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2课《古代神话三则》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22古代神话三则 【教学构想】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中国古代神话作品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歌颂劳动创造;②赞美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③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④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本课的三篇神话就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反映了我国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神话的特点。 本课三个故事塑造了三个传诵千年的动人形象。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善良、执著、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不同的是:夸父和女娲属于那种神力无比的神,他们的故事显得非常壮烈;而精卫却非常弱小,她的故事则显得哀婉、执著和凄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所描写的形象的理解。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了解神话的特点,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掌握“走”、“堙”、“废”、“济”、“溺”等实词在文中的意思。 4.背诵三篇神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形象的精神品质。 难点:比较阅读。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要点: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一、导人 现在,老师播放一段“夸父追日”的动画,请大家看后猜一个四字词语。 今天的课就跟这个词语有关。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古代神话三则》。这节课我们采用说读的形式学习。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三则故事,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 (多媒体提示:读准字音有三种方法:①借助文章下面的注音;②查工具书;③举手询问。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读破。) 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三则故事。 3.全班齐读。 (设计此环节,目的在于既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语感,也使他们在听和读中了解故事的大意,为下面译文打下基础。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再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力争做到读懂词义,读懂文意。 2.将全班分成两队组织竞赛。 ①就文章字词方面的问题考考对方,比一比,看哪一队能考住对方,而不被对方考倒。 ②两队先分四人小组轮流讲述三则故事,再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评选故事大王。要求:可以适当想象,尽量忠实原文。 (竞赛的形式和小组轮流讲述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枯燥的字诃学习和译文变成生动的舌动,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减轻学生对文言文译文的畏难情绪。) 四、作业 1.熟读三则故事。 2.’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要点:1.体会人物形象。 2.比较阅读。) 一、检查旧知 1.齐读课文。 2.检查个别实词和句子的翻译。 二、比较阅读 1.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则故事。体会三则故事不同的情感色彩。 2.三则故事塑造了三个传诵千年的动人形象。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设计此环节,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所描写的形象的理解。) 3.夸父、精卫、女娲三个人物中,令你最感动的人物是谁?说说他(她)令你感动的原因。 (学生学习语文,除了获取语文知识外,最终还是要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的交流对话,落实新课标的这一思想。) 三、拓展学习 1.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的故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神话故事,除了这三则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七仙女下凡…… 2.你知道劳动人民为什么创造神话故事吗? 提示: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古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 3.请大家归纳,这些故事都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 提示:①歌颂劳动创造;②赞美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睛神;③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④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这三篇神话反映了我国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了解神话的特点,有助于今后对神话故事的学习。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巩固学习 在三则故事中选择一则写一篇400—500字的读后感。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