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姐的美容院》——我的教学科研成果的一个缩影(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羊小姐的美容院》——我的教学科研成果的一个缩影 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 我是“大语文”教育观的赞同者与践行者,“引入竞争机制 拓展作文课堂”是我的教学科研课题。从1987年担任专职高中语文教师以来,我的教学科研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果要选一件来作代表的话,《羊小姐的美容院》应该是我的教学科研成果的一个缩影。 一、《羊小姐的美容院》的获奖、入选教材及其意义 1、《羊小姐的美容院》的主要内容 《羊小姐的美容院》是我指导的我校高2002级1班学生梁巧的一篇获得“少年美文大奖”并入选现行高五册语文教材的作品,其主要内容是: 《羊小姐的美容院》中讲述羊小姐开了一家“重塑生命”美容院,为顾客整容不问目的,只求上帝满意。结果黄鼠狼染了黑毛,夜里偷鸡更方便了;猴兄弟装上犀牛角、猫爪子,成了“末世杀手”;牛大叔顾影自怜不事耕作……这时,羊小姐发现她的“重塑生命”把乡亲们的朴实塑没了,倒把虚荣、骄傲、攀比塑出来了,她开始反省生命的价值。正当羊小姐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保持本色,并想开家“敬畏生命”美容院弥补过失时,被羊小姐“整”得慈眉善目的老虎把羊小姐吞进了肚子。死前,羊小姐想到她没来得及通知兄弟姐妹,她给一匹狼换了羊皮。 (新华网2003年8月29日《小女生美文写进高中教材》之“链接奇文”) 大赛评委的评语:设立独特的动物世界,又能将人的欲望的自然趋动纳入动物世界,且与所选动物生性契合,让每种动物能动地伸展心境,在此过程,作者调动从容,层层递进,思想一直在顽强的生长中。以平实展开,以出色杀尾。 (全日制普通中学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必修>第347—348页) 2、《羊小姐的美容院》参赛、获奖及入选教材的过程及对之的认定 我是梁巧唯一的实际的指导教师和整个参赛过程的联系人。 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从2000年底开始到2002年2月结束,分为四轮,历时一年多。从《美文》少年版的创刊号上看到大赛的征文启事,我便将之纳入我的写作教学计划,开始了我的组织指导工作。这种指导既有课内的,又有课外的; 既有集体指导,又有个别指导。第一轮,梁巧的作文交来后,我对之进行了详批细改,而从总体上作了否定。不仅书面,亦面对面地交换了意见,希望她能另起炉灶。对此,梁巧有一段文字回忆: 最开始,童老师组织全班参加“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时,我就很重视,花了不少功夫写了篇很长的文章。然而童老师未加赞赏,甚至于我只得了一个“良”。对于一贯得“优”的我,内心自然受到不小的打击,虽然只剩下一个晚上的时间,我还是义无反顾选择重写。现在看来这个选择至关重要……我晚自习时间向童老师请教了有关“敬畏自然”的思路,回家后果然发现得“良”的那篇,见解平凡却又故作深沉,遂重写……我把自己想象成一滴水,通过水的经历从山泉引到浪费水的现象,引到酸雨,引到污染,再引到人的眼泪。因为是自己的心境,所以几乎一气呵成完成了第一轮作品《我是深山老林中的一滴水》。 (《美文》少年版2003年第1期《中学备忘录——中国名牌大学学子中学生活纪实》专栏梁巧《坚持真实的自己》) 2001年12月,大赛第一轮揭晓,梁巧榜上有名——全国300多名参赛者上榜,四川仅14名,金堂中学则只有梁巧是唯一的幸运儿。 现在回过头来想,如果没有截稿前一天的“另起炉灶”,也许就不会有下文了。 第二轮比赛,组委会给高中组出了两道题,我和梁巧共同商定,选择了以《桥》为话题的一道。题选好后,我从手边的书报和互联网上查找收集了数万字的关于桥的资料,打印好,提供给梁巧参考。梁朽写出初稿,我看后,觉得缺少新意,希望她想法出新。后来,在写荒诞故事这一点上,师生双方达成了共识。路子一想好,梁巧写得很顺手,但人物太多,篇幅太长,我提出参考意见后,梁巧作了删改和提炼,师生一起再进行加工润色,一篇《石破天惊说修桥》的文章便出笼了。 2002年1月中旬,喜讯传来,《石破天惊说修桥》获得成功,为梁巧取得了飞赴西安参加现场决赛的准考证。梁巧启程前,我和她进行多次谈话,启发她打破思维定势,一定要在写作的构思立意上有所创新,并给她开列了可供“抱佛脚”的报刊名,等等。 在通知梁巧参加决赛的同时,我也收到了组委会的邀请函。但当时正值期末考试,我未能成行。梁巧到西安后,和我通了电话,我对她进行了热情的鼓励。 因两场比赛安排得很紧凑,均是当场揭晓,2月2日,梁巧夺得了“少年美文大奖”。4个月后,获奖作品《羊小姐的美容院》入选现行高中语文教材…… 正因为这样,大赛组委会对我是梁巧的唯一的指导教师进行了确认并颁奖: 证书 童华池同志: 你在“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中荣获“美文园丁奖”,特颁此证。 美文杂志社(少年版) 中华少年文学网 二OO二年二月二日 《美文》杂志给我颁发了由主编贾平凹签名的荣誉证书—— 童华池老师: 你指导的学生梁巧的作品《羊小姐的美容院》已在本刊2003年第1期刊登发表,特发此证。 主编:贾平凹 美文少年版编辑部 2003年1月1日 人民教育出版社收入《羊小姐的美容院》,无论是2002年8月版还是2003年、2004年及2005年的版本,均在文末正式署名: 指导老师 童华池 2002年9月19日,《成都商报》记者从贾平凹先生处获知有关信息后,于当晚先后采访了我和梁巧。第二天,《成都商报》在头版刊出《成都女生作文进了高三教材》的图文报道,确认“梁巧的指导老师童华池”,并强调,“梁巧把自己的‘幸运’归功于高三的语文老师,‘是童华池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参加这次比赛的,是他自己花钱给我们寄征文’”。 不仅如此,在整个参赛过程及赛后的一段时间,我都是梁巧的联系人。作品入选教材后,报刊和出版社要找梁巧,差不多都是我联系的。