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雷电颂》教学设计 执教者:湖北麻城闵集中学 陶建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第一位诗人屈原的人生经历。 二、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2 、理解作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艺术表达效果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反复吟诵这首散文诗,把握作品的诗情,诗味和诗理,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设想: 一、指导学生大体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教科书中所附资料可供参考。了解作品背景是把握本文的前提。 二、本文是剧中人物独白,也是散文诗。要依据散文诗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三、指导学生体会本文用象征手法表现时代的重大思想主题。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的想像,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一、介绍屈原及作者。 二、了解《屈原》创作背景及其梗概。 三、初读课文,能带感情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者故事以及他们的名言(备用): 爱国主义者--张澜 张澜字表方,四川省南充县(今南充市)人,1894年中秀才,后补生。1902年入尊经书院,次年选送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因提出慈禧还政于光绪的主张,被清政府驻日公使押送回国。1904年回川,任顺庆府中学堂正教习、四川游学预备学校训导长。1906年办南充民立高初两等小学、县立高等小学及端明女学。1911年任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副会长。9月与蒲殿俊等人被赵尔丰拘捕,“成都血案”发生,引起全川同志军武装起义。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后出任川北宣慰使。1913年任国会众议院议员,参加进步党。护国军起,在南充联合旅长钟体道起义。讨袁胜利后,任嘉陵道道尹。1917年秋任四川省长,次年春去职赴北京。1920年回南充创办《民治日报》,鼓吹地方自治。1925年任成都大学校长,1933年任刘湘的安抚委员会委员长。抗战爆发后任国民参政员,积极赞成共产党的主张。1939年与黄炎培等在重庆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3月,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主席。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继续任主席。1949年9月赴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有《说仁说义》等。 张澜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新中国建国初期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之一。张澜先生一生经历了许多革命斗争,在重大历史关头一贯是非分明,立场坚定,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在辛亥革命前夕,他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四川保路运动。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挺身而出,在川北策划起义讨袁,有力地推动了反袁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他领导中国民主同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争取抗战的胜利。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坚决反对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政策。他领导民主同盟不参加也不承认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坚持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孤立了国民党反动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为建设新中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纪念张澜先生,政府曾于1988年在张澜先生生前创办并任教的南充建华职业中学内兴建了张澜先生纪念室。纪念室正门前左侧塑有张澜先生半身像。正门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块生漆木匾,上刻胡耀邦亲笔题写的“张澜纪念室”匾额。其生活卧室基本按原样布置,简朴、大方。其它展室展出了近百件展品和200余幅全国书画名家纪念张澜先生的作品,其中包括张澜先生80高寿时毛泽东、朱德的祝词和张澜生前的照片、部分著作等。 杰出的爱国人士——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藉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2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3年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 1924年秋回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两次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同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他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为保证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工作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 1931年12月,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成发动武力拘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后,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他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积极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在1945年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组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并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军事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当选为中共第八、九、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十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1949~1952年他成功地组织领导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均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他领导了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4年他提出建设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化目标,组织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推动了国家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1961~1965年为纠正“大跃进”带来的失误,扭转经济困难局面,他和刘少奇、邓小平领导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使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强调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综合平衡。他特别关注水利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文化工作和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给予特殊的关注,指导这些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 他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协助毛泽东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并担负了后勤保障的组织工作,领导了中国代表团的停战谈判。