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本站论坛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这是我诗歌教学的一次尝试,我把论文写作的关键词引入课堂,先让学生找出两个关键词,再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言时,努力提炼出文本的本质,并找出整体之间的逻辑联系。欢迎朋友们批评!)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错误》课堂教学实录 师:读诗,知人论世永远是一个好方法。进入《错误》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诗人,谁来说说郑愁予? 生1: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台湾诗人,印象中好象和余光中有点相似。 师:说得不错。郑愁予确实和余光中有点相似:他们都有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在风格上含蓄蕴藉,而且都洇漫着浅浅的乡愁。从郑愁予的得名由来就可窥见一斑,“愁予”来自屈原的《湘夫人》,其中有这样一句“弟子降兮白渚,目渺渺兮愁予。”中国很多作家的得名都有类似的一段故事,同学们千万不要轻视这些琐事,它们对我们理解作家的作品,常常有意想不到的价值。 生2:我知道“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张恨水笔名的来历。因为张先生很喜欢李煜的诗词,特别钟爱的一句是“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故取名“恨水”。由此看来,了解了李煜的诗词特点,就大致把握了“鸳鸯蝴蝶派”的风格特色。 生3:著名作家冰心的笔名,蕴涵着玉洁冰清、自然童心、不含杂质等特点,这和她的创作主题大有关系。冰心的文学创作的主题就是“童心、母爱、自然”,她有一首很著名的小诗。“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上,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在这里,童心、母爱、自然和谐的交融在一起。 师: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共同进入文本,希望同学们就像刚才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深入到诗歌的骨子里去。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诗歌吟咏几遍。 错误 ——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生读诗歌)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也很有感情。但能否真正读懂它,深入到诗歌的内核里去,还需要一些必要的鉴赏技巧。我当然相信我们同学们有这个能力,所以,老师今天就提供同学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同学们都来把自己读这首诗的原初感受说出来,共同欣赏、共同玩味、共同提高。为了帮助同学们梳理原初感受的思路,我提一个要求,在你谈话之前,先给自己的阅读感受提炼出两个相关的关键词,并且拟好发言提纲,让你的发言,思路更清晰,逻辑性更强。 (学生整理发言提纲) 师: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生4:我的关键词是常式和变式。这首诗歌结构和语句多采用变式,从结构上来看,顺序应该先是:“我打江南走过”,然后是第二段游子对思妇心理的揣摩,然后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最后才是“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可是作者却把事情的结局做了倒装。 师:你觉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生5:我觉得这种倒装首先给读者一个巨大的悬念,其次,它把游子和思妇连接起来,尽管他们在错误地点错误相逢,但像徐志摩的《偶然》中所说,毕竟在“交会时互放过光亮。”最后,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漫长。 师:说得很好。尤其是长短句蕴涵的分析,十分精彩。可以说,古人在词句方面的修饰非常精心。比如李白写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前句两个“水”字连在一起,暗含“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意;后句三个“愁”字造成一种“愁”绪绵绵不尽,滚滚而来之态,在艺术上独标一格;而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在字音上全用轻声字,而且都是齿间音,十分巧妙的揭示了幽怨女子缠绵悱恻的内心世界。 师:从语句方面,谁来说说? 生6:从语句方面来看,单个的句子也多采用变式句:譬如“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应该是“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开落的莲花”;“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应该是“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应该是“你底心是紧掩的小小窗扉”。 师:你对变式句的整体把握十分到位。那么,这几句的顺序为什么要这样变化?这样变化的好处又在哪里? 生6:把“向晚”、“紧掩”这些动态的词语倒装后,不仅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化呆板为灵动,而且曲折委婉的表现了思妇的心理。 师:为什么变化一下语言,就能化呆板为灵动呢?这个只能意会,不好言传。我不妨举一个例子,如果我把“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个变式句,换成“我轻轻的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个常式句。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比较读这两句) 师:感觉怎么样? 