《美文》少年版2003年1月号刊发梁巧的那组稿子,就是我代为约的。还值得说明的是,2002年国庆节,梁巧为写这组稿子,还专门来征求我的意见……与此同时,就《羊小姐的美容院》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一事,《美文》少年版专门向我约稿,我应约写成《永远的园丁》一文,和梁巧的文章一起,刊发在该刊2003年1月号《中学备忘录——中国名牌大学学子中学生活纪实》专栏。 写了这么多,我可要声明一句:我不能掠人之美,特别是不能掠学生之美,梁巧的成功,她靠了她的勤奋和聪明睿智,且有金堂中学这样的好环境;我也不是那种挂名的指导教师,我在“指导教师”这个身份上,自认为是做得恰如其分的,既倾其全力,做得实在,又没有揠苗助长,更没有越俎代庖。 3、在校学生的作文入选教材的特殊意义 ①、对作品本身的高度评价 《羊小姐的美容院》等五篇入选教材的作文,中学语文教材总编辑顾振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这样评价的:“对于收入《高中语文读本》的‘第一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赛’的五篇话题作文,大赛的评委都作了热情的肯定,也指出了某些不足。我完全同意评委的看法。这几篇作文都是现场作文,有时间限制,能写得这样好,是很不容易的。我认为他们基本上能代表当代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人民网2002年10月9日《对话:少年作文大赛 还是中学作文辅导?》) 《羊小姐的美容院》等能得到具有特殊身份的顾先生这样高度的评价,实已足矣! ②50年一遇的大好事 1952年,高中在校学生刘绍棠的小说《青枝绿叶》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后,收入高中语文教材,此事成为文艺界及教育界盛传不衰的佳话。50年后,梁巧等有幸享刘绍棠式的殊荣,这在全国乃凤毛麟角。 ③广泛的社会反响 正因为上述两方面的原因,《羊小姐的美容院》等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早在大赛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华读书报》等中央强势媒体便一直跟踪,对大赛的进程作了深入的报道。五篇作品入选教材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等数百家媒体都作了专门报道,《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还单就《羊小姐的美容院》对梁巧和我进行采访,刊发专题新闻。《成都商报》突出“成都女生”,《华西都市报》则言明“这是四川中学生作文首次出现在语文教材中”。有关《羊小姐的美容院》的新闻,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转载。一时间,梁巧成了名人。 在梁巧和我所在的金堂中学、金堂县,反响尤其热烈。 在金堂中学,学校像过节一样,学校领导在全校大会上向师生们报喜,宣讲其重大意义,在各种场合书面或口头宣传梁巧和我。学校还给我颁发了1000元的奖金,以资嘉奖。 在金堂县教育局,得知喜讯后,立即编印出简报下发全县所有学校。在四川教育信息网的“金堂县教育局”主页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2002年1912人参加全国高考,一次上本科线1139人,其中4名考生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录取,金堂中学2002级学生梁巧作文《羊小姐的美容院》被选为全国普通高级中学教材,谱写了金堂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金堂县委县政府机关报《金堂报》,记者对梁巧和我进行了专访,接连两期辟出专版,对《羊小姐的美容院》入选教材一事进行深度报道并作了高度评价。金堂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公众信息网在介绍金堂教育时,对《羊小姐的美容院》是这样认定的: 金堂中学高2002级学生梁巧作文《羊小姐的美容院》被选为全国普通高级中学教材,创造了金堂教育史上的奇迹。 4、良好的社会效益 《羊小姐的美容院》入选教材以来,从学校到社会各界,反应很好。“梁巧”几乎成了一种形象。 从教材编选者的意图来看, 顾振彪说:“《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设立话题作文专题,收入多篇中学生的作品,主要是为了向高中生倡导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最少束缚,有助于高中生说真话,抒真情,自由自在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展现自己的个性。多写话题作文,有利于为高中生的作文和做人奠定良好的基础。”(人民网2002年10月9日《对话:少年作文大赛 还是中学作文辅导?》) 从教学科研成果的角度来看,《羊小姐的美容院》的获奖,本身就是一种成果,入选国家级的权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重大成果。而教材是面向全国普通高中学生的,这种成果在事实上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且在不断转化为有形和无形的“资产”。一项成果如果没有推广而束之高阁,还算不上真正的成果;《羊小姐的美容院》应是产生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果。 二、《羊小姐的美容院》获奖及入选教材的背景 1、“大语文”与作文教学的激励机制 《羊小姐的美容院》获得少年美文大奖并入选教材,在我的学生中,仅此一例,但这一例却不是孤立存在的。我是“大语文”教育观的积极推行者,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积极践行“大语文”教育观,激励性的人才观。 