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药

教学目标:

⒈理清情节线索,把握小说的整体结构

⒉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的写法

⒊环境描写的作用

⒋小说双线结构的安排及用意

教学重点:

     赏析人物形象、线索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小说双线结构的安排及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时: 3

一、教学要点

(一)1.勾勒出小说中明、暗线互相交织的线索。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群像,品味环境描写的作用。

3.了解小说所反映的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深刻认识小说主题。

(二)确定要点的理由:

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大体掌握了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即了解背景——理清情节——分析人物——把握主题。而本单元小说的主题则不像上个单元那样明显,加之《药》这篇小说时代较远,学生要真正读懂有一定难度,因而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在读懂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着重理清结构线索;第二课时着重分析人物形象,研讨场面描写、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第三课时加深对小说主题的领会。其中重点引导学生对革命者的死亡及周围人们的反应做一番思考、研讨。

二、教学方法:以学生研讨为主,辅之以点拨、释疑。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设计:

1.背景介绍:1907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锡麟的心肝炒食。接着秋瑾被人告发,在绍兴城内古轩亭口就义。鲁迅以此为背景写了《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专制制度下的民众愚昧而麻木。如对“老栓买药”、“刑场看客”、“茶客谈药”,尤其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对夏瑜狱中英勇表现的“气愤”,夏四奶奶的“羞愧”,以及两位母亲对儿子死因毫不理解、毫不醒悟的描写,都深刻反映了民众的愚昧麻木不觉悟,从而层层深入地揭示主题。

2.训练学生概括能力,让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快速梳理小说内容,理清小说结构

《药》是围绕明、暗两条线索展开情节的,华、夏两家均是悲剧。

3.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先生对人民大众是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华老栓和康大叔是正面描写的人物,革命者夏瑜没有正面出场。小说深刻地剖析了他们“不幸”与“不争”的一面。

华老栓:是一个既勤劳善良又愚昧麻木的劳动人民形象,他生活十分艰辛,(“满幅补钉的夹被”),地位低下(“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如“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但作者着力描写的并不是他的经济状况,而是他的精神愚昧。老栓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感到“幸福”。在他的内心儿子的性命是重要的,至于所谓的“革命”,他不关心更不理解,更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

康大叔:作为统治阶级杀人的工具,凶暴、残忍、贪婪。小说中对他的语言、装束、动作都有描写,尤其是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等动词更是生动表现了他的蛮横。但要着重指出的是,康大叔只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却并不是罪魁祸首。

夏瑜:家境贫寒,但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作者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而他的牺牲虽然并非毫无影响,但也有英雄振臂一呼却并无人响应的孤寂的悲哀。

其他人物如华小栓、华母与夏母,都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引导学生一一分析。

4.环境描写分析:

环境是人物生存的空间,交待故事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本篇小说中对刑场、茶馆、坟地的描写,如墓地丛冢的描写,一方面揭露反动派血腥镇压革命者的罪行,一方面更是营造了悲凉、死寂的气氛。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悲哀的,而更具悲剧色彩的是革命者的母亲也不明白儿子的真正死因、不能理解儿子。

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坟地四周的静、乌鸦的飞以及花环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祝福》中,在鞭炮声声除旧岁,家家户户一片祝福声中,除夕之夜,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孤独地死在冰冷的雪地里。而《药》的结尾也在一种悲剧的冷彻透骨的氛围中。作者营造的这种悲剧气氛,在其深化主题和拓展意蕴方面也有特殊的作用。鲁迅笔下的人物是特殊情境下的被动受害者。孔乙己、祥林嫂的悲剧不是神秘莫测的命运悲剧,也不是典型的性格悲剧,而是人为的社会悲剧。鲁迅是要借人物的悲剧来展现其根源,而不是结果。并希望借人物悲剧来揭示种种社会现象,引起疗救注意。

4.介绍鲁迅小说“看/被看”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体会革命者深沉的孤独与悲哀,以及这一充满苦涩的发现对作者的影响。

5.推荐学生阅读鲁迅《野草》中的《复仇》。

(二)课内练习示例:

1.小说标题“药”有何意义?

2.华老栓在去往刑场的路上,天气本来比屋里“冷得多”,为什么他“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后来他的心情又怎样?

3.华小栓不说话,只是咳嗽,有什么意义?

4.小说结尾部分,鲁迅先生为什么在夏瑜坟上“平空”添上了一个“花环”? 

5.如果明暗线互换,以华家为暗线,以夏家为明线,这样合适吗?

参考答案及简要分析:   

1.“药”是人血馒头。但它蘸的是为民众而牺牲的革命者的鲜血,故就有了特殊的意义:人血馒头医不好群众肉体上的病;而革命者的鲜血也治不了群众精神上的病——迷信、落后、愚昧、麻木、冷漠。那么,什么才是疗治中国社会的良药呢?经过“人血馒头”→“药”→“药效”→“什么是真正的药?”的过程研讨,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题。 

2.华老栓去刑场途中的景物描写,既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又反衬华老栓充满希望的心理。华老栓刑场归来的景物描写则是在兴奋中表现他的愚昧麻木,越兴奋越显示出他的愚昧麻木。

3.小栓的咳不仅点明了病情的日益严重,而且是对康大叔自夸“包好”的“药”层层深入的揭露和讽刺。

4.由于小栓的病未能对症下药,死是必然的。两位母亲在“这一年的清明”要去上坟,正是由于母亲的亲子之爱所驱使;至于坟头上要出现花环,不但是为了展示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愚昧,更重要的是表明革命者夏瑜的思想行为并非毫无影响。这是为了表明有人怀念夏瑜,追求自由的火种并没有被扑灭。这花环添得“平空”,但很有必要,很有深意。

    就作者创作心态而言,“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5.不合适,《药》以华家为立场来命题的,意味犹深。“药”不仅仅是治病良方,更是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病态的中国要靠什么“药”才能治愈。而作者的创作目的也是要通过种种“病症”的展示,让读者感受到为“华夏”寻求“药”的迫切性。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