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传——从秀才到总书记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中国革命史丛书 任建树 著 第0章 前言 李新革命,严格地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必须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去替代旧的 生产方式,也就是说,用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去替代旧的社会制度。第二是必须通过暴力而不 是用和平的改良主义的方法去实现这种社会制度的变革。根据这样的理解,各国历史上的奴 隶起义和农民战争都算不上革命,俄国的“农奴解放”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算不上革命, 只有象一七八九年法国革命和一九一七年俄国革命那样的革命才算得上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革 命。 中国历史非常悠久,但从古至今,却只发生过从一九○五年同盟会成立到一九四九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场革命延续四十多年,是中国历史上 最光辉的篇章。在此以前,中国历史上虽然爆发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但因它没有也不可能 带来新的社会制度,所以不能说是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九五三——一九五六 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因为是用和平方式而不是用暴力方式实现的,所 以只称为改造。虽然这个改造具有极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它用和平方式完成了消灭资本主义 剥削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创造了在统一战线范围内,团结着资本家去消灭资产阶级的奇 迹。这一创造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 从一九○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的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一九○五年至一九 二二年的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是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所以被称为旧民主主义 革命,后一阶段——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四九年的革命,其性质虽然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 命,但因它已经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并且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了,所以被称为新 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论断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是从中国近代历史和革命实践中抽引出来 的,是科学的,所以早已为人们所公认而毫无疑义了。 旧民主主义革命从一九○五年开始。因为这以前的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等组织还只 是些革命小团体,全国各地的革命活动也都是零星的、分散的,并且大部分是自发的。一九 ○五年成立的同盟会,实际上是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它有明确的政纲,相当严密的组 织和严格的纪律,而且从此以后,革命不断高涨,至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延 续二百余年的清朝政府,结束了长达数千年的帝王制度。 从一九○五年同盟会成立至一九一二年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第 一个时期——反清革命时期,也是它的黄金时代。此后一九一二——一九一六年是它的第二 个时期——反袁斗争时期。一九一七——一九二二年是它的第三个时期——护法运动时期, 这个时期是旧民主革命的尾声,与新民主革命的开始是有些交叉的。它的前期,反对皖系军 阀,称为第一期护法,后期反对直系军阀,称为第二期护法。至一九二二年陈炯明背叛孙中 山,孙中山逃往上海,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孙中山痛定思痛,认真地总结了以前革命 的经验教训,终于找到了革命的新方法,以俄为师,实行国共合作和扶助农工的政策,重新 解释三民主义,使革命运动走上新民主主义的道路。至此,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开始的、 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得到迅速的发 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一个复杂、曲折的前进过程,也可以分为几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 期一九一九——一九二七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革命) 时期。第二个时期一九二七——一九三七年,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时期。第 三个时期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年,是抗日战争时期。第四个时期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年,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统观中国革命,从一九○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将近半个世纪,它经历了两大阶段和几个 时期,是一个非常复杂、曲折因而内容极其丰富的发展过程。随着第一阶段的失败,第二阶 段继之而起。一个时期接着一个时期,绵延不断,而每个时期中又都充满着胜利和失败,前 进和后退,但总起来看,却是一个前进和胜利的过程,而且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历史过 程。在这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一个阶段,同盟会员、国民党员是革命党人,他们站 在革命斗争的前列,为革命奔走呼号,英勇斗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挽救祖国的危 亡,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到这场革命的后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成为革命的先 锋,他们继承并发扬了前期革命党人的光荣传统,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革命斗争中,在反对北洋军阀、国民党新军阀和日本侵略军的革命战争中,前仆后继, 流血牺牲,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伟大的社 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完整 的过程。一切在革命斗争和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都永垂不朽。一切为革命立过功、出过力 的人都应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怀念。