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项脊轩志》(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邢台一中 宋英民 《项脊轩志》一文是明中叶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归有光属“唐宋一派”,号震川先生。《项脊轩志》以独特的魅力风靡当时,影响后世。震川先生用清新优美凝练的语言,将自己的真挚感情自然而然的表达出来,虽然写的是生活中琐碎小事却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引起人们心灵的震颤和感情上的共鸣。 《项脊轩志》在构思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项脊轩”作为自己情感的载体,震川先生把深沉的情感寄托在小小的“项脊轩”中,与“项脊轩”有关的每一景每一事都让作者“或可喜”、“或可悲”。 以上这些话都是别人说的,没办法谁让别人说得这么好,我只能照录。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这么做过,我一个后生小子怎能不向大家学习。以下的都是我的。 《项脊轩志》第一段中,震川先生写到,项脊轩原来不过是一个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不光漏, “又北向,不能得日”, 还黑,。给先生这么一修葺,屋里亮堂,庭院增胜。这样的小屋完全由自己来设计改造,里面凝聚着先生的汗水和智慧,怎能不喜欢?怎能不独自享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边吟边唱,美不胜收。先生深谙“书非借不能读”的真谛,遂使书架上的书流动,自己总有新的书可看。看看现在有多少人的书不是躺在精美或不精美的的书架中为主人装潢门面,偶尔翻一翻,只是为了嗅一嗅书的香气,可舍不得看,把这么好的书弄脏了多可惜。不知震川先生见了我辈藏书家,作何感想。先生喜欢听音乐,喜欢听大自然的声音,在他看来这才是最美的音乐。你听,“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中带来了蟋蟀和鸣,你听,庭阶寂寂时来啄食的小鸟正在对先生说,“先生读书累了,我们给先生唱支歌吧”。多么和谐,多么动听。500年前先生就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今之众人与之相比怎能不汗颜? 先生是个建筑家,项脊轩凝聚着先生的智慧,一堵墙就能解决白天室内照明的问题,这给现代高层低户带来了希望。据说现在已经有了一种装置可以在白天把阳光引到室内,其原理和震川先生的设计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先生如果在世肯定会遗憾不已,怎么没有申请专利呀?先生也许不遗憾,先生知道二踢脚和火箭原理相同。 先生喜,我辈后人读先生文章亦喜。 先生文章好,不仅在先生喜,先生在文中主要还是悲。先生悲,我辈后生晚辈读先生文章亦悲。 先生悲家道中落,“诸父异爨”。一个大家分成几个小家,现在不算什么,在封建社会那是悲剧呀!本来是一家,如今用墙隔开。东家大伯的狗又向西家叫唤了,准是大伯母又要向三婶子发威,于是让狗儿宣战,明日肯定是“西犬东吠”,要不咋叫“来而不往非礼也”呢?昔日厅堂之上,大家聚在一起听祖父讲“归氏家训”,诸父无一不“孝悌忠义”挂嘴边;今日厅堂成鸡窝,公鸡来把母鸡啄。有光先生好静,喜“冥然兀坐”,今日之嘈杂怎能安心读书,精心为文。难怪先生,30才中举人,60才中进士,环境不利于读书呀! 先生言“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这是多么高度浓缩的家庭版《战争与和平》,战争的墙取代了和平的篱笆,和平的篱笆又被战争的墙取代。先生痛心,吾辈亦痛心。这样的环境你不心烦?你是圣人。先生不是圣人,我也不是圣人,我与先生共烦。 先生爱母,我亦爱母,先生笔下的母亲没有姓名,先生的母亲也没有在先生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嘈杂的环境也没有让先生的母亲效仿“孟母三迁”。先生母亲长什么模样,我们不知道,先生的母亲长什么模样我们又都清楚。一句“儿寒乎?欲食乎?”让我们看到了先生的母亲,原来我们和先生有着共同的母亲。先生的母亲去世了,我的母亲也去世了。先生悲,我也悲。 先生见过祖母的面,我不如先生,我没有见过祖母的面。先生之祖母多么的和蔼,先生之祖母又是多么的幽默。“吾儿,久不见若 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先生笑了,我也笑了,这个老奶奶可真逗!奶奶用手轻轻的关上门,颠着小脚拿来了一块象牙笏板说:“这是你奶奶的爷爷当年上朝用的。”不用说别的了,多么高的期望值,封建时代四品以下官就没有资格持笏上朝。先生哭了:我就是考到60也得考,否则对不住祖母呀!先生30中举,60岁中进士,先生没有见过皇上的面。不知九泉之下的祖母能否认可这个“唐宋派”最重要的领导人。祖母肯定不认可,祖母只知道“学而优则仕”,不仕则不忧。这也难怪,再好的孩子学习不好,考不上好的大学,谁承认是好孩子呀! 先生的小屋曾经四次遭火,这可得怪先生消防意识不强,再不当心,神仙下次就亲自点火了。 先生初为此志,为的是纪念母亲祖母,先生没有发表,因为先生在等待,等待梦中的她。她来了,她轻轻地来到了项脊轩中,在她面前,先生很自豪:她把我当成了老师,能给她讲故事,我真的很快乐。她想学写字,很好,我手把手地教,每一个字都是我们爱的见证,有时候她一个人静静地在写字,我悄悄地走到她身后,嗅一嗅她的秀发,好香呀,我得心醉了……所有这些美好的回忆,先生只浓缩为两句“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什么举案齐眉,什么相敬如宾,多么苍白,哪比得上如此卿卿我我。插说一句,不知先生是否给妻子讲《烈女传》,你别笑,谁不希望自己妻子有坚贞的节操呀。先生爱妻子,妻子也爱先生,先生妻子回娘家,忘不了说丈夫的好话,惹得众小妹好生羡慕,只能说“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阁子都不知道,太弱智了吧?她们可不弱智,她们多么希望像姐姐一样有一位喜欢阁子的丈夫呀! 先生是好先生,娘子是好娘子,夫妻是好夫妻。只可惜,好日子这么快就到了头,短短六年,先生的妻子就走了。老天爷真狠心!老天爷也很公平,多少人几十年的夫妻之情也不及先生夫妻情之深,情之浓。 “什么南阁子,坏了就坏了,不修!不修!不修不行啊,失去了她,再失去南阁子,我依靠什么?”先生如是喊。 修了南阁子,又能怎样?她还会回来吗?还回到我轩中听我讲故事?罢了,出去吧!自此先生多在外讲学,不常回家。 庭有枇杷树, 吾妻亲手植。 亭亭如盖日, 绵绵长相思。 震川先生的《项脊轩志》只能去读,不能去背,你在背诵时,所有的脑细胞都参与背诵,恐怕背错了,哪里有更多的脑细胞去体味深情?先生的文章没有议论之语,因为先生很自信:到动人之处自会动人,不用你去提醒。这一点,唐宋八大家都比不上。窃以为: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东坡的《石钟山记》根本不能和先生的《项脊轩志》来比,王苏的文章,大家只管大声背,它们不需要体味。 《项脊轩志》是好文章,只能读,静静地读。震川先生喜欢安静。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