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苏洵的《六国论》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作者:likegang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代著明的散文家。相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二十七岁才发愤攻读。他应进士和茂才异等的考试都未中,促使他更加用功读书,达到通六经百书、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和儿子苏轼、苏辙从四川到汴京(今开封)。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著作二十二篇(即《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呈给仁宗皇帝看,宰相韩琦也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向朝廷举荐。于是仁宗就召试他于舍人院。可是他却假托有病而未去应试。仁宗因为他有才名,就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职务,后来又叫他参加修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之后他就去世了。苏洵著作有《嘉祐集》,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等,苏辙(字子由)著有《栾城集》。父子三人俱以散文名世,后人合称之“三苏”。 苏洵生活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北宋中期。当时北方的辽(契丹族)和西夏(藏族的一支党项族)贵族向内地扩展势力,经常向北宋发动战争。北宋统治者为了集中力量镇压内部人民的反抗,对此则采取屈辱求和的政策。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辽缔结“澶渊之盟”,宋向辽每年输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辽遣肖英、刘六符至宋,索取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及瓦桥(今河北雄县易水上)以南的十县土地,结果定盟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且称之为“纳”。至于西夏,庆历三年(1043)李元昊(西夏主)上书请和,宋答允每年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向他们输银与物,等于是割地献城。苏洵到汴京后,疾恶宋王朝的投降让步路线,主张对辽与夏用兵,因而就有了《六国论》的写作。 本文选自《嘉祐集》里的《权书》。《权书》收有作者论治道、史事和历史人物的十篇文章。本篇是其中的第八篇,原题《六国》,后来的选本一般都标为《六国论》。旨在说明战国时的六国(魏、韩、赵、楚、燕、齐)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指出赂敌必然资敌而弱已,定然招致灭亡。作者以此针砭当时的统治者,希望改“赂”为“战”,以免国家破亡,文章写得中心突出,论证缜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颇有说服力。 苏洵写《六国论》,根据秦并六国而一统天下的历史事实,取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抓住六国赂秦这个关键问题,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加以论述,从而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变对外屈辱求和的政策。全文五段,先总后分,有论有证,由古及“今”,脉络分明。 第一段(从开头到“故曰弊在赂秦也”)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总论点,并作为全文的总冒。开篇触题,“六国破灭”四字一下子就提到读者面前,叫人目明心惊,促人细思寻绎:六国诸侯,有五倍于秦之地,十倍于秦之众,良将如林,谋士似云,为什么竟然被偏居关外千里之秦所灭,究属何因?起笔之中就孕有悬念,为揭出中心论点预畜语势。作者点明六国破灭的原因,为读者释念,首先采取屏除他因,归于一端的办法: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排除了武器与作战两方面的原因,归结到外交政策上的“赂”。首先将“赂”与“战”对举选择,暗示了作者反“赂”主“战”的立场。为什么“赂”是主因,理由何在?作者顺承上文直说其由:“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国力损耗,武器再好,也无力拒敌;再善于打仗,也难以御敌。要使这论点站得住脚,必须经得住事实的检验。六国之中只有韩、魏、楚是真正赂秦的,其他三国却是未赂秦而亡,这岂不与论点相悖逆?作者虑及此点,便自行设疑再解疑,使读者深信不疑,“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这就解除了论点与局部情况间的矛盾,使之具有概然性。 作者在此提出的核心问题是个“赂”字。赂则力亏,力亏则不能战,不能战则国家亡;赂可致自身败亡,自身败亡,则无法援助他国,失强援而致六国互丧。作者将赂秦与六国破灭的关系讲得深透内层,概及全面。作者正反结合、曲直结合、点面结合地提出论点,说明论点,强化论点,使论点坚实难动,为全文设下了有力的总纲。 第二段(从“秦以攻取之外”到“此言得之”)阐述论点:以地赂秦,自取灭亡。这部分又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秦以攻取之外”到“固在不战矣”。以历史事实阐述“诸侯所大患”在“赂”,不在“战”。作者将“战”与“赂”对举,以“得”与“失”对比,鲜明突出地印证论点。文章将秦不战而得与战而得,和六国不战而失与战而失相比较,都是“其实百倍”,很自然地归结上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在于“不战”。 第二层:从“思厥先祖父”到“此言得之”。进一步说明“不战”之患,“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此中含四层意思:一、土地得之不易,弃之甚易。祖先得尽寸之地,要“暴霜露,斩荆棘”,经过了戎马征战的艰难过程;而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如弃草芥”。所得,极言其小,仅尺寸之地,所失,则言其大,系五城十城,一是冲风冒雨而得,一为如草芥之敝而弃,对比更为强烈。二、失之极多,得之甚少。五城十城之失,换得的只是“一夕安寝”。今日失明日割,没完没了,一夕之安极为有限,得不偿失,很是明显,“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形象地写出了不当之失引起的后果。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失十城以兑一夕之安尚未获一夕之值。而事实上后果更坏。