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丰富多采的,充满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我们历史工作者应该把这些事迹写下来,写成书,用以教育子孙后代,使他们能象前辈革命 者那样,为民族的解放事业、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类的解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当代的 青年,则要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为了这个目 的,我们准备组织全国各方面的力量,编写一部中国革命史丛书。由于一九○五——一九四 九年所有的革命斗争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所以我们这一套丛书的内容,既包括新 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也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由于中国历史上实际上只有这一次革命, 所以我们这套丛书就不必再冠以现代、近代之名而简单明掺地称为中国革命史丛书。我们的 意见是否正确,尚望读者和专家们指正! 一九八五年五月于上海 {{长话短说}} 陈独秀字仲甫,号实庵,安徽安庆人。光绪五年己卯八月二十四日(1879年10月 9日)辰时生,幼年丧父,随祖父习四书五经,中秀才,中等身材,肤色黝黑,双目炯炯有 神。 陈独秀出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逐步演变的年代。在他出生前的37 年,即1842年,清朝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与英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 约》。从此,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接踵而来,接二连三地发动侵华战争,昏庸腐败的清 陈独秀15岁那年——1894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这次战争又以清政府战败, 订立了《马关条约》而告结束。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中国不仅割地赔款,还允许外国 人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从此,帝国主义除以输出商品的方式进行经济侵略以外,还 同时输出资本,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开办各种企业,以榨取超额利润。帝国 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近代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都莫不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而担忧。反抗帝国主义的侵 略和压迫,拯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是他们思想发展的共同出发点,陈独秀也不例外,他的政 治生涯也正是从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起点——爱国主义开始,逐级向前展开的。在青年时 代,陈独秀就关心国家大事。甲午战争,一个大国被小国打败了,他觉得其中必有缘故。至 于是什么缘故,一个15岁的娃娃,当然是说不清楚的,不过他已经在开始思索这样的问 题:怎样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受外国的欺辱。 最初,陈独秀信奉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的主张。 但为时不久,1898年9月维新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人头落地,血的惨痛教训清楚 地表明清政府反对任何的政治改革。 1900年,清政府对八国联军屈服投降,从此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使国 内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了,原来主张君主立宪的一些改良派,蜕化为保皇党,于是革命派 应运而起。到1902年,陈独秀从改良派转变为革命派,立志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1901年至1904年,陈独秀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基地是在他的故乡安庆和芜湖。 他在安庆发起反对沙皇俄国侵占东北三省的演说大会;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反帝 爱国,启迪民智;协助进步人士开办学校,培养革命干部;并进而组织秘密的反清军事团体 “岳王会”。安徽地区的革命运动,在陈独秀等人的领导之下,蓬勃兴起,堪与革命活动最 发达的湖南、广东两省相媲美。 辛亥革命失败以后,有些志士悲观失望,陈独秀也不免有所苦闷与跋徨,但他在苦闷中 继续求索,在跋徨中继续追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5年9月,陈独秀首先发难,他创办《新青年》,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发动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抨击旧礼教,旧文化,起了极大的启蒙作用。《新青年》培育了整整的 一代青年,使他们从三纲五常封建伦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他们接受新思想、新学说扫清 了思想上的障碍。 科学与民主的传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召唤;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帝国主义国家分赃的巴黎和会对中国人民的刺激,所有这些因素到191 9年5月汇合成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是陈独秀①。 经过五四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扎根。一向崇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陈 独秀,也就在这个时候转向马克思主义。由于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袖地位,他的转变自然 带动了一些先进分子共同前进。到二十年代的第一个年头,他同李大钊等开始创立中国共产 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陈独秀从十九世纪末叶,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他的政治思想逐级飞跃,由改良派而 革命派,然后上升到共产派,并连任五届中共中央书记。他参加了国民革命的领导工作,也 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①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3月30日),《党史研究》,198 0年第1期。 派活动,于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三十年代初,他蜕变为中国托派的首领,此 后不久即被国民党逮捕,坐了5年的监牢,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才获释出狱。这时,他反对托 派的主张,并与托派脱离了组织关系,主张发动民众进行抗日战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终 于未能投入民族解放运动的革命洪流。此后不久,他蛰居四川江津,在贫病交迫中钻研文字 学,撰述《小学识字教本》以度晚年。 陈独秀的一生,跌宕起伏,漫长曲折。如果从中国近代史上寻找出一位历史人物,他的 思想演变和阅历,能够大致上反映中国民主革命的曲折复杂与艰难困苦的状况,那末,陈独 秀无疑是其中的一个。 