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八逼入歧途谁之过谁来拯救中国大学生(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一直流行的一个观点认为,提高公民的素质能降低犯罪率。大学生——尤其是失业大学生的 犯罪问题促使社会对这个观点进行反思: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要解决问题就得从更多的方 面来采取对策。 

一项对中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存在心理问题。“郁闷”、“变态”成为大 学生们的口头禅。2002年初,清化大学一男生用硫酸泼动物园事件,引起社会对大学生心理素 质的强烈关注。据北京市教委官员透露,目前北京已有70%的高校成立了心理素质教育专门机 构,90%的大学生参加了各种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生导师王登峰指出,大 学生的心理问题集中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学习压力较大,但生活自理 能力较差,难以妥善处理好时间支配和自我控制等问题,常常由此带来烦恼,并影响情绪。 

目前,在高校逐年扩招的情况下,高校的资源越发显得捉襟见肘。那么,大多数高校就无法 开展必要的心理素质教育,纵使开展了,力度和深度也是不足的。由于心理素质不过关,在校 的大学生很容易犯这样那样的错,犯罪也就不足为奇了。 

2003年1月1日,浦口区检察院对南京某大学2000级计算机系学生王某涉嫌盗窃案决定暂缓起 诉。该生平时学习良好,还有5个月就毕业,因盗窃他人手机触犯刑法。 大学生盗窃已是司空见惯,而大学生杀人也曾有过。 

199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保送一位奥赛冠军王某到北京大学,学习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没有 朋友,就与一位用宿舍的舍友形影不离,结果引来同性恋的谣言。舍友只得故意疏远他,他一 气之下从实验室取出剧毒化学品投入舍友牛奶瓶中,舍友喝完牛奶后反应剧烈,他于心不忍, 主动承认事实,并送其去医院,结果舍友住院一年多,他也被判刑7年。 

大学生杀人已经让人吃惊,博士杀人是否会令人瞠目结舌? 

在北京一名牌高校里,两个博士同住一房但关系很僵。2000年元旦,一博士再也忍受不了, 用棍子打晕同房博士,并把他从楼上阳台扔下去摔死,随后自杀。两位名校博士的悲剧警醒我 们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的人格。现在我们的教育强调以正面引导为主,结 果出现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孩子的倾向,这种教育容易使孩子变得无力和脆弱。 

结合其他地区各类大学近几年的情况来分析,违法犯罪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与大 学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从大学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来看:一方面,随 着大学教育的开放,在校大学生数量在急剧增多,大学内部对学生的管理弱化的问题越来越突 出。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学校没有提供相关的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使大学生无法得到全 面有效的教育。从经济发展来看,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金钱观念、个人主义意识。从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整个社会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价值失范状态。 

各种规 章制度、各种道德规范的控制力越来越弱,特别是随着大学亚文化的发达,强化了学生的越轨 心态、浮躁心态,使他们越来越追求功利化的目标。 

大学生毕业后,更不可能得到必要的心理辅导,因此,当他们进入复杂的社会,面对失业时 ,更容易出现问题。遭遇失业,会让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还有来自周 围的舆论压力,使他们的心理积攒下越来越多的不满和冲动。随着大学生比例的上升和就业竞 争的加剧,大学生失业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现代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拥有过去的优越 感,他们的自我预期开始下降,并极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对社会不满的心理。 

经济学家和法学家早已证明,失业就是导致很多人犯罪的“特殊刺激”,失业率的升高必乎 都伴随着犯罪群体中,大学生成为一个特殊部落。他们的存在,不但会使无用论在社会上再度 盛行,而且会使警方维护社会治安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因为,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科技文化的高 素质成为犯罪的基础,是相当可怕的。 

据官方调查,1985年,在100名罪犯中,失业大学生犯罪人数不足0.1%;2000年,相应比例上 升到1.5%,这意味着一个相对安全的度被突破了。 

1.5%看起来是个很小的比例,但是目前处在失业和半失业状态的大学毕业生的绝对数字 相当惊人。用保守的方法来算,即使今年全国失业大学生不是64万(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超过百万),打个对折,只有32万乘1.5%,也有将近5000人犯罪。要知道,这5000人都是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啊! 

