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老王》教案

【学习目标】

1、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领会作者倾注在底层人物身上的深沉情感。

3、体味作者平实朴素文字背后的善良与博大。

4、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发掘他们身上美好的一面。

【目标重点】

1、学习通过片断描写人物的方法。

2、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治美的情操。

【目标难点】

学习通过片断描写人物的方法。

【相关材料】

1.作者简介

杨绛(1911—),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文革后主要的散文创作成果是《干校六记》,记述作者1969年底到1972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经历。另一个随笔集《将饮茶》,部分也写到了“文革”期间的遭遇,但更有价值的,是回忆亲人往事的部分。另出版有《杨绛译文集》,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2.语言知识

【音形辨识】

蹬(dēng)车    惶恐(huáng)      田螺眼(luó)    夜盲症(máng)

荒僻(pì)      塌败(tā)         压根儿(yà)     取缔(dì)

凑合(còu)     镶嵌(xiāng qiàn) 冰伛(yǔ)       翳(yì)

骷髅(kū lóu)  攥(zuàn)着       滞笨(zhì)      愧怍(zuò)

【词语积累】

闲话:闲谈。

惶恐:惊慌害怕。

落伍: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时代。

单干户:不跟人合作,单独干活的人。

主顾:顾客。

压根儿:根本、从来(多用于否定句)。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降恪:降低标准、身份等。

凑合:将就。

扶病:带着病(做某件事)。

伛:曲(背)、弯(腰)。

翳:指眼睛角膜病变后遗留下来的疤痕。

滞笨:迟缓、笨拙的样子。

抱歉:心中不安,觉得对不住别人。

领受:接受(多指接受好意)。

愧怍:惭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明星是因为有着耀眼的光环令我们关注他们;伟人做出了非凡的成就令我们关注他们;因为血浓于水我们关注家人……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那些与我们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做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一直在感动着我们。

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老王》这篇叙事散文,是“时代事件中的小插曲”。作者叙述与一位人力车夫的交往,写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善良纯朴的天性。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通过介绍“运动”前与车夫老王的交往,交代了老王的基本情况。作者借用老王自己的话说清一件事:他是个“单干户”。20世纪50年代,“消灭私有制”,连个体劳动者也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老王由于“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交代这件事很重要,也就是说,老王作为一个“没有组织”、“没有单位”的人,他的所有行动都是按照自己的判断作出的,没有受过任何人的指使,完全是“自发”的。

第3段写老王的不幸:人老了,是“光棍”,又瞎了一只眼,仅存的好眼也有病,乘客不愿意坐他的车,怕他出事。——这就是说,他本人的生计也是很成问题的。至于说他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不过是无聊人说的闲话,不足为据。只是如果按通常的写作逻辑,老王无论如何也不像个值得歌颂的人。不但不能歌颂,甚至也不必交往,可是在第3段,读者可以看出作者对老王不幸遭遇的同情。

第4段写老王住的地方:“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人已经很不幸,住在这样的地方,生活的质量可想而知。而就这样一个人,还在关心着别人。

第5段点出了老王的诚实的品格。老王送的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可想他对待别人是诚实的。作者的评价是“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第二部分(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到结束),写“运动”中作者夫妇受迫害期间,老王对他们的照顾。“文革”开始,知识分子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而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坐人力车也被视为是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凌辱,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王一如既往地为作者夫妇服务。作者在这里选取了一个细节来表现老王的为人:当作者要付车钱时,他问“你还有钱吗?”——经历了抄家和批斗,许多高级知识分子的确已经倾家荡产,老王能关切地问出这一句,表现出他的善良。这一句话在那个特定的时代环境中,很能表现出人的品格。

老王重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可是却上门把鸡蛋和香油送给作者,虽然作者坚持付了钱,老王也接受了,但是在食品匮乏的年代,在老王自己患重病需要营养的时候这样做,可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次“换钱”(虽然不排除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换钱治病)。再说,他制止作者去取钱时说“我不是要钱”,以言钱为耻,表明了他的忠厚善良。在这一段,重笔描写了老王的肖像,极力写他的病人膏盲,是为了写他命运的悲惨。“文化大革命”根本没有给底层人民带来任何幸福,老王这样的穷苦劳动者活得极为艰难。

