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人家》(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尚永刚

素质教育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味江南竹乡的美丽景色,明白作者所寄寓的深情。

2.体会作者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达到形象生动描写景物的语言艺术。

3.培养学生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内容美和语言美。

2.难点:品味并说出本文语言的优美。

课时划分 2课时

指导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晾(liàng) 沏(qī) 隧道(suì) 竹箬(ruò)

山岚(lán) 竹坞(wù) 山麓(lù) 匾箪(dān)

2.解释词语

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名副其实:名声与实际情况相符。

束手无策: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竹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它一直是虚心的高洁我象征,所以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佳句。今天我们就随当代画家兼散文家黄蒙田,一起去江南竹乡走走。

二、朗读思考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2.学生轮流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几部分写?请写出各段段意

(2)作者怎样描写江南竹乡的面貌?

(3)竹林深处的人家,生活上有什么特点?

(4)作者用了过半的篇幅写竹林,而描写竹林人家部分不到一半,你认为这是不切文题?为什么?

(5)你觉得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

(1)文章主要写作者穿行于江南竹林沿途的见闻感受,按照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行踪,课文可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江南竹乡竹子之多。

第二部分(2):写走入竹海的独特感受。

第三部分(3、4):写来到竹坞的所见所闻。

第四部分(5-7):写来到竹海山村见到的百姓生活。

第五部分(8)写竹林深处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回味。

(2)作者从三个角度去描写江南竹乡的面貌的。

①先是从“远望”的角度写,突出“竹子实在太多了”的特点。

“一连几座山头……被竹的海洋淹没了。”这是写面积之大。

“当一阵风吹过……它是非常深沉的。”这是写竹浪,突出竹子种植之密,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层层,一阵风吹过,形成“竹浪”。

②再从自己深入竹林的独特感受的角度,突出竹海的“密”。

③最后从一位画家也“束手无策,画不出一幅画来”的角度,感受竹林的“浓密”。

(3)那里的人家,多数是竹农,他们是倚靠竹林的生产品而生存的。

(4)本文的主题是描写竹林深处人家的恬静生活,但这人家何来必须交待清楚,而且“深处”两字极为重要,若不是在竹林深处,便见不到这些人家所过生活的恬静,因此作者需要作很大篇幅描述竹林的深、密、广,一山连一山的都是竹,从平地到山顶都是竹,经过这样的铺垫和衬托,山村人家的闲适生活便有了根据。所以作者用了超过文章一半的篇幅来描写竹林的茂密,是合理而又切合文题的。

(5)本文主题:这篇散文描述了作者穿行于江南竹乡的见闻感受,抒发了作者对茂密林海深深的赞叹和对林海人家淳朴、和谐、富有情调生活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1.本文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至少能说出2—3点。

2.找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它好。

明确:

1.(1)用“步移换景法”描写景物:即是边走边看,依次描写看到的景物,通常是描写和记叙两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2)点面结合,主题集中:本文只抓住当地竹子多的特点加以描述,从竹海、竹浪、竹坞、炊烟写到竹林深处的人家从面写到点,从竹海写到人家,从粗写到细,点面结合,主题集中。

(3)注重色彩的描绘,清丽柔美:文章以竹林的嫩青色和墨绿色为基调,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美的和谐。然后描写竹乡、竹浪,村庄农家,都是一个接一个的清丽画面,有如一幅色调柔和的图画。

2.文中好的句子很多,学生在分析“为什么”时,指导他们从句子的内容、用词、修辞等方面说出它的表达效果。

板书设计:

广

竹林的特点 多 竹林人家的生活:靠竹子生存



作者邮箱: shst-ash1@163.com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