调查显示,失业大学生的犯罪类型与他们具有的较高文化素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吸贩毒是 失业大学生的主要犯罪类型之一,占到18%。南京市公安局的一位禁毒警官说:“从1999年开 始,我们抓获的毒贩者文化程度越来越高。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工作,又找不到别的寄托 ,就用吸毒来打发时光,最后沦为罪犯。” 

一名叫孙策的大学生,2000年,他从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勘探系毕业,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他 的家庭经济条件不错,所以父母对他的失业也没有说什么。可是,几个月下来,孙策实在不知 道该怎样打发那么多的空闲时间,晚上就到舞厅服用摇头丸,疯狂跳舞,累得筋疲力尽后回家 睡觉。两个月后,孙策已经离不开毒品了,就想方设法从家里骗钱、偷钱购买摇头丸。父母终 于发现儿子在吸毒,先是苦口婆心地劝解,发现没有效果就断绝了他的经济来源。没有钱购买 毒品,怎么办?孙策只好帮毒贩在舞厅里销售摇头丸,借此获得几粒摇头丸作为报酬。在警方 的一次突击清查中,孙策被抓捕归案。面对警方的审讯,孙策面色灰黯。交代完自己的犯罪事 实,他反问道:“你说,我读完四年本科还没有工作,不去搞摇头丸,不去Hi(指服用摇头丸 后疯狂跳舞),还能干什么?”言语间,流露出被社会遗弃的愤恨不满和彷徨无助。 

失业大学生的第二类犯罪类型是围绕计算机之类的高智能犯罪。从1999年开始,大学毕业生 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他们失业后,泡网吧成为打发时光的主要方式。2002年4月,上海 警方破获一起入侵邮局计算机系统案件,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是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 。他们毕业后来到上海,半年没有找到工作,最后策划入侵邮局计算机系统,伪造邮政储蓄帐 户以骗取存款。 

大学生犯罪现象,是社会压力、社会冲突以及文化影响的结果。就业压力和家长的期望,对 大学生犯罪都会产生很深刻的影响。有一个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的东台籍学生,家在农场村, 父母为他念大学借了2.7万元外债,毕业后一年多时间,他没有找到工作,只好到工地上做小 工。看到儿子很懂事,父母没有责怪他,可邻居的话令他他难以接受。有人冷嘲热讽:“看到 没有,念了大学还只能做小工,念书有什么用?”这个大学生越想越窝囊,心理逐渐失衡,在 去年4月份沦为盗窃犯,在盐城、南通作案8起。他被警察抓住后,痛哭流涕,父母来看他时, 他用衣服包着脸不愿被两个老人看到。 

很明显,对一个大学生来说,失业是一道极不容易过去的坎。除了来自经济和舆论方面 的压力,怎么把无事可做的大段时间打发过去,确实让身处困境的大学生痛苦万分。沉溺于吸 毒或者出入色情场所的失业大学生,都是希望通过非正常的方式来填补空虚的心灵。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原因导致大学生犯罪,就是失业引发大学生对社会的极度不满和仇 视情绪。 

南京监狱有一个犯人,是25岁的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该生毕业后在一家合资企业做工 程师,后来因为与主管业务的副经理发生矛盾,被企业辞退。失业后,他找过几份工作,一直 不稳定,收入也不太高。女朋友要等他买到房子再谈结婚。他再次失业后,为筹集买房子的钱 而抢劫。他说:“我不停地努力,却总是达不到目标,最后连一份工作都保不住,还不如那些 读书没有我多的人。我想,对一个不公平的社会,我只能自己寻找公平。” 

如今,社会根本还没有缓解失业者心理压力的合适渠道。家庭给大部分失业大学生的帮助微 乎其微,他们只能靠自我调整来适应挫折。但是,使大学生走出精神低潮相当困难,仅仅依靠 自我调整,可能吗?一个在南京犯下抢劫重罪的重庆籍事业大学生,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 刑事法庭上说:“我知道自己迟早要犯罪,可就是不知道怎样从灰色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男大学生犯罪已是家常便饭,女大学生犯罪也层出不穷。这个方面将在本系列中的《大学女 生须关注》一文中加以详细论述。 

应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呢?中央财经大学伦理学专家韦彦凌教授就如何预防、减少大学 生违法犯罪,提出以下三点: 

第一,大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有时因一念之差就可误入歧途。要特别注意对平时表现 不错的同学的教育和培养,不能使其成为了道德教育死角。 

第二,目前,我国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仍很薄弱。有些人在实施盗窃行为时 都不知道自己是在犯罪。个大专应加强对学生的现实法制教育。 

第三,国家培养一名拥有丰富文化知识的大学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理、财力,因此 ,我们应尽可能地对犯罪的大学生进行挽救,使其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由于大学生犯罪,相 对社会危害性较小,也容易改造,且认罪态度一般都较好。建议对大学生犯罪应充分体现惩罚 与教育想结合的原则。 

专家的建议很中肯,但有一点最主要的,他们忽略了。其实这也是高校盲目扩招惹的祸。19 99年大量的高中毕业生要进入就业领域,为缓解就业困难,当年高考扩招,把就业高峰向后推 4年;2003年,扩招生毕业,经济发展同样没有提供那么多的就业机会,于是又进行研究生扩 招,把就业高峰再向后推三年。就在就业高峰不断后推的过程中,失业大学生的犯罪逐渐积累 成亟需关注并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