最后一段很重要,有一句话作者作过改动,即“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原文是“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理解这一段话,就理解了作者的心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他们毕竟还有工资,毕竟还能享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总而言之:毕竟一个是坐车的,一个是拉车的。作者的道德观在这里起了作用,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人间的苦难总是能充满同情与悲悯。老王在辛劳穷苦的生活中,却能关心他人,同情他人,作者从中看到了人间的不平等,更看到了身处社会底层的老王的可贵品格。

三、重点语段品读

1、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人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品味]“我们家”带送,只肯收半价,而且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这些都说明老王为人老实,真诚待人。

[体会]作者以对比的写法,把老王与他前任相比,与胡同口其他蹬三轮的人相比,突出老王的为人好。

2、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品味]这一句中的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测,从中可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从不被人重视。

[体会]不管眼睛瞎的原因是“从小营养不良,还是得了恶疾”,都让人同情。“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忍受着眼睛瞎的痛苦。

3、他“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品味]“文化大革命”开始,这意味着知识和斯文扫地,学问家、文化人被批判踏践。这从文中“我自己不敢乘三轮”中的“不敢”二字里,可看得很清楚,虽然,作者在此保持了她一贯的冷静的叙述态度,未对环境变化做任何渲染。劳动者的老王,此时该属另一阶层,但仍热心地送作者的丈夫钱钟书先生(即文中的默存)去看病,且“坚决不肯拿钱”。他的纯朴,忠厚,对人的尊重(也可视作是对文化的尊重),一下子显露出来。他哑着嗓子悄问作者还有钱吗,拿了钱仍不放心这一节,笔墨不多,却十分传神,表明他对作者那一阶层人的处境是很清楚的,并怀着同情。

[体会]平时“我们一家”对老王的照顾他都记在心上,当钱先生生病了,用他车送到医院,他不肯收服务费。在他看来,钱先生一家平时关照他,现在钱先生生病,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自己怎么能收服务费呢?老王为人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可见一斑。

4、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品味]“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从整体上描画了一个将死的人的形象,由于直僵僵而显得又高又瘦“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描写老王的外貌,并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老王的形象,可见老王病得很重。

“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滞笨地转过身子”,“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描写了老王的动作,说明老王行动已不听使唤了。

文段对老王的语言描写很少,仅有三处,而且每处都十分短。说明老王已没有精力说话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将死之人,在离世的前一天还来到“我”家送来香油和鸡蛋表示感谢。说明“我一家”对老王的关照,他至死不能忘记,他是在离世前表达他对“我一家”的感激啊!这是人格的光辉。

“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攥”字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拿钱时的激动心情。他为什么激动?因他本是来还人情的。“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嚼口茶水”,写出了作者的内疚,表明作者对老王十分同情。

[体会]本段具体地记叙了老王临死前的一天到“我家”来感谢“我”的事情,足见老王心地善良。

文段也让读者为这人间真情所感动。越是在艰难时候的这种表现越让人觉着珍贵。虽然老王处于社会的底层,但是一直到临死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应该报答对自己好的人。而当时又有多少人却在盲目地害人,甚至是自己的恩人。

5、我回家看着还没有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品味]作者听到老王的死讯,想着老王最后的心意,以及自己对他的谢意。她不能肯定这种心意在当时是否已经相通,是否会有误解。她也想到钱——最后一次她硬付给老王的钱,她惟恐这会侮辱了老王,哪怕是一点点,虽然事实并不是这样。经过“文化大革命”,她存活下来,而老王死去了,这就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作”的根本原因吧?

[体会]作者之所以感到“愧作”,是因为她意识到自己没有尽到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  ——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弱者和不幸的人。

四、疑难问题探析

1、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从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眼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公民道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2、在《品质》中,作者写格斯拉:“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在《老王》中,作者写老王:“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样的描写会不会损害人物形象?和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有怎样的关系?

