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当得老师学生能定夺吗?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生活时报 2000-12-06 记者庞永厚 李海清 “轰下去”还是淘汰下去? 周雅莉(60多岁,退休教师):我认为学校做出这样的决定,挺好,学生一定欢迎,因为现在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不是很多,符合学生需求、心理的老师少。过去,我所在的学校有个老师只知道照本宣章,后来,让学生给轰了下去,还有个老师讲课表达能力不强,学生就说, “老师,您歇会儿”。首师大附中采取这种办法评价老师,老师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下岗,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生成绩,毕竟教学是两方面,教得好,才能学得好,这种做法是形势所趋。 冯瑾玉(职高学生):老师就应该对学生负责,现在有些老师课讲得不怎么样,但工资照拿,这对责任心强的老师来说有点不公平。特别是现在有些年龄大一些的教师,摆资本,不用心教课,耽误学生。对他们来说缺少的是一种约束力。 王越(58岁,科普工作者):我不赞成用学生打分的形式淘汰末位的老师。学生在不满18岁时,选举权还都没有,他们喜欢与其打成一片的年轻老师,不太喜欢比较古板的老老师,但谁的教学质量高,谁对学生负责,往往不能从分数上评估。我建议这所学校应该请教育专家重新核定评估意见,以便能科学评价老师。 齐山松(职高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讲,这种做法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客观地说,现在一些老师真的不怎么样,说白了就是混饭吃,这些人该淘汰就得淘汰。 王极盛(社科院教授):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总体上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由点到面,逐步推广。一名教师执教水平应该受到学生的检验,因为学生作为受教对象,他们认可与否是关键,应由他们来评判,这是有很大合理性的。 李琼(中年,学生家长):这个办法好。老师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学生知识重要,还是教学生学习技巧和方法更重要?作为基础教育,我认为老师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对于学生成长最重要,这需要老师以更多的爱心和责任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技巧要与教学水平一样蒸蒸日上。在国外,老师上岗前要接受这方面的能力测试,这个方法应值得我们借鉴。 汪先生(49岁,职员):我听说几年前北京的中学比较缺老师,即便非师范类的学生,只要喜欢做老师,都可以到中学执教。现在是不是老师富余了,让学生替学校裁人? 张凤铸(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对于这种做法我基本持支持态度,这确是激发教育机制的一个很好的措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常讲这样一个故事,姑且叫它“鲇鱼理论”:日本的鲇鱼捕捞后很容易死亡,难于保鲜。有一渔民在鲇鱼缸里放入许多耐生力强的杂鱼,激活了鲇鱼的生命力,解决了鲇鱼存活不长的问题。这和学生打分评判老师如出一辙,都是引入竞争激活机制的道理。 教师被分为三六九等,适合于所有的学校吗? 周雅莉:大专院校都适合,小学和初中还不太适合,小学和初中的学生的心目里认为老师是神圣的,不过,我认为应该选最好的老师教小学和初中,要不就很难使他们向更高阶层迈进,我曾经看过几所小学,感觉稍差,由于过去“家有二斗粮,不当小孩儿王”等旧观念影响,许多人不愿当小学教师,致使小学教师队伍差,如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小学抓起。 何晓华(27岁,秘书):每一个青年老师的成长都需要时间,也需要一批学生作为他们提高水平的代价,末位淘汰总会“优待”这些青年老师,他们没有工作机会,怎么能积累经验呢?老老师经验丰富是多年积累而成的,让他们与青年老师在同一起跑线显然有失公平。 李川林(32岁,职员):这个办法从理论上看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办法,但是事实上往往会事与愿违。譬如在一般学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差,上进心不强,如果让他们为老师打分,他们会不在自身上找学习差的原因,将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 赵月(23岁,经纪人):我认为这个做法不宜推广,如果被滥用会导致学校对老师大排行,老师被分为三六九等以后,还会安心教学吗?他们肯定为了讨好学生做一些违心的事,但这些事是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沈菲(56岁,退休教师):我想学校对教师采取“学生打分”的方式考核教师能力,可能是效仿某些行业的方法,但老师这个行业比较特殊,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实行一刀切,更不可以在其他学校推广。