陈独秀学识渊博,懂日、英、法三国文字,工宋诗,写隶书,对旧学很有根底,新学造 诣尤深。他才思敏捷,笔锋犀利,长于政论文,但不善演说。他虽多年飘泊他乡,可乡音未 改,操浓重的安庆口音。 他个性鲜明,有棱有角,既刚烈又温情。他虽然“不怕打,不怕杀”,但“最厌恶杀 人”;他疾恶如仇,却又“不尽然”如是,“有时简直是优容奸恶”;①他待人处事,胸怀 坦诚,但脾气暴躁,喜怒形于色,也难以容人。他缺乏政治家的灵活性,尤其厌恶玩弄权 术。他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外露的。象这样性格的人并不适宜于担任政治家的角色,但历史却 把他推上了政治舞台的重要岗位。 他气质刚强,目光锐利,富有革命开拓精神,凡是他认为看准了的政治方向,就勇往直 前,义无反顾;而当他一旦走入歧途之后,他那刚强的个性便一变而为刚愎自用,是很难回 头的。他创立过丰功伟业,也犯下了严重的政治错误。 1942年5月27日下午病逝于四川江津鹤山坪,享年63岁。 陈独秀的一生,功大于过,是一个很值得研究且富有魅力的历史人物。 中国有句老话叫“盖棺论定”,是说一个人死了,进了棺材,他的历史也就到此结束 了,再也不会增添什么了,这时可对他一生的功过是非作出评定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的确 只有“盖棺”才可能“论定”。然而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历史上一些发生过重大影响而又 复杂的历史人物,往往在“盖棺”很久很久之后,人们还是对他争论不休,各有各的“论 定”的说法。而且“论定”之说又往往随着时势的变迁而变更。现在笔者奉献于读者面前的 这本小书,自不敢妄称什么“定论”之作了。 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话:“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 人,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论文,尚 且如此。论人,则需要“顾及”的方面就更多了,笔者深感力不从心。如果于无意之中写了 些“说梦”的话,则挚诚地希望苏第一监狱。陈独秀原“拟正正经经写一本自传,从起首至 五四前后,内容能够出版为止”。同年八月中旬,完成《自传》两章,不久获释出狱,先到 武汉,后入川。陶亢德催稿,陈独秀复信说:“日来忙于演讲及各新书杂志之征文,各处演 词又不能不自行审定,自传万不能即时续写,乞谅之。 ……弟对于自传,在取材,结构,及行文,都十分慎重为之,不愿草率从事,万望先生 勿以速成期之”。(亢德:《关于〈实庵自传〉》,《古今月刊》第5期,1947年7 月)后来,始终未能续写,《自传》两章写至1897年参加江南乡试为止,发表于《宇宙 风》散文十日刊第51、52、53期。 读者能做到象鲁迅先生所说的“我只主张听者心里明白所听的是说梦”。①并且,殷切 地期待读者的批评与指正。 附:陈独秀字号笔名化名考释“陈独秀”这个名字在本世纪一十年代后期和二十年代是 非常响亮的。人们听到陈独秀的大名时,无论是高兴也好,痛恨也罢,都像章回小说里常说 的一句话:“如雷贯耳”。可是在这以前,却只有陈独秀其人,并无陈独秀之名。“陈独 秀” 这个名字是他在1914年才开始使用的。 陈独秀一生用过许多名字,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含义,并同他的经历和思想演变有所联 系。现将他一生用过的名、字、号、笔名、化名,向读者介绍如下,并请修正、补充。 庆同是陈独秀的谱名。②据他的三子陈松年回忆,陈氏家族各代谱名中间的一个字,是 由20个字排列组成的,即“…… 天章衍庆遐,长源传祖德,永远振家邦”③。“庆同”是陈独秀的第一个正式名字,但 迄今没有发现使用谱名的资料。 乾生是他的官名(他的兄长谱名庆元,官名健生,字孟吉)。乾,作健解。现在见到他 最早的一篇文章,即1897年冬撰写的《扬子江形势论略》,即署名“陈乾生众甫”。众 甫是字。古代称嫡长子以外的诸子为众子。甫,是古代男子的美称。 ①②沈寂:《再访陈松年谈话记录》,《安徽革命史研究资料》第一辑,1980年江州 义门《陈氏宗谱》,安庆史学会:《陈独秀研究资料》第一辑,1981年元月。 ③《鲁迅全集》第6卷344页,1958年版。 众甫,有时被友人写作“仲辅”、“重甫”,如1920年4月何如何。希颜之子汪原 放说程仲辅即陈重甫。但陈独秀本人并没有用过这些名字。将“陈”字写作“程”,不知是 什么原因,更令人费解的是陈独秀本人在给汪孟邹、汪原放叔侄写信时,也曾将自己的姓 “陈”字写作“程”,如“程志孟”,或“陈志孟”、“志孟”。①这三个名字,就现在见 到的资料,仅限于给汪氏叔侄写信时才使用。 陈由己1902年9月,陈独秀第二次东渡日本留学,他在填写登记表时仍沿用陈乾生 名字,②同时又为自己取名“陈由己”。这年他在东京加入留学生界最早的革命团体——青 年会时,就是用的这个名字。③这时,陈独秀已经从康梁派转向了革命派。回国以后,协助 章士钊编辑《国民日日报》,鼓吹革命,并在该报发表诗文,署名由己。“由己”二字的含 义,不妨顾名思义,照字面解释。 1903年5月30日,《苏报》载有《再纪安徽大学堂、武备学堂、桐城学堂冲突 事》一文,称“由陈君仲华演说拒俄,……”这次拒俄(反对沙皇俄国侵占东三省)大会由 陈独秀发起,为安徽地区革命运动之发端。据查考在大会上演说者的姓名,“陈仲华”即陈 仲甫。“华”字系“甫”字之误。陈独秀从未用过陈仲华这个名字。 ①冯自由:《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第61页。 ②房兆楹:《清末民初洋学学生题名录初辑》。 ③汪原放:《亚东六十年》(手稿)。 三爱1904年、1905年,陈独秀在安徽芜湖主办《安徽俗话报》,开通风气,启 迪民智,力主反帝爱国,在该报发表了约50篇文章,均署名“三爱”。曾经一度任该报 《教育》专栏的房秩五说:“三爱为故人陈独秀主编《安徽俗话报》笔名也。”①综合陈独 秀这些文章的内容,分析他所提倡和反对的,“三爱”的含义大约是爱祖国、爱科学、爱自 由。除在《安徽俗话报》上使用三爱笔名外,现在仅见到《论戏曲》一文(文言体,载于1 905年3月《新小说》第2年第2号)是署此名的。 仲甫系众甫的同音衍变。1906年,作《曼上人葬花图赠以蛰君为题一绝》,署此 名。陈独秀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 仲,指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仲甫”,作为陈独秀的字,使用时间最长,其次数之多 仅次于独秀二字。 陈仲、仲均系仲甫的衍变或缩写。在建党前后,陈独秀写的一些关于工人运动的短文, 大多署名“仲”,与友人通信,也常署一“仲”字。 “陈仲居士”。居士,指有才德而不仕的人,是对陈独秀的美称,正如友人或晚辈尊称 他“仲翁”、或亲人昵称他“矮子”一样。他本人却不曾这样称呼自己。 ①房秩五:《追悼三爱诗·序》,《浮渡山房诗存》卷四。 熙州仲子旧时文人喜用同自己有关的地名为自己命名。 陈独秀曾用“熙州仲子”作笔名为苏曼殊所著《梵文典》题诗(载1907年《天义杂 志》第六卷)。陈独秀是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怀宁在隋开皇初属熙州郡,“熙州仲 子”一名即由此而来。 盛唐山民苏曼殊在日本东京译《拜轮诗选》五首(1907年成书,1908年出 版),其中“《留别雅典女郎》译诗四章,据苏曼殊《文学因缘自序》,谓系其‘故友译自 Byron集中’”,又说“畏友仲子”如何如何。盛唐山位于安庆城区,因此柳亚子曾 “疑心”这位译者或许是陈仲甫先生。我认为盛唐山既然在安庆,那么这位译者无疑是安庆 人。苏曼殊习诗文常受教于陈独秀,因“仲甫的影响而启示了自己的天才,成为超绝的文人 了”。曼殊学诗,“也由仲甫指导”①。在译拜轮诗选时,陈独秀也在日本,两人来往甚 密。据笔者了解当时留学日本的几位安庆人的情况,我认为这位盛唐山民除了是陈独秀外, 不可能是另一位安庆人。 女话小弟陈独秀青年时期,曾自篆一印章,曰“女话小弟”。女话是屈原的姐姐。陈独 秀自譬屈原,可见其忧国忧民之情深。 独秀山民1914年7月,也是陈独秀最后一次去日本。他到东京后进雅典娜法语学校 学习法语,同时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杂志》。同年11月10日该刊第一卷第四号上发表 的①柳亚子:《曼殊全集》(5)(北新书局)第77、9页。 《〈双枰记〉叙》,即署此名。 独秀同期《甲寅杂志》还载有《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署名“独秀”。(参见本书第 一章第一节)安庆除临江一面,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山,山山各其名,为什么他独独选中了独 秀山为自己命名呢?