这些描写形神兼备,主要是为表现人物的品格精神作铺垫。写格斯拉,由鞋匠职业兼及皮革,用皮革喻示老实、执着的性格,而下文“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这种精神状态,是作者要读者注意的。老王心地善良忠厚,在患重病的情况下,仍然关心作者夫妇,作者杨绛对老王的状况所作的描述真实可感,虽然用了可怕的语言描写他的形象,但是一个劳动者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关注他人,这才是作者所要表现的。

3、苏州五义士是所谓“匹夫”,格斯拉是鞋匠,老王是人力车夫,从世俗的观念看,都属于“底层”人物,说说几位作者对这些人物倾注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老王》一文结尾写“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格斯拉和老王是不是“不幸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张溥带着崇敬的心情写这篇碑记,赞扬五人的死义精神,高度肯定他们的嫉恶如仇、英勇无畏的品格;高尔斯华绥在写鞋匠格斯拉时,对他的技艺表现出强烈的赞叹,对他的敬业和诚实充满了敬重之心;杨绛通过自己“文革”前及“运动”中和老王的接触,写老王的朴实和辛劳,写他一如既往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表现出对老王人格的尊重。

“幸”与“不幸”是对照的。作者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去看,会认为格斯拉和老王是“不幸者”。格斯拉有着最好的制靴手艺却饿死,他已经注意到社会的堕落,他是不幸的;然而他恪守了自己的做人准则,因而谈不上“不幸”。从所介绍的老王的生存质量看,他的命运其实是很不幸的,但是老王根本没认识到自己的不幸,就在那样的状况下,他还能关照别人,保持本色,这是非常难得的。

4、鞋匠格斯拉和车夫老王因其生活在特定时代而越发体现出人格的光彩。有人认为,制鞋匠格斯拉没有必要守着最好的手艺而饿死,应当“因时而化”,你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文革”期间,车夫老王的“社会地位”是在上升的,他即一如既往地对作者夫妇予以照顾,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当大工业生产冲击了传统手工业生产,鞋匠格斯拉面临生存危机之际,他仍然坚守做人准则,制作最好的皮靴(“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他制作靴子,也爱他的劳动(“我们热爱靴子”),宁可饿死也不肯粗制滥造,表现了高尚的劳动道德。大工业生产提高了效率,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降低了产品的质量,作者注意到这样的问题。格斯拉诚实,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如果要求他为了生存“因时而化”,放弃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个人物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五、写作特点:

⑴ 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有详有略地刻画人物形象

文章选取老王艰辛的职业、不幸的眼疾、贫寒的家境、帮我送冰、送病人、送鸡蛋、送香油等日常小事,折射出老王朴质善良忠实的可贵品质和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但作者又不是平均使用笔墨。文章把重点放在老王生命最后而我家又最为艰难的时候,详写了他为“我”家送病人,送鸡蛋、香油的事,典型深刻地使人物“立”了起来。

⑵ 寓泣血铭心之至情于平淡质朴的叙述

写人总离不开写事,而事件发生在一定时代,处在历史的长河中。杨绛写人常通过一些小事的平静似水的叙说,描摹出一个人的最具风采的性格侧面,立起一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有意无意之间,“带”出一个时代的影子。在这方面,虽然此篇(即《老王》)所记之人最为平常,但成就也格外突出。

文章把老王不幸的遭遇、艰难的人生、金子般宝贵的品质和人间最珍贵的深情,寓于平淡如水、质朴无华的叙述中。普通的人就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叙述。作者以一种平和、平静的态度款款道来,无论记叙事件,还是藏否人物,都是淡淡的、悠悠的,言浅而意深情浓,浑然天成,功力深厚。杨绛女士的文学语言凝练、朴素,又灵气飞扬、别有韵味。说到凝练,仅举一例即可理解。比如开头两句话:“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第一句话既表明“我”和老王的关系,又表明我们俩是熟人,从后边看还有照顾老王生意的意思;第二句话表明关系融洽——简练不?朴素可是贯串在全文之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修饰。例如:“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出自己见到老王病成这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再如:“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艰难、身体直的病体形态。

⑶ 巧妙的构思

一巧,巧在坐三轮“闲话”时概述老王的人生经历和不幸疾病;二巧,巧在闲散处写“吃紧”之事。老王住的塌败的小屋,从“我们夫妇散步”时托出,更令人感动;三巧,巧在默存病后,老王在重病中给我家送鸡蛋、香油的烘衬,使人物形象格外有了动人力量。

⑷ 有序的结构

作者对琐碎材料组织成有机整体,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开头四段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是按逻辑顺序,正因谋生的困难,收入少,所以生活清贫。后三段是按时间顺序。

除段落安排有序之外,还设置了贯穿全文的线索。即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的。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眼疾,送他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王有好处,所以老王总是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