生7:(笑)如果换成常式句,像小学生造句,一点诗味也没有了。 师:所以说,读诗时的语言感悟特别重要。好的,请继续! 生8:我提两个词——错误、美丽。我首先要问自己,为什么错误?错误为什么是美丽的? 师:很好,你采用了追问法,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为什么要提炼这两个关键词,说说理由。 生8:我觉得“错误”和“美丽”这两个关键词,有点矛盾,特别不和谐,但将它们放在一起,却能很好地揭示出人物复杂的心理。 师:什么复杂心理,能否结合课文,说得具体一点。 生8:对这两个人而言,不管是游子错误的经过也好,还是思妇错误的“错觉”也好,因为故事的美好,情感的美好,所以“错误”也成为一种美丽。比如我们有时候认错了人,纵然当时可能会尴尬,但事后回想却常常回味无穷。 师:类似的词句,同学们能否找出一些,来共同体味一下其中的奥妙。 生9:奥斯卡有一部获奖影片《真实的谎言》。“谎言”怎么可能“真实”?但这恰好印证了片中主人公的心理。联邦间谍深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却永远只能用谎言对亲人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他的古怪的行为,引起了妻子的怀疑和猜忌,但他只能默默承受。然而事实上他襟怀坦白,忠诚于家庭,献身于祖国,他所有的谎言恰恰表现了他的真诚,因而“谎言”又显得“真实”。 生:徐志摩的诗中有“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甜蜜的忧愁”也是这种用法,少女因朦胧羞涩的爱情而甜蜜,又因长久的离别而忧愁。总之,这种矛盾的写法常常能够揭示人物矛盾复杂的心理。 师:分析很到位,请同学们继续。 生10:我提出的关键词是游子和思妇。但如何分析,我说不上来。 师:没关系,你说得很好,游子思妇、思妇闺怨确是传统诗词经典不衰的主题。同学们不妨先来列举一下这类诗歌,看看它们的共同特点,然后再慢慢展开。 生11:李白有“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生12:白居易有《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口。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生13:温庭筠有《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生14:金昌绪有“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生15:无名氏的“欲寄征衣君不还,不寄征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难上难。” 师:现代有没有类似的诗歌? 生16:比如台湾作家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师:很美的一首诗,请你给我们朗诵一下,好不好? 生16:(朗诵)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师:朗诵得很美,同学们都沉醉进去了。这足以证明等待的女子的情怀有多么动人,难怪《错误》这首诗中,那个不是归人的过客,充满了歉疚之情!著名的诗评家杨牧评价此诗:“站在中国诗传统的高处。” 原因何在?谁来挑战? 生17:传统的思妇闺怨诗歌,大多是男子以己度人,体恤女子情怀;或者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失意和惆怅,上述诗歌大抵如此。但本诗却不从思妇的视角出发,状写女子寂寞等待的内心世界,而从“过客”的视角出发,去猜想思妇的希冀和幽怨。因为是猜想,所以更有一种迷离惶惑的美。 师:分析得很精彩,继续下去。 生18:因为是从过客的角度出发,这就有了两个世界——过客的现实世界和思妇的想象世界。诗歌开始是“我打江南走过”,这是过客的现实世界,接着是过客想象中清丽的思妇世界,最后,再跌回到过客的现实世界。我觉得这里“达达的马蹄”写得真好,它既是女子错觉的根源,又是游子清醒的依据。 师:妙解!谁来谈谈这里的思妇形象。 生19:思妇的形象是和江南、莲花交融在一起的,所以,我选择的关键词是江南、莲花。小家碧玉的江南,总让我想起唐朝诗人韦庄的《菩萨蛮》:“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江南实在是一个多情的地方,也是一个生长故事的地方,所以,才会有过客的遐想。第二个是莲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不是暗含着女子品行的高洁,只要不是归人,她就会把小小的窗扉紧掩?更有意思的是,下文还有“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是不是把游子比做了行踪不定的漂泊无依的“柳絮”?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江南和莲自古以来就血脉相连。古乐府《江南》就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妙句。我觉得写思妇写得好,就在于江南、莲花既是背景,又是想象中的人物;既是人物外形的羞涩的娇美,又是人物内心品格的写照。 生20:我觉得他刚才的莲花和柳絮的分析,很有意思。我也想补充一点,就漂泊而言,我觉得游子和思妇都在漂泊,游子是肉体的漂泊,思妇是心灵的漂泊,本质上他们都在流浪,都在寻找精神上感情上的一个安静的依靠。 师:感觉同学们已经进入诗歌的内核里去了,谁来继续给我们挖掘思妇的内心世界? 生21:传统闺怨思妇诗,最大的特点是思妇总是呈凝望的姿势,凝视着滔滔的江水的流逝,也凝视着自己容颜的老去,甚至化成了望夫石,也还要永远的等待。而这个思妇形象最大的特点不是“望”,而是“听”。 师:为什么只能是“听”,不能是“望”呢?换言之,“听”之前呢? 生21:我觉得一方面是视角不同,从过客的视角出发,特别是过客的想象出发,不可能直接写思妇的凝望。而思妇又确实盼望着归人的归来,怎么办?当然是要把视觉转化成听觉了。而且这种处理,把女子刻画得含蓄内敛、情深而又自持,从而为全诗平添哀婉和惆怅,这正是郑愁予先生高明的地方。 生22:视角转化,并非郑先生的独创,古典诗歌常常有这种写法。 师:请举例说明。 生22:王唯《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邀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前两句写自己在异乡客居,佳节思亲,突出“独”和“倍”字;但下面诗人突然转换视角,写自己的兄弟登高如何思念自己,这样借石打鸟,“倍”思亲的“倍”字就一览无余。 