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考试大纲》语文科目解读及考向预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2005年高考,是建国以来,改革幅度最大的一年。其开放性空前,其自主性适度,其探索性奠后。全国试卷及各省市单独命题试卷,百花齐放,异彩纷纷,风飘万点,万树参天。 研析2006年刚刚出台的《考试大纲》,与2005年相比,我们发现:试卷长度、命题内容,将更显人文性;考点叙述、能力要求,更见科学性;命题角度、题型设置,更凸探究性;卷容布局、考查内容,更具导向性。 《考试大纲》调整解读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考查常见的语言表达能力。 2005年: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2006年: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解读 这一提法更为科学。“一定”是一个模糊概念,而“常见”则让考生心中有数,有训练范围,更见人文性。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考查作家、时代及代表作。 ①2005年: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生活的时代及代表作。 2006年: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2005年: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2006年: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解读 从这科学的表述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今年全国试卷一定会考文学常识,而且考试的内容涵盖作家、时代及代表作。目标明确,考点到位。 三、古代诗文阅读——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05年: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06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读 在“实词”前加“文言”二字,看似多余,实则意义重大。与“文言”相对的“白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都指汉语书面语的一种。但“文言”是我国古典文学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具有词汇丰富、精炼的特点;而“白话”则指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清代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及其他通用文学作品。大纲这么一界定,既科学,又人文,大大缩小和规范了实词的考试内容。 四、写作——强调因果关系,凸现个性色彩。 ①深刻 2005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006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产生的因果关系。 ②有创新 2005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2006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解读 ①将“问题”改为“事物”,既科学,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扩大了内涵。将“原因”改为“因果关系”,扩大了考查的力度,强调考生对待事物不能只知其因,更要重视其果,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够停留在表面,更要重视其发展过程,特别是事物的结果。这样,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分析应变能力。 ②将“特征”改为“色彩”,凸出了客观性,事实上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大多数考生很难体现其个性特征,但完全可以体现其个性色彩。这样,降低了考查难度,有针对性。 一、导向功能 全国卷将进一步规范出题模式,避免地方命题的随意性,发挥其突出的导向作用,引导地方卷向全国卷靠拢,既突出规范性,又体现地方特色。从目前各单独命题省市的考试说明反馈看,已经明显地看到了这一点,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题量、试卷结构。 二、热点透析 ▲字音字形,轮流出现 多年来一直作为必考题的语音、字形,2005年在全国卷Ⅰ、Ⅱ、Ⅲ中已呈现轮换形式。这一信息,可能对2006年各省市单独命题起到导向作用,考生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语音考查重在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及异读字,应特别关注异读音。 字形考查重在音近与形近致误两大类,应特别注意因形音均相近而致误的别字以及易混字。 ▲标点符号,可能降温 2005年在2004年第一次重新作为考点之后,异乎寻常的降温,16套试卷仅有7套涉及,估计2006年会更少,如有涉及,在题型上将有所创新。如以文言文断句形式出现,考查句间停顿的把握,与病文修改兼顾,或与语言的得体结合考查。 ▲词语使用,必考内容 从2005年所涉及题型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词语填空,一种是词语运用。在近两年虚实并重、熟语领先之后,2005年实词为主、成语领先又出现回头势态,只是命题形势有所出新,如湖北的成语以辩别形式出现。 ▲语病辩析,重中之重 语病的考查,是历年的考试重点。一般情况下两类病句交互出现,但也有两类同时考查情况,可见掌握多元病型十分必要。 ▲压扩段句,压缩看好 筛选压缩信息为现代社会所亟需,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提取关键词,是时下人们常用的一种写作形式,这已经是一种广义的压缩。能力以考查概括、归纳、整合为重点,取材贴近当代生活,尤其是反映科技、考古、艺术等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连贯得体,热中之热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运用中最受青睐的考点。