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MS 周 第三板块——历史的回声(后人之鉴) ①《六国论》 【教材分析】 《六国论》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联想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联想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新课 (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机动时间(5分钟) 六國論(蘇洵) 六國破滅[灭亡],非兵[武器]不利[锋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原因]也。 或曰:「六國互喪[彼此相继灭亡],率[全都,一概]賂秦耶?」曰;「不賂者以[因为]賂者喪。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失强援不能獨完[保全],故曰弊在賂秦也。」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角度:贿赂的国家和不贿赂的国家。 秦以[用]攻[攻战]取[取得]之外,小則獲邑[小城镇],大則得城[大城池],較[比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因果承接]得者,其實[它实际上]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所大患,固[本来]不在戰矣。思[发语词,无义]厥[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袓父[祖辈和父辈],暴霜露[暴(于)霜露],斬荊棘,以[才]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拿]以[来]與人,如棄草芥[小草]。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转折]秦兵又至矣!然則[既然这样,那么]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通“餍”,满足],奉之彌[更加]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强弱勝負已判矣。至於[以致]顚覆[灭亡],理固[本来]宜然[这样]。古人云:「以[用]地事[侍奉]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得当]之[代上文所说道理]。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对比 本段最好可分几层?数量上、程度上、道理上 论证的是什么?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灭亡]哉?與[亲附、亲近]不助五國也。五國旣[已经]喪,齊亦不免[幸免]燕趙之君,始[开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坚持正义。名为动]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这]用兵之效[效果,结果]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招致]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连词表并列]三勝。後秦擊趙者再[两次],李牧連卻[使……退却,动使动。]之。洎[等到牧以[因为]讒誅[小人的坏话],邯戰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况且]燕趙處秦革滅[消灭]殆[几乎]盡之際,可謂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戰敗而亡,誟实在]不得已。向使[假如]三國各愛[爱惜]其地;齊人勿附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还]在,則勝負之數[天数,命运],存亡之理,当[通“倘”假如]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判断]。 不赂者灭亡的原因: 齐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燕亡:以荆卿为计。 赵亡: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 灭亡的根本原因: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燕、赵灭亡“诚不得已”。 嗚呼!以[用]賂秦之地,封[封赏]天下之殖迹灰允耓侍奉]秦之心,禮[礼待。名为动]天下之奇才;並力[合力]西嚮,則吾恐[恐怕]秦人食之不得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也。悲夫!有如此之埶[形势],而為秦人積威[积久而成的威势]之所劫,日[每天。名为状]削月[每月。名为状]割以趨於亡。為[治理]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胁迫]哉! 承上启下,过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句首发语词]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埶[势力,力量]弱於秦,而[然而]猶[还]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賂而勝之之埶;苟[如果]以[凭着]天下之大,而從[追随]六國破亡之故事[旧例],是[这]又在六國下矣! 引古(六国破亡)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介词,因为 (2)秦以攻取之外 介词,凭借 (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才 (4)举以予人 连词,来 (5)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介词,用 (6)至丹以荆卿为计 介词,用 (7)洎牧以谗诛 介词,因为 (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介词,用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连词,表结果,以致 (10)苟以天下之大 介词,凭借 1、指出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A、其实百倍(那实际情况。今:实际上) B、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 C、后秦击赵者再(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D、始速祸焉(速:招致。今指速度快。) E、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今为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2、下列各句通假字 A、暴霜露 B、暴秦之欲无厌 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完:adj作v,保全 2.义不赂秦 义:N用作V,坚持道义 3.李牧连却之 却:v使动用法,使…退却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n作v,礼待,礼遇 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n作[ ],天天、月月 6.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adj作v,坚持到底 解释下列多义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 六国破灭 薪不尽,火不灭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良将犹在 或曰……•或未易量 以地事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较秦之所得 此言得之 诚不得已 暴秦之欲无厌 则秦之所大欲 暴霜露 暴秦之欲无厌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洎牧以谗诛 举以予人 至丹以荆卿为计 赵尝五战于秦 (四)翻译 (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7)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五)默写检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分论点分别是 和 ,作者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 。 2、思厥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 。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 。 4、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 ,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 5、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阅读苏洵的《六国论》,试从文体、立论的侧重点、论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四方面和贾谊的《过秦论》作一比较。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从秦亡的教训“过秦”的角度立意,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借古规汉:建议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演练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选自《太平广记》) 1.解释词语: (1)俄有老父至 俄:一会儿 (2)但见事多矣 但:只 2.选出下列各句中“以”字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介词,用 A 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认为 B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介词,把 C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促织》) 介词,用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介词,因为 3.请选出与例句中词语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并逐一解释: 例句: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中:名词作状语,在中间 A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动词使动用法,使…发出响声 B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老师 C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名词作状语 D 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使…承担 4.翻译: 计无所出 译:想不出什么办法 5.鲁人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执杆者不知变通,老者自作聪明,弄巧成拙 演练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魏人夜暴疾,命门人(此指佣人)钻火(打火)。是夕阴暝,督迫颇急。门人忿然曰:“君责人亦大无理。今暗漆,何以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选自《太平广记》) 1.选出与例句中“暴”意义相同的一项,并逐一解释: 例句:魏人夜暴疾 突然 A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残暴 B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暴躁 C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突然 D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晒 2.选出与例句中词语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 例句:魏人夜暴疾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A 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雁荡山》) 名:名作动,命名 B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序:名作动,做序 C 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劣: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劣 D 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 云、响:名作状,像云像回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虽有槁暴 有—又 B 暴秦之欲无厌 厌—餍 C 君责人亦大无理 大—太 D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无通假字 演练三: 有一郡守病,佗(华佗,三国时名医)以为其人盛怒则差(chài,病愈),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守瞋恚(恼怒)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选自《三国志》)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认为 B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到…结局 C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习的人 D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渐渐 2.选出“而”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类者:答案:D表修饰 A 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 B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C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D 吾尝终日而思矣 3.解释词语: A 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 货: 财物 B 无何弃去 无何: 不久 C 留书骂之 书: 书信 D 守瞋恚(恼怒)既甚 甚: 很 演练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匡衡(汉朝人)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大户人家)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报酬)。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词语: A 邻舍有烛而不逮 逮: 达到 B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愿: 希望 C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报酬) 与: 帮助 D 遂成大学 大学: 古今异义词,非常有学问的人 2.下列各句中都含有介宾短语后置,请选出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ABD中的介宾短语在翻译时要提到动词前面做状语。C项中的介宾短语在翻译时不提前,而是在原位置做补语。 A 资给以书 B 得复见将军于此 C 齐人勿附于秦 D 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自荐》) 作者邮箱: adazj@sina.com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