师:说的很经典,我也想补充老杜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此诗写于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从鄜州赶往延州,企图为平叛效力,结果被叛军俘获,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杜甫望月怀远,写下这首诗。诗人一开始就转换视角,不写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困境,反而以妻子的眼光来写对自己的处境的忧虑,并以小儿女的“未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一个“独”字,这“忆”中充满了辛酸,交织着惊恐……而杜甫自己对妻子的“忆念”和“牵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生23:思妇的化“望”为“听”,让我想起了王唯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以动写静,句式为“浣女归竹林里喧哗起来,渔舟下莲花摇动起来”,那么,在浣女归之前,浣女归之后,竹林里应该是寂静的;在渔舟下之前,渔舟下之后,莲花也应该是静止不动的。我由此得到启发,在女子的“听”之前,肯定也会有无数次“望”,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每次望穿秋水,结果都是失望、绝望。于是,后来女人连“望”的勇气都没有了,只好选择了胆怯的“听”。“听”既有外在的苦苦等待,也有心灵的接通和交融,更能表达女子坚守的执著和坚定。 师:女子的执著和坚定,除了莲花意象的暗含外,还有那些地方可能看出来? 生24:二段中“不来”、“不飞”、“不响”和“不揭”,都是一种内敛限定的关系,它们很好地揭示了思妇在倾听过程中的忠贞情怀。“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生25:说的好,很受启发,从女子的变“望”为“听”出发,我能不能大胆地推断开去,那个过客的身份其实也不确定,他既是“过客”,但未尝不也是一个“归人”。也就是说,在这个游子和思妇之外,还有两个没有出现的人物。一位是女子等待的“归人”,一个是在漂泊无依的过客身后,必定也有一个或将有一个注定要承受相思之苦的未知女子。而那个女子的所思所想,又淡淡投影在这个思妇的身上,华美而惆怅。那个“归人”也会像这个“过客”一样,行走在路上,达达的经过,美丽的错过,而不肯短暂的停留。 师:还有哪些见解,同学们畅所欲言。 生26:我提炼的两个关键词是“意象的聚焦和意象的放大”。就像电影中的镜头运用,本诗中对思妇的想象,就采用了意象聚焦的办法,从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 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至小城,再转到街道,然后到帷幕然后到窗扉,最后我们甚至可以聚焦到窗扉后思妇眼角的一滴大大的泪。如此处理,由过去关注女子的外在,转而关注女子的内心,她们坚定执著,把自己包裹在层层帷幕之中,怅然的面对容颜的凋谢,痴情地守侯一份归人的不确定。同时,意象由大到小的落差,也给人情感和视觉的冲撞。 师:这是思妇的想象世界,那么,过客呢? 生26:我觉得过客意象应该和思妇呈“错误”的组合,达达的马蹄过后,“过客”的意象一定是逐渐放大,先窗扉,然后帷幕,然后街道小城,再是广阔的江南,以至塞北,以至天涯海角。这种意象逐渐放大,能够表明过客的漂泊而无依,混沌而无靠。 师:说得很好,古人选择意象很有讲究,象征主义大师瓦雷里曾说,“赤裸裸的思想情绪像赤裸裸的人一样应该给他穿上衣服,这衣服就是意象。”也就是说,意象精心组合,其实是诗人情感的精心流露。 生27:老师的分析非常有道理。记得柳宗元的《江雪》,先是广阔无边的宏大意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然后是一叶孤舟,最后再聚焦在渔翁独钓的小景上,这种意象处理独具匠心。这种意象的狭窄、逼仄,让人气闷压抑。它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之叹,又有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之感,诗人孤傲冷峭,幽愤不平之气扑面而来。 师:谁来举一首现代诗说明一下。 生:我来举余光中的《乡愁》说明,诗人把“乡愁”比做“邮票”,比做“船票”,比做“坟墓”,比做“海峡”,这里意象逐渐放大,无非是要表达诗人的“乡愁”,越来越浓,越来越深,越来越重。 师:说得好。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在诗歌语言、形象方面有所领悟,有所收获,但这还不够。有人说,“隔壁的诗人是疯子,远方的诗人是风景。”就是说,诗人常常异想天开,因而一首诗的思想内容也常常是多元的,不确定的。刚才我们解读的游子思妇说,只是一种最普通的解读,其实我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还可作哪些多元的解读? 生28: 我可以把这里的女子理解成“归人”的母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尚未出发,母亲就盼着归来! 生29:也有人认为此诗是对大陆生活的一段追忆,抒写与亲人久别后的惆怅心情。我觉得结尾的省略号用得特好,有“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怅惘,还有余音袅袅之感,它既是思妇的无言,也是征人的无言。 生30:还可以把“过客”就理解成“归人”,可是“归人”却不愿意为痴情的思妇而“归”,而选择继续流浪。多情女子无情郎,纵然女子是“一棵开花的树”,男子却不肯丝毫的栖息。 师:同学们的发散思维很好,一下子找出这么多的思想主题。我也想补充一点,凑一个热闹。如果我们从思妇等待的主题延伸,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人们也许永远也等不到他们所钟爱、所期待的东西,任凭你望穿秋水,望眼欲穿,却只能遗憾的错过,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 生:(鼓掌) 师:今天我们走进《错误》的内核,做了种种大胆的,可能也是错误的解读,但是同学们读出了真实的自己,读出了心灵的悸动,读出了生命的丰美,哪怕就是真的错误,我想,那也应该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感谢同学们赋予的精彩,同学们,再见! 生:王老师,再见!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