在“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大胆改革“第一课堂”——一是使课型多样化,二是尽可能地增加语文的信息量,三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以文学社活动,特别是办报办刊活动为主要形式,开辟“第二课堂”;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进一步拓展出“第三课堂”。 从1991年起,我开始进行作文教改试验,这就是:引入竞争机制,拓展作文课堂——改革并教活作文课,将学生的作文推向社会——不遗余力地向报刊推荐学生的作文,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的写作征文大赛。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可说是形成了我的教学工作的一个特色。 为什么我要选择作文呢?这当然也同我个人的爱好有关——我本身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但更重要的原因并不在此。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作文是个很好的途径。作文不仅是语言训练,也是思维训练;不仅是作文本身,也带动了阅读——道理很简单,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借鉴,就要阅读。向报刊推荐学生作文,组织学生参赛,则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竞争意识是现代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这种训练方式把三个“课堂”紧密而又自然地联系起来了——抓作文改革可谓一举多得。 从内容和具体的操作方式看,我一是抓好学生的练笔,有好文章及时向报刊推荐,一是将适合学生参加的竞赛同课堂作文结合起来。“推荐”工作当然是长期坚持不懈,组织参赛也是在每届学生上学的三年一以贯之,即是说到了高三下学期,我仍在组织学生参赛。此举曾引起不小的非议,认为我“不务正业”,而我自有我的理由:参赛是写作文,高考也是写作文,二者并无矛盾;不仅没有矛盾,参赛对参加高考还有促进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参赛方面,我首选了全国校园科幻大赛——因为阅读与写作科幻作品是丰富学生现代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从1991年起,我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并带动了全校掀起了科幻热。我本人指导的学生,连续七届,共36人次获奖,其中有三届,先后有三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学生的科幻习作,还在《语文报》《科幻世界》《青少年科技博览》《四川经济广播电台等多家报刊电台刊登(播出)了70余篇。 除了”校园科幻“,我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诸如“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等上百次的作文竞赛,同时,向全国数十家报刊电台推荐了大量的学生习作。作文教学有了这些内容和方式,则有了源头活水。多数学生由“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作文教学出现了较好的良性循环。 1999高考 ,一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题,首次引入了科幻的内容,这使我和我所在学校获得很大声誉——新华社的一则专稿,将我和我的学校的名字传遍了四面八方——应该说,这”偶然“中,包含了八年时间组织和指导学生读科幻和写科幻的“必然”。 通过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包括梁巧在内,先后有两百多名学生的习作刊(播)于《人 民日报 》(网络版)《语文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蜀报》《四川招生通讯报》《成都晚报》《成都商报》《成都教育报》《中国校园文学》《语文世界》《语文月刊》《语文学习》《科幻世界》《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中学生读写》《华夏少年》《中学时代》《成才之路》《青少年科技博览》《写作月刊》《出彩作文》、四川经济广播电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权威的综合性的媒体和专业的报刊,300多名学生分获各类大赛的多种奖励。除梁巧之外,还有多名学生获得多项高规格高级别奖励,如:罗玉获第四届“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龙玲获《语文报》“热爱生活”征文一等奖,李亚梅获全国中小学生“100个世界”作文大赛一等奖,陈晋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课堂内外》杂志社“全国中小学生‘我是五好小公民’读书、征文、演讲比赛”一等奖,等等。从任课的班级看,1999届1班和4班,学生共发表作文98篇,获奖81人次;2002届1班和2班,学生共发表作文49篇,获奖159人次。全国普通高中的班级,似很难有超过这两届4个班的。 2、梁巧的成长,也有一个相对长的过程 《羊小姐的美容院》的获奖及入选教材,使梁巧一夜成名,但这种成名就她个人而言,也绝非偶然。远的不说,就说高中阶段吧。 1999年秋,梁巧考入四川省金堂中学。