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诗中用了“拈连”吗?(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广东中山二中蒋晓辉

教学粤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然要读到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但是书上有关“拈连”的说法却让我有了疑惑。

《教师教学用书》57页在谈到李商隐的《柳》和贺知章的《咏柳》时,认为“……贺诗写景用比喻、拈连、设问的手法,如‘碧玉’、‘裁’、‘剪刀’,清新自然,令人生爱惜之心,”

诗中什么地方用了“拈连”?‘碧玉’、‘剪刀’用的是比喻,应该没有异议的,那么,根据上面的说法,就只有“裁”字用的是“拈连”。

而什么是“拈连”呢?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说:“利用上下文的关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词格叫拈连。”并且认为:“甲事物一般是具体的,在前;乙事物是抽象的,在后。”

例如:①母亲把父亲从干活儿的地方背回家,也背回抚养全家的责任。

②用小烟锅在羊皮烟包里挖着、挖着,仿佛要挖出悲惨生活的原因,挖出抗拒生命的法子。

①动词“背”和宾语“责任”看来是不合逻辑的,但是由于“背”是承上文顺势拈来,也就合理了。②“挖”和宾语“原因”、“法子”也是不搭配的,但由于前文有“挖”,也是顺承而来,所以也就合理了。

再看下面的例子:③你可以锁住我的人,你锁不住我的心。

这一句,正因为有了前面的“锁住人”,才可以用于后面“锁住心”的说法。而如果没有前面“锁住人”,只用后面的“锁住心”,那么,就应该看作是“比拟”。

现在我们再来看《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看不出有利用上下文的关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的地方。

萧涤非等编、上海词书出版社出版《唐诗鉴赏词典》对这首诗的赏析没有提到“拈连”。

我们再看看《教师教学用书》对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 “鉴赏要点”:“比喻、拈连、化用典故等手法在诗中的运用,较好地表达了诗的主题。”柳宗元的这首诗是这样写的: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诗人从肠断这一意念出发,于是耸峙在四周围的崇山峻岭,着眼点就在于它的巉削陡峭,在于它的“尖”,从而使群山的形象,转化为无数利剑的锋芒,这“愁肠”仿佛就是被它们割断似的。说“海畔尖山”,正以见地处西南滨海,去故乡之远。身在贬所,“望故乡”而不能归,当然是痛苦的;然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乐府《悲歌行》),却又能从痛苦中得到某种满足。于是在无可奈何的矛盾心情的支配下,他就尽情的望去,唯恐其望得不够。这无数的象“剑芒”一样的“尖山”,山山都可以望故乡,可是自己只有一个身子,一双眼睛,该怎么办呢?柳宗元是精通佛典的,而和他一同看山的浩初上人,便是龙安海禅师的弟子。佛经中不是有“化身”的说法吗?在一种微妙的启示下,于是他就想入非非,想到“化身千亿”了。这首诗中同样没有“利用上下文的关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的地方”。萧涤非等编、上海词书出版社出版《唐诗鉴赏词典》对这首诗的赏析同样也没有提到“拈连”。

两首诗中都没有我们说的拈连,而《教师教学用书》又都说是用了“拈连”,这是怎么回事呢?对照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推测,它是将前一首的“裁”字作“拈连”理解,后一首则是说“割”字用了拈连。而我们认为:这里的“裁”和“割”是承诗中的比喻而来的,它不可以看作“拈连”,就算把它同“比喻”割裂开来,直接说“春风裁”和“尖山割”,它也只能说是“比拟”,和“拈连”不搭界。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