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的小木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在美国有三种东西是最有力量让人顶礼膜拜的,那就是权利、上帝和金钱。 钱学森非常注意观察美国的教堂建筑,并拿他同中国的皇宫做比较。北京紫禁城里的故宫,以他浩浩然的规模,磅礴的气势,巍峨的宫殿群以及严格的布局,向世人展示着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想起少年时父亲带他参观故宫的情景,那九十九级汉白玉台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据说那些文臣武将们,是战战兢兢地爬上去,朝拜皇上的。而美国的教堂,则是另一种风格,它以高耸入云的尖顶和教堂内神秘肃穆的氛围,在信徒心理上造成上帝神圣、庄严、至高无上的信念。东西方两个世界,他们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钱学森并不崇拜什么权利,更不相信神威,他永远铭记着父亲的教诲: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最有力量的,这便是知识。 为此,他非常崇敬美国的思想家、文学家亨利·戴威·梭罗的哲学思想。梭罗是个厌恶权威的人,他反对拜金主义,提倡简化生活,甘于清贫。 就在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69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二十八岁的梭罗离开喧嚣的城市,搬进了离波士顿不远的瓦尔登湖湖畔的一片森林中。他在这个森林中,亲手盖起了一栋小木屋,并向世人宣告了他个人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独立”。他的小木屋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套被褥,有几件简单的炊具和几件换洗的衣服。他要进行一次回归自然是实验。 梭罗在小湖边自己开荒种地,每天打猎和伐木。他过着那种近似原始的、极其简朴的生活,以便认真的观察和体会人生的真谛。每天,他都要把自己回归自然以后的观察和体验,以及他的思考、感触写在日记中。 就这样,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了九百二十天。而后,他走出森林,重新回到城市。不久,出版了根据他在小木屋里写下的那些笔记整理的散文集,题为《瓦尔登湖》。 钱学森来到美国不久,便如饥似渴的拜读了梭罗的散文集《瓦尔登湖》。 梭罗在这本散文集中,向世人揭示了他在回归自然的生活实验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 更充实地享受人生。而事实上是,人们终日惶惶不安,迷失在自己所创造的 种种需求之中——而这种需求则是原本不需要的。梭罗认为,有一种人往往 陷入生活的误区,这种人认为人生似乎就是追求物质文明。所以,这种人便 奋不顾身地挣钱,忘乎所以地花钱,最终陷入物质享受的可怕罗网之 中而 不能自拔。 钱学森低声朗读着梭罗散文中的精彩篇章: 看啊……人们已经变成了金钱的工具……这些人满载着人为的忧虑,忙不完的活计,却不能装饰生命的美……一天又一天,找不到空间来使自己真正地完整无损。他也无法保持人与人之间最勇敢的关系……他除了做一架金钱的机器之外,他没时间来做别的。 他反复阅读着梭罗的散文集,被其中生动而深刻的哲理征服了。他认为,这是一本智慧的书,他的理论对于发展和开创现代文明来说,虽然有其消极和偏颇的一面,但其知识含量,远远超过了某些大部头的书籍。梭罗在这里分析生活,批判世俗,剖析社会,有非常独到之处,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瓦尔登湖依然保持着当年宁谧静穆的自然本色,任其落叶满地,黄花堆积。高度工业化的美国,似乎有意保留了这一方净土,以供后人到此思古怀幽。 小湖清澈见底,成群的鱼儿匆匆往返。湖边有不少垂钓者,他们可能也是模仿梭罗,自得其乐。 钱学森沿着葱茏的湖岸,踏着厚厚的落叶,向前面走去。在湖水与丛林相连接的一片开阔地段,他看到了几十年前梭罗亲自建造的小木屋的遗址。 “真是美极了,幽静极了!”钱学森感叹着,他简直是被这里的景色惊呆了。他感到,走进瓦尔登湖的怀抱,如同走进了一个安详静谧的世界。纯净的湖水,映照着蓝天、白云和长满红叶的远山,圣洁的湖水映照出美国一代文豪的高尚人格,陶冶着千千万万人的胸怀。 想到此,他情不自禁地背诵起梭罗的美妙语句: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富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他的浓密突起的眉毛…… 他突然感到,这是一般优美的语言,是属于瓦尔登湖的,是属于一切美的风景,因此,也是属于家乡西子湖的。于是,他仰卧在湖边的草地上,闭上了眼睛——西子湖的倩影立即浮现在他的眼前:那飘拂的垂柳,婉转的鸟鸣,弯弯的湖岸,粼粼的水光,倒映在水中的青山、塔影,尤其是那点缀在一池碧荷中的粉红色的莲花,犹如一团团轻燃的火焰,在他脑海里闪射着光芒。噢!妈妈说过的,他是踏莲而生啊! 他默默地问自己:难道人的灵魂真的可以出壳吗?那么,此时此刻,我的灵魂是否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乡西子湖畔呢?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