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并重,意、辞兼顾——文言翻译对比解析(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文言文阅读翻译 手机版 | ||||
陈林森 文言翻译的原则,一般人都推崇近人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原则,而以“信”置首位。这固然不错,但如果“信”不与“达”并重,则译出来的不是地道的现代白话,读起来别扭,还会费解甚至误解,达不到翻译古文的目的,也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这方面问题在中学教材中有很多表现。随便找一个例子。如《师说》“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教参书的译文是:“(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既是译文,为什么要像课文注释一样加括弧呢?由此导致学生也把译文弄得疙疙瘩瘩。“从”应译作“跟随”,才符合现代词语搭配习惯。“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不像一句正常的话,“成为疑难问题的”难道不是疑难问题,还是别的什么?不如译成:“那么他的疑难问题,就始终不能理解了。”我觉得这和汉译英有相通之处。某英语教科书上有一篇小说,其中有这么一句对话:“Even if you go then , there where wouldn’t be any result.”大多数同学译作:“即使你去了,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有一个同学译作:“你去了也是白搭。”虽然前者是不错的,甚至称得上是标准译文,但比起后者就要逊色多了。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语文教育家于在春先生的一套《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当时我初出茅庐,他这套书起了很大作用。我非常赞同于先生在翻译古文上的观点:要“扫荡文言成分”,译文应当“彻底的白话化”。但是我们现在从教参书和各地模拟试题答案上所看到的文言翻译,却少有能达到于先生所提出的标准的。 为了让读者明白笔者的观点,我选了一篇被不少学校用作高考模拟试题的《李疑传》作例子,对比两种不同的译文(分别记为A、B),分析它们的优劣,归纳出某些翻译的道理来。 【原文】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1]。金华范景淳吏吏部[2],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3]。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4]。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5]。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6]。”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7]。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8]。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愿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9]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10]。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11]。”(节选自《宋学士文集》) 【译文对比】 [1]A:李疑由于崇尚道义在当时很闻名,只喜欢危难时周济别人。B:李疑因为崇尚道义闻名一时,特别喜欢在别人有困难时去帮助人。(析:A对译比较准确,但不如B的口语化,“独”译作“只”不能传递出作者对李疑的褒扬,“周济”这个词现在很少用。) [2] A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做官;B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析:第一个“吏”字是名词动用,译作“做官”本也不错,但不如译作“当差”能恰当传达出范景淳的地位和处境,与下文他生病后的窘态比较一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吏”:“官吏。春秋以前,大小官都可以称为吏。战国以后一般指低级的官。”) [3]A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B过了不久范的病情更加严重了,不能起床,大小便失禁沾污床褥,臭气熏天不可接近。(析:“溲矢”译作“屎尿”还是“大小便”?在今天现实生活中还是讲后者为多,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对于这类包含禁忌色彩的词语,在无法回避的情况下,也会避免那种最直率的表述。推敲文字,“臭秽”当主要是描写其臭,且上句已经侧重交代了他的“脏”。) [4]A李疑每日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B李疑每天替他擦洗身子,从来没有看见他有厌弃的样子。(析:比较“厌恶”与“厌弃”,后者显然要准确些,因为“厌弃”除了“厌恶”外还有“嫌弃”,这更有利于描写对一个大小便失禁的病人的态度。) [5]A我连累你了。B我拖累您了。(析:“连累”是因事牵连而使别人受损害,“拖累”是因牵制使受累。显然,文中是指人的牵制和负累,而不是“事”的牵连。如果是因犯法而使他人受株连,那就是“连累”了。) [6]A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B恐怕我活不多久了,没有什么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我布袋里有黄金白银四十余两,放在我原来住的旅馆里,希望您能亲自去取一下。(析:“无以”译作“没有办法”或“没有什么”都是正确的,但鉴于下文范景淳用于报答李疑的是金钱,用后者更贴切。对于一个奄奄一息、无法行动的患者来说,他所考虑报答别人的只可能是“何种东西”。“囊”译作“行囊”并没有错,但不够口语化,不适合人物对话。) [7]A李疑当面打开行囊,登记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B当着范的面打开口袋,把黄金白银登记好数字后封好口袋并做好记号。(析:当着谁的面,应当交代。翻译文言应当“宁滥勿缺”。A把“封”译成“封存”传达了原文的主要意思,表现李不会占为己有的坚定立场,但从现实描写来看,封存中的“存”当为作标记之后的行为。“识”译作“标记”和“记号”都正确,但后者更口语化,更通俗。) [8]A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送给他们财物,让他们回去了。B范的两个儿子要付伙食费,李推却不受,反而买了很多东西给他们,打发他们回去。(析:译文B动了很多脑子,从字面说,“二子以米馈”译作“他们用米馈赠他”是准确的,但他们为什么用米馈赠他?这是不是“馈赠”行为?“馈赠”一般指主动赠送,文中应当是一种受恩后回赠的行为。且在正常年代,“米”都不会很值钱,用米作为礼物来回赠自己的恩人,不大符合人之常情。B译作“付伙食费”既合情又合理。) [9] A这怎么可以凭借外貌判断人的道德品质呢?B因此说怎么可以凭一个人的外貌来判断人的才智呢?(析:有一类“是”字,不是简单的指示,而是表示总结性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就是说”“这就意味着”“这样看来”等。B对“是”处理比A好些。) [10] A《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才显现出来。B俗话说:“世风日下,清德之人就表现出来了。”(析:“举世混浊,清士乃见”不是孔子的话,也不是出自《论语》,而是司马迁的表述,见于《史记·伯夷列传》,译作“古人说”可能更好。) [11] A我为贪财好利的社会风气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B我为现今追名逐利的世俗之风而痛心,记下他的事迹来劝勉世人。(析:此句的翻译A犯了一个错误,即“劝”的古义与今义是不同的,不能译作“规劝”,从文意来看,记载李疑的事迹,显然是要用来鼓励人们像他一样舍己待人,这也就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比较起来,A注重直译,B更多意译。但从整体上看,B比A译得好。现在指导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文章中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一定要直译,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这可能是一种极端。在实际操作中,“直译”蜕变为按字面意思亦步亦趋,而不考虑全面地完整地把握原意。翻译课文,则只是把课本上的注释按顺序一个个抄下来。其后果不仅不利于文言文的学习,而且牺牲了一大批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使他们思维萎缩,创意匮乏,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蹩脚的“传声筒”。片面强调直译,将把古文翻译引入一条死胡同。 通信地址:江西省星子中学10-10信箱(332800) 作者邮箱: xzcls48@yahoo.com.cn 相关链接:文言文阅读翻译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