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于圆》:“走”不是“走”(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梁露华

笔者在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于圆》一课时,对 “人走池底”中“走”的解释感到疑惑。

备课时,笔者仔细看配套教参,教参对此句的解释是这样的:“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虽然这样翻译意思清晰明了,但是细分析一下,笔者认为这句解释值得琢磨——据笔者浅薄的古文知识所知,古书中的“走”是“跑”之意,并非现在所说的走,这是基本的古文知识。那么教参中为何直译为“走”呢?况且,人们怎样走到池底呢?于是笔者再查看附录的有关资料,希望能从中得到启示甚至是准确的说法,可是资料并没有提及。

带着疑问,笔者查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文献对“走”字的释义有三:①跑,逃跑。《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②奔向,趋向。《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走琅牙。”③仆人。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辨」行,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现代的“跑”古代称“走”。这证明教参中把“走”直译为现代文的走是谬误的。那么译为那一种解释较恰当呢?从语法看,原句是简单的主谓宾结构的句子,显然,“走”是谓语,且做动词。从以上三个释义看,应该是译为①或②;再从逻辑意义看,当时文中的“余”难得一游“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的于圆,按照常理,他当然会跟随友人慢慢观赏,这也符合主客之礼。显然,以为“跑”是不恰当的。那么就剩下第二个释义了。琢磨一下,这个解释未尝不可:理由一,它符合语法;理由二,当时的“大池”结构跟现在香港的“海洋公园”一样,用玻璃建造一个海底世界?人透过玻璃观赏海底奇观而安然无恙?在古代,这样的玻璃建筑是不可能有的。那人怎样能到打池底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尝试查有关古代建筑的资料,却没有找出对于圆结构的详细解说。这是笔者有这样的猜想了:“走”是释义为趋向。水池的结构与一般水池无异,特征是池大,水清,池中有假山石和种有荷花。“余”等人是俯下身子往池里看时,清澈的池水倒影着天上的云,于是就给人“仰视莲花反在天上”的视觉感受。 因此笔者认为,把“人走池底”中“走”释义为趋向是既合乎语法,与合乎逻辑的。

作者邮箱: ggggg99999@21cn.com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