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肖向莲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9月26日 一、课程目标:1.掌握课文下注词语。2.把握作者的情感线索和观察顺序。 3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虚中有实、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 二、教学策略:图片(幻灯片)演示法、讨论法、问答法。 三、重点难点:把握本文的观察顺序和情感线索。学习作者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 教 学 活 动 一、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向往的地方,导入课文 1.: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和憧憬过的地方,你们心目中向往的地方是哪里呢?那个地方为什么令你神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说自己想去的地方。并描述那个地方,尽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描述生动、有条理。 2女作家冯君莉的梦想是去青海湖。 青海湖是怎样一个地方呢?(播放幻灯或展示图片)青海湖,是……(见参考资料)冯君莉的梦想实现了,她去了青海湖,感受了青海湖梦幻般的美景,并且用她的笔,同样为我们制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二、解题( 1.师:本文题目的关键词是“梦幻”,行文紧紧围绕它展开,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小结,把握以下几点:第一,青海湖是作者梦想过的地方,所以用“梦幻”来命题,表达了作者的愿望;第二,青海湖确实有着梦幻般的美,用“梦幻”来形容,名副其实;第三,作者用丰富的修饰性语言为读 者制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与所描写的对象和作者的意愿契合 三、分析课文,理清结构 1。要学生朗读课文,理出作者的观光顺序:到达青海湖—观草滩—赏湖水—看乌云—望晴空—遥望山峦—远观鸟岛—离开青海湖。 顺着这个观光顺序,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和可爱,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鼓励学生发言。总结。(见板书设计1) 四、字词训练( 1.准确认读以下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见板书设计2—1),并用它们组成一段话,看看谁组得既通顺,又符合情理。 2.仿照下面的词再组一些类似的词,并体会这些词的表达效果。(见板书设计2—2)组词。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些词用在句子中既体现了行文风格的活泼,又增加了文章的色彩感。 板书设计 1.课文分析: 相关语句 观赏顺序 情感线索 (1)“青海湖到了,……” 到达青海湖 “瞬间,我惊住了 “我的眼前,一片……茵的草滩” 观草滩 “在这绿……际的蓝色湖水” 赏湖水 “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 看乌云 …… “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 望晴空 …… “草滩上……色的山峦” 遥望山峦 “任大脑在……中起伏” “倒映出三五个岛屿的轮廓” 远观乌岛 “我们……继续赶路了” 离开青海湖 “是不是……之地呢?”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2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9月27日 一、课程目标:1.掌握课文下注词语。2.把握作者的情感线索和观察顺序。 3、学习作者虚中有实、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策略:图片(幻灯片)演示法、讨论法、问答法。 三、重点难点:把握本文的观察顺序和情感线索。学习作者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 教 学 活 动 一、朗诵课文,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1.师:这篇课文自始至终都有一个明确的观察顺序,有首有尾,有章有法。这是一种什么表达方式? 2.师:围绕着作者的观察顺序,文中又有一条明确的情感线索,由惊奇到陶醉,从肯定到矛盾。具体的体现是分布在文中的大量的感叹句和反问句,请在文中找出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文中找出相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 2.师:作者利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和可爱,一是词汇的丰富;二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三阅读课文,划语句,分析其作用。 词汇丰富:“那草……那湖水的蓝,”是对景物进行色彩描绘。请在文中找出相应部分,体会其作用。点拨:课文中有许多与色彩相关的词语,作者运用这样词汇来描写青海湖的美丽景色,将自然的美十分感性,十分生动画面般意境美。 这也是此文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和成功之处。又是蓝得……要蓝得深沉。”比喻生动:“那蓝……的眸子。”色彩描绘:绿茵茵、黄灿灿、…… 4.师:在这篇游记中,作者还运用了“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请在文中找出相应部分并加以分析。点拨:在游记中插入这样的说明性文字增强了自然之美的可信度,事实证明,这种在游记中大胆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尝试是成功的。 找出“说明”表达方式的语句。(作者在讲到青海湖的得名由来时,还从蒙语藏语的音译,从青海湖所处的地理位置,从科学角度来说明湖水蓝得出奇的原因;(2)在讲到鸟岛时,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它形成的客观历史原因及自然条件。) 二、课堂讨论:文章整体的梦幻氛围及作者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 师:梦幻是神奇、美丽的,但也是虚幻的。青海湖拥有醉人的美,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实实在在的美却又美得有如同梦境般奇妙。本文紧紧围绕“梦幻”二字展开,从文章的题目到内容,“梦幻”般的美、“梦幻”般的感觉总是和青海湖诱人的魅力紧紧结合在一起。作者正是用这样一种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用优美的笔触带领大家去领略青海湖的美好,享受一场梦幻之旅。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看看作者是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围绕着“文章整体的梦幻氛围及作者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分组讨论,轮流发言。 梦幻: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开头写作者在前往青海湖的途中做着“各种各样的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接着写美景突现的惊奇,文中又多次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以美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作者还适当地引用神话传说,更为画卷似的美景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 虚实结合:作者以”梦幻”为线索贯穿全文,从高原之梦,到扑进如梦幻般的现实,再到梦想未来如何保护青海湖的美丽的现实,虚中有实,虚实结合。 ! 作者邮箱: lzjxxl@163.com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