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应试对策(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作文指导 手机版


话题作文应试对策

2月20日 

  写在前面的话 

  俄国作家契可夫说,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本中得到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到的一个头脑。于泽生著《企业经营三十六计》中提供的一则事例,对我是颇有启发的。 

  1981年英国王子查尔斯和黛安娜准备耗资10亿英镑,举行盛大的婚礼,在伦敦内和全国各地的许多厂商都绞尽脑汁,想趁此机会发一笔大财。盛典之时,从白金汉宫到圣保罗教堂,沿途挤满了近百万群众。参加这次商业竞争的糖果工厂,将王子和王妃的照片印在糖果盒上;纺织、印染行业为产品装潢设计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图案;此外还有出售纪念章的、叫卖蛋糕、冰淇淋甚至望远镜的。 请你猜在这次竞争中谁能赢得胜利? 

  英国王子的婚礼,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运,但赚钱最多的却是一家经营望远镜的商号。 在这近百万观众之中,固然需要购买一枚漂亮的纪念章,需要吃上一块蛋糕或一盒冰淇淋等等。可是整整九层近百万群众,站在后排的人们正在焦虑,当这关键的一刹那,如果看不清王子和王妃,才是最大的憾事。此时突然从人们背后传来了一阵叫卖声:"请用望远镜观看盛典。一英磅一个!"长长的街道两旁,在同一时刻,数百名儿童手里拿着用马粪纸配上玻璃镜片制作的简易望远镜跑过来,顿时人们蜂拥而上,一大批望远镜抢购一空。这家商号发了一笔大财。 

  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具有三个头脑,一举成功。自古道:"狡兔三窟,谋士三策"。所谓三策,通常是指上策、中策、下策。在一定条件下,根据有利原则,首先争取代价小,战果大,能决定全局的上策;不能施用上策,就采取经过某种程度的努力争取,仍可获得成功的中策;倘若各方面都难以尽如人意,实行中策也没有希望,还备有下策可以从容退步,避免损伤。对策多多益善,以供优选备用。"东方不亮西方亮,没有北方有南方",这样才能多角制胜,别有洞天。 有不少学生患过作文恐惧症,其症状是:身体发飘、体内发烧、心里难受、脑海一片空白,手笔互相排斥,久治不愈者备受作文的折磨。 

   年年岁岁花相似,高考作文岁岁年年题不同。 

   作文就是做人,高考作文从某一方面讲也是在考做人。实现两个再现:一是再现行为过程,作文不仅要体现对生活、人生的感悟结果,更要把感悟的过程展现出来,就是把行为过程中最典型、最美好、最感人、最有意义的东西再现出来。二是再现思维过程,在行为过程的再现中,揭示出思维的活动过程,这样可能使文章充实、有深度、有波澜,从而起到陶冶情操、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这些对策也是帮助同学们推销书面语言的技巧。 

   除却风云见灿烂,2001年是新世纪第一年,谁能在这一年考上重点大学,谁就将是新世纪的风云人物,我衷心祝愿,赶上这一趟高考的学子们,真正成为"新世纪的骄子"! 茅盾在称赞碧野的作品时说过:"运斤匠石争毫秒,艺术构思敢压前,佳作由来出实践,行看艺苑飘新幡。"愿同学们在实践中创新,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写出有创新意义的文章,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在人生征途中扬起"新幡"。 

   今天我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交流高考作文的应试对策,是北京志鸿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中国志鸿网给了我这次机会,我向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我说错误和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指正! 

  关于话题作文 

  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不断变化求新。我们回忆一下1998--2000年的高考命题走向,不难发现,作文命题逐渐摆脱了以往作文命题的重重限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已初露端倪。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一则科技报道,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鼓励考生"大胆想象","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话题作文的特点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而以2000年高考作文为标志,这种更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和写作基本功的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应运而生。高考作文"变脸"了。 

  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区别:①话题作文只提示写作的内容指向,而命题作文大多会提供一个中心意思;②话题作文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展开③话题作文的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允许自拟标题。 

   话题作文与供材作文的区别:①审题上:话题作文强调的是"有关",不故意在审题上为难考生,而供材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吻合;②文体上:话题作文淡化文体意识,只要没有特殊限制,除了记叙文、议论文外,写成散文、诗歌、小说、剧本都是允许的,而供材作文常常是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③结构上:供材作文中的"材"是必须使用的,如果是议论文,材料还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引出的论点依据,而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只是给你一个范围,用不用它无所谓;④思维方式上:供材作文多为"线性思维",考生的认知趋同现象比较严重;而话题作文则是"发散思维",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可以使考生充分发挥出创造力,从理论上讲,这样的写作更多的尊重了创作主体,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何谓"话题"?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547页》。所谓"话题作文",目前有三种解释:①就是题目仅提供写作的起点,作文只要与题目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的写作形式。②话题作文就是提供一个话题--一个中心--而不限文体的作文形式。③是用一段揭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由材料作文中脱颖而出,材料作文是恢复高考以来的常规形式,和一般的材料作文比较,话题作文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审题更加宽松,内容更加宽泛。只要围绕话题构思,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为写作提供了极其广泛的天地。二是淡化文体观念。考生可以根据写作内容选定适当的表达方式,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文体。 

  话题作文比一般的命题作文和一般的材料作文自由度要大,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写作话题作文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话题作文要突破内容关 

  2、话题作文减轻了审题的难度,但仍需仔细审题 

  3、化大为小 

  4、写话题作文,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5、运笔写作中心里时刻要有发展意识 

  6、审清揭示语的含义,逐句细读题外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一招 使阅卷者一见钟情 

  ——要有美妙的文面 

1、貌丑,瞬间难窥心灵之美 书面整洁,书写美观,字体规范,行款正确这四者称作文章的"脸面"。书面整洁是指 不随意在卷面上勾涂画抹,减少"铁丝网"和"烂泥巴";书写美观,是指字迹清楚、匀称、好看;字体规范,是指不写错字、别字、不用生造词;行款正确是指题目、段落、署名位置适宜,隔行、顶格、标点符合要求。这四项是审美对象的外部形体,是审美者的第一印象,这种外部形体所产生的魅力可以使人直接获得美的享受,这个"脸面"明晰、美丽,"貌若西施",就会使阅卷人一见钟情,阅卷人就会在愉悦之情中对你的文章产生一种"偏爱"。相反,"脸面"形同丑妇,阅卷人就会立即产生一种厌烦感,并疑问:连字句行款都有问题的人,会写出好文章吗?由于第一印象不好,即使你的文章内容再充实,他们也不愿细读,阅卷老师会在试卷里寻找减分因素,而不是寻找作文的闪光点,下笔误判岂能怨人?请记住:貌丑,瞬间难窥心灵之美。 

  高考是大规模集成化考试。从考试到评卷,从评卷到录取,工作一环扣一环。作为中间环节的评卷,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加之作文试卷除标准卷集体评阅外,其他试卷只能实行单独操作制。一人评分,加上复核人员的复核,即为完成一份试卷。从这一点来说,考场作文就是为阅卷人而写。 

  因卷面书写,不易列项,从2000年作文评分新标准起,把书写放在综合评分中一个因素考虑。对好作文的要求仍是应做到字体美观。但在作文评分的操作过程中,对于好的"脸面"阅卷者所给的印象非常重要;反之,阅卷者印象不好,作文等级就有待考虑。书面、书写、字体、行款能不能引起阅卷者的愉悦感,这也是关系到考场作文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2、貌美,一见钟情的王牌 我们强调的文章外部形体魅力,并不是要求考生象书法比赛那样,"天地适中,珠圆玉润",而是要做到干净、端正、美观、规范。近观几年来高考试卷,以"胡乱写完了事"而败者,是大有人在的。有的文章字迹潦草,难以辩认;有的文章勾勾划划,满纸"蛛丝";有的段落不分,一逗到底,标点不同会造成不同的表达效果;有的"龙飞凤舞",有的"上天入地";有的因贪图一时的省力而随意用一个别字去替代规范字,随意添笔、减笔,甚至用生造字、去妨害内容的表达……。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书写重视不够,写作随意,甚至视野蛮为遒劲,视潦草为潇洒,视多改为成熟,视信笔为率意;二是因考场紧张而失去警惕,恐不尽意而层层圈改。这些都很难引起阅卷者的审美欲望。因此,要求考生要做到:书写规范、标点准确、注意款式、谨慎修改,力求袖手于前、疾书于后、落笔无误、笔随心至。 

  总之,只要考生做到平时留心,考场沉着,我们就可做到书面整洁,书写美观,字体规范,行款正确,就能使自己文章的外部形体以独特的魅力去激起阅卷人的审美愉悦。要记住,貌美是使阅卷人一见钟情的一张王牌。 

  第二招 向阅卷者吐露真情 

  --要有真挚的写作感情 

  作文不仅需要冷静、理智,而且需要激情、真情。激情出灵感。激情出智慧,真情出精品。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急于要说服对方时,强烈的冲动一时间会冒出许多意想不到的话来,妙语连珠,事后自己都感到很吃惊,这是激情产生的奇特效果。作文时,激发的情感必须健康,"思想健康"是《考试说明》对写作的明确要求,考生作文应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坚决摒弃片面化、消极化、庸俗化的东西。 

