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几复 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宋诗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②了解黄庭坚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能力目标

①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 体会古人对朋友之情的珍惜。

教学重点 抓住意象,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在感悟意境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教学方法 鉴赏、讨论、背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宋代诗歌承唐诗而来,继续在文学史上引领着诗歌创作的发展,并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更是以其生花妙笔,开创了江西诗派,后人称他的诗歌有“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诗人,领略一下他的“点铁成金”手段。 

可以请同学背诵一下学过的唐宋诗词。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课题。

诗歌解读

一、介绍作家作品。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他黄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最重要的成就是诗。诗论标榜杜甫,但是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他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又能词,兼擅行、草书。

二、朗读课文

进行朗读指导:

提示:近体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调或词组。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三、解读诗歌

1、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浓情厚意的诗文,作者从友人和自己所处的两地间距入手,通过回顾二人的交往,叙述当下的处境,展现友人的品质,表达作者对他的关切和怀念。

2、分析诗句

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用“海”指居处,见海天茫茫,突显二人相隔遥远。

此外“我居北海”、“君南海”均有出处,属“字字有来处”。《左传.僖公四年》∶楚成王问齐桓公∶“君处北海,寡人居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说出一些名人名句,并作简单介绍。

学生齐读(发挥想象,把抽象诗句化成形象画面)。

可以从友情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回忆一些关于友情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复习初中曾经学过的一些诗句,在背诵的过程中自主鉴别诗人创作风格的异同。

由诗入画,以便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诗歌的主旨。

通过背诵,激活课堂。

“寄雁传书谢不能”∶承接上句,相隔自然通鱼雁,但诗却出人意表,鸿雁竟拒绝传书!

“寄雁传书”是常用典,见《汉书.苏武传》。“谢不能”出自《汉书.项籍传》∶“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立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 

王勃在《秋日登府滕王阁饯别序》中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李白长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天末怀李白》诗里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强调音书难达,说“鸿雁几时到”就行了。黄庭坚在这里却用了与众不同的说法:“寄雁传书--谢不能。”我托雁儿为我捎信,雁儿却谢绝了。诗人在此大胆地运用了“点铁成金”的手法,变陈熟的典故而立生新意。此句又将鸿雁拟人,感情涌现。

这两句以遥远的距离,音信难通为感情的触动点,表达出深深的情意和关怀。诗人用“景句”写“意句”的技法,把自己孤苦冷落的心境,友人闪亮的品质折射出来,既体现出关切与怀念,又加深文章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人文关怀的目的。

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两句是本诗的点睛之笔,要重点讲解。

“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

波,舟楫恐失坠。” 

“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

同学思考:上下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写景为抒情作铺垫)

学生思考:

这两句作者都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能让我们想到什么?

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

“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

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

诗人用“桃李”、“春风”两词,把昔日与朋友相会的阳春美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一杯酒”把欢乐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两人离别后各自在“江湖”中流转和飘泊,每逢“夜雨”之时,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此情此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可见朋友之间的思念之殷。这一“乐”一“哀”的表达,形成对照,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两句全部是用名词的连缀,且是平常的事物,是陈言,但配搭得宜,创出清新隽永的意境。上句写以前相聚情景,下句写十年来分别心情。

对照∶上句喜,下句悲;上句回忆,下句眼前;上句是二人刚得功名,春风得意;下句失意流离。

“意”“象”结合:

“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

试以此为场景,让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当时的情景。

让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知识,找出类似的句子。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复习从前学过的内容。

关连时空,写人生之苦乐,诗歌运用数字,能够将不同时空的情事勾连,从时空的纵横跨度展现人生的悲欢苦乐,容纳丰富的生活与时代内涵。

“一杯酒”虽是平常字眼,却关连当日友朋京城相聚的轻松快意,与“桃李春风”组合,写尽了阳春烟霞之景,少年得意之态;“十年灯”写两人分离之久,漂泊之苦,再现险恶江湖、夜雨孤灯、深宵不寐的情景,表达出相互间阻绝不断的浓浓思念与牵挂。 类似: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写空间之阔远,突出漂泊天涯、离家日远的孤寂,“百年”状人生之短暂,强化年至暮景,多愁多病的悲苦,时空交错,写尽了杜甫艰难潦倒、晚景凄凉的苦难人生。

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对照∶上句说其清廉,心思用在治病和读书上,无暇理家居;下句说其善治病。古代以治病喻治国,《国语.晋书》∶「上医医国,其次救人。」即说黄几复已有政绩,为何仍不受重用?「持家」句为为拗句,首二字平声,后五字仄声,「治病」句是顺中带拗。兀傲的句法与奇峭的音响,正表现出黄几复廉洁干练,刚正不阿的性格。

用典:“四壁立”、“三折肱”赞美友人的思想品质。《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有久病成医之意。此诗中喻朋友不从官场世故(狭隘的经验教训)中去求升官发财的诀窍,不因贫困而苟合世俗,达到了儒家伦理思想所追求的安贫乐道的境界。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尾联:“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想得”回应首句的“我居北海君南海”。此句思想出自杜甫《不见》∶“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写出他垂老之时,惟有读书排遣心中的孤寂。

衬托手法的运用:

最后一句“隔溪猿哭瘴溪藤”则想像友人的生活环境,用“猿猴的哀啼声”反衬环境的寂寥,用“瘴气的弥漫”反衬环境的恶劣,给整个图景带来凄凉的氛围,不平之鸣,怜才之意,也都蕴含其中了。同时也包含了作者的无奈,难以再和友人相聚,与前文相呼应。

四、拓展延伸: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学生自读,背诵这首诗,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赏析。

课堂小结

黄庭坚是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的诗具有生、新、瘦、硬的艺术风格,善于运用典故,他把古代典籍中的词语经过转化、改造,吸收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从而使诗歌的含义更加丰富、情致更加含蓄。因此,他的诗表现出深厚的学养,具有浓郁的书卷气。这首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艺术特点。

作业布置

背诵这首诗歌,搜集黄庭坚的其他作品,仔细研读,领会其诗歌创作的特点。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