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的落第诗和及第诗(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封建时代,科举考试是一项牵连家族故里,攸关姓氏荣辱的事业,富贵之家希望通过科考延续门庭,寒门子弟试图通过科考改变命运。士子考中则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其喜洋洋者矣;士子落榜则落魄潦倒,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无言见江东父老。唐代诗人孟郊对此深有体会。孟郊出身寒门,生活贫困,周游各地,无所遇合,砺志科举却屡试不第,直至四十六岁才考中进士。《再下第》和《登科后》就是他的悲酸苦恨和轻狂得意心情的直观反映,对比欣赏,很能体味封建士子的苦乐人生。 《再下第》顾名思义,是诗人第二次科考名落孙山的抒愤泻恨之作。诗歌是这样写的:“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全诗以下第之“一夕”和空劳之“两度”概括诗人落第的辛酸苦痛。晚上睡觉,忧心如焚,长吁短叹,辗转反侧,彻夜不眠;哪怕进入梦乡,也是夜长梦短,魂惊魄悸,愧回故里,羞见乡亲。白天出行,尽管长安陌上春暖花开,姹紫嫣红,人流如织,美女如云,可是落第诗人心如绞痛,肠似百结,面如刀割,泪似雨下,哪里还有心情观花赏景呢?多年的摸爬滚打,艰辛苦恨,到头来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这首诗写出了古代士子的深度压抑和沉痛自责,锥心之痛,泣血之苦,出自肺腑,愁杀肺腑。孟郊另一首《落第》结尾这样写“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刃伤”,更是写出了那种科场失意的万箭穿心,刀刃滴血的创痛。孟郊还有许多落第之后告别朋友,游走四方的诗,更多表现了一种穷愁失意、低人一等的嗟叹,心灰意懒,万念俱灰,全是一种彻底失败的人生体验。] 科场失意的孟郊直到四十六岁才考中进士,他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挥笔写下了《登科后》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思往昔,生活穷困潦倒,思想拘谨局促,读书呕心沥血,为人暗淡无光;看今朝,科考金榜题名,前程如花似锦,性情自由自在,人生富贵发达。以前的屈辱失意,郁闷伤心,全都如过眼烟云,消失得无影无踪,诗人仿佛从无边苦海中一下子被超渡出来,登上了光辉灿烂的欢乐顶峰。眼前天空高远,大道空阔,似乎只等他四蹄生风,天马行空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诗人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的高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随,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古道上的高兴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的春天,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吹拂,春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科进士们往往在此赏花、宴饮,吟诗唱答。在这样一个美好时节,诗人走马观花,得意洋洋,心轻自觉马蹄疾,神爽贪求看尽“花”。春风花海、大道青天,快马飞蹄,写尽了士子中举的骄狂疏放和自命不凡,我们能够感受得到与“泪眼见花”不同的兴高采烈。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410007邮箱:xccwxx1967@yahoo.com.cn) 作者邮箱: xccwxx1967@yahoo.com.cn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闂備礁鎲$敮妤冩崲閳ь剛绱掗弮鈧幐鍐茬暦閵夈儺鍚嬮柛娑卞灣閹层儵鏌i悩杈╁妽鐟滄澘鍟撮幃銉╂晸閿燂拷 闂備礁鎲$敮妤冩崲閳ь剛绱掗妸銏℃珚鐎规洏鍎遍濂稿川椤栨粍鍟i梺鑽ゅС閻掞箒銇愰崘顔藉亯闁跨噦鎷� 闂備礁鎲$敮妤冩崲閳ь剛绱掑鍓х獢鐎规洘顨婃俊姝岊檨婵炶偐濮撮…璺ㄦ崉閾忓墣锛勭磼閳藉懏瀚� 濠德板€曢崐鍦箒缂備焦姊归幐鍐茬暦閵夈儺鍚嬮柛娑卞灣閹层儵鏌i悩杈╁妽鐟滄澘鍟撮幃銉╂晸閿燂拷 濠德板€曢崐鍦箒缂備降鍔夐弲鐘茬暦閵夈儺鍚嬮柛娑卞灣閹层儵鏌i悩杈╁妽鐟滄澘鍟撮幃銉╂晸閿燂拷 濠德板€曢崐瑙勭仚闂侀€炲苯澧柛鐕佸亰瀹曪綀绠涢弴鐘电厠闂佺懓鐡ㄧ换鍌滄崲娓氣偓閺屾盯寮介崹顐㈩伓
·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