  有些考生恰恰忽视了思想素质这个重中之重的考查点,在主旨的确立、内容的取向和情调的定位上表现了不良的倾向。如98年高考作文:小作文中,不少考生写如何找借口指使妈妈或爸爸再去洗另一只鞋;写自己如何原谅了妈妈的疏忽,让妈妈有一次改正的机会:写如何再去借一双鞋或买一双新鞋。这是好逸恶劳思想的反映。大作文中暴露出的思想问题也不少,有的把坚韧或脆弱写成是与生俱来的,不必"追求"或"战胜";有的写成诉苦式,用大部分篇幅诉说自己如何脆弱,仅在结尾表示自己有战胜脆弱的愿望;有的写追求坚韧或战胜脆弱只是为了一时之需和一已私利。这样的作文当然不能算作一类文。 

  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理清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作文教学不能只重视技巧训练、忽视思想感情教育。从命题角度说,高考作文应继续体现较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意识,继续突出对作文思想性的考查,继续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从而把作文要重视思想性的意识牢牢扎根在广大师生心中。 

  1、恩怨忘却,留下真情从头说 

  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是审美主体与对象碰撞火花的电石。在应试写作中,考 生只有将自己的情感融作文材料之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阅卷人喜、怒、哀、乐的琴弦, 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交织融合在一起而发生共鸣",才会产生"使人动"的魅力效应。 反之,必然出现缘木求鱼的结局。 

  1989年高考作文,让就老师、家长、学生对报考专业 的意见,给朋友写一封回信,某考生在文中对老师大加挞伐,说老师只求个人名利,不顾考 生前途,甚至运用了许多不当之词,当时评卷老师一看此卷就反感,来不及细读便将此卷打 入了别册。有的考生在试卷的空白处旁批上:请老师继续往下看,认真往下看,这不是加油 ,这是泄气;还有的在试卷一旁批上:谢谢老师!这不是感谢,这是语言贿赂,现在就有行 贿行为 ,不是个好学生。还有写"写有记"的学生,让老师同情他上学不易考学难,高抬贵手之类 的内容,这是作文严重"超编"。1980年高考时试题是《读〈画蛋〉有感》),某位考生在 作文后却批了一首打油诗:"老师出题题太偏,考生抓耳咬笔杆,倘若见到老师面,拳打脚 踢手不软",用粗野的语言表达出一种野蛮的情感。结果阅卷老师看后便勃然大怒,挥笔在 该生试卷上写道:"老师出题题不偏,怨你小子心不专,不等你见老师面,判个零分先滚蛋 。" 

  可见,在应试中,考生的情感违背常理,必然会引起阅卷教师的憎恶之情。 还有的学生思维混乱,认识怪异,还自鸣得意,在孤芳自赏。如,有位考生在题名为" 不难看到下列答案"的文中煞有介事地写道:"时下,光明正大的事,要偷偷摸摸地干;名 正言顺的事,要鬼鬼崇崇地干;青天白日的事,要月黑人静时去干。相反,偷鸡摸狗之事, 要光明正大地去干;狼心狗肺之事要心安理得地去干。君不见,买公债之事当政策来说,不 学无术当聪明来说,能贪会捞当能人来说,一掷千金当潇洒来说,野蛮之事当文明来说。" 这位考生也真可谓冷眼看社会,颠倒成文章。这样的文字出现在高考作文中,让人实在不敢 恭维。 

  有些考生,认识模糊而信口开河;少年意气而随言是非,主观武断而先入为主,貌似高 明,实则幼稚是绝不可取的。 

  要知道,凡阅卷者都是感情是最丰富的教师,他们是理解学生,也最善解人意。让我们 "恩怨忘却,留下真情从头说"。考生人要在文中以真情去打动他们,他们会理解我们的。 让我们考生的情感与阅卷者的情感放入同一轨道,碰撞出心灵的火花,结合为一体,产生出 同振共鸣的效果。   

  2、伤心也是动人的歌 

  有位名人说:"悲剧的效果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所以,在考场作文中,"伤心也是动人的歌"。 

  如1988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中的一篇《习惯》,考生写了名叫杨帆的同学,每天去五楼看望一个叫彩霞的瘫痪女孩,背她下楼,推轮椅送她上学,为她讲故事,然而彩霞出了意外。作者写道:"可是彩霞来不及站起来,来不及去为杨帆摘星星,就再也不拖累杨帆哥哥了,她怀着永不泯灭的歉意,无法挣脱病魔的裁决,违心地离去了永远的离去了"。"多年的习惯,杨帆一步两蹬台阶地爬上五楼,抬手要敲门,不禁怔住了,泪水夺眶而出。那只有力的手,也敲不出习惯的三声,象是告诉彩霞'我来了',习惯依然,杨帆不知所从。"文章虽写的不是自己所做之事,但作者设身处地去推测人物的活动和思想,写的哀婉凄恻,真挚动人,阅卷人在不自觉中被作者的情感所左右,挥笔将此文判为优秀作文。社会上发生的事不可能按写作要求去安排,我们要学会运用直觉思维,设置情境,为我所用。《红楼梦》第一回写"太虚幻境"两边的一副对联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就从哲理的角度,揭示了真、假、有、无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不强调去写生活中必有的事情,但可写生活中会发生的事情。有感而发,是为情造文,而不是为文造情。 

  3、心中有条爱河,让文章腾起闪光的浪波 

  考场作文常出现这些现象:为应付考试而写作,平铺直叙;满纸惊叹("啊"、"呀"),矫揉造作;照直默袭,而无实情……,我们应理解白居易说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理解歌德说的--没有情感也就不存在艺术。文章无情,怎能动人? 

  1998年高考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出现这样的现象:父母在考场外辛辛苦苦等着考试结束接孩子回家,孩子却早已在考场内判决了父母的离婚,查出了父母的重病甚至把父母送进了天堂。其实我们心中有憧憬、有梦想、有渴望、有情也有爱,同时有困惑、有苦恼、有失意、有悔也有恨。可以说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每个人的内心都是 

  复杂、敏感、微妙的,是未经过世俗沾染的纯洁、鲜活的,只要去挖掘,都会有很大的抒写空间。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条爱河,它处处奔腾着闪光的浪波。这条爱河是时代的河,这些浪波也是社会的浪花的闪烁,因为人们的爱憎情感都是受时代、社会的影响而产生的。考生只有将个人情感的浪波,汇入时代的洪波之中,才能爱人民之所爱,憎人民之所憎,在自己的应试写作中奏出时代的最强音,以引发阅卷人的共鸣。 

   如1991年三南(湖面、云南、海南)高考作文试题看漫画《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有一篇《谈回报》的作文,这位考生在评论了漫画之后,将论题引向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对祖国母亲的回报,然后他写道:"今天,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又该怎样回报祖国母亲呢?我们不会忘记,祖国的科学技术落后,经济不发达,曾经受尽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欺侮和嘲弄。我们的任务,就是努力发展经济和科学、教育、文化事业,达到或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水平,让他们对我们的祖国母亲翘首仰视,以此作为对祖国母亲的回报。"这段文章,气度恢宏,感情强烈,而这种气势和情感正是来自时代精神的触发,来自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还有一位考生,把"回报"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加以赞扬,感情真挚,深沉。先从"鸦反哺,羊跪乳"谈起,论述"让每个儿子都孝敬父母,每个父母都能得到儿子拳拳的报答",然后把这种感情升华到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和炽热情感。请看这一段论述:"我们的祖国,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伟大母亲,她以黄河长江的血液养育着我们,以长城昆仑的筋骨支撑着我们,以五千年优秀文化营养着我们,我们应当回报我们的母亲。当敌人觊觎母亲的领土时,儿子应该扛上钢枪奋勇杀敌;当母亲的建设事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到最艰苦最恶劣的地方去。这是对母亲--祖国最好的回报。而那些吃'黄河水长大'却向往'深蓝色多瑙河'的回报,是为人不齿,为人唾弃的。"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浩然的正气,语言深沉有力,奏出了时代的强音。 

   议论文中的感情色彩不是机械抒情,不是大发感慨,也不是堆砌华丽辞藻,而是融情于叙例,融情于析理,融情于遣词造句。1996年度高考评价两幅漫画,有篇作文这样说"从形式上看,前者先声夺人。您瞧,一只硕大的巴掌,就是一幅画面,再加上精心勾画的沟沟坎坎,这形态、体积甚至质感,让读者瞥一眼就感受其视觉的冲击力。相比之下,后者就略逊一筹了,手术室、窗帘布幔、桌椅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场景填满了画面,也拥挤了主体。"虽然是评论漫画的表现技巧,其中的"先声夺人"、"冲击力"、"略逊一筹"、"填满"、"拥挤"等词语正是融进了作者鲜明的褒贬,才使分析有血有肉,富有真情实感。有激情就有美丽的风景。 

  因此,考生要在自己的应试文章中奏出时代的最强音,就需要一方面培养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情感,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一方面留心时事,及时准确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感应出时代的精神和时代之音,抒民族之魂,发人民之情,写出令人"砰然心动"的文章。 

  第三招 让阅卷者明白你的新意 

  ——要有鲜明新颖的写作意旨 

  2000年高考作文题目是相当开放的,允许考生拥有开放性思维,可以在"话题"的范围内,思想的骏马自由驰骋,畅所欲言。然而有些考生对敏感的政治问题情绪偏激,在文中所持观点错误。如有位考生在一篇题为"论特殊"的文中就这样写道: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性,中国人有中国人思维的多样性,台湾就没有与大陆统一。台湾究竟该不该独立?他却故作不明之态,避而不答。显然这位考生的观点是错误的,须知,在宝岛台湾与大陆统一的问题上,答案是不容丰富多彩的,华夏儿女是绝不允许台独势力得逞的。还有的考生对"法轮功"、"下岗"等问题模糊,甚至有考生对"改革开放""共产党的领导"(因为腐败现象)、"谁造就了新中国"发生了疑问。这在前几年的考生答卷中值得我们注意。同学们:作文的观点要一定正确,四项基本原则一定要坚持,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又如有位考生在题名为"四个儿子"的文中写道:"龙生九子,个个不同。张老汉的四个儿子的秉性就是这样,有的耿直、有的刚烈、有的阴险、有的圆滑!只有那个像鹅卵石般圆滑的老三最适合于在政府部门工作。"我看这位考生政治情绪偏激,认识问题大失偏颇,有违客观实际。 