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不是填贪囊,而是充欲壑,欲念无已,愈填愈炽。因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以有限之地对无厌之欲,必然导致国家破灭。四、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最后引战国时苏代对魏安厘(xī)王说的话,以形象化的比喻,说明以地事秦的恶果。综此四点,归结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结论。这与上一层“固不在战矣”相应,并深进一层。 本节紧扣论点予以阐述,以得失的百倍之比,起发聩震聋之用;以先祖的创业之艰,激思亲念土之情;以不得安枕之危,启仇视敌寇之心;以暴秦无厌之欲,示必为秦亡之局;引古人之语,喻不可以地事秦之理。文章将史与论、事与理、古与今、敌与我、因与果、利与害几方面通盘考虑,综合分析,写得如百川归海,众矢向的,把主“战”反“赂”的思想表现得鞭辟入里。 第三段(从“齐人未尝赂秦”到“或未易量”)证实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本段以齐、燕、赵“未尝赂秦”的事实、加以论析辩证,证实“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首先举齐国为例。齐是继五国之后,最后一个被秦消灭的。公元前221年,秦收买了齐的相国后胜,由于大将王责乘灭燕之势,举兵南下,一鼓即灭齐,虏得齐王建。作者首先谈的是最后被灭的齐,便于说明“五国互丧,齐亦不免”。齐不“赂秦”却“与秦”,不助五国下场无异五国,这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 其次论及燕国。写燕,由于用兵之故,国虽小却亡于后,后来不用兵而用刺客,便导致灭亡。公元前222年秦派王责攻燕的辽东,俘虏燕王喜,灭了燕国。燕可说是倒数第三个被灭的。燕最初“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到了公元前229年,秦攻赵后向燕进攻。燕国危急,太子丹就用刺客荆轲去刺秦王,思以此 挽救危局,结果未成。公元前227年,秦派王翦、辛胜大举攻燕,破燕都蓟(jì),并继续追击,致使燕王喜杀太子丹以求和,终于破亡。苏洵对燕的存亡,认 为关键在于“用兵之效”。 最后谈到赵国。赵是公元前222年被秦全部灭亡(攻代郡,虏代王嘉),属倒数第二个被灭亡的国家。赵曾经五战于秦,公元前236年秦两次攻赵,赵以大将军庞暖抗击,一胜一败。公元前234年秦派桓齮攻赵,大败赵军,斩首级十万,杀赵将扈辄。公元前233年秦又派桓齮攻赵,赵以大将军李牧反攻,于肥(今河北藁城县西南)地击败秦军。李牧因战功封为武安君,桓齮因败绩而畏罪逃到燕国。公元前232年,秦又调集两支大军向赵进攻,结果又被李牧击败。五战之中,赵两败三胜,尤其李牧的抗战,大挫秦的锐锋。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后,乘赵大旱,次年(前229年)大举攻赵。秦由王翦率上党兵直下井陉;由杨端率河间卒围赵都邯郸。赵由李牧、司马尚带兵抵抗,相持到第二年(前228年)。秦收买了赵的郭开,放谣言说李牧、司马尚图谋造反。赵王迁因此罢免了他二人职务,杀了李牧,起用赵葱、颜聚领兵。结果赵国大败,赵王迁被俘。因此苏洵说“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本段论述,先以齐的灭亡事单出,继而燕、赵合写,最后三国并述。叙齐,言其与秦不助五国而丧。述燕、赵举其“始”与“后”的变化,都是先受用兵之效,后获附秦之非。最后概论三国,如果“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始终围绕着“赂”与“战”,“附”与“武“的问题展开文字,且都归结到“不赂者以赂者丧”,失“强援”,而不能“独完”,进一步证实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使得“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加丁加铆,屹然不动。 第四段(从“呜呼”到“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感叹历史,引向现实。 本段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作者对赂秦问题发抒感慨。文中间用两个“呜呼!”“悲夫!”感叹词领起文句,使得感情激越,语势轩昂。作者先申说并力抗秦的重要,如果以赂秦之地封天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赂秦,则睡不宁席,六国抗秦,则秦食不下咽,可见对秦政策的不同,其结果真是天壤之别。被秦积威所劫,以赂秦招致灭亡。这样的历史教训,“为国者”应吸取。这里的“为国者”更确切说,是指北宋统治者,从而把论史的笔锋一转,引到评当时的社会现实上来了。 最后一段,道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本意。作者根据前面一系列的论述,引出“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以不赂而胜之之势”的道理。接着以“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就从“史论”进入了“剌时,”文章滔滔汩汩而下,至此方入归宿,点明主题,犹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儿一声啼叫,喊出了全部孕育过程的成功。 这是一篇论史文。古人写论史文,不一定如史学论文那么全面分析,往往只是就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来论证。例如苏洵的儿子苏轼也写有《六国论》,那就只从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而发议的。苏洵的《六国论》,目的则在于借此讽喻北宋王朝对于契丹、西夏统治者的入侵不奋起反抗,一味贿赂妥协,偷生苟安的外交政策。论史是为了剌时,谈古是为了说今。作者这种反对以赂求安,主张以战求安的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我们今天在与帝、修、反的斗争中,无疑也是可供借鉴的。 苏洵对六国破灭的原因,只看到个“赂”字,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由于时代、阶级和个人需要的限制,使他不可能看清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秦和六国都是割据一方的封建诸侯国。秦统一之前,都进入了封建制时期。秦之所以能一统天下,是由于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一系列措施得利的结果,今天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另外,苏洵在本文中美化封建帝王“创业”的艰辛,掩盖封建帝王掠夺剥削的本质,寄希望于最高统治者的身上,强调“谋臣”、“奇才”的作用,都是封建地主阶级唯心史观的体现,予以批判剔除。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