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表现手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摆事实,讲道理,这是议论文普遍使用的论证方法。议论文中的“事实”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典型事例。这种事例,可以是概括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如第一节中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事实,说明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这是概括式的摆事实。第二节中在分析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理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时,所摆出来的事实还是概括式的。但在论及主观主义学风的危害性时,文章指出:“在延安学了,到富县就不能应用。”“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这是具体的摆事实。事例的典型性使一篇文章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讲道理,是指用正确的观点对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如果是引用革命导师的经典论断去做,在论证上叫做引证法。如在第三节中强调客观实际的重要性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由于出自经典,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在本文中,摆事实和讲道理是交错使用的,收到了良好的论证效果。

对比论证也是本文着重运用的方法。全文有两组大的对比。第一组是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对比。第一节正面论述改造学习的重要性,第二节反面论述改造学习的必要性。第二组是第三节内对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列主义态度的分析对比,文章分别从两种学习态度的表现、特点、实质等方面进行比照,肯定什么,反对什么,态度鲜明。通过对比论证,使人们更能认清主观主义学习态度的危害性和改造学习的重要性。

议论文中有时为了使论点突出,使论据充分,往往也使用一些说明的方法。本文中对“实事求是”和“有的放矢”两个成语作了准确的解释说明。这种诠释,说明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深入浅出,具有启发性。

本文说理透辟,用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语言,取得良好的论证效果。

准确性。本文语言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文章本论部分开头第一句:“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其中“日益”一词,准确而有分寸地说明这个逐步结合的过程。又如“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倡导”是指首先提倡学习马列主义,“宣传”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广泛宣传马列主义,“组织”是发动群众,拿起马列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到实际中去运用。这三个概念,准确而深刻地揭示出马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鲜明性。指语言所表达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明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不模棱两可。如文章在比较建党初期和现在对马列主义、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时,用“何等肤浅”同“深刻得多”相对举,用“何等贫乏”同“丰富得多”相对举,十分鲜明地写出了二十年来的深刻变化。语言的鲜明性,还表现在对待两种学习方法的态度上。如用“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捡来的”,“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等语句来批评主观主义的学习方法;用“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等语句来提倡马列主义的学习方法。是非鲜明,态度明朗。

生动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

(1)比喻:把马列主义比作“矢”,把中国革命比作“的”,把运用马列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比作“有的放矢”,形象地阐明了学习理论的目的。又如用“留声机”比喻某些留学生一切照抄照搬外国的东西;用“瞎子摸鱼”、“钦差大臣”比喻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盲目发号施令。

(2)排比:如分析主观主义学风的实质时说:“这种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连用了几个“是……大敌”,逐层深入,一气呵成,表达了作者对主观主义学风的憎恶。

(3)对偶:“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这些对偶语句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使用口语和一些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如用“闭塞眼睛捉麻雀”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用“粗枝大叶”、“一知半解”、“生吞活剥”、“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等成语来形容主观主义学风、既生动,又形象。

第三,灵活地运用一些文言词语,使语言更加简洁而活泼。如“等闲视之”、“诸如此类”、“言必称希腊”等。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