  如,还有的考生在题名为"青春的迷惑"一文中写道:中学生早恋好与不好,要让事实来说话。他以圆熟的笔法,写男女同窗书信传情,频繁幽会,最终产生奇妙效果,早恋生智慧,促进了彼此成绩的提高。有的考生索性在文中直言不讳地写道:我憧憬上一所名牌大学,找一个风情万种,长发披肩的女同学做妻子,拥有一座小楼房,过着西窗剪烛的温馨生活。这些显然不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因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写道:"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大谈情爱,不合规范。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必须要有鲜明新颖的写作意旨。 

  1、托起藏在云层中的太阳 

文章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写作的意旨上,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点、主张等。明代王夫之指出:"意犹帅也",文中的一切都是为意旨服务的。没有意旨,无文章。意胜则文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考场作文的意旨要让阅卷人看得见,摸得着,意旨犹如作文中的太阳,太阳一出,光芒四射,整篇文章顿时生辉。反之,文章的意旨藏有字句中,不鲜明,不突出,如"浓云蔽日",阅卷人看了半天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坠五里雾中,这样势必会引起阅卷者的厌烦感。因此,考场作文的意旨应该在比较明显的位置突出出来。这样既可保证文章的意旨正确,又可与阅卷者的大脑模板相匹配,站在保本角度来看,这不失为一种稳健的策略。 

  2、五路神兵,各显其能 

  新是文章的生命,新是美的灵魂。同时,新也是引起他人注意的魅力所在。从心理学上讲,只有在新异刺激的出现,才能在人们的大脑中产生强烈的兴奋,吸引人的注意。在生活中,人们之所以特别留意陌生人,产品,新装束,新鲜事,其原因就在于它的新。立意也是这样,考生只有在应试中立意新颖,文章才能引起阅卷者的喜悦,从而产生魅力效应。否则,炒冷饭,例证"大路货",千篇一律,司空见惯,不会有魅力可言。因此,考生要使自己的文章产生'使人喜"的魅力,必须做到立意新颖,即:突破思维定势,从新的角度去分析事物,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新认识。在应试写作中,考生要立意新颖,则需掌握立意出新的"五路神兵"。 

  (1)多向思维,选优择新 

  (2)深入钻探,挖奇掘新 

  (3)出人意表,超前想新 

  (4)逆向反思,领异标新 

  (5)杀回马枪,旧题翻新 

  意是文章的灵魂,是"美"的精华,它的正确新颖,来源于认真细致的审题。在考场上 

考生只要能灵活调遣"五路神兵",使其"各显其能",就能慧眼识宝,创造出正确、新颖 

的意旨来,从而使自己的文章产生出使人喜悦的魅力效应。 

  附:写事物多角度立意训练,我们熟悉的事物,都有不同特点及功用,同时也蕴含着某 

些生活哲理。下面提供一些文具的立意角度,请分别以之为话题,写300-500字的生活随感。 

  钢笔: 

  1、虽名为"自来水笔",但"水"并不是自来的。 

  2、工作之前,总是先埋头墨水里,做好充分的准备。 

  3、用自勤奋的足迹,表现他人的情感。 

  油笔: 

  1、仅存那点"无源之水",自然很快就用尽了。 

  2、无论如何"圆滑",其生命毕竟有限。 

  毛笔: 

  1、资格虽老,但从不以老大自居。 

  2、脚步虽慢,留下的却是难以磨灭的印迹。 

  3、要我工作吗?拿"水"来! 

  铅笔: 

  1、即使背上"黑心肠"的罪名,也要完成自己的使命。 

  2、为表达别人的心声,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 

  3、"黑心肠"的话,自然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魔笔: 

  1、不论"魔力"多大,对主持正义的"炭黑"却无可奈何。 

  2、即使是显著的工作成绩,它轻而易举就能抹掉。 

  3、是抹掉对的,还是错的,它自己一点也不知道。 

  水彩笔: 

  1、没有各自的"心血",就不会有色彩斑斓的画面。 

  2、就是这形形色色,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3、美丽、灿烂,来自彼此的密切配合。 

  格尺: 

  1、小小身躯,也敢于量出高大者的"长短"。 

  2、为了他人不走弯路,首先修炼出正直、规范的自身。 

  3、站着那么高,被强行地摁倒,也是那么长。 

  像皮: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即使是正确的,也能全部抹去。 

  3、欲干出成绩,须先从站稳脚跟开始。 

  量角器: 

  1、你是100度,决不显示101度。 

  2、只要有棱角,你就一定能发现。 

  3、要测度他人,必须先自己"胸中有数"。 

  三角板: 

  1、只有三个角加起来,才能成为180度。 

  2、接触外界的多边,不能都上直角的。 

  3、锐有锐的用场,直有直的功能,钝有钝的作为。 

  铅笔刀: 

  1、为了帮助他人,首先要磨砺自己。 

  2、为使铅笔有作为,不异施以劈削的尖锐批评。 

  3、虽为"铅笔刀",但本职外的工作也乐于去做。 

  订书器: 

  1、在压力下,才能做点工作。 

  2、成绩来自步调一致的精诚协作。 

  3、给书钉以"委屈",完全是为了它有作为。 

  书订: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听从分配,忠于职守。 

  2、为维护团结,从不惜折体屈身。 

  3、宁折不弯就不好吗? 

  第四招 厚积薄发,练就点金之指 

            ——要有独到的写作才识 

  1、解决"无米下锅的危机" 

  长城的壮美体现在一个个古砖有次序的排列,金字塔的雄奇表现为一块块垒石有规则的 组合,而文章的优美则是由一则则材料按文意巧妙的聚合。应试作文犹如营建一座大厦,这座大厦要建得雄伟壮观,金壁辉煌,建筑师就必须具有识材、选材、用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体现了一个人的才识问题。如果这个建筑师才识高超,选择的是高质量的新产品,将材料组合得无衣无缝,那么别人就会产生佩服感。相反,如果这个建筑师才识平庸,选择的是低劣产品,组合得漏洞百出,别人只会不屑一顾,只能是危险工程。 

  应试作文的竞争其实就是才识的竞争,没有丰富的才识,就不会有滔滔不绝的文思,就不可能选好材料,用好材料,组织好优美的文章。那么,在应试写作中,考生怎样充分显露自己的才识,从而使阅卷人"信服、佩服、折服"呢?怎么解决了这个问题,"无米下锅的危"也就迎刃而解。 

    (1)广博联想 

    (2)想象创造 

  2、人无我有,人有我奇 

  如,《珍贵的"对手"》中写有这样一个材料:日本的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主。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它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如何鼾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都全是死的。由于鲜活的鳗鱼价值要比死亡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功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儿子,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叫狗鱼的杂鱼。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的"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仓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反而倒把满满一船仓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激活了。 

  写文章需要联想,而联想的目的并不是要将想到的东西都写进文章中去,而是要从调集的材料中比较筛选自己所需的材料,才识高的考生,往往择取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奇" 的闪光贝壳,而才识低的人,认为拣到篮子里就是菜,他们所捡取的只能是被人丢弃的鱼骨。 

  据载,在宋代,宋徽宗赵佶喜爱绘画,于蛤了就把考画家列为科举制度的一部分。一次,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怎样表现这个主题呢?怎样把这个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呢?有的在崇山峻岭间画上一座古庙,有的在茂密丛林中伸出庙的一个角,或露出一段残垣断壁,但主考官都不甚满意。另有一位画家则独辟蹊径:画面上崇山、清泉,有一个老和尚正一瓢一瓢地将泉水舀进桶里。画和尚而不画庙,有和尚则必有庙,确实抒情 座古寺深深地"藏"起来了,真是别出心裁,令主考官拍案称绝。选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主题往往可能用这样的题材来表现,也可以用那样的材料来说明,但是,不同的材料对同一主题的表达效果是不同的。一般地说,材料陈旧乏味,就不利于主题的表达,甚至会削兹主题的表达;而新颖妥贴的材料常使主题不同凡响,令人耳目一新。大自然的壮美莫过于日出了,于是赞美日出就成了许多文人大家笔下的共同主题。怎样使这个共同的太阳不至于千篇一律而又有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呢?巴金写海上的日出,徐迟写黄山日出,刘白羽则描写在飞机上看见的日出;海涅借云海衬托日出的美景,屠格涅夫用光与色表现日出的辉煌……作家总是寻找新的题材来表现"每天都是新的"太阳,这对我们不是很有启发吗? 

