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抉择——对《孔雀东南飞》的探讨(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中 梁冬林

对于焦仲卿和刘兰芝在死的态度上,许多参考资料认为焦仲卿要比刘兰芝死得犹豫。原因焦仲卿是“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而刘兰芝是“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于是进一步推出造成这种局面是“焦仲卿出身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顺母亲,所以他要有一个彷徨的过程”(志鸿优化设计丛书《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南方出版社)。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有时偏颇。

首先,文中多次出现焦仲卿向刘兰芝所表达的誓言:如“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卿当日胜贵,吴独向黄泉”。这样就传达一个信息,焦仲卿誓与刘兰芝共存亡。面临死这个问题,焦仲卿脑中已经不再是一次或者是两次的问题,可以说焦仲卿早就作好了死的准备,那就不能牵强的理解为焦仲卿的懦弱。而且通篇文章也不能简单的用“懦弱”两个字来形容,那样就扼杀了人物的个性。并且我们可以看出焦仲卿在遣刘兰芝的这件事上同焦母做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如“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作为儿子,自己还没有延续祖上的香火能这样脱口的说出这样的话来,难道能说明他是懦弱吗?同时他“默无声”,那也是他人性的一种真实的流露。站在母亲的身边将是“不忠”,站在妻子的身边将是“不孝”,面临忠孝难两全的境地又该怎么办?难道说同母亲决离就能说明他勇敢吗?

另外,“徘徊庭树下”是焦仲卿的完善个性最好展示的最好平台,他不是在思考死与生的问题,而是在作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他听说刘兰芝死了,那么作为丈夫(至少说是前夫)难道心理就没有一点触动吗?所以他在进行着自我反省,在进行自责;第二,痛定思痛之后,也会回忆以往的那种共同生活的美好时光。因而,“徘徊”不是畏死,而是自然的流露,是立即死。

而且,也不能就凭“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就能断定刘兰芝死得坚决。难道刘兰芝在上轿时起就没一点有进行过死的思想斗争吗?如果没有的话,刘兰芝大可不必跳水而死,她有多种死法,也有许多死的场合,这样看来,谁坚强,孰懦弱?

作者邮箱: ldl0079@163.com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