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满井游记 1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9月16日 一、课程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欣赏文中的写景名句,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二、教学策略:问答法、点拨法。 三、重点难点:通过细节描写领略文章的意境。 难点: 体会作者“若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 教 学 活 动 一、导入课文,检查预习, 1.师:明末的小品文清新俊美,简洁雅致,历来为后人所称道,“公安三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袁”之一的袁宏道的写景名篇《满井游记》。 2.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3.检测学生对文中字词的掌握情况。 (见板书设计1) 二、朗诵课文,疏通文意 1.范读部分语句,指导学生朗诵课文。 如第二段“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一句,朗读时要加重语气。两个长句要注意停顿:“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如倩女之赜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指导分析文章的内容。(见板书设计2、 2.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大意,梳理行文思路。 三、重点研读第二段 1.师: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的喜悦心情。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点拨:“稍和”二字,表明天气并不暖和,只是出游心切,迫不及待。“脱笼之鹄”的比喻刻画出作者在长冬蛰伏后闻到春天气息的喜悦心情。作者用一个排比句,写出游人的种种情态,又用拟人手法描写动物的“喜气”,真是处处洋溢着春意。 2.本段比喻的运用贴切新奇,是全文的写作特点之一,引领学生体会。(见板书设计) 3.让学生尝试着翻译第二段,以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1.准确认读下列字词并释义。 燕地 花朝节 冻风时作 飞沙走砾 局促 土膏 脱笼之鹄 乍明 鬣蹇 浃背 曝沙之鸟 呷浪之鳞 2.文章大意 第一段写北京附近早春的风沙天气。 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的喜悦心情。 第三段写作者自己能够有此闲情出游的原因。 满井游记 2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9月17日 一、课程目标:1、比较作者流露的性情和《小石潭记》及《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 2、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若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问答法、点拨法。 三、重点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领略文章的意境。 难点: 体会作者“若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 教 学 活 动 3.比喻手法的运用 A. 写水。“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 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象准确地描写了二月春水特有的形态、 颜色和温度。) B.写山。“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聩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这个比喻不仅写出积雪消融,山峦转翠,青山显得格外清新,分外娇艳的特点,同时还极富荚感,充满神韵,表现了青春的活力,真是形神兼 备。) C.写麦田。“麦田浅鬣寸许”,早春二月,麦苗高约寸许,又时时在拔节,就像兽身上生长着的浅浅的鬣毛。这个比喻写出了早春二月田野麦苗的形态和季节特征。 2.指导分析文章的内容。(见板书设计2、 2.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大意,梳理行文思路。 三、重点研读第二段 1.师: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的喜悦心情。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点拨:“稍和”二字,表明天气并不暖和,只是出游心切,迫不及待。“脱笼之鹄”的比喻刻画出作者在长冬蛰伏后闻到春天气息的喜悦心情。作者用一个排比句,写出游人的种种情态,又用拟人手法描写动物的“喜气”,真是处处洋溢着春意。 2.本段比喻的运用贴切新奇,是全文的写作特点之一,引领学生体会。(见板书设计) 3.让学生尝试着翻译第二段,以加深印象。 【课后体会】 本课教学只有一课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学会用工具书学习本文的生字生词。教师要指导学生重点研读第二段,体会比喻手法运用的妙处。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