因为“独秀”二字反映了他当时的胸怀和抱负。1914年,正是二次 革命失败之后,进步知识分子普遍感到跋徨苦闷的时候,也是陈独秀在酝酿创办《新青年》 (翌年九月出版),发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他不是随手摘取一座山名为自己命名的。此 后,他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向导》等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以及他在抗日战争 时期所写的重要文章大多署名独秀或陈独秀。因此,这个名字最为人们所熟悉。陈独秀在主 办《新青年》时,还常以署名“记者”的身份,答读者问。 只眼是在《每周评论》上发表《随感录》的署名。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句:“近来别具 一只眼,欲蹈唐人最上关”。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中有诗一首:“只眼须凭自主张,纷 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只眼”,无疑是目光迥异非凡的意 思。 王坦甫1921年10月4日,上海法租界捕探在陈宅将陈独秀、包惠僧等五人逮捕、 拘留。陈独秀化名“王坦甫”。不久,褚辅成赴陈宅,也被捕,拘留。“褚辅成一见到陈独 秀就拉着他的手说:‘仲甫,怎么回事,……’这一下陈独秀就暴露了。”① ①包惠僧:《我所知道的陈独秀》,《党史研究资料》(1),四川人民出版社。 实庵、实在《向导》周报上发表《寸铁》杂文,大多署此名。“实”,作诚实解。 “庵”,是小草屋。旧时文人多将自己的书斋称作庵。郑超麟曾经两次说起陈独秀在二十年 代上海《民国日报》上发表文章,曾署名“诚斋”。但尚未找到署此名的文章。 T·S是独秀二字英语饼音TU·HSIU的缩写。1921年6月7日出版的《共产 党》第5号上发表的《告劳动》一文,即署此名。T·S·CHEN(TU·HSIU·C HEN)常用于签发中共中央文件。党内一些同志平时谈话常称呼陈独秀为“老先生”、 “老头子”。中共上海区委关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会议记录里,大多将陈独秀三字简 写成一个“老”字。 致中据刘仁静回忆。陈独秀用这个笔名在《向导》周报第148期发表《广州事变之研 究》一文。 撒翁是在《布尔什维克》上发表《寸铁》杂文的署名。这时大革命已失败,陈独秀也已 下台。据郑超麟解释“撤翁”是老头子撒手不管事了。 顽石、雪衣、儿、三户是陈独秀蜕变为托派以后的笔名。顽石,意指他将如顽石般地 坚持他的观点。雪衣,表示他一身清白。儿,是燕子。三户,《史记·项羽本纪》:“楚 虽三户,亡秦必楚也。”“D·S、“D·H”,就现在见到的资料,是托派成员写文章、 争论问题,称呼陈独秀时所用的化名。 明夷、夷、明宜、明、季丹这一组化名是1932年10月陈独秀被捕、关押在南京老 虎桥监狱里,和外界秘密通讯时所用的化名。汪原放曾说,不管陈独秀用什么化名,只要是 他写的字,哪怕是用铅笔写的,也能认得出是他的手迹。①“明夷”,卦名,凡贤者不得 志,忧谗忧讥,谓之明夷。由此可见当对陈独秀的心情。 根据以上初步的查考,陈独秀一生用过三十八个名字,即:庆同陈乾生众甫陈由己由己 陈仲甫仲甫陈仲仲三爱CC生独秀山民独秀陈独秀记者只眼王坦甫实庵实熙州仲子盛唐山民 女话小弟程志孟陈志孟志孟T·ST·S·CHEN致中 撒翁顽石雪衣儿三户明夷夷明宜明季丹 在这许多名字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他亲笔写的“陈独秀,字仲甫,亦号实庵” ②。 ①包惠僧:《我所知道的陈独秀》,《党史研究资料》(1)第12页,四川人民出版 社,1980年9月。 ②汪原放:《亚东六十年》(手稿)。 第一章 故乡·家世·童年 {{动荡的故乡奇特的独秀山}} 陈独秀的故乡安庆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它南临滚滚长江,奔流不息;北靠大龙山, 峰峦迭起,郁郁葱葱。城郊多丘陵,地势起伏不平,西北隆起,东南低洼,河流与湖泊相交 错。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水面广阔,人民勤劳,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 的美称。 安庆城里迎江寺内有一座古塔,名叫振风塔(又名万佛塔),屹立在长江岸边。振风塔 建于明穆宗隆庆四年(公元外有白石栏杆环绕,每角悬有铜铃一只,迎风摇荡,发出清脆悠 扬的响声。振风塔从它的结构、外形、高度或经历风雨年代的久远,如与驰名中外的西安大 雁塔,苏州的虎丘塔相比,虽稍有逊色,但它得天独厚,是万里长江岸边的唯一的一座古 塔。登塔眺望,“不尽长江滚滚来”,只见它前浪引后浪,后浪推前浪,浪头到处,又掀起 新的浪花,越过前浪,夹杂着泥沙,呼啸着向东奔腾而去。这川流不息的大江犹如中华民族 连绵不断的历史,那浪花就像一代代的风流人物。振风塔自建成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 和寻常百姓登临它的顶层,作歌赋诗,饱览大江两岸的风光。大好河山,哺育着世世代代的 炎黄子孙,他们在这里生殖繁衍,耕作战斗,把山河妆扮得更加娇艳多姿。 站在宝塔的顶层,俯瞰脚下的安庆城,城里有座盛唐山(今市内登云坡),据说雄才大 略的汉武帝在元封五年冬南巡狩时,来到盛唐,就曾登临过这座山。说是山,其实是座土 丘。但山不在高,因人而得名声。在城西南60里有异峰拔地而起,“西望如卓笔,北望如 覆釜,为县众山之祖,无所依附,故称独秀”。①陈独秀的这个名字,即取名于独秀山。陈 独秀谱名庆同,官名乾生,一生中用过许多笔名,化名②。最早使用“独秀”这一名字,是 在1914年11月10日出版的《甲寅杂志》发表了他两篇文章,一篇题为《〈双枰记〉 叙》署名“独秀山民”;另一篇是《爱国心与自觉心》,署名“独秀”。独秀这个名字出现 于刊物以后,他的好友汪孟邹曾跟他说:你太不客气了,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一个是“秀”的。 陈独秀回答说:哪里,我们安庆有座独秀山,我不过说我是这座山下的居民而已。可见,独 秀之名来自独秀山,并非是后人所说的是他祖父给他起的名字。此处,他还用过“盛唐山民”, 和“熙州仲子”作笔名,这些笔名都是借用安庆山水或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名称。 ①参见本书《长话短说》一节所附《陈独秀字号笔名化名考释》。 ②《怀宁县志》卷二《山川》。 安庆这个地方,在春秋时代属皖国。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废封建设郡县,这里常属怀 宁县管辖。东晋安帝义熙中,属晋熙郡怀宁县;隋开皇初,属熙州怀宁县;唐至德二年,属 盛唐郡怀宁县。那时怀宁县县治在现在安徽省的潜山县。 宋初,为舒州同安郡,至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改为德庆军,仍属怀宁县。南宋 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时,取“同安郡”与“德庆军”中的各一字,改名为安庆 军,这才有“安庆”的名称。安庆城是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筑起来的,到景定元年 (公元1260年)在原基础上加筑成长9里13步的城池。(即今安庆市旧城,其遗址尚 依稀可寻)于是,怀宁县和安庆府迁址到这里。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将安庆 布政使司(省)从江宁移到安庆,从此安庆成了安徽省的省会。省、府、县三级同治安庆 城。 陈独秀生前说他是怀宁人,这当然是对的。但这一说法在今天则可能发生误解。因为现 在安徽省仍然有个怀宁县,但县治从1950年12月即由安庆迁至石碑,且与安庆互不隶 属。 因此,说陈独秀是安庆人,这既符合历史情况,也符合今天的情况。 安庆市雄踞长江北岸,环山临江,且江面束窄,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古人说“可 上控洞庭、彭蠡,下扼石城、京口,分跋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因此,这里是历 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的东吴大将吕蒙曾在这里筑一座土城——吕蒙城,以抗曹兵。偏安 江南的宋王朝之所以两次在这里筑城,第一次是为了防御金兵南侵;第二次是为了防御蒙古 兵南下,并命名曰“安庆”,以示平安吉庆之意。