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减负进行到底!!!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将“减负”进行到底!!! K12评论 2000-12-18 盛 夏 回首2000年,恐怕没有什么词语能比“减负”更流行,更能引起国人的关注。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教育部专门召开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电话会议。一时间,减负成为各种媒体的聚焦的中心,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小学校。各地学校也都积极响应,采取各种措施,减轻学生的负担。在今年的寒假和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学生们终于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补课被停止,作业被削减,在校时间被压缩。他们有了自己的活动时间,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们许久不见的笑容,又重新浮现在他们的脸上。 多年以来长期困扰学生的负担过重问题,终于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已经把减轻学生负担,提到了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高度来认识。指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而广大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充分认识到过重的学生负担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对于减负持肯定的态度。想一想,谁没有见过那些起早贪黑,比上班还忙碌学生的身影?哪个家长不心疼自己一脸倦意的孩子?哪个老师们不为了学生成绩着急上火?在童年的时候理应享受童年的快乐。而中国的孩子却早早的背上了沉重的书包,每天超负荷的学习和生活。谁看到他们都会感到可怜,谁都想让他们真得能休息一下,放松一下。这“负”真该好好减一减…… “减负”,想说爱你不容易! 然而,当刚刚松了一口气的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呼吸一下这新鲜的空气,却倒吸了几口凉气。作业少了,时间多了,可是去哪呢?我们能让学生可以利用的健康的活动场所实在是太少了,大多数学生无所事事,不知所措。甚至部分学生走进了游戏厅、录像厅,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有的走上犯罪道路,更有甚者赔上性命。家长们也开始担心,不说怕孩子贪玩变坏,单自己的孩子不学习,别的孩子偷摸学习不就超过他了吗?考试可不考谁读的课外书多,谁会玩?考不上大学可是自己吃亏,于是赶紧给孩子找家教,买教学辅导用书,留家庭作业。家长自己就给孩子增了负。到了七月,连学校和教师也醒悟过来,减来减去,高考还得考,而且不管怎么考,分数还是唯一的标准。说不用分数评价学生,高考还是看分数。没看见到处都在宣传高考状元吗?而不及格的韩寒总有人在指点他。说不公开排学生的名次,可是却排老师的名次,结果都一样,老师就得变着法的让学生学习,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长了状元的头脑。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来说,数学家华罗庚说的最好:“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即使有再好的老师教,也得通过学生的刻苦学习才能提高成绩。加之随着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分数又成了衡量教师水平的尺码,教师的负担也转嫁到了学生身上。每天早上又见到了背着书包早早出行的学生,每天晚上学校里又都是灯火通明。实施减负还不到一年,学生当初的一点兴奋早已荡然无存。只留给学生短暂的美好回忆。 “减负”是教育问题的放大镜! 减负在现实面前如此经不起考验,是学生的负担不该减吗?减负又引发那么多新的问题,是减负减错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减负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早已有之,恰恰就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本身所存在的弊端和缺陷。减负,不过将这些问题揭露出来,放大开来。才使人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过去学生紧张刻苦的学习精神,好象是教育成功的象征,然而却隐藏了教育的诸多问题,使我们不去注意它。学生的活动场所早就出现了不断的被挪用、挤占的现象,繁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使我们的孩子不会玩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高考制度无时不让学生感到竞争的残酷。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教条的人才观念使家长们不敢掉以轻心。以成绩和升学率为指标的教育评价体系如紧箍咒一般束缚着学校和教师的手脚。教材难度和深度远远超出其他国家的相同年级……这些早已见怪不怪问题在今年成了人们讨论研究的焦点。声势浩大的减负狂潮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是简单的少留作业和提前放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而各种减负的花样虽然层出不穷,却只见花开不见花结果:高考改成3+X,学生老师却没有轻松的感觉;不按学生成绩排榜,却依然能感觉到来自成绩的压力。倒是涌现了各种应付减负的高招:期中考试改成月考,不排学生成绩就排教师成绩……各种招数各有玄机。看来,“头痛医头”的治疗是徒劳的,教育的顽疾必须从它的病根深处开刀,对症下药。 将减负进行到底! 教育的“病因”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单纯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如同治理环境污染,让下游治污却不管上游的乱排乱放。下游再努力也挡不住上游汹涌的污水。只有从上游开始治污,才能达到目的。若想让学生减负,就必须从根本抓起,将减负进行到底。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它要求一个学生必须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素质。其中品德是人最重要的素质。而智的方面则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身心健康是人正常成长的基础。反观现实,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为了升学率,可以放弃孩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可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要孩子在学习上能有进步。为了成绩,可以让学生起早贪黑,放弃休息和娱乐,不顾孩子身心能否健康发育。为了分数,可以让学生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孩子应掌握的不仅是书本的知识,还有更重要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这一切,都是源于现行的教育体制、考试制度及教育观念,并没有真正将学生的素质放在培养的重点。但这绝不应完全由教师和家长承担责任。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本本主义的人才观念,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高校规模和严进宽出的招生制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形势和以分数衡量学生的评价体系,教材本身的难度等等因素都使教师和家长忍痛施压,从而使学生承受着太多的压力。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部门确实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对教材大纲调整,对高考进行改革,对高校实行扩招,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想减负,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都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但并不等于只培养高学历人才,各个层面的人才都要有高的素质。我们需要高素质的科学家,同样也需要高素质的工人、农民、商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不可能人人都上大学也没有必要,而让每个公民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却是当务之急。明确这一目标,就能从应试的怪圈里走出来,转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说的容易做起来难,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还在陈旧的思维里转圈。以至于我们注意到所有的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最终都落到了升学率的提高上。固然我们不是片面排斥分数的重要作用,但对分数的急功近利却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今年的减负毕竟开了个好头,社会各界非常渴望能坚持不懈的抓下去,并不断的完善,最终使学生从沉重的负担下彻底解放——当然并不是说学生的学习再没有一点压力,关键是要看学的是什么和有多少压力。深化减负,就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教育部门应深化教育改革和加强管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自身素质。社会则需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念。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接受素质教育的宽松环境,还孩子一片明净的蓝天,让学生真正茁壮地成长。 为了新的世纪,为了孩子,请将减负进行到底!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