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体诗六首》的课下注解(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内蒙古扎赉特旗一中 李殿林 竹喧归浣女:[原注]姑娘们洗罢衣服,笑语喧哗从竹林里回家去。 [改注]竹林里传出了喧笑声,那是洗完了衣服的姑娘们回家了。 莲动下渔舟:[原注]渔船顺流而下,水上莲叶便摇动起来。 [改注]水上的莲叶摇动了起来,那是收了网的渔船顺流而下了。 这两出注解作如此改动的原因是,原诗句明显是通过听觉来传递给读者信息的,也正因为是听觉,所以能产生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这是运用侧面描写达到以“听”写“视”的目的。而原文的注解完全是从直观的视觉的角度描述的,如此描述,诗的韵味全无。 塞上长城:[原注]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改注]比喻能守边的将领,这里指诗人自己,他把自己比作能抵御入侵之敌的万里长城。 这处改动的原因很简单,只要我们稍稍看一下全诗就不难作出这样的判断。 此外,“落木”就是“落叶”,没有必要说是“秋天树木落叶”;“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注解中,“事情发生”是什么“事情”发生,搞不清楚。既然课文前面的注解已经将此诗界定为悼亡诗,那么,此处的“事情”当指所悼之人离世,何不明明白白地写在注解中呢?“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注解说,“这是作者以诸葛亮自况”,这种观点至多也就是一家之言。细读此诗的人,绝不会仅作此一种理解。 作者邮箱: lidianlin_1969@163.com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