这不过是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的自我安慰 罢了,事实上安庆常常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地方。 元朝末年,红巾义军曾围困安庆达7年之久才攻克,元朝的统治也从此而动摇。明朝末 年的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曾率队攻打安庆。太平天国后期,安庆成了捍卫天京的最后一道防 线,太平军与清军在这里展开了长达两年之久的激烈争夺战。这山明水秀而又动荡不安的安 庆,便是陈独秀的故乡。 {{小户人家的兴衰贫穷飘泊的寒士}} 陈独秀的远祖原籍江州义门,大约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间迁居安庆,到陈独秀父亲时,在 安庆已繁衍了18世。陈家代代“习儒,而功名俱未显”。陈独秀的祖父章旭(字太占、亦 字晓峰,1819—1889年)是候补知县。江州义门《陈氏宗谱》称他“精明强干, ……学问极其深醇,周济极其慷慨”。 祖母劳氏(1824—1870年),系怀宁劳秉全之长女。 大伯父衍藩(字霭亭,1841—1861年)是候补知州,也是虚衔。二伯父衍藻 (1846—?),早殇。父亲衍中(字象五,乏者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以教书为业, “讲究实学,慷慨有大志”,但“屡困场屋”,①一辈子不得志,是个穷秀才。母①义门 《陈氏宗谱》及《陈衍中先生传》,安庆市图书馆编《陈独秀研究参考资料》第1辑,19 81年1月。 亲查氏(1852—1899年),系查传芳之长女。叔父衍庶(字昔凡,1851— 1913年)是光绪元年(1875年)的恩科举人。 陈独秀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四,有兄长和两个姐姐。 兄长谱名庆元(1872—1909年),官名健生,字孟吉,长陈独秀8岁,府学廪 贡生。曾以同知候补沈阳。因大伯父无子,二伯父早殇,庆元兼祧衍藩名下,娶补用巡厅张 懋勋长女(张啸岑之姊)为妻。 陈独秀出生时,家境并不富裕,那时全家都住在“后营”(今海军一一六医院东隔 壁)。“后营”原是清代的营房,后毁于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中,成了一片废墟,住着一些 贫苦的菜农。陈独秀的姐姐曾跟侄儿松年(即陈独秀的三子)说,那时他们靠拣白菜帮为 食,后来全家迁至安庆大南门培德巷东口。这段回忆未必确切,因陈独秀的祖父和大伯父虽 无实缺,也是有俸禄的,而且叔父是恩科举人,陈家即使受战争的影响,也决不会穷到“靠 拣白菜帮为食”。陈独秀在《实庵自传》中说“他出生在一个小户人家”,是比较合乎实际 的。 于疫疾,这时陈独秀还不满两周岁。①1921年,陈独秀应广东省长陈炯明之邀请, 到广州任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有一次宴会上,陈炯明正正经经的问”陈独秀:“外间说 你组织什么‘讨父团’,真有此事吗?”陈独秀“也正正经经的回答道:‘我的儿子有资格 组织这一团体,我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 ①陈独秀在《实庵自传》中说:“我出世几个月,我的父亲便死了”。“几个月”的说 法不准确。 这个诙谐幽默的回答,使在座的人听了“呵呵大笑”。②他们连陈独秀“自幼便是一个 没有父亲的孩子”都不知道,却听信攻击他的谣言。 陈秀独在《实庵自传》中说他的母亲查氏是一个很能干而疏财仗义,好打抱不平的女丈 夫,但往往伏容奸恶,缺乏严肃坚决的态度,明知族长和他手下的人,为人不正,却还是恭 恭敬敬地接待他们。查氏常常教育子女,“不要看不起穷人,不许骂叫化子”。她“虽然没 有受过任何教育,当时传统的‘忠孝节义’之通俗教育标语,她是知道的。”但她从来不曾 拿这些“标语”教育自己孩子。陈独秀说,“她对我们之教育,是考科举,起码也要中个举 人,替父亲争气”。这是查氏对儿子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期望。“因为在那一时代的社会,科 举不仅仅是一个虚荣,实已支配了全社会一般人的实际生活,有了功名才能做官……做大官 才能发大财,发了财才能买田置地,……荣宗耀祖”。“所以当时乡间有这样两句流行的谚 语:‘去到考场放个屁,也替祖宗争口气’。”①为陈家争这口气的是陈独秀的叔父衍庶, 他在陈独秀出生之前四年,即光绪元年(1875年)考中举人。初任知县,因治河有功, 而步步高升,由知州、知府,直升到府级以上省级以下的道员②,真是官运亨通,一路顺 风。衍庶在东北怀德、柳河、辽阳、新民等地做官的时候,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和沙皇俄 国为重新分割东北和朝鲜,在中国的领土上厮杀起来。战争的双方都需要马匹,中国商人乘 机贩运以获取暴利。 ①义门《陈氏宗谱》。 ②《实庵自传》。 马匹经过衍庶的管辖地,他便抽牲口税。这种临时性的税收,勿需上缴国库,谁收谁得 ①,自然大部分都落入了他的腰包。 大约到1908年,他觉着腰包里有了以万计的银两,也许还觉着天下乱哄哄的,大清 江山不怎么牢靠了,“他识时识机”,挂冠而归故里。 陈衍庶在辽宁省彰武县置地200余亩,在安徽贵池县置地800亩。在北京开设崇古 斋古玩铺,投资银1万两,在奉天还设有分店。在安庆有市房(铺面)近10家②,在城里 南水关(今革新街)自建住房一座,主建筑有五进三个天井,一个前院二个中院和一个后院 (现为安庆市土产公司仓库),宅前宅后都有花园,是当时安庆有名的陈家大洋房子。大门 楼有一丈多宽,高悬魏体字“窦宅”木牌,俨然是一派官僚地主的气势。衍庶晚年习汉隶、 攻书画,收藏名家真迹和古玩,且对绘画有一定的造诣。陈独秀说原出生在一个小户人家, 是绅士们向来瞧不起的,但为时不久,这个小户人家就一跃而为安庆的名门望族,为邻里所 另眼看待了。 陈衍庶虽然把陈家发起来了,可他有一件不顺心的事。妻子早亡未生育;续娶谢氏(1 862—1939年)及侧室邵氏,都没有给他生一个儿子,因此在陈独秀5岁时,便过继 给叔父做嗣子。叔父衍庶便成了陈独秀的继父,谢氏成了他的继母。① ②张湘炳:《关于家业兴败的回忆——访问陈松年》,《安徽革命史研究资料》第4 辑,1980年10月。 张湘炳:《陈独秀家庭情况简述》,《党史资料丛刊》,1982年第3辑。 陈衍庶发财以后,还想发更大的财。1909年,他通过浙江巡抚增子固(衍庶在东北 为官时的换帖弟兄)的关系,创办浙江省华商大益公司,与上海怡德英行订立购大豆3万吨 的合同,在黑龙江对青山俄国车站交货;英商预付豆金沪银英商违约,私自在该处收购大 豆,“致将豆价挤抬数倍”①。陈衍庶提出诉讼,经判决损失由英商赔偿,合同中止。但在 办理这些手续时,买办姚某与英商串通,设下骗局,衍庶一不识外文文件,二无经商经验, 以致受人愚弄。辛亥革命后,浙江巡抚倒台,英商通过外交部要求索还定洋,或交付大豆。 这时陈衍庶有口难辩,只得变卖财产,这使陈家家产受到很大损失,对陈衍庶也是一次沉重 的打击。他忧愤成疾,于1913年去世,从此陈家家业衰落。同年10月间,二次革命失 败后,由于陈独秀曾经极力主张兴兵讨伐袁世凯,袁氏爪牙倪嗣冲派兵抄了陈的家,抢走了 陈衍庶多年收藏的书画珍品,从此陈家就越发衰败了。 陈独秀既然是陈衍庶的嗣子,他的胞兄健生也于1908年逝世了,那么陈家的全部家 产只有陈独秀一人可以继承。可是他“向来不问家事”,视家产如敝屣,像受洋人愚弄,发 生了如此大的财产事件,他“还是不问不管”②,对家业的兴旺或衰落全不关心。后来, “有一次他到北京,他家开的一所大① ②沈寂:《再访陈松年谈话记录》,《安徽革命史研究资料》第1辑,1980年《公 牍》,《安徽公报》第6期,1912年9月18日。 铺子的掌柜听说小东人来了,请他到铺子去一趟,赏个面子,他说‘铺子不是我开 的’”①,始终不肯去。他担任中共中央书记以后,社会上传说他家拥万贯。1925年 秋,英国劳动运动的左翼领袖勃劳顿到上海,由第三国际驻华代表团的介绍,与陈独秀会 晤。勃劳顿问他国内外报纸常说你“家拥巨资,确有是事乎”?陈独秀边笑边指着隔壁房间 所藏党内外文件,说: “吾之财产,全在乎此!”②陈独秀走南闯北,从不依赖父辈留下的私产,贪图安逸的 生活。他一生中很少有固定的职业和固定的收入,常靠稿费和版税维持生活,有时穷得只有 一件汗衫,一天喝两顿稀粥,是个穷知识分子,时人都称他为“寒士”。 陈独秀在他的《自传》里,对严厉的祖父、能干而慈爱的母亲和阿弥陀佛的大哥,都刻 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惟独对发家致富的继父却只字不提。这是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 一、陈独秀长大以后,因参加革命活动,多次殃及家庭。 二、陈独秀的第二个夫人是原配夫人的同父异母的妹妹。这两件事在陈衍庶看来,都是 大逆不道,无法容忍的,以致大嚷着要“退继”。而这两件事恰恰又是陈独秀执意要做的。 