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作文如何从模仿中求创新(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江西省清江中学:李弗不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优孟的人,在朝廷上模仿楚国死去的贤相孙叔敖。他穿上孙叔敖的衣服,戴上孙叔敖的帽子,学着孙叔敖的语言、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楚王一看,十分惊讶,以为是孙叔敖死而复生了。这件事提醒了楚王,使他感到不该忘掉贤相的后代,于是加封了孙叔敖的子孙。优孟模仿孙叔敖的故事,被后人认为是中国古代戏剧的雏型。这个事例说明,戏剧是从模仿开始的。 其实,不光是戏剧,我们学习写作的过程,应当说也是始于模仿的。甚至可以说,模仿是初学写作者必不可少的步骤。谁在学习写作时没有一个模仿的过程呢?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文章,没有读过一篇文章,就让你写出好文章来,这可能吗?我们从小学起,老师就让背一些文章,模仿着写文章。先是模仿写简单的,写一件事、一个人、一次活动,继而写游记、参观记,写发表自己见解的议论性文章……在这个学学写写的过程中,就有个模仿的问题。 提倡模仿,并不是主张生搬硬套。有些同学不是认真地学习写作,而只是背上几篇“范文”,记住一套做文章的“公式”,到时照背一篇,或者“穿靴戴帽”,拼凑成文。这是我们所反对的。这样的模仿,不仅没有好处,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古代曾有人在科举考试前,先背熟了几篇祭祀时用的文章,到考试时,题目是祝寿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头不对马嘴。还有的人什么也没有背熟,临时打小抄,竟至于把草书的“昔贤”二字误抄为“廿一日上天”五字。考官见他可笑,在试卷上批道:“你既然想二十一日上天,我们就不敢留你了。” 我们所的模仿,应当是“不取亦取,虽师勿师”。即虽吸取它的长处,又不是完全照搬;虽以它为师,又不受它的局限。也就是说,要在模仿中求创新。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欧阳修学韩愈的文章,而他所作的文章全不像韩愈,这是他在唐宋八大家中所以能独树一帜的原因。他学韩愈的诗,而所作的诗很像韩愈的诗,这又是他在宋诗中之所以不能独成一家的原因。当代艺术大师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死,似我者生”,也是对“模仿”的精辟阐述。 因此,所谓模仿,应当是从某篇文章的立意得到启示,去构思自己的文章。如从《松树的风格》联想到坚持不懈、滴水穿石或涓流成海的品格,你另写一篇《水的风格》;或者从某篇文章的构思布局得到启发,借用来写自己的文章,如学习《荔枝蜜》那通过赞颂蜜蜂来赞颂劳动人民的写法,自己去写《蜡烛颂》、《秋叶颂》等。在这样的模仿当中实际上就有了一定成分的“创作”,有经过自己思考、创作的思维过程,有了自己的劳动。所以说,模仿应当是边“仿”边“创”,“仿”中有“创”。最终目的还是要写出自己有创新的好文章来。 要想做到在模仿中有创新,就要善于把别人的好东西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例如有位同学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绿》两片散文,非常欣赏文中运用比喻,形象地描写景物,寓情于景的写法。他就模仿这两篇文章的写法,写了一篇《文化宫的外景》,写那莲花喷水池,“圆圆的水池好比一个墨绿色的盘子,托着圆润的晶莹般的‘珍珠’。”“大花座喷出大股高高的水柱,似一座小冰峰,周围比它略低的水柱像群峰环绕着它。小喷头像是吐出缕缕银线,弯弯地不断落入池中,池里的水泛起层层涟漪,宛如金鱼的鳞片……”几个比喻,使喷水池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子里了。同时,小作者还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倾注了自己的深厚感情。这篇作文,模仿了朱自清那运用比喻描绘景物和寓情于景的写法,但所写的内容却是根本不同的。这里有小作者自己描写的景物,自己创造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在模仿中有了创新,是初学写文章的人的一条必由之路。 作者邮箱: lifubu5462@163.com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