  例如,你有一个题材,讲的是电力公司经理为让王老师给自己的儿子补课,送给一盒燕窝给王老师,而王老师为了把分居多年的妻子调到本地纺织厂,把燕窝送给了纺织厂厂长,而厂长为保证用电,又把燕窝送给电力公司经理。假如把这个题材重新组接,先叙王老师忍痛将准备自费出书的钱买燕窝给纺织厂厂长……最后王老师百感交集,第一次吃了燕窝这种高级滋补品。同样是一命燕窝,同样是一个循环,但两者之间的意义是迥然不同的。 

  没有材料是写不成文章的,而没有好的材料,就象一个婴儿先天不足,也是产生不出好文章来的。因此,我们选择材料时,就必须注意一个"好"字。当然,能突出意旨,揭示本质,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都是好材料,然而在应试写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却是那些无人涉足的新奇材料。此类材料是写作的新领域,是增强文章的诱发因素。如1988年全国高考试题《习惯》,有一个考生并没有正面去解释什么是习惯,而是述说一人则故事,他说:"一个小和尚经常用冬瓜练习剃头,每当剃完后,总是得意地把剃刀砍进冬瓜里,再去做别的事,这便成了习惯。有一次给老和尚剃头,竟无意中闹出了悲剧"。虽是笑话,却巧妙地解说了习惯是不自觉地或无意识的行为,这样的材料能引起阅卷者的很大兴趣。 

  如2000年,举例雷同的多,大多都举到小马过河、用气压计测量楼高、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活泼的阳光、"1+1=?"以及大中小学生对口的不同解释等例子。还有用通俗刊物上的小故事,稍作扩展,成了许多考生作文的主体。由于阅读太少,视野狭窄,所以仿作、套作型的雷同的故事或构思很多,如"老树皮、新树皮"、月亮与豆荚、新愚公故事、"我爱你"等等。这说明考生缺乏变通能力,即使话题很宽泛,也很难展开积极思维。 

  有的同学写议论文时,总怕道理说不清楚,便罗列很多材料作论据,其实,论据多并不等于理由充足。只有材料典型,才能有力地说明论点,使论点鲜突出,有说服力。比如,有些人打着"反对崇洋媚外"的旗号,不分好的坏的,凡是外国的就一概排斥。有位同学在文中有这样一段驳斥的话:"过去我们点油灯,现在用电灯。电灯是外国人发明的,如果认为外国人发明的就不能用,那么,是不是现在要把电灯废除,仍去点油灯?"这样就充分暴露了"一概排斥"论者的荒谬可笑,不攻自破。 

  又如,有则笑话,说的是有个人母亲去世时吃红米饭,一个腐儒认为居丧者不能吃红米。理由是,红色是喜事的颜色。对此谬论,那人从腐儒的论据中寻找突破口,反问道:"照你的说法,那么吃白米饭的人家就都有丧事了?"这样的反驳,不仅简明有力,而且饶有兴趣。 

  再如,有位学生为了证明"弱小者只要创造条件,把握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就可能战胜强者"的观点,用了这样一则材料作论据:浙江西部山区有一种刺猥,常腹部朝天地蜷缩在猛兽出没的地方,当饿虎一口把它吞下之后,它就立即恢复原形,用全身钢针般的硬毛刺穿虎霸王的胃壁,致虎于死命,然后慢慢啃食虎肉。 

  再如,某著名作家刘绍棠(16岁上高一,发表了《青枝绿叶》)到某国去访问,一位外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刘先生,听说贵国进行改革开放,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这样一来,你们的国家不就变成资本主义了吗?"刘绍棠反戈一击:"照此说来,你们喝了牛奶,就会变成牛了!"吃牛肉不会长牛肉,吃鸡蛋不会下鸡蛋。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不事例往往能引出大道理。再比如:有则材料说,一位市长一直把"造诣"读成zao zhi。后来还是一个中学生给他指了出来。就此事,有文分析:为什么一位市长将一个字错念了许多年,同僚、下属里头,竟没有肯为市长纠正一下,究其原因,都是怕冒犯市长,没勇气站出来。推而广之,纠正市长的其他错误提出批评,那该是何等的不易。 

  猎取新奇,追求细小,是选材产生魅力的途径。唯其新,才能引人入胜;唯其小,才能小中见大,巧中见新。而要选出这种"新"、"小"的题材,一是靠平时留心,注意报刊上的最新报导,最新成果,新奇事件;二是靠临场筛选,即把通过联想来的材料加以比较分析,从比较中找出最切题意,最合时代精神,最能反映事物本质规律,而且自己最熟悉,别人可能考虑不到的材料。只有如此,才能写出内容新鲜的文章,收到理想的效果。有些考生作文时老在旧的材料上兜圈子,某些材料老子用了儿子用,张三用了李四用,"涛声依旧",让人兴味索然。 

 3、收光聚焦,点"材"成金 

  这是指将所有材料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凝炼成一个鲜明的观点或发人深省的问题,进而深化全文的意旨,使文章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一篇文章如仅仅局限于某一事物或某几个材料的界定之内,就象课堂上端坐的小学生,那表达效果一定不好,相反,如果考生能够将文章的材料聚焦在一个深刻的道理上,就会平添文章深遂的内涵,使阅卷人折服。1992年高考中的记叙文,有一考生在具体描写了"运动鞋"看过让人生气的足球赛后,回到他踢碎瓶子的地方,耳闻目睹了'红雨衣"、"伞下一对"的牢骚话和行为后,亲自打扫完垃圾,他写道:"他胜利者般地开怀大笑了,他充满自豪地喊'中国人'。接着,他朝着回家的路走去。他要回去看那场足球赛的录相,琢磨琢磨中国到底输在哪儿,现在他明白,足球腾飞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一样,要每个中国人尽心尽力!"把一件平凡的材料引向了足球的腾飞,环境的改变,中国人的素质,概括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又如同年的议论文中有一篇《劝君莫作"批评家"》的文章,考生在抨击了"高跟鞋"、以及社会上空头批评家的态度作法后,写道:"空谈误国,实干兴帮,劝君莫做'批评家',要脚踏实地去干,以实际行动去改造世界"。这些概括可谓一语中的,使评卷者佩服你的见识非凡。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选用什么样的材料,对文章有无高的境界至关重要。文章要有高的境界,必须收光聚焦。所谓收光聚焦,即材料有较高尚的情趣和审美趣味,能给人美的享受。有的同学在审题时往往不注意题目中暗含的对这一方面的要求,选材不够认真,文章的格调不高。'95高考小作文要求根据一个圆想象作文,有些同学想象的画面机械呆板,毫无生气,毫无美感。有一考生写道:"夏天的一个中午,我去民生大楼。路过十字路口,看到交通警察站的那个岗楼是圆的。进了民生大楼,迎面碰见一女售货员,她的脸也是圆的。她的背后,摆的一排排脸盆,都是圆的。另一边商品背后是一幅大广告画,画着一个运动员在溜旱冰,他的背弓成了半个圆,脚下也仿佛滑出了半个圆,这时候来了一个小经理,他的头也是圆圆的,眼睛也是圆圆的。"且不说他写了这么多的"圆"违背了命题的要求,就是所写的内容,也没有一点美感,流露出的感情也格调不高。有一位同学在《童年趣事》这篇习作中选了这样几则材料:①恶作剧和新分配来的女班主任作对;②想办法吓唬胆小的女同学;③根据同学们生理或行为上的缺陷给同学取绰号。也许这些事情在作者童年时确实感到有趣,但是作为一个中学生至今仍然视之为有趣,表现出的趣是很不高的。尽管作文命题一般并不明确提出审美趣味方面的要求,但是在选材时,一定要有明确的审美指向,选用格调高的材料表现主题和中心。 

  文章的境界问题看上去似乎是个单纯的思想问题,其实对整个文章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要求作文要有高境界,并不是要同学们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而要收光聚焦,点材成金,言发于哀,情出于腑。要不,伪而不诚,浮而不实,正是低境界的表现。 

  古人云:"言为心声",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材料的提炼、概括主要来源于考生的思想。考生要在应试中将材料聚成一个"闪光点",将应试文章之龙能够点上炯炯之睛,就必须通过教材的学习,锤炼思想,陶冶情操;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扩大视野,拓宽领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事物,把握本质。 

  总之,考生社会经验丰富了,思想水平提高了,就可将文章的散兵游勇统一在一面旗帜之下,使之成为具有战斗力的精兵强将。"博学才能多才,远见才能卓识",考生只有将学、见、才、识结合起来,才能写出"出人头地"的文章。 

第五招 做一个好裁缝 

--要有优美的写作形体      

  裁剪好的毛料不缝纫是一迭碎布,零件不安装是一堆废铁。应试作文有了好的意旨、材料和情感,如果不能将它巧妙的组装起来,那它永远也不会给人造成完整的形体美感。 

  所谓形体美感,是指文章以完美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框架,使审美对象在整体的自然和谐中产生出"心旷神怡"的感觉。 

  就应试写作来说,它的形体包括题目、开头、结尾、正文的安排顺序、过渡和照应。只有这些方面都显示出美来,才能给人以完美的享受。反之,如果考生在这些方面仅是"跟着感觉走",题目平庸,开头平淡,层次紊乱,结尾无奇,即使你立意新颖、才识高超、情感真挚,也不能为人所接受。张艺谋导深的《红高梁》之所以能醉倒一大批,他的《秋菊打官司》之所以能倾倒一大批,其实说到底,它的效应并不在于故事情节的曲折,而在于导演独具匠心的结构安排。由此可见,安排好文章的形体结构,对于一篇文章的成败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在应试写作中,应如何安排好自己的文章形体呢? 