于是继父与继子之间的矛盾始终是无法调和的。继父既然不愿认这位“败家”的继子,而继 子又何尝愿意承认这位封建卫道士的继父呢?但陈独秀对继母谢氏却是很有感情的。1939 年3月22日谢氏在四川江津去世,陈独秀披麻带孝,还说:“先母之恩等于生母,心丧何 止三年,……酒食酬应以及为人作文作书,必待百日以后。”①陈独秀是个很重感情的人, 他讨厌那种虚与委蛇,拉拉扯扯的待人接物的态度。 ①翠芳:《陈独秀与中共文件》,《社会新闻》第1卷18期,1932年11月24 日。 ②胡适:《陈独秀与文学革命》(在北大讲演)。 {{凶狠的板子刚烈的性格}} 陈独秀的祖父陈章旭,有个绰号,叫“白胡爹爹”。当“孩子们哭时,一说白胡爹爹来 了,便停声不敢再哭,这位白胡爹爹的严厉可怕便可想见了”。 陈独秀说:“我从六岁到八、九岁,都是这位祖父教我读书。我从小有点小聪明,可是 这点小聪明却害苦了我。我大哥的读书,他从来不大注意,独独看中了我,恨不得我一年之 中把四书五经都读完,他才称意。四书五经还罢了,我最怕的是《左传》,幸亏这位祖父或 者还不知道三礼的重要,否则会送掉我的小性命。我背书背不出,使他生气动手打,还是小 事;使他最生气,气得怒目切齿几乎发狂,令人可怕的是我无论挨了如何毒打,总一声不 哭。他不只一次愤怒而伤感的骂道:‘这个小东西,将来长大成人,必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 的凶恶强盗,真是家门不幸!’我的母亲为此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可是母亲对我并不像祖父 那样悲观,总是用好言劝我,说道:‘小儿,你务必好好用心读书,将来书读好了,中个举 人替父亲争气。你的父亲读书一生,未曾考中举人,是①陈独秀给杨鹏升信,1939年5 月5日。 他生前一桩恨事!’我见了母亲流泪倒哭出来了。母亲一面替我揩眼泪,一面责备我 道:‘你这个孩子真淘气,爹爹那样打你,你不哭,现在倒无端的哭了!’母亲的眼泪,比 祖父的板子着实有权威,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怕打,不怕杀,只怕人对我哭,尤其妇人哭,母 亲的眼泪,是叫我用功读书之强有力的命令。”① 一次白胡爹爹又毒打小孙子,孙子仍旧不哭。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奇特的阵势,一边是 越打越有劲,一边是咬紧牙关,以沉默相对抗,就是不哭。最后,也许是祖父没有力气打下 去了,才算结束了这场“战斗”。祖父气得没法,好似从小孙子的沉默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后来他对乡人说:这孩子长大后不成龙便成蛇。 打在儿身上,痛在娘心里。母亲的眼泪倒使儿子哭起来了。 只有硬汉子在受到毒打时才会不哭,不讨饶,不求情,不屈服。但是陈独秀并非铁石心 肠,他有丰富的感情,有丰富的爱,当他“见了母亲流泪倒哭出来了”。“母亲的眼泪,比 祖父的板子着实有权威”。可见陈独秀的刚烈而又温情的个性在幼年就形成了。 陈独秀有一对尖锐的眼睛,炯炯有光。凡是他认准了的目标,就执着不放,奋不顾身地 去追求。他的老朋友章士钊说他像是“一匹不羁之马,奋力驰去”,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① 《实庵自传》。 不住他,“不峻之坂弗上”,①越是艰险越向前。他一生坐过四次牢,从不怕打,怕 杀。在新文化运动的前期,他为宣传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和专制,不怕一切政府的压迫, 社会的攻击和笑骂,不怕断头流血。为了提倡文学革命“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 驱”。②他号召“青年要立志走出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最高尚而 优美的生活”③。陈独秀的性格刚强坚毅,具有开创革命大业的英勇气概。 然而,当他一旦把谬误当作真理,走入歧途以后,他也像一头犟牛,是很难回头的。1 929年他被开除出党。1931年分子还瞧不起他,认为他是老机会主义者,不够托派的 资格。 他却说:“我毫不顾虑我的意见会在‘无产者社’中是最少数,少数未必即与真理绝 缘,即使是人们所预祝的什么‘光杆’和‘孤家寡人’,于我个人是毫无所损,更无所惭 愧。”④抗日战争初期,他同托派脱离了组织关系,他对抗战的主张与中共的主张有若干共 同之点,为此,一些托派成员骂他是“叛徒”。中共中央向他提出三项条件,第一条要他 “公开放弃并坚决反对托派全部理论与行动,并公开声明同托派组织脱离关系。承认自己过 去加入托派的错误”,在“三项条件实现后,①②③ ④《无产者》第11期,1931年2月。 陈独秀:《研究室与监狱》,《每周评论》,1919年6月8日。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6号,1917年2月1日。 孤桐(即章士钊):《吴敬恒——梁启超——陈独秀》,《甲寅周刊》第1卷方能考虑 其他关系问题”。①(指联合抗日或回到共产党里来——引者)陈独秀却始终不肯登报声 明,还说:“我决计不顾忌偏左偏右,绝对力求偏颇,绝对厌弃中庸之道,绝对不说人云亦 云豆腐白菜不痛不痒的话,我愿意说极正确的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对不愿说不错又 不对的话”。“我不迁就任何人的意见”,“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张自负责 任。……我绝对不怕孤立。”②倔强执拗,我行我素,是他后来之所以脱离抗日战争的革命 洪流愈来愈远的一个原因。 章士钊说这匹不羁之马“回头之草不啮”③是不无道理的。 一个人的个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同他的社会活动如水乳交融般地密切相连,且相互影 响。当陈独秀站在革命运动前列的时候,他以全力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愧是一代风流 人物;当他一旦被前进的历史车轮摔在后面时,便成了一个孤傲的老人。他说“绝对不怕孤 立”,这正说明他已经预感到他将一步步地走向孤立的境地,令人惊异的是他在孤立的困境 中依然关心政治问题。 陈独秀待人接物,坦诚爽直,但脾气暴躁,素行不检。他“言语峻利,好为断制,性狷 急不能容人,亦辄不见容于人”。④他固执己见,“每当辩论的时候,他会声色俱厉地坚持 他个人①②③ ④孤桐:《吴敬恒——梁启超——陈独秀》,《甲寅周刊》第1卷30号,1926年 1月30日。 章士钊评陈独秀的原文为“不羁之马,奋力驰去,不峻之坂弗上,回头之草不啮,气尽 途绝,行同凡马踣”。 给陈其昌等的信,1937年11月21日。 叶剑英、博古致《新华日报公开信》,《新华日报》,1938年3月21日。 的主张,倘然有人坚决反对他,他竟会站起身来拂袖而去”。①但他从不玩手段耍诡 计。他认为“企图从阴谋诡计小把戏的基础上团结同志做自己个人的群众”,这是张国焘 “做过的大买卖,而是我所深恶痛绝的”②。鲁迅曾说“假如将韬略比做一间仓库罢,独秀 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 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③鲁迅先生的话,一语破的,陈独秀待人处事是 光明磊落的。 陈独秀的个性是刚烈与温情的矛盾统一。刚烈,使他见义勇为,疾恶如仇;温情,使他 优柔寡断,以致姑息养奸。他在《自传》中说:“有人称赞我疾恶如仇,有人批评我性情暴 躁,其实我性情暴躁则有之,疾恶如仇则不尽然,在这方面,我和我的母亲同样缺乏严肃坚 决的态度,有时简直是优容奸恶,因此误过多少大事,上过多少恶当,至今虽深知之,还未 必痛改之。其主要原因固然由于政治上之不严肃、不坚决,而母亲性格的遗传,也有影响 罢。”这一段自我剖析的话,“其中疾恶如仇则不尽然”一句是很中肯的,既没有全部肯 定,也没有全盘否定,肯定与否定二者兼而有之。 陈独秀这匹“不羁之马”到了晚年,“气尽途绝,行同凡马踣”,他挣扎于贫病交迫之 中,贫穷和疾病也没有压服这位倔强的老人,他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文字学,著书立说。 ①② ③《鲁迅全集》第6卷56页。 《无产者》第11期,1931年2月。 静尘:《我所知道的陈独秀》,《古今月刊》第5期,1947年7月。 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款子。陈独秀却托人退还给张国焘,说“却之不恭,受之有 愧,以后万为我辞”。①陈钟凡曾赠诗与陈独秀,曰:“人方厌狂士,世岂识清尘?且任鸾 凤逝,高翔不可驯!”陈独秀和诗:“悠悠道途上,白发污红尘。沧溟何辽阔,龙性岂易 驯。”②杨鲁承的孙女杨树君请陈独秀题字留念。