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苏娟 教学目标: 1、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学生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2、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 3、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 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学生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的庐山真面目,那我们就先睹为快,欣赏一下黄山的风光片。 师生共同欣赏黄山的风光片。 (二)、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影片拍的很美,同样柯蓝先生为我们写的《话说长江》黄山部分解说词也很美。请同学们花5分钟时间,运用我们曾学过的读书方法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内容?找出课文在介绍自然景观时,选材组材上和前面两课最大的不同。 讨论交流。 (黄山的地貌、地理位置、形成的历史进程,奇峰、古松、怪石、云雾、日出,黄山温泉) 奇峰 古松 总写—— 分写—— 怪石 —— 温泉 (山上) (山下) 烟云 日出 (不同:在选材的全面性上,游记散文只写自己的所见所闻,不全面,而解说词一般都把描写景物的各方面都加以概括;在主客观上,游记散文反映作者自己的见闻感受,而解说词一般都是客观介绍。) 小结:柯蓝话黄山,从古写到今,开头从徐霞客的话谈到黄山的地质形成史,再到黄山现貌,这是时间线;又从上山到下山,历群峰,或观黄山种种景物,或体验黄山生活,这是空间线;再次是写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奇峰、古松、怪石、云雾、日出、温泉,是逐一带出的,彼此间相互独立,这是逻辑线,所以整篇文章是三条线索的整合。 (三)反复诵读,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讲解:文章介绍了黄山的很多方面,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内容反复朗读,准备做一次电视节目主持人。学生朗读训练,为说话作准备。 按文章所写的不同类别,分别请几位同学介绍。学生配合画面介绍。 几位同学介绍得都很精彩,本文是一篇电视解说词,那作者是如何从不同角度去表现景物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景物的特点。学生读读思思,并做好批注。 组织交流。 【 “从高空俯视……神游天外了。”(俯视) “巍峨黄山……取名天都峰。”(仰望) “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登山的集体。”(起先置身于旅人之中,边攀登,边观赏,然后改从远处遥望) “……当我们登上……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从峰顶俯视) “沿‘百步云梯而下’……驮着一只金龟。”(翘首昂视) “西海中的‘飞来峰’……称它为仙桃峰。”(如听导游解说) “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太平’了。” (如听导游解说) “清晨……神奇的仙山琼阁。” (远视,随着太阳升起而变换视角)】 (奇峰:高、险;古松:姿态各异,生命力顽强;怪石:奇特;烟云:轻盈飘忽;日出:瑰丽、壮观、辉煌) 归纳小结:课文是电视解说词,因此课文写作角度就象电视镜头一样变化很多,并且是在一步步的转换,采用俯、仰、平、近等角度,让观众能把黄山看个淋漓尽致,向我们展示了黄山独特的美。 (四)、语文活动: 教师提供一个学生较为熟悉的自然景观,供学生参考,学生选择其中一点,学习用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写一段解说词。 (五)、课后学习; 摘出自己喜爱的片段来,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奇峰 古松 总写—— 分写—— 怪石 —— 温泉 (山上) (山下) 烟云 日出 作者邮箱: suzhongyongct@163.com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