  2000年高考作文不少考生,不会独立拟题,有80%的考生没有"自拟题目",而是直接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话题作为题目。 

  1、巧饰题目,要一目传神。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第一眼留心的地方。有一个好题目,便是成功的一半。许多考生非常注重这一点,令阅卷老师的双眼为之一亮,比如2000年高考作文题,有个考生以为《一花一世界》,一花便是一个世界,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花,便有说不清的"世界"答案怎么是一个呢?既切题意,信息量又多,给人很开阔的想象空间。人常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古代画家铁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晋代顾恺之在墙上作维摩诘画,头身画毕,唯剩眼珠,观赏者一看便视为平庸,顾恺之挥笔在眼眶中只一点,顿时神像容光焕发,飘然欲下,人皆叹为神来之笔,其实在应试中,题目的制作也与此同理,那么考生要制作好的题目,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①使用生动活泼的群众口语。如1992年高考优秀记叙文中有的同学所拟的《小雨来得正是时候》、《碎玻璃片和污迹哪去了》、《我们都来干》、《对,就这么办!》由于语言生动活泼,褒贬分明,才动人心弦,收到良好效果。 

   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如92年这些作文命题:《心中的雨》、《呼唤晴朗的天空》、《走出乌云的太阳》、《美--道德之花》、《一千个零比不上一个1》、《中国人失掉了公德心吗?》、《君子动口不如动手》、《美的回归》等,这些题目运用了比喻、象征、拟人、反诘、仿拟,题目既准确、鲜明、生动、又表达出考生的褒贬情感,惹人喜爱。 

  ③恰当引用成语、名言、歌词。有些流行歌曲,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引起了情感上的共 

鸣,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其歌词有的清新优美,有的充满诗情画意,有的蕴含哲理,有的耐人寻味,有的催人奋进,如能恰当地将它化为文题,则有事半功倍之效。如,A、《有钱难买幼时贫》(引名言);B、《响鼓还须重锤敲》(引俗语);C、引有歌词的有:《风雨之中昂起头》、《《走过去,又是一个天》、《希望还在,明天更好》、《少年壮志不言愁》;D、还可引用书名如《点一盏心灯》。如92年作文有的同学命题是《将心比心》、《如释重负》、《姑娘你慢些走》等,三南试题有续写的题目命为《大胆往前走,莫回头》,89年考生命题是《愿你不坠青云之志》。这些题目使人倍感亲切。 

  歌词、成语还可以翻新,如《杞人忧"地"》(翻新"杞人忧天")、《招"才"进"宝"》(翻新"招财进宝"),再比如:我真的好恨你(翻新"我真的好想你")。 

  ④增加命题的隐含色彩。中国人都有一个习惯,什么东西越隐秘,别人就越想明白,这个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在历年自命题测试中常常出现一些这样的标题,如84年就学生作文问题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命题为《蜜蜂、鹰眼、镜子》、《显微镜与望远镜》;90年自命题作文有考生命题为《花+刺=生活》等,由于题目具有一定的隐含性,所以激起阅卷人急于有白其理的强烈原望,从而产生一定的魅力。对于求解公式题目更能吸引读者,比如《杂文报》上有篇文章《1+1=?》。我们可以分别解出三种答案:1+1=1(两人同做一个人的活)1+1=0.5(两个和尚抬水吃),1+1=0(两个领导扯皮,不办事),我们还可以作出另一种解答:1+1〉2,例如:氮和硼的化合物硬度竟能超过金刚石许多倍;既懂文又懂理的人的成就就会超过只懂文或只懂理的两人的成就;两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古老的戏剧加上现代化的电声能产生神奇的艺术效果…… 

  《1+1=?》也许你会说,"这太容易了,幼儿园的孩子都知道等于2。"然而一对年轻的夫妇说1+1=1,1个男人加1个女人组成一个家庭。一位老奶奶说1+1=1,1支筷子加另一支筷子就是一双筷子。一位林场工作说1+1=1,一棵树苗加一双手等于一片森林。 

  ⑤运用数学式子设题。题目新颖别致,会产生一股强劲的吸引力。如,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有一考生这样拟题:《你指责他+他指责我+我指责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再如,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兄弟俩睡一顶蚊帐内,分睡两头,帐内有蚊子,谁也懒得赶。兄弟俩被蚊子咬得睡不着,就用妈妈准备好的蒲扇只把自己这一头的蚊子赶走。赶来赶去,蚊子依旧在帐子里咬人。"如果以这一故事作为题材写一篇自拟题目的议论文,可从这些角度拟出如下这些题目: 

  从兄弟俩只顾自己一头,不顾对方一头,可拟出--《要关心他人》、《不要以领为壑》。 

  从兄弟俩没有联合起来共同赶蚊,可拟出--《齐心协力才能消灭蚊患》、《各自为阵,后果不堪》。 

  从兄弟俩都没彻底将蚊子赶出帐外只顾眼前片刻安宁,可拟出《把眼光放远一点》、《鼠目寸光者,戒!》 

  从兄弟俩赶蚊的后果,可拟出--《自私自利终将害自己》。 

从妈妈为他俩已预备好蒲扇而二人却不能赶走蚊子,可拟出--《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以上诸题目,都是根据议论的不同角度拟出的,而且是较为切题的。但要标出新意,这些题目确实欠鲜,这就需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如果我们这样去思考,兄弟俩人赶蚊子毫无结果,这不是数学上的1+1=2,而是实际效果中的1+1=0。所以,拟出《1+1=0》为题更有一翻趣意。 

  数学是一门科学,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人们不仅可以用数学来反映生活,也可用数学来进行思维,说明道理。如"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句话就是用数学不等式来思维的,说明众人智慧高的道理。写议论文也可以用类似数学式子和数学术语来设题,用近似解题方法去构思。如1990年有篇高考得满分的议论文,从一个小姑娘的手被玫瑰刺破就认为玫瑰园不是个好地方,引申说明培养人才要多看到长处的道理,用数学不等式作题目,用题目的不等式的哲理来论证道理,这篇作文标题是:7+(-3)〉0+0这个数学不等式题目揭示了有七分优点三分缺点(用"-3"表示缺点)的人才,要比既无什么显著特长又无显著缺点的平庸之人可贵的道理。选拔人才看七分的长处,看他三分短处。数学构思法,设计数学式题型是作文成功最要的一环。题目设计得好,确实给人一种直观、形象、奇妙的感觉,具有吸引读者的作用;读后再看看标题,给人回味无穷,印象深刻之感。怎样设计这类题目呢? 

  第一,数学术语式题型。如: 

  A、吃苦要做加法,享受要做减法。B、解决困难要做除法 

  第二,文字加算式(含不等式)题型。如:A、交友=诚心+虚心。B、高分≠高才 

  第三,文字加数字题型。如:A、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B、现代人=长×宽×高(眼光长、知识宽、境界高) 

  第四,荒诞的数字式题型。如: 

  A、1+1+1〉1(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汪议相信群众 

  B、5+(1)=0(高考5科成功,有一科失败导致高考失败) 

  --谈中学生不可偏科 

  C、45+10〈45(课堂和课间都在学习,反而不如抓紧课堂学习效果好) 

  --谈老师讲课不能占用课间休息 

  D、8-1〉8 

  7个小时的工作,1个小时的休息(或锻炼),效果大于8个小时的工作效果,要劳逸结合。 

  E、《5+2〈7〉(5天上课+2天双休日补课〈正常一星期的效果〉 

  数学公式型题目,正题下面能加个副题更好。论述这类题型的道理,只求数学题式的内含哲理性,不要机械地按数学公式和字面去理解和解释它,只有从内含的哲理性去理解阐述,才有论证力量。所以,"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此处要做到:顾盼生姿,灵动含情。 

  总之,不管采用什么形式命题,要使题目本身产生出一定的魅力,就须在独创性上下功夫,因为"独创是最美丽的花朵",只有独创,才能出新,才能一目传神。 

  2、雕饰"凤头",打好第一枪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说:"观赏文章的人,最留意的是开头落笔之处,故有"笔落惊风雨"之说。如果这个地方象石破天惊,涌现珍宝,那么全篇文章就会象高崖泻水,光汹涌澎湃。俗话说:"头好一半文。"所以每位考生要想使自己的文章给人以美感,就必须雕饰好"凤头",在开头处打好第一枪。 

  在考场上,好的开头大多是高瞻远瞩,言简意明,设置悬念,催人思索的。它的目的在于给人以清楚明白而又不同凡响的印象,逼出阅卷人强烈的阅读欲望。如2000年高考作文有这样的开头:A、"牛买了,父亲的魂儿丢了",这个开头凝重、简洁,有一种责任感蕴于字里行间;B、"六月,暮雨潇潇",这个开头含蓄,有诗的韵味;C、有的开头自然:"四'伯乐'相马:高个子'伯乐'说马太矮了;矮个人'伯乐'说马太高了;瘦个子'伯乐'说马太肥了;胖个子'伯乐'说马太瘦了。"这说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看问题得出的结论也不同;D、有的用对联开头,不同凡响: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如1988年高考作文《习惯》,湖南一位考生的议论文是这样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了,就象运转惯了的机器,自然而然,不必凝神若思,劳心伤神,裨益非浅"。这是以格言、比喻开头的,即言简意明、形象地点了题,提出了论点,又留下了问题:为什么习惯了裨益非浅?有什么裨益?以此方式开头,既让卷卷人明其要说之理,又引发其注意和思考。考场作文,由于时间紧迫,篇幅短小,一般以开门见山,落笔入题为好,要能够:一句请出佛祖来,使人一读开头,便能感受到你的观点、思想、感情。考生尽量做到开门正、入题巧,起到"先发制人"之工! 