陈独秀赋诗一首,开头两句是“相逢须发 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这一切都说明陈独秀的倔强性格与他的一生相始终,并渗透在 他一生的功过是非里。① ②雪云:《陈独秀诗录略注》,《革命史资料》第5期,1987年2月。 郑学稼:《陈独秀先生的晚年》,《掌故月刊》,1972年4月。 第二章 青年时期 {{院试夺魁婚姻子女}} 几个塾师”,他“都不大满意”。到十二三岁时,便由大哥教他读书了。 大哥孟吉(府学廪贡生)的脾气与祖父恰好相反,是个老好人,他了解弟弟的脾气和爱 好。陈独秀说:“大哥知道我不喜欢八股文,除习经书外,就教我读《昭明文选》。”《昭 明文选》是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死后谥“昭明”)编选的一部大型诗 文总集,录选先秦至梁八百年间各体文章的代表作,其中主要是诗文、辞赋和杂文。陈独秀 初读《昭明文选》时,“也有点头痛”,但没多久就“读出味道来了,从此更加看不起八股 文”。①而且在《自传》里还自①《实庵自传》。本节下文凡不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此书。 称是“选学妖孽”,①可见他对这部书是很下过一番学习功夫的。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生长在书香世家,却“看不起八股文”,这不是祖父的板子所 造成的逆反心理,也不是他这时已经受到了什么新思想的影响,而是他自小就讨厌刻板的束 缚个性的东西。然而,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唯一“正道”是走科举的道路,考秀才,中举人, 会进士,点状元;然后做官当老爷,发家致富,光宗耀祖。但凡走这条路的人,必须把四书 五经读得滚瓜烂熟,和学会做八股文,因为科举制度的第一级秀才和第二级举人的试题,都 以四书为限,答卷必须用八股文的格式撰写。 陈独秀看不起八股文,这“使阿弥陀佛的大哥夹在中间很为难”。他一面受了母亲的严 命教弟弟“习八股文”,一面他知道弟弟“不喜欢这一套”。一直到光绪二十二年(公元在 挨不过去了,才硬着头皮对弟弟说:‘考期已近了,你也得看看八股文章罢!’”可弟弟心 里想的还是他的《昭明文选》。 大哥“对这位难说话的弟弟,实在无法可想,只好听其自然了”。县考府考②陈独秀都 通过了,但“名次都考得很低”,剩下最后一关是院考,院考及格以后才是秀才。① ②从士子到秀才,先参加祖籍所在县的县考,及格以后,参加府考,再及格,再参加以 府为单位的院考。院考及格,政府才正式承认为“生员”,即通称秀才。 选学,指《昭明文选》。“选学妖孽”是钱玄同在1917年8月提出的批判旧文学, 响应文学革命的口号。 陈独秀为了“敷衍母亲”,要去应考同他“格格不入”的四书,还要做一篇“他看不起 的”八股文,想必将是名落孙山之外,然而结果却完全相反。 到院试时,发下了卷子,陈独秀一看试题是什么“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的截搭题①, 便马上决定“对这样不通的题目,也就用不通的文章来对付”。这种毫不考虑后果的玩世不 恭的态度,简直是跟科举开玩笑。他“把《文选》上鸟兽草木的难字,和《康熙字典》上荒 谬的古文,不管三七二十一,牛头不对马嘴,上文不接下文的填满了一篇皇皇大文……”。 陈独秀回到家里,“把文章稿子交给大哥看,大哥看完文稿,皱着眉头足足有个把钟头 一声不响”。这时候只因为他看见“大哥那种失望的情形”,才觉着有点“难受”了。可是 谁也没有想到,连陈独秀自己也没有料到他“那篇不通的文章,竟蒙住了不通的大师”。院 试结果,中了第一名秀才。 陈家本来有一名举人,一名秀才,现在又增加了一名年轻的秀才,于是地方绅士们不但 另眼相看,而且造出了许多神话,说陈家“祖坟是如何如何好风水,说城外迎江寺的宝塔是 陈家祖坟前一管笔,……”于是,富户人家争先恐后地托人来说媒。陈独秀的母亲对这些当 然是“大乐而特乐的”。 他也因母亲的“快乐”而感到“高兴”。至于对科举,他虽然中了秀才,从此却更加鄙 薄它了。 ①把四书中的某一文句的下半句,与下一文句的上半句拼凑而成,谓截搭题。本题所引 原文:“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老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 王》) 在许多富户人家托人来说媒的,有安庆统领高登科。高登科,字敬亭,安徽霍丘县城东 十里高家话人。高出身于农家,母早丧,受继母虐待。幼年牧鹅,散失两只,不敢回家,路 宿麦田,恰遇清官兵路过,被收留作勤务。后步步高升,以安徽统领虚衔副将,清廷赏穿黄 马褂,置田4000余亩。高登科原配夫人早丧,继弦詹氏,生一女名晓岚,乳名大众。詹 氏亡后,续弦阜阳元家女儿为妻。元氏生女名君曼,乳名小众。当高登科得知晓岚在家受后 母元氏虐待当丫头使唤时,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遭遇,乃将晓岚带到安庆。①高登科在与陈 家联姻的竞争中得胜,将长女晓岚许配给陈独秀。1897年冬,陈独秀18岁与高晓岚结 婚。②按照封建婚姻的观点,这对夫妻可谓是门当户对,文武相亲。结婚大典时,想必众亲 友祝愿他俩白头偕老,说了许多的吉利话。至于当事人男女双方对结婚有什么意见,这勿关 重要。因为包办式的婚姻根本不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也不允许他们发表什么不同的意见。 高晓岚长陈独秀3岁,因自幼受继母虐待,虽是出身将门之女却目不识丁。她身材修 长,面目清秀,一双小脚,总是穿着老蓝布做成的长长的大褂子,宽大的裤脚管,用细绳子 扎得紧紧的,很少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她自从嫁到陈家,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她除了19 27年去武汉探望患重病的儿子① ②陈独秀哪年结婚,无文字记载,也无确凿之回忆。陈松年说只能按长兄延年的生年 (1898年)向前推算一年。 马启荣、蔡亚樵:《关于陈独秀姻亲高家的情况调查》(未刊稿)。 乔年,从没有出过陈家的大门。她是一位普通的旧式妇女,虽没有文化,但很有教养, 善良温和,孝敬公婆。 而陈独秀本来就不是安分守己之辈,不久又受到革新思想的影响,转向了康梁派。婚 后,他们夫妻关系,如果说原来还有爱情的话,那么到了这时候也发生了动摇。“平时家庭 不和,多口舌之争”。陈独秀东渡留学时,“欲借其夫人十两重金镯作为游资,坚决不肯, 时常吵口”。①陈独秀经常在外走南闯北,思想日新月异,而高氏则足不出户,墨守成规。 两人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趣越来越合不拢。这对高氏来说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她的婚姻观 本来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而陈独秀却无法忍受得了。 高晓岚有同父异母的妹妹高君曼,略识文学,思想新颖,与陈独秀颇相得,关系渐趋亲 密,“进而发生爱情”。1911年,陈独秀在杭州与高君曼同居,结为伉俪。这引起了全 家的反对。嗣父衍庶认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比陈独秀干革命还难以容忍,骂他败坏门风, 扬言今后不许他俩踏进陈家的大门。 高家也认为两姐妹同嫁一人为礼教所不容。陈独秀与高君曼却不顾家庭的反对和舆论的 指谪,决然自行成婚。到民国元年陈独秀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时,与君曼同居在安庆城宣家 花园内,同高晓岚的夫妻关系已名存实亡。在那个时代,男的挣脱了封建婚姻的羁绊,女的 却照例要蒙受最大的不幸,她心中虽然不满,但不外露,郁闷于胸,默默地过着没有爱情① 潘赞化:《我所知道的安庆两个小英雄故事略述》,《安徽革命史研究资料》第1辑,19 80年7月。 的生活。 陈独秀同原配夫人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延年,次子乔年,三子松年。他和孩子们很少生 活在一起,但关心他们的教育和成长。大约在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时候,他把延 年、乔年兄弟俩叫到上海,“寄宿在《新青年》发行所亚东图书馆店堂的地板上,白天在外 工作,谋生活自给,食则夸饼,饮则自来水,冬仍衣袷,夏不张盖,与工人同作工,故颜色 憔枯,人多惜之,而怪独秀之忍也。”君曼认为自己是他们的姨妈,也是继母,看到孩子这 般受苦,曾“流涕不已”,托潘赞化向陈独秀说情,让两个孩子在家里食宿。陈独秀跟潘赞 化说:“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叫他自创前途可也。”