2005年考卷,卷卷皆考。其中语言的连贯又是重中之重。 ▲句式仿选,变句渐升 随着仿句考查的频繁出现,选句的简易,越来越多的命者把注意点放在句式变换上,其中应特别注意常式句与变式句、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及简单句与复杂单句的变换。 ▲文学常识,06超女 2005年开始纳入考试范围后,大部分省市从人文的角度考虑来列入考查范围,但经过一年酝酿之后,加上今年考试大纳的明确界定,可以肯定,全国卷一定会有考题出现,自主命题的省市将有更多的命题者将其列入命题范围,应引起高度重视。 当然,从2005年三个省市出现的命题看,人们更愿意将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联姻,这样更能水到渠成的实现作家、时代和作品的完美结合,通过知人论世,掌握名句名篇,为我所用。 因此,文学常识宜注意了解古代作家所处的朝代、姓、名、字、号、谥号、作品集以及主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名言佳句、体载和主要人物。 ▲名句名篇,注重名篇 2005年,名句名篇最大的变化就是更注重名篇的全篇或其中完整段落的默写,这为考生敲响了警钟,不能投机取巧,只背名句,而应重视名篇。这一举动,将引起各单独命题省市专家的注意。 ▲诗词鉴赏,对比鼎现 唐诗宋词元曲,在2005年全国卷以唐宋诗并驾齐驱之势出现之后,2006年可能将重心偏向宋词。可以这样说,2006年诗歌以对比赏析,将凸现鼎势,这样可以达到几个测试目的:一是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求异、求同思维能力;一是避免押题,可以名人名篇与常人常篇对比,实现能力迁移,可以是诗词对比、词曲对比,实现写作潜移。从对比趋势上看,可以是同题、迁移、氛围、意象、用语、意境等不同角度的对比。考查的内容,可以是用字赏析、妙句涵泳、技巧分析、修辞运用、思想把握、创新评价等等。 ▲文言阅读,分析渐重 从2005年的全国卷看,题量减少,考试内容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为主,实词与虚词的考查也出现轮换态势。从选材看,二十四史乃占半壁江山,不同的是传之以外,开始关涉事物,出现两种全新的选材趋势:一是从其他经史子集中选择与人物相关的文本,一是涉及论物述行。这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并作相应的训练。从考点看,实词应以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为主,虚词应吃透18个,特别弄通“之”“为”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应关注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特别注意在翻译中的应用。文言文翻译赋分之多,越来越受重视。考查的形式将以翻译文言文阅读中画线句子为主体,少数省市可能单独以段设题。 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每卷的必考内容,须加强训练。 ▲科学类阅读,自然为主 在所有的科学类文章阅读中,命题者倾注的领域大部分在自然科学,当然也有涉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少数甚至两者兼而有之。今年可能呈现这样的趋势:可能不考。如考,可能以自然科学为主,题量减少。考试内容呈现多元格局:词句轮空,词义为主。即理解文中主要词语的含义与理解文中主要的句子的含意出现轮换态势。信息的筛选,逐渐成为考查主流,文意理解,逐渐增加。推断想象,专家看好。从测试角度看,一个考生据文推断能力的高低,据文想像是否丰富合理,直接反映出一个考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因此这一考点将更侧重对考生思维能力的检测。 训练时,可从《中国国家地理》上选择有关“秦俑”、“长安”等主题词文章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重在整体理解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将成为整个试卷的双翼。2005年分值明显提高,这预示着今后的命题将重视阅读理解、重视考生的主观理解和发挥。多选题型将销声匿迹,主观题分量明显加重,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的理解和把握的考查力度将明显加大。重点考查内容将轮流锁定在:对文中重要词语、主要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鉴赏优秀文学作品形象、表达技巧。 从选文看,散文独霸,当代主流,名家独领,新作偶现。从考试内容看,考点轮空,词义句义必考其一,信息筛选,整合增加,文意理解,必考考点,小说少数省市可能选为考查命题材料,不可忽视。 今年的命题甚至可能出现这样的态势:两类阅读,题型互补。即在文学作品中并未考查的,却在科学类文章中有所涉及。 训练时可有目的地选择有关巴金或名人忆巴金的文章进行训练。 ▲作文命题,多元星空 高考作文,全国卷,依然持续着走过的足迹——关系话题,但各省市均呈现出多元格局,“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风景各边皆好。总的看来,关系话题,如超级女声;词语话题,似涛声依旧;命题作文,又雨后春笋,材料作文,重回娘家,图文联姻,闪亮登场。 2006年的作文命题,在审题上首先应注重三种能力:筛选提炼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联想感悟能力。在深刻这一点,更强调揭示事物产生的因果联系;在创新这一方面,更注重有个性色彩。在命题趋势上,关系话题,渐将淡出;看图作文,闪亮登场;词语话题,专家认同;命题作文,逐渐增多;材料作文,渐趋主流;大小文题,个别存在;诗歌受限,议论领先;材料命题,贴近时代;拓展现象,重在分析。 哲学原理,应重视: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因果联系。训练时,可搜集有关“超级女声”的材料进行命题作文训练,如对歌词发表看法:“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勇敢地自我欣赏”;“就算这舞台多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话题可以是“自我激励”、“自我肯定”、“美梦成真”、“跨性别规范与性别规范”等等。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