1954年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经过谈判达成协议,使越南(除南方外)、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作为国与国关系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积极贯彻。他先后访问过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中,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使党和国家还能进行许多必要的工作,勉力维持国民经济建设;为保护大批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恢复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同林彪、江青集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挫败林彪、江青集团种种分裂和夺权阴谋活动中,起到了控制和稳定局势的重要作用。他为开拓外交新局面,实现中美缓和、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做出了卓越贡献。 1972年他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后,仍然坚持工作。在1975年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中国共产党重新提出在中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鼓舞了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1976年4月清明节前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大批党员、工人、学生、干部甚至士兵和农民,为了纪念他,也为反对当时还当权的“四人帮”,举行自发的集会,被称为“天安门事件”,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抗议运动,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引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屈原。 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生平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二、作者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出版于1921年8月,全诗共三辑,以第三辑最为重要。他的许多代表诗篇皆出于此,如《凤凰涅*1》、《天狗》、《炉中煤》、《匪徒颂》等。 《女神》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首先是“五四”狂飙突进时代改造旧世界、冲击封建藩篱的要求。主人公以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者形象出现,要求打破一切封建枷锁,歌唱一切破坏者。其次,是对祖国深情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诗中歌唱太阳、光明、希望,处处洋溢着积极进取的欲望。 《女神》在艺术上取得了新诗最辉煌的成就,它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瑰丽奇峰。《女神》的格式追求“绝对自由,绝对自主”,而不受任何一种格式的束缚。它的形式自由多变,依感情的变化自然地形成“情绪的节奏”。 《女神》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诗中采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并常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表达感情。 《女神》的诗风多豪壮、雄健、颇具阳刚之美。郭沫若的诗可以说是新诗中豪放的先驱,但同时,他也有许多清丽婉约之作 三、历史剧《屈原》的创作背景以及故事梗概: 2、《屈原》简析 1)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发展到四十年代,特别是皖南事变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激烈,根据地被封锁,爱国志士被迫害,面对这样的时代气候,郭沫若有深切感受,感到这是令人悲愤的时代。正像五四时代孕育了《女神》一样,抗日时代又使郭沫若的创作激情再次爆发,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写出了五幕历史剧《屈原》,这是郭沫若诗情的二度喷发。 郭沫若说他要“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 历史上的屈原,生在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楚国的大政治家、大诗人。基本的政治主张是改革内政,合纵抗秦,但在当时受到楚国亲秦派的反对,并因此受到排挤,一生有两次被罢官,两次被放逐,62岁时当他看到楚国灭亡的局势已无可挽回了,于是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一剧是写屈原做楚怀王左徒时期的事情。 2)剧本里的屈原形象: 郭沫若对屈原一直很感兴趣,《女神》中就有诗剧《湘累》写屈原。这是因为屈原有高洁的操守及奔放、毫迈、热情的诗人气质,引起郭沫若感情的共鸣,抗战时期他又把屈原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这个人物,赞颂他的精神,突出刻画了屈原的无私无畏的爱国品格。 在《屈原》一剧里作者始终把屈原这个人物放到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用不断激化的戏剧冲突,把人物一步步推上矛盾的顶峰,使人物性格在矛盾高潮时得到最鲜明、最强烈的展现。 五幕剧中矛盾冲突是直线上升的: 第一幕:屈原家 突出写《桔颂》,通过屈原写《桔颂》和他对宋玉的教诲表现屈原品格高洁、意志坚强、刚直不阿。 屈原的这种品格在他所处的时代是一种悲剧的性格。鲁迅认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表现屈原的这种高贵品格给后面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这一幕还点出张仪的出现,使楚王面临两种外交策略的选择,同时预示着屈原面临着两种命运。 第二幕:后宫 通过南后派上官大夫靳尚买通张仪,设圈套陷害屈原,使戏剧冲突明朗化,悲剧已降临在屈原的身上。 屈原面对这种打击处于极度的悲愤之中,但他没有计较个人得失,而是告诫楚王要多替楚国人民着想,从国家大局着想,表现了屈原坚贞不移,满腔的爱国热忱,是“桔颂”品格的具体化、形象化。 第三幕:屈原家 写令尹招来一群人造谣陷害,说屈原疯了,并为他招魂,大众受蒙骗,宋玉也开始动摇,众叛亲离,自己的举动不被理解,屈原的悲愤怒火要比前一幕更强烈。 第四幕:城外 戏剧冲突达到高潮,屈原离家跑到城外,碰到楚王、张仪、南后一行,矛盾冲突在双方面对面的情况下展开,戏剧冲突处于白热化阶段,屈原虽受辱,但仍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进谏楚王,斥责张仪、南后的丑行,至此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同时屈原命运的悲剧性也更加深了。 第五幕:尾声 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命运,屈原无私无畏,更显出了他品格的高贵。第五幕写屈原压抑已久的悲愤情感的总爆发,这种强烈的情感鲜明地表现在《雷电颂》中,抒发摧毁黑暗世界,召唤光明未来的强烈的感情。 《屈原》全剧就是这样通过矛盾的不断激化,塑造出一个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崇高的道德情操,无私无畏的爱国志士的形象,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来说其社会作用的巨大是显而易见的。 3)《屈原》的艺术特色 ①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 历史剧创作一般有两种手法 a、严守史实,不虚构。 b、借古讽今,根据作者需要进行艺术虚构。 郭沫若的原则是“失事(史实)求似(精神)”的原则。 屈原的形象,大致在精神上尊重历史的事实,无大出入,年代、主张、品格、遭遇都符合。但是事件的发展,人物的安排是作家自己的创造。 如蝉娟,历史上无可靠的依据,但她对剧情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烘托了屈原的伟大人格。 让历史人物为现代服务,《屈原》一剧把历史的真实、现实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溶于一炉,形成郭沫若的独特风格。 ②强烈的悲剧色彩 郭沫若说“促进社会发展的方生力量尚未足够壮大,而拖延社会发展的将死力量也尚未十分衰弱,在这时候便有悲剧的诞生。”《屈原》一剧很符合这个定义。 《屈原》全剧始终笼罩着悲剧的气氛,但悲剧给人的感触不同。郭沫若所写的悲剧,不给人以凄惨之感,而给人以崇高、悲壮之感,使人看完后对悲剧人物的崇高精神产生一种敬仰之情,这样的悲剧使人在悲壮的感情中激起一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所以说郭沫若的悲剧是真理的鼓舞,是生活信念的感召,体现了郭沫若悲剧创作的独特风格。 ③炽烈的抒情色彩 《屈原》诗味很浓,突出表现出诗和戏剧的结合,《桔颂》、《雷电颂》对刻画屈原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把诗溶入剧,既符合郭沫若的气质,也符合屈原的气质,这是一种完美的结合。剧中的对话、人物语言,都体现出郭沫若诗的浓厚的抒情色彩。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表现出的思想感情 欣赏文章的精彩段落 教学过程: (一)读了这段文字以后,你认为屈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感情是怎样的? (二)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呼唤与歌颂 怒斥和愤懑 (三)根据文章的感情脉络我们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风雷电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在“比铁还沉重”、“比铁还牢固”的黑暗、阴惨的现实面前,诗人充满了强烈愤懑,不得不忧虑祖国的前途命运。所以他热切地祈求咆哮的风、闪耀的电、爆炸的雷这些宇宙中的“伟大的艺人们”,以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把黑暗的世界“爆炸”“劈开”,从而创造一个“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来“没有限制的自由”和灿烂炫目的“光明”。他把“电”这一宇宙的长剑化做自己“心中的长剑”。在奇丽的联想中,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力合二为一,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烈追求,显示了摧毁一切黑暗的愤激的情绪和斗争决心。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了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屈原斥责这些“土偶木梗”无德无能,欺民惑众,奸诈怯懦,高呼要把所有的神像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都“烧毁!烧毁!烧毁!”这是因为它们身居高位,没有什么“德能”,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晓得播弄人”,一句话,它们象征了现实中种种黑暗势力。这样,屈原变革现实的要求就由前面对自然力的祈求,发展到对人的力量的确信,表现了他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和彻底的斗争精神。 (四)赏析第一部分:用下列句式说话: 屈原呼唤: ;希望 总结:在呼唤中表现屈原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烈追求,显示出摧毁一切黑暗的愤激的情绪和斗争决心。 (五)赏析第二部分,用下列句式说话: 屈原斥责: ;因为 总结:屈原变革现实的要求就由前面的对自然的祈求,发展到对人的力量的确信,表现了他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和彻底的斗争精神。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①想像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 这段独白想像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神奇的想像,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急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借助他们的神力,使诗人具有了毁灭诸神、摧毁一切黑暗的力量。这样,就使历史中的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辉夺目,全文雄浑壮阔,气势磅礴,洋溢着高昂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 ②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理解作品深刻含义的关键。 本文中一些物象的象征义: a.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b.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c.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铗之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d.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e.“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是指河伯神像,其二是指在《九歌》中扮演河伯的一位演员。 ③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 学生运用句式说话: 我认为本文中 一句最精彩(或最富有激情、最感动人心)因为它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作出如下总结: 本文通篇运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方法。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等等,这些语句,热切地呼告和歌颂风、雷、电;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语句,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样,就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方法,也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5.关于《雷电颂》的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的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作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 此外,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吟咏“雷电颂”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创造一个想像的场域,启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个时间是在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的时候。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地点是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 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6、比较阅读: 与以前读过的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相比,本文这种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示:作比较需要找准比较点。 与以前所学的郭沫若的《诗两首》作一番比较,在体裁上一个是诗,一个是散文诗式的戏剧独白。两个作品表现了郭沫若特有的个性风格,但在抒情方式上却有各自的特点。 《诗两首》是在案头供人吟读的小诗,两首诗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传说中天上的人和事,写牛郎织女的故事,写鲛人泣珠的传说,目的是与现实中不自由、黑暗的生活对照,以此反衬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前途的渺茫,表达诗人面对浩瀚的宇宙时对理想境界的朦胧的向往。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意象,隐隐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清幽、典雅、含蓄,节奏徐缓,音调和谐,想像贴切新颖,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而《雷电颂》是供舞台表演的人物的内心独白,所以它的抒情方式和前者不同。它不再是含蓄、婉转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如急风骤雨般直接有力地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以求最有效地抓住观众,感染观众,获得一种现场感,达到最大的抒情效果。所以它多运用呼告、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方法,有利于将积聚在人物内心的情感激流直接喷泻出来,使观众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教学总结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