的性质,可让学生探讨这四句话的现实意义。“为天地立心”,即可理解为人类要成为自然界的头脑,做好保护地球生态的工作,使万物的生命得到健康的发育;“为生民立命”,即反对战争,消除贫困和压迫,使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得到切实保证,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为往圣继绝学”,是指继承和发扬古圣贤的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使他们的救世情怀、仁德品性、人文睿智能重放光彩,照耀人类前进的道路;“为万世开太平”,则是化解各种文明危机,开展文明对话,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确立新的合理的国际秩序,共同建设一个繁荣、公正、安和的新世界。这应该是我们全人类努力的方向。

本专题建议总课时12课时,“仰观宇宙”4课时,“思想光辉”4课时,“生命箴言”2课时。写作2课时。

五、参考答案

仰观宇宙

1、庄子憧憬的“无穷”,即是其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这不是一个客观的时空存在,而是一个作者构想出来的虚幻世界。这个世界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这里时间真正成为无始无终,空间也真正成了无边无际。这是一个摆脱了外在世界的一切束缚、与天地真正浑然一体的精神世界,充分表现了作者追求心灵绝对自由的思想境界。当然,这是一种不能实现的幻想,但却也间接地反映了战国时期动乱的社会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创伤,作者是由于不满现实,渴望精神上摆脱一切世俗羁绊,所以希望游于“无穷”而获得至大快乐。可见一心要飞离人世、超脱现实的作者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会本身,而只是人生社会的黑暗和肮脏,从中也我们也可以窥见庄子对于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人生自由执着的探索和追求。

2、本文感情曲折深沉,脉络清晰。开头写宴集之“乐”;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由聚想到散,人生苦短且不能自控,不禁“痛”从中来;又由“兴感之由”与古人“若合一契”,借此批判了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联想到后人视今人之文,亦会同慨死生之大,然而生命不能永恒,从而发出深沉的 “悲”叹,故作序希望兰亭宴集的诗文能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文章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最后以“悲”叹作结,感情起伏,情真意切。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表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这在当时流行“一死生,齐彭殇” 消极思想的社会背景之下,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客观务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3、两篇文章都通过对比突出人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由此生发出关于人应如何生存的思考。《逍遥游》将人放在永恒的时空背景下,并用可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巨鹏和“八千岁为春”的大椿突出人形体的渺小,生命的短暂。然而即便大如巨鹏,寿如大椿,它们都是“有所待”,是不自由的,人就更是如此了。这就为作者后文提出“逍遥游”的境界张本,突出了人要超越庸常,获得生命的大快乐就要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思想主张。《兰亭集序》由宴游之乐突然生发出关于“死生”的沉痛感慨,就是由于意识到人生无常,生命终有期限,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正是由于意识到了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才引发了作者关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理性思考,在由古及今,又由今即将来的联想中,意识到对于人生生死的感慨,千古都是一样的,生死是人无法驾驭的自然规律,而且作者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作者没有正面回答,但表示要“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著作以启示来者,含蓄表现了作者要抓住现在,珍惜生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思想的光辉

1、帕斯卡尔提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因为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人虽然在宇宙中只是一根脆弱渺小的“苇草”,但是,人的思想就是无边的“宇宙”,它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正是思想赋予了人主宰世界的能力,使得人在自然中高于其他万物,在宇宙中有了绝对的优势。

康德认为“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是两种伟大的事物,其中,“灿烂星空”,即指奇妙永恒的宇宙,它以其时空的无垠,让我们体会自身的渺小,感悟生命的短暂;以其博大神奇,让我们体悟生命的真谛,引领我们走向崇高,这就是它伟大之所在。而“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之所以是伟大的,是因为它是宇宙启示于人的绝对律令,是大本大原之呈现,也是人高于万物,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性之所在,遵循它,才能超越生命,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大自由。

2、帕斯卡尔提出“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因为是思想形成了人的伟大,成就了人的尊严,是思想使人成为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没有思想的躯体则是没有灵魂的生命,这是我们必须思想,提高自己的根本原因。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抑后扬,形象地把人比作“苇草”,以示人在宇宙面前的脆弱,不堪一击,然后用“然而”一转,突出人比宇宙要伟大,因为人有思想,思想会使人的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从而拥有了超出宇宙的优势,由此作者水到渠成地下结论,人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证实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必须“努力好好地思想”。

3、康德在论述研究“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的方法时,由前人依赖于理性,在研究中常会偏离方向的现象说起,接着,再指出研究的正确的指导原则。这里用“双脚的运用”为喻,突出理性的运用不能使所研究的品质在普通经验中呈现出来,以石头的下落,投石器的运动为例,阐述了仔细审察理性打算采取的所有步骤对自然现象科学分析的意义。论述过程严密,逻辑性很强,句子较长,语言表达极富理性的色彩。而帕斯卡尔表达思想观点时,多用警句式的句子形象生动地表现自己的人生思考。比如,第四自然段,用“天使”和“禽兽”为喻,形象表现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第八自然段,用“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的可悲”,与人构成对比,突出了人伟大的原因。 

  

生命箴言

1、这个转折复句的语义落在后半句上,强调是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使得作者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语气沉重,悲伤,表现了作者为人类的苦难而痛苦,无怨无悔的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生活目的。这种激情之所以支配了他的一生,正是源于这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及其崇高的思想境界。

2、“圣人”在文中是指领悟了“内圣外王之道”的人,他心怀天下,客观公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作者认为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人生境界,才能肩负起天地赋予人的神圣使命。

3、这个问题可由学生自由畅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懂得应关注社会现实,拥有对人间苦难的悲悯之心,确立救国济世的崇高的人生目的,追求一种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精神境界,从而进一步领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