一个学校在管理老师、管理学生及协调双方的考与学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内部因素比较复杂,用“学生打分”的方式有悖素质教育。 王极盛:在总体操作上,应恪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暗箱操作。另外,在评定体系指标上应全面,以学生评判为主,兼顾其他多方面测评项目:如老师知识的新颖性,可接受性;执教艺术及其科学性;健康心理、精神风貌、执教态度、师德等等。弊端之一是有的学生会因情感因素而导致评判的公正性。 郭记敏(北京医科大学教师):学生应当站出来对平庸的教师说 “不”,但如果单纯依靠学生的打分决定教师的命运也有失偏颇。因为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均衡,思维上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因而他们的打分有时缺乏理性和科学性。这就如同一个人有自己喜爱吃的食物,对不合口味的食物他们会拒绝一样,但这并不能说明这道菜的优劣。因而,学生打分只能作为参考之一,还应兼顾其他多方面的评判,千万不能搞一刀切。 给老师打分也要“打分” 周雅莉:我愿意接受打分,我原来工作的邮政学校就有竞争,在退休时,校长对我说,我是所有学生民意测评成绩最高的,如果他要早告诉我这个结果,我会做得更好的。 刘婷(18岁,高中生)我们学校也有类似的评价老师的办法,在班会上让我们给老师写意见,分三个等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但没什么回馈,可能与老师奖金挂钩。我们现在越来越喜欢有个性、讲课形式比较多样化的老师,如果学生评分能促进老师总体能力提高,这当然是好事啦! 钟明岚(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如果教师下岗与否真的让学生做裁判,不科学性显而易见。中学生群体个性差异较大,好恶各异,因认识上的不足会误解教师的严格要求,评判上的主观性很大。我是有过教师经历的,我感觉80%以上的教师是非常具有责任心的,只是有时因为方法上的问题引起学生的不满意。搞“末位淘汰”会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未免太残酷了点。 冯瑾玉:我们学校以前也让学生给老师打过分,但学校没有公布结果,我们很不明白学校的意图。学生给老师打分有时也不会完全反映一位老师的真实水平,比如一些刚刚走上讲台的大学生,缺乏授课经验,如果他不善于和学生沟通,很容易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影响。所以打分制最好能完善一些:学生给老师打分,老师也给老师打分,进行多层次测评。 不能“只打苍蝇不打老虎” 张凤铸: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几点:我刚从美国考察回来,据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最近公布的美国2000年大学排行榜上消息,普林斯顿大学位居第一,就是由于该校卓有成效的整体教学科研成绩。所以,教育的竞争是整个教育体制的竞争,具体到一所学校,对教师的评判不应仅仅局限于任课老师,我认为首先评判的是校长,不能“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其次,学生对老师打分也应分层次,初中(特别是初一、初二)学生原则上不应采取这种办法,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再次,对教师打分也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总的原则是综合考虑、长期考察;第四,要着眼先培训、后下岗。允许教师有一个改变和提高的过程。总之,我主张“水涨船高”(总体提高的前提下带动后进),不主张“水落石出”(一大批都下岗了只留下个别优秀者)。 齐山松:在具体给老师打分上,不能只限于一部分学生,应让好多班的学生都来评判,这样防止一些学生串通好了给老师“使绊子”。总之,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应像朋友一样,经常和学生开开玩笑什么的。假如一位老师课讲得再好,下课后脸变得特“冷”,学生都会敬而远之。 编辑留言 如今老百姓对教育的重视几乎超过了以往的经验,细分析起来有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有寄予厚望的独生子女,又有自古“唯有读书高”的传统,因此,教育理所当然地被关注,虽然有时候这种关注显出些极端,以至符号化为对成绩的极力关注。孩子的前途优劣,要看成绩;教师教学的好坏,要看考分;学校质量高低,也要看升学率。学生被灌满的净是分数,而学习新知的快乐、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兴趣以及本该和谐的师生关系反倒被弱化了。 人们难道只有在被分数过滤以后才有权对教育进行指责吗?首师大附中通过让学生给老师打分的办法对老师进行末位淘汰,打破了长期以来教育的遗憾,使学生参与到教育的过程里,毕竟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不过,也希望这种遗憾不会因为现行制度的不完善而“繁衍”。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