在这所省级重点中学,梁巧一边努力地学着“集合”,学着“静力学”,学着“摩尔”,一边对写作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一周一次的自由练笔,梁巧写得是那样的认真:800字的字数下限早早地突破了,题材的范围越来越宽,文体的尝试越来越多,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思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飞跃——常常因独辟蹊径而出奇制胜,故而,她的文章,常常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并流传到邻班。一个学期不到,便小试锋芒,参加团中央举办的“希望杯”征文而获得全国三等奖。初次成功的喜悦,成了梁巧在写作这条道路上奋进的强大动力。她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且成为骨干,在学校文学社的社报改版的重要时刻,她与另外三名同学组成的编辑小组挑起了此项重任,改版后的电脑排版的报纸,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她被四川《教育导报•校园周末》聘用,成了一名省级报纸的学生记者。她在高中课业负担很重的情况下,坚持了课外阅读,“啃”了古今中外的大量的名著,“食”了《南方周末》《读者》《青年文摘》《美文(少年版)》等大量的时尚报刊套餐,时时处处留心扩大自己的视野,不断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她参加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等单位“我与新世纪”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关工委”的“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征文,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等六单位“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征文,成都市暨金堂县“科技创新与跨越式发展”征文,等等,频频获奖。除了写作,她还参加了如诗歌朗诵、书法、演讲等多种多样的与语文有关的活动,并担任大赛主持人的角色。她还和学友组队,参加成都市“党建知识”大赛,进入决赛,为学校,为金堂县争了光。 这一切,使梁巧的语文知识得到全面的拓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而在写作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这为《羊小姐的美容院》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梁巧参与的语文类的活动,她的成长的轨迹,正好是对我的“大语文”教育的一个诠释。 学生的作文发表和获奖的同时,我的数十篇有关作文教学的论文或随笔也分别刊于《人民日报》(网络版)、《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中国网、《美文》(少年版)《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阅读》(高中版)《教师博览》《新作文》等多家权威的综合性的媒体和专业的报刊。我主编的《凭什么得满分》一书,已出了两版。我的《引入竞争机制 拓展作文课堂》的课题,在2002-2003年度成都名师课题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课题,我本人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名师。 在谈到作文教学改革的成果时,有一个很敏感的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应试教育尚未完全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情况下,究竟对学生高考成绩有何影响?答曰:不但无不良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倒是提高了。就我送毕业的9届19个班的情况看,高考都考出了优异的成绩。梁巧所在的2002届1班,平均分达110.1分,与之平行的2班,达110.7分。梁巧则考出了127分的高分,并以58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财经大学。2002届,不仅是我任课的这两个班,我任教研组长和年级备课组长,全校的高考语文成绩——不管是应届还是往届,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均创造了历史新高而位居成都郊区县同类学校之首。 2003年6月7日,《成都日报》“教育嘉宾面对面”栏目对我进行了专题报道,对我的“大语文”教育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2004年4月10日《成都日报》的B7版在《他们,架起成都教育腾飞之桥》的通栏标题下,对成都地区的17名教师作了一个集体“亮相”,对于我,是这样介绍的: 童华池 金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在几十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在成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坚持“大语文教育观”,在狠抓升学率的同时,更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找到了应试教育与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之间的最佳契合点。 故而,应该这样说:《羊小姐的美容院》的成功,更大的背景当放大到梁巧就读的学校,放大到教育界及整个社会。 我感谢一切关心和支持我的教学科研的人! 2006/2/18凌晨完稿 (已刊发于《语文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