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案(本站论坛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一、导入(聊天式导入) 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非常适合春游。一般春游回来语文老师就会说,大家玩得那么开心,那就把春游的见闻感想写成作文吧。你们都喊不要?为什么?明明看了听了想了,为什么写不出来呢?其实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写。今天,我们边赏美景,边从古之大家那里学得一招半式,以后再有这样的任务就不怕无话可说了。 二、解题 书,即信。这是吴均在旅游途中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介绍所见美景。从内容看,属于山水小品。从语言上看,属于骈体文。 不象现在,通讯技术发达,“喀嚓”一下传送到友人那,什么风景都可以看见了。照片上,你躲在袋鼠口袋里笑,我们就知道你在澳大利亚了。古人只能通过书信,这就要求写信人能把如画的风景化成生动形象的文字,也要求收信人能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具体美丽的图画。 现在,我们以收信人的身份试着来还原美景。 三、文本研读 1、朗读全文,总体品味文章 2、朗读第一小节 问题一:先画出怎样的底色和质地?抓住哪两句来描绘? 明确: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背景:淡蓝色,水洗过一样的澄净的天空,半透明 问题二:先大致画上哪些景致? 明确:巍巍高山挺立而上,浩浩江水绵延而来,一叶扁舟,漂于波中,一人发襟飘飘,立于船头。 问题三:画面主题是什么?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朗读第二小节 问题一:从哪些角度画水?画出水的什么特点? 明确: 水色:缥碧清澈纯净 水深:千丈静若处子 灵动如水 异水 水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动静皆美 水速:急湍甚箭水气逼人 水如女孩 水势:猛浪若奔 动若脱兔 请女孩们朗读第二小节,要读出水的柔美和水的活泼。 问题二:能根据原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来生动形象地描绘一下水之美丽吗? 问题三:这是从什么视角来赏水的? 明确:俯视 4、请男孩们朗读第三小节,读出山的气势和沉稳。 问题一:怎样画出山的特点? 明确:山色:皆生寒树—蓊郁深碧 山势: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所看(正面) 奇特伟丽 奇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恬静幽深 山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所听(侧面) 山间小精灵:好鸟、蝉、猿 问题二:“皆生寒树”的“寒”字如何理解? 明确:通感用法,树木蓊郁,树色深翠,给人以寒凉的感觉。 问题三:画山时要画出山的哪些动态特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山的什么特点? 明确:竞上,轩邈,争高直指。拟人。奇特伟丽。 问题四:这是怎样的一支山林小曲?有什么作用? 明确:泉水泠泠、鸟鸣嘤嘤、蝉叫不绝、猿啼声声,美妙自然,和谐动听。以声衬静。 问题五:还能想出哪些动静结合,以声衬静的诗句? 明确:1、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问题六:这是从什么视角来看山的? 明确:仰视。 5、朗读全文 问题一:在这样的美景中,游人有何感想? 明确: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问题二: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呢?你估计一下作者遭遇了什么,令他不禁想回归自然,消极遁世呢? 明确:(介绍作者)编撰史书,触及当朝皇帝痛处,被毁书罢官。在现实社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想回归自然,自在逍遥,任性自得。跟陶渊明归隐田园有相似的心路历程。 问题三:文章至此似乎已经完美结束了,最后两句多余吗?为什么?(有一组矛盾在其中。) 明确:“在昼犹昏”和“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矛盾。不要忘了我们的导游是扁舟中人,他“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了“一百许里”,所见之景必然时时变换,所以,最后两句呼应开头,也为这幅画面增加了动感和空间延伸感。 四、总结归纳 问题:朗读全文,讨论总结此文为什么写得如此成功? 明确: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 (动静结合、声静相衬、有声有色、光影摇曳) 写景有法赋予生命,情景相生 骈体文的优点在此文中突显: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五、写景训练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