  如一位考生在《我说"减负"》一文中这样开头:"书,一叠叠堆起来;书名,一天天重起来;眼镜,一圈圈厚起来。沉重,沉重,沉重。"作文开头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抓住了阅卷老师的心。结尾宣得也很精彩:"看看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吧,减负,迫在眉睫!" 

  3、修饰"豹尾",撞响警世钟 

  如果说好的开头有"先发制人"之功效,那么好的结尾则有"后发制人"之威力。古人说:"结尾如撞钟。"这个钟撞得响亮,就能唤醒社会,澄清是非,振奋精神,使阅卷人似听如来佛法,受到鼓舞,翻然大悟。例如1990年高考时,北京考生写的《花+刺=生活》,在全文论述了生活中有花也有刺,每个人要经得住"刺"的考验后,在结尾写道:"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没有失败的成功只能算作侥幸!没有波涛的海洋只能算作一潭死水,没有刺的玫瑰,不算作真正的玫瑰,要想摘到成功的桂冠,你必须得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个结尾既是全文的总结,又包含哲理,发人深思。 

  应试作文的结尾,不管是百川归一,还是琴音绕梁,不论是凯旋礼炮,还是点石成金,要能"结"得住,"断"得下,要能顺应自然,水到渠成,起到深化主题、强化形象的作用,切不可草率收兵,或画蛇添足。 

  提倡列提纲、打草稿的习惯,先想怎么开头,再想怎么结尾,再想中间使用的材料。 

  4、撑起"猪肚",要有撼人心魄的精段美 

  在结构上做到开合自如,纵横捭阖。开,"滚滚长江东流去";合,"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古人将文章的主干化作"猪肚",是由于它容量大,内容丰富,原来许多毫不相干的人、事、理,都被考生纳到此处,来共同表现主题体现情感。这些"大小肠"安排不汝,必然影响到文章的质量。古人写文章讲究文法,即"言不物,言有序",要求不仅要有丰富、具体的内容,同时还要有合理的顺序安排,不管是山泉出谷,七环八折,也不管是江河决堤,卷起千堆雪,但人与物、事与理都必须有必然的联系,既要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又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使文章上下一体,前后贯通,气势浩荡,起伏有致。一些考生的失败之作,它们之所以给人造成"支离破碎"、"不知所云"的感觉,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注意层与层、段与段、事与理、人与物之间的联系,缺乏必要的过渡和照应。 

  在行文过程中要自始至终把握整体,用整体去统帅局部。文章一个具体的用语,要考虑到在全段的位置和作用,下下句的连续;一个段落的构成,无论是句型、长短、表达方式都要考虑到与邻近段落的协调,在整体中是否确切、恰当;文章结尾要看开头,如何呼应,有无重复。这样,就可以做到全篇层次分明而又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如1990年高考作文(花下有刺,刺上有花)某位考生就是因此而招致失败的。他在第一段引出A姑娘这则材料后,第二段提出了全文论点,第三段是这样写的:"生活中的事往往都这样,带有两面性,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弊的一面。举个例子说明一下,1986年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许多人便对核能工业产生了怀疑,认为不安全,还是延用老模式,煤、水发电既安全又方便。君不见,我国建设大亚湾电站初期,反对信件雪片飞至(接下来分析核电站的利弊)……从这里我们可知,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但不要因为有一些弊端就完全否认了有利的一面。"接着第四段他写道:"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同样应该去弊取利,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而不应该因某人的一次过失,从而否认了他的一切。"第五段他写道:"香港、澳门不日将回归祖国怀抱,一国两制的建立为两地的繁荣和祖国的统一、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接下来分析一国两制的利弊)……因此,我们不应当怀疑一国两制,而应当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和学习,为祖国的繁荣统一做出贡献。"这篇作文选材很好,对核电站利弊的分析和对一国两制的分析都不错,可以说是内容丰富。从内容上看,该文达到一类卷水平,但阅卷人仍将其定为三类卷,其原因就在于三、四、五段之间严重脱节。第四段"同样",让人感觉两段间是承接关系,而实际谈的是两码事;第四段与第五段内容跨度太大,没有过渡性语句。三段各自为政,互不粘连,缺乏必要的缀合,呈现跳跃状态。  

  如2000年高考作文题,有一考生以《世界因多彩而精彩》,共用了14段。其开头段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世界因万物而多彩,因多彩而精彩。"寥寥30余字,短短两句话,却暗引毛泽东诗词名句,破空而来,如高山坠石,黄河落天。主体8段,分历史、文学、自然、人类四个方面展开议论抒情,每个方面均先用长段铺设,再用"所以我说:××因多彩而精彩"单句构段作结,一放一收,张驰相间,纵横古今,浓郁而淋漓地抒发了内心的激情。以谈文学的两段为例:"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也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长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这里广征博引,铺开感情。所以我说:"文学因多彩而精彩。"这是收束,小结上段内容。这种构段法在旋律上匀称地起伏波动,形式上重复回环而感情上过渡发展,结构上不呆板不松散,既紧凑平整又流畅自然。再看结尾三段: 

  "是的,太多了。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就借我一双慧眼吧!用它,去领略春华、秋实、夏炎与冬寒;用它,去笑对阴晴圆缺、潮起云落。 "只因我相信,只有万花齐放,才是春满人间,那又何必去追求一枝独秀呢?" 

  "因为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这种结尾画龙点睛,使文章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深化。真是文尽思不断,曲终意无穷。 

  由此可见,过渡是材料的粘合剂,是段与层结合的桥梁。凡思路转折,叙事更迭,人物转换,论题变化,总分起止以及表达手法转化,都要安排过渡。在考场作文中,一般常用的过渡形式是关联词、过渡句和过渡段,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要力争做到自然、鲜明、精巧,使结构浑然一体,另还要注意必要的照应,即:精致的"凤头"点题、肥厚的"猪肚"联题、有力的"豹尾"扣题。只有如此,才能在应试中创作出一个独具一格的完美的形体,使阅卷者在"完美的显示"中,感受到出"心旷神怡"的魅力效应。 

  第六招 不防施展一下魔术 

——要有醉人的写作文采    

  1、修辞是作文的魔水 

  应试写作需要有新颖之意,独到之识,真挚之情,优美之形,但这些构思还只是灵动的游鱼、虚幻的影踪,待诉之于笔端,有的早已是"云深不知处"了,大多考生有这样的体验:想明白的未必说明白,说明白的未必写明白,写明白不一定能写生动。有的同学事先总是想得很好,却写不出来,即使勉强写了出来也不生动,不感人,与自己原来的意愿大相径庭。由此可见,从构思到成形,其间还有一条沟壑,考生要穿跃沟壑、捕鱼入厨、聚影成像,不借助工具是不行的,而这个工具就是语言。 

  巴甫洛夫曾经指出:"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善,如果不依靠空气支持,就不能使鸟体上升。"同理,在应试写作中,如果没有语言的支持,再好的主题也难以存在,再好的思想也难以表现,再好的情感也难以寄托,整个文章也难以升腾。如果一篇应试作文会使人"听到这种语言,心中感到暖洋洋的,会让心情舒畅"(别林斯基),就必须使用好语言。 

  在高考中,语言项的要求是规范、连贯、得体。所谓规范,就是符合汉民族的语言习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所谓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语息贯通;所谓得体,就是指既合乎文体特点,又合乎语言交际的环境。考生做到了这几点,就基本上达到了高考测定的语言指标,由此而取得语言项的分数不是难事。然而要夺取考场作文的胜利,让自己的文章出类拔萃,还须增强语言的文采魅力。 

  那以,考生怎样才能在应试作文中以自己优美的语言文采使阅卷人为之陶醉呢?首先要使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将这些"魔水",恰当地洒在应试写作上,就可点石成金。既可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且也可平添文章的色彩与气势。 

  如1992年高考优秀作文中有一篇《春雨潇潇》,文章开头这样写的:春天的雨本是那么迷人,像牛毛、象细针,丝丝缕缕,轻飘细扯,可是这一切在"运动鞋"的心中都成了惹人心烦的东西。刚才那个"玻璃罐事件"把他的雅兴全赶跑了。这一短短的开头,一连运用了比喻、比拟、借代、对比、反衬等多种修辞,既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看到了春雨迷人之景,显示了描写对象的特点,又通过对比,反衬出"运动鞋"内心之情,可谓清水出芙蓉,使文章散发出沁人的幽香。 

  又如一篇论文《一千个零比不上一个1》,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一千次承诺比不上一次付出;一千句话比不上一次实践。0,看起来大腹便便,再加上'一千个',更给人一种貌似强大的感觉,实则它依然代表着空无,代表着虚伪;1,看起来虽然骨瘦如柴,但它代表着真实,代表着存在。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在这些情况下,动动手却更有君子之风……"这段文字虽是议论,但由于排比、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情,取得了形象生动,情绪激昂,气势磅礴的表达效果,使人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但要注意;"魔水"是不能乱洒的,否则一切都会变形、走样。要求我们"魔水"用在当口,恰到好处,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比如2000年高考作文,有个考生命题为《世界没有定式》,这样写的:"世界事物千千万万,大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趣。譬如观赏一朵花,美学家注意到它的色彩,植物学家研究它的生活习性,环保学家则在考虑它是否可以吸收有害气体,文学家不免吟咏起'芳心谁剪刻,天质自清华'的诗句。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难道你所说他们中有谁不对吗?如果那样的话,世界岂不变得单调乏味了吗?"这段议论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为一体,通俗形象地论证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所举事例虚实相生,典型精当。从句式运用上看,有陈述句,有感叹句,有疑问句,读来抑扬顿挫,你能不由衷赞赏其文采美吗? 

  在考场作文中,除了使用一些积极修辞之外,还必须使用一些消极的修辞手法,注意表达方式的转换,句式变换。使用叙述议论抒情相间,让长短整散并用,忽而刻画形象,忽而抒发情怀,忽而激情如瀑布,忽而蜜意如溪流,整句如仪仗行进,散句似林间信步,让阅卷人在你的语言文采中,领略到一种美的享受。如1992年高考作文中一篇《"伥"的心态》,这篇文章有一段写道:"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不幸被虎吃掉令人同情,但化为鬼魂之后却引诱别人充当虎的食物,这种行径又着实可恶。时至今日,伥的阴魂不散,仍在人际间徘徊。不是有人,自行车被窃后就偷别人的,美其名曰'利益均沾';染上肝炎,偏到饭馆用餐,为的是'有福同享'。狭隘自私的人遭到不幸便憎恶世间的一切人,不择手段地加以报复,包括素昧平生的无辜者,以此来发泄愤怒,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这段文字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句式有长有短,有整有散,不仅使行文流畅,而且庄谐结合,给人以多姿多彩的感觉。 

  语序改变会产生奇效。汉语的表意是丰富多彩的,仅语序的变化就会使含义大相径庭。如:"两个学校的老师"和"学校的两个老师"是截然不同的,这显示了老师数量上的"少数""众多"之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显示了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如果把语序变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因为前提变了,"我"的思想觉悟也就显得偏低了;"官出数字",说明那官想借用假政绩来邀功,而"数字出官"则说明上级领导不明真相、不负责任,对弄虚作假者不但不予制裁,反倒加以提拔。如此种种,真是不胜枚举。语序改变会产生奇特的修辞效果,显示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请看下述生动有趣的现象: 

   一位将领,在镇压农民起义军时屡吃败仗,不好向皇帝交代,他机智地在奏折上把"屡战屡败"的现实写成"屡败屡战"。这样一改语序,就把一个败军之将描述成玩强战斗、誓死拼杀、决不服输的军事统帅的形象。 

  语序的改变可以显示辛辣的讽刺意味。如当今社会上编印了好多《名人辞典》,由于绝大多数人典人远非"名人",于是有人讽刺说那是《人名辞典》。"名人"变为"人名",那辞典也就不过是本"花名册了"。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劣迹斑斑的领导正在台上振振有辞地讲话,台下的听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漫画的标题是《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由"他讲"变为"讲他",立刻把这幅漫画的主旨揭示出来了,同时给读者以异乎寻常的审美愉悦。 

  语序的改变用于歌词,使歌词变得异常生动。宋祖英演唱的《辣妹子》里,那就是辣妹子的特点突出来了,那就是辣妹子"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不怕辣"是一般情况;"辣不怕"把宾语"辣"前置了,突出了"辣",意思进了一层;而"怕不辣"却更鲜明地显示了辣妹子耐辣的能力,因为她把"辣"看成了一种享受,没有了"辣",她就不舒服了。语序的改变用于生活上也很有意思。有一位很幽默的农妇,谈她家的生活状况,她对人说:"人家吃什么有什么,我们有什么吃什么。""吃什么有什么"显示了生活的高档次,而'有什么吃什么"就显得不能讲求,揭示了生活水平的低档次。她用改变语序的办法、用对比的格局,形象生动地陈述了她家生活水平的低下,尽管她并没意识到她已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 

  2、流行的话儿真精采 

 在人们口头上流行的语言,妇孺皆知金玉良言,往往是最生动、最活泼的。它包括古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报刊杂志上流行的新语汇和流行歌曲的歌词。这些语言是考生非常熟悉的,有的已深深印在脑海里,在考场灵机一动,得来全不费功夫。如果考生能将这些恰当地引用或活用于自己的写作,往往能起到化平淡为神奇的功效。在1992年高考的优秀作文中,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一位考生在抨击了"红雨衣"将玻璃罐踢得更碎的行为之后,他写道: "虎已经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伥的消失也已为时不远,已所不欲,偏施于人的妖雾必将被先人后已推已及人的清风所吹散。"其中的"已所不欲,偏施于人"就是对古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活用。(1961年台湾省的命题作文就是《论"已不所欲,勿施于人"》) 

  又如一位考生在综合批评了"红雨衣"、"伞下一对"后写道:"无论办什么事,'眼高手低'就会觉得事情堆积如山,无法下手,'嘴勤腿懒',那你就只有等着'天上掉隐饼'吧。其中的"眼高手低"、"嘴勤腿懒"、"天上掉陷饼",引用的全是群众口语。由于这些古语活化和口语的应用,使文章情趣盎然。 

  另外还有一些考生将流行歌曲信手拈来,也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如写"运动鞋"一脚踢碎了玻璃罐,他立即意识到:"踢脚也不能跟着感觉走","那一脚带来了我的烦恼",当他认识了错误,清理了垃圾,别人赞扬他时,他答道:"这是我应该做到,擦干汗,不要问,为什么。"然后他哼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歌曲回家去了。由于文章巧妙引用了一些流行歌辞,涉笔成趣,既深化了主题,又使人忍俊不禁。 

  注意:大白话不等于口语化。许多著名作家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在作文时尽量采用口语,"用自己的话来写",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以为是群众口上讲的"大白话",这是一种误解。 

  由于对"口语化"的误解,我发现有些同学作文中的口语,其实成了病句。譬如,称"农贸市场"为"自由市场",这就不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口头上这么说是可以理解的,但写进作文就要明确写上"农贸市场",因为"自由市场"含意不清楚,人们也可以理解为"小商品市场"。又如,到儿童学术剧院看了话剧以后,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这样评论:"同学们都说,活人做的戏,比电影电视好看。"这"活人做的戏"是什么意思?电影、电视不也是活人拍摄的吗"这句话人们在口头上说说还可以,作文时就要加工上"直接表演,要比看电视电视亲切。"由此可见,群众口头上的大白话并不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口语化"。 

  所谓"口语化"是指把群众的语言(大白话)加以提炼、改造、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合乎语法规范的书面语言。因此,我们不要以为"口语化"很简单,就是把群众的口头语言照抄到作文里。这就错了。语言大师赵树理早就说过:"口语化"是要对群众的口头语言下一番"修理"的功夫,"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尽量删去,不连贯的地方补起来。以说话为基础,把它修理得比说话更准确、鲜明、生动"。我们应当记住语言大师的教诲,学会修理"大白话",使我们作文中运用的口语,既生动活泼,又合乎语法规范。 

  3、要的就是"金刚钻"语言 

  用"金钢钻"的语言进行写作,意思是说一篇文章要有点份量,没有闪光有力的语言是不行的。晋代文学批评家陆机指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果作者在文章中锤炼出一句或几句警策性的语言。由于语言的精粹与警辟,常常能使全文光彩照人。有时阅卷人看一篇文间,就是冲着那两句格外警辟的话去看的。可见锤炼语言,应试作文亦很要。 

  如1992年高考作文,有同学针对伞下的一对和高跟鞋的牢骚,提炼出:"不要忘记,空洞无物的牢骚,是思想上的贫乏,行动上的懒惰","八十年前,鲁迅先生曾发出救救中国的呐喊。八十年,也许太长了,长得使人淡忘,八十年,也许太短,短得还未唤醒人的良知。"这些语言使读者的思路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一效果的产生,正是这些深蕴哲理,富于启迪意义的警句的激发。 

当然要提炼出了"闪光"的语言,并非易事,如果在考场上提炼不出闪光的"金钢钻"语言怎么办?办法是:"借光",在关键处恰当引用了一两个名言警句,也同样会使文章生辉。 

  例如1990年高考时,一位考生在写过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刺"之后,在结尾处写到:"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上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虽然在今天,人生中并没有那么多的鲜血,生活也不惨淡,但我要说:敢于直面困难,正视'荆棘'的人也是真的猛士。朋友,青春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挺起胸膛,走自己的路吧!"很显然,这位考生由于借用了鲁迅和但丁的话,也使自己的文章生出了熠熠的光辉。 

  再如,1993年高考作文《梧桐树下的议论》,对文章的立意、内容、结构、写法都作了很严格的限制,考生只能"带着镣铐跳舞"。有位考生便在首段的起始句上做文章。他引用了三组古诗,以领起每段的内容。用"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牛朗织女星"描写夏夜景色;"用"芳林新叶催陈叶,长江后浪推前浪"赞美新树皮;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领起对老树皮的赞扬。这样既符合题目要求,又显得很有文采,文章自然"跳"了出来。 

  语言是思想内容的载体,是阅卷人产生美感的契机。它既可载舟,又可覆舟。为了使自己的语言能够支持想文章内容的飞腾,我们每位考生都应努力从人民口语中,从文学作品中去提取语言的精华,从课本中,从报刊中去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和运用语言的技巧,并时刻把自己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心里,用纸之砧,心之锤去锤炼它们,以便在应试中用自己的"八抬花轿"送出美貌的"姑娘"。 

  第七招 也许,你还得学点儿绝招 

——要有应试的写作技巧   

  1、扬长避短,避实就虚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光靠硬拼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树立信心,端正态度固然是写作的前提,但讲究"技巧"更是取胜的关键。 

  人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考生在写作上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形势,然而考场上是绝不允许你将自己的短处、劣势过分暴露出来。有时稍不留意,一两处不可原谅的败笔,就会让考生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么,我们在实际应试写作中怎样扬长避短、避实就虚呢? 

  (1)扬长避短。考场作文都有一定的"突然性",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出其不意。有时命题也可能恰巧命在考生的薄弱环节上,这就需要考生沉着地采用扬长避短的策略,比如作文试题要求记叙文,而自己却擅长分析议论,那么可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在记叙的过程中时而来一段精辟的议论,这样,不仅可使文采飞扬,而且还能起到画龙点精,升华主题的作用;如果自己长于记叙描写,而考场作文却要求写议论文,那么采用以事例来证明论点或夹叙夹议,使作文既形象感人,又富有气势;如果自己长于想象,写记叙文可由远及近,由点到面地联想,将文章写得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写议论文则可古今中外,东西南北联想,让文章八面来风",写得既有广度,又具有力度。如1982年上海一位考生,在考前一直准备读后感的写法,可一上考场发现题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命题作文,当时就慌了神,可又静下心来一想,此题目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这次作文虽不是写读后感,但提出了其中点睛之笔,而写读后感不正是要抓住文中的名句或观点集中议论谈感吗?正是本陌生的作文马上熟悉起来,挥笔而夺取了上海市作文高分的宝座。 

   在文章的表现方法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作文中,也可根据试题的宽余度,做到扬长避短。一篇文章的"表现"是综合性的,我们在此从三个侧重点来分述。 

  首先要选择擅长的文体。现在的高考作文,上海卷几乎每年是文体不限,全国卷也有时"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现在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淡化文体,这样就给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了充分的自由。有人擅长记叙文,有人擅长议论文,也有擅长杂文,每位考生要了解自己擅长的文体。文体不限,说明任何一种文体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而具体到考生,应该说肯定会有一个最佳的选择。当然,根据不同的作文内容,每个人文体特长也是有位移的,但基本上是比较固定的。 

  其次,要选择擅长的行文结构。文章的结构必须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但更要适应学生自身的表达特长。同为记叙文的顺序和线索,有人爱以时间,有人好用空间,有人却擅长时空结合。而《琐忆》、《谁是最可爱的人》,则是用材料的性质来安排结构的。也会有人按认识发展的顺序,如《荔枝蜜》,更有人擅长以人物的意识流动为顺序,不一而足。从文章的结构的基本环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来看,也明显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色,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三,要选择擅长的语言形式。语言表达主要是方式和方法问题。文章是语言的艺术,人对语言的领悟和驾驭也是有明显的区别。有人擅长议论、说明,有人擅长叙述、描写。有的人语言庄重严谨,有的人语言生动、诙谐;有人朴实,有人华丽。近些年,高考作文要求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强调了综合运用,但具体到每个考生,具体到某篇文章,还是有一个最佳选择的。作文语言就像一个人的衣饰及所表现出的气质,如果穿惯了便装的人突然去穿西装,就显得特别别扭,失却了自然的形象。要是一篇作文,突然改变自己的语言形式和风格,就很难行文顺畅。可以说,在文章写作中,语言是最能体现个性的地方,每个考生都要准确把握自我。 

  (2)避实就虚。高考作文虽然就其原则来说,是要照顾不同地区的特点,让人人有话可说。然而在实际中也总有照顾不到每一位考生的地方。遇到这种情况,考生应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战术,绕开正面,攻其侧翼。例如1985年高考作文是要求就某学校被化工厂污染一事,给《光明日报》写一封信,有些山区考生对此犯了难,因为他们对环境污染的情景没有具体感受,如瞎编一通,只会破绽百出,如什么师生戴着防毒面具上课,人人都得了肺结核等等,夸大事实,不切实际,给阅卷人造成虚假之感。有位山区考生,面对这一难题,没有采取正面进入的策略,而用大量篇幅描写学校没有被污染前的美景,写得真切、具体,很有体会。由于考生避开了难写的正面,从侧面入题,由本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窘境,顿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局面,同样给阅卷人以美感,进而夺取了考场作文的胜利。 

2、藏拙露巧,急中生智 

 1)藏拙露巧。考场写作是平时作文的检测。平时作文基础好,考生大多在考场上能"逢凶化吉",而平时写作基础不大好的同学,在考场上尽量作到藏拙露巧。字写得不好,起码要做到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使阅卷人看得清,不厌烦;篇幅拉不开,记叙文就增加描写或插叙成份,议论文就采用事理结合,正反结合,中外结合,古今结合,社会与自然结合,作文与政史地数理化结合……。不会写命题作文,就始终抓住题目的题眼来发挥;不会写材料作文,就抓住材料中的一个关键句去创造,写出事情的先后经过;写不好议论文,就起码写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安排不好结构,起码可以采用"三段论"……总之要尽量将自己的不足隐蔽起来,将自己的长处暴露出来。让阅卷者不识你"庐山真面目",这样才能做到"遇难呈祥"。 

  (2)急中生智。在文章中运用名言,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而不少同学在考场上只记得有此名言,却不知出自何处,何人所说。如果随意而写,会出现"张冠李戴"的败笔。 

   例如1989年高考作文要求写封信,不少考生在末尾用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一语,而说到出处,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列宁的教导,有的说是鲁迅的名言,令人啼笑皆非。其实,这话出自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之口。 

   再如,1997年的全国高考作文中,有的考生举例时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明代爱国名将梁启超的句句。更有甚者,有的考生居然写王若飞舍身炸碉堡,董存瑞挺胸堵机枪等;有个考生为了论证"助人为乐要付诸行动",列举了雷锋为"希望工程"捐款的事例。"希望工程"是出现时间不长的资助贫困地区学生上学的社会公益事业,雷锋已牺牲30多年,怎么会捐款?试卷中还出现了焦裕禄支援西藏、毛泽东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白居易说"安得广厦千万间"等知识性错误,运用"模糊语言"去解决。古代有名言,就用"古人言"、"古代有位名人说过";现代的名言,就用"现代有位名人说"、"有人曾经这样说"、"某位领导人曾指出";外国的名言,就用"外国有位名人说过"……这样就可以使阅卷人只看到鲜花而看不到枯枝败叶。 

3、比猫画虎,借鸡下蛋 

  考场作文不仅要速度快,而且要求质量高。考生要在短时间内,写出质量高能够引起阅卷者情趣的文章,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模仿了。 

   "学生学生,学了就生。"模仿可以生出好作文。"《文选》烂,秀才半。"说的是半个秀才,也是模仿出来的。清代桐城派刘开的《问说》很明显是模仿了韩愈《师说》,现代作家巴金的《家》《春》《秋》模仿的是《红楼梦》。其实,古来文章一大仿,就看你仿得象不象,看你能不能仿出新意来。 

   模仿不仅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也是考场作文不可缺少的方法技巧。例如1988年一位夺取高考作文满分的考生在总结经验时说:"考前我背了60多篇文章,考什么我都不怕"。1990年一位考取南开大学的考生说:"考前我看了一篇谈猫吃老鼠又吃小鸡,应如何看待猫的文章,在考试中让写玫瑰有花又有刺,应如何看待玫瑰的作文,我模仿了人家的观点和写法,结果取得了38.5分(满分40分)的好成绩。 

  高考作文的命题是面向大多数的,要让大部分考生有话可说,命题不会太偏太怪。高考作文的题目似乎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它的影子。 

  例如:1990年上海的《时间啊!时间》可模仿高尔基的《时钟》的写法,86年《树林、森林、气候》可模仿《义理、考据、辞章》的结构,91年联想"圆"的情景,作文可模仿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关于日出地景状,92年的记叙文可模仿"小鞋匠"的心理描写,93年的情景作文关于赞叹新树皮、老树皮的对话可模仿《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的写作手法。有的考生面对题目抓耳挠腮咬笔杆,脑子里放着现成的文章不用,非要到九霄云外去寻找橄榄枝,认为山鸡野猫香,结果写得满纸学生腔,文句不通,文理不顺,得不到高分,这岂能怨人?不过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背默别人的文章或将准备好的若干篇习作不符题意地生搬硬套。这两种情况属于抄袭、投机,是绝对不足取的。而模仿却是经过消化、吸取、借他人之法为已所用,是"比猫画虎","借鸡下蛋"。"比猫画虎",画出的是虎而不是猫;"借鸡下蛋",借来的是鸡,下来的却是蛋。模仿,它贵在继承和创新。 

  考生不能把事先准备好的文章默写出来充数,别起炉灶这是自考,这类作文,不仅"内容"不应得分,"结构"和"语言"也失去了意义。这类试卷不入等次,全文给"0"分或酌情给最低分。 

  唐代的皎然把模仿的方式归纳成"偷语"、"偷意"、"偷势"三种。"偷语"就是仿效别人语句;"偷意"就是袭取别人的意旨;"偷势"就是模仿别人的结构布局,我们是可以借鉴的。每个考生在课堂上都透彻地学过相当数量的优秀课文,有过长时间的写作实践,课外阅读过大量的优秀篇章,有过很多原材料积累,心中都存有许多自己喜爱的佳作,这些都是临场模仿的蓝本。在考场上我们可以仿其开头,力求自己别出心裁,先声夺人;仿其结构,力求自己布局合理严谨;仿其结尾,力求出奇制胜,后发制人;仿其构思,力求语言生动活泼,光彩照人;仿其立意,力求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只要考生善于模仿,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别人长时间完成不了的优秀篇章。 

高考作文"变脸"了,我们该走新路了。 

  不管怎么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考场作文成功之路千万条,千万条路千万莫回头,不到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境界,就不会看到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景色。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