① 陈独秀本人就是自创前途的,他也按照自己成长的方式,去教育他的下一代。 不久,延年、乔年都进入震旦大学读书,陈独秀也晋京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他托亚东 图书馆经理汪孟邹从他的稿费里按月支付给每人每月五元的生活费。延年、乔年都受到过无 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很快就转向马克思主义,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年曾任 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因工作关系,父子常一起出席党的重要会议,但几乎没有一起过家庭生 活。延年给父亲写信时称“独秀同志”而不以父子相称。1927年6月,1928年2月 延年、乔年兄弟俩先后被国民党杀害。他们的母亲高晓岚悲痛万分,身体越发虚弱,加①潘 赞化:《我所知道的安庆两个小英雄故事略述》,《安徽革命史研究资料》第1辑,198 0年7月。 上患肺病和妇科病,于1930年去世。三子松年在他的记忆里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三 十年代初,那时陈独秀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里。松年在狱中见到父亲不免伤心落泪,而 父亲眼睛一瞪,对多年不见的小儿子说的第一句话是:“没出息!” 陈独秀与高君曼生一男一女。女名子美,死于十年动乱中。子名和年,今健在。191 5年5月,高君曼患病咯血,数年后,陈独秀又另有新欢。大约在1925年10月间,高 君曼为了节省生活费用携带两个孩子到南京居住。早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失败以后, 陈独秀在南京东厂街(今秀山公园旁)盖了两座草屋,约10余间,置地数十亩①。君曼和 孩子们就住在这里,陈独秀每月给他们50元生活费②。一对经自由恋爱而结成的夫妻,现 在也散伙了。 高晓岚去世时,君曼带着孩子回安庆奔丧,这时陈家的人和亲友对她和独秀的婚事仍然 有所非议。独秀姐姐的孩子本应呼君曼为舅妈,却偏叫她小姨。君曼气愤地说:“叫我小姨 当然也可以,但他们对舅舅(指独秀)是怎样称呼的?难道也叫姨夫吗?”据和年回忆,他 母亲君曼从安庆回到南京以后的第二年,即1937年因患癌症也离开人世了。 大约在1931年,陈独秀与上海英美烟厂的一位青年女工潘兰珍结为夫妻。潘氏,江 苏南通人,1908年生于贫苦农家,较陈独秀少二十九岁。两人结合以后,陈教潘读书识 字,进① ②汪原放日记。 沈寂:《再访陈松年谈话记录》,《安徽革命史研究资料》第1辑,1980年行启蒙 教育。潘忠厚善良,待人热情慷慨,有舍己助人的优良品德。陈独秀在南京坐牢时,她也到 南京租了间破屋住了下来,就近照料陈独秀。晚年的陈独秀贫病交迫,她不但不嫌弃,而且 一直陪伴着他,料理他的生活。这是陈独秀晚年不幸中的惟一的幸事。陈独秀临终时嘱咐潘 兰珍:“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求自立。”潘分得了陈独秀的一部分稿费,另嫁他人。19 49年春,因患子宫癌死于上海。① {{乡试落第转向康梁派}} 陈独秀考中秀才的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紧接着就参加江南乡 试②。 陈独秀对院试曾经抱轻蔑的态度,认为“那算不得什么正经事”,而结果却名列榜首。 现在他对参加乡试倒是“着实准备了”的,对讨厌的八股文也“勉强研究了一番”。他所以 如此认真的对待,并不是想沿着科举的阶梯一级级地爬上去,而是觉得既然乡试“这场灾难 是免不了的,不如积极的用点功,考个举人以了母亲的心愿”,往后好“正经做点学问”。 他“打定主意,只想考个举人了事,决不愿意再上进”。可见他参加乡试的动机,不是为了 会进士,点状元,而是“以了母① ②乡试,每逢子、卯、午、酉年八月在各省省城举行,中者为举人。清顺治二年,设江 南省。康熙六年将江南省分置江苏、安徽两省。但两省乡试仍合并举行。 张君等:《关于潘兰珍的情况》,《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2辑。 亲的心愿”。他最终是要与科举分手的。这种态度,反映了他的思想开始发生了变化。 这年夏,18岁的陈独秀,离开母亲,“初次出门到南京乡试”。同行的人,有他的大 哥,大哥的先生和同学等。他们乘坐轮船,船头上扯着一面黄旗,上书“奉旨江南乡试”六 个大字,一路上威风凛凛向南京驶去。 乡试共3场9天(每场提前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陈独秀在《自传》里对这9天的 考场生活,有极其辛辣的刻画: “到了八月初七日〔即阳历9月3日〕,我们要进考场了。 我背了考篮、书籍、文具、食粮、烧饭的锅炉和油布,已竭尽了生平的气力,若不是大 哥代我领试卷,我便会在人丛中挤死。一进考棚,三魂吓掉了二魂半,每条十多丈长的号 筒,都有几十或上百个号舍,号舍的大小仿佛现时警察的岗棚,然而要低得多,个子长站在 里面是要低头弯腰的,这就是那时科举出身的大老以尝过‘矮屋’滋味自豪的‘矮屋’。矮 屋三面七齐八不齐的砖墙,当然里外都不曾用石灰泥过,里面蜘蛛网和灰尘是满满的,…… 坐进去拿一块板安放在面前,就算是写字台,睡起觉来不用说就得坐在那里睡。……那一年 南京的天气,到了八月中旬还是奇热,大家都把带来的油布挂起来遮住太阳光,号门都紧对 着高墙,中间只能容一个半人来往的长巷,上面露着一线天,大家挂上油布之后,连这一线 天也一线不露了,空气简直不通,每人都在对面墙上挂点烧饭的锅炉,大家烧起饭来,再加 上赤日当空,那条长巷便成了火巷。……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最深,考头场时,看见一位徐 州大胖子,一条大辫子盘在头顶上,全身一丝不挂,脚踏一双破鞋,手里捧着试卷,在如火 的长巷中走来走去,走着走着,上下大小脑袋左右摇晃着,拖长着怪声念他那得意的文章, 念得最得意处,用力把大腿一拍,翘起大拇指叫道: ‘好!今科必中。’” 考场中的这种怪现状,始于哪年哪月,未加考证,不得其详,但至少也有150年的历 史了。因为吴敬梓(公元1701—1754年)在他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里,就曾经 淋漓尽致地揭露过这种怪现象。一百五十年,该有多少个童生亲身经历过这种腐朽愚昧、坑 害人的怪事呵!但都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尝试过‘矮屋”滋味而中举的,以此引为自豪; 而绝大多数的童生却由青年而老年三番五次地尝试这种滋味,因未能中举而引为终生的憾 事。不论是成功的或失败的,他们都把“矮屋”看作是他们一生中“上进”的关口。吴敬梓 对考场的揭露是难能可贵的,但也仅限于揭发和鞭挞而已,他那时还不可能透过这种怪现象 去观察国家大事。现在情况不同了,而且匍伏在“矮屋”里的是一位思想敏捷、眼光锐利的 青年。“矮屋”的滋味像是给他增添了思想养料,他不禁浮想联翩,百感交集。 那位摇头晃脑、利欲熏心、丑态百出、“今科必中”的徐州大胖子,使陈独秀“看呆了 一两个钟头”,并“联想到所有考生的怪现状;由那些怪现状联想到这班动物得了志,国家 和人民要如何遭殃;因此又联想到所谓抡才大典,简直是隔几年把这班猴子、狗熊搬出来开 一次动物展览会;因此又联想到国家一切制度,恐怕都有如此这般的毛病;因此最后感觉到 梁启超那班人们在《时务报》上说的话是有些道理呀”! 这一连串的联想“便是”陈独秀“由选学妖孽转变到康梁派之最大动机”。 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南海人,博通经史,后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 化,称赞西人治国有法度,并精心研读各种西书译本及报纸,以究其进步之原因。梁启超 (1873—1929年),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后从学于康有为,并深受其影响。 康、梁是维新派的领袖,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产生过广泛的进步影响。 近代中国先进人物的思想的发端与发展,往往同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剧和国内政治形势危 机的加深密切相关的。 早在1888年康有为鉴于中法战争后,国事日蹙,便第一次上书清廷,请求变法。1 894年爆发了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战败,订立了《马关条约》而告终。一个泱泱大国,被 一个维新不久的小国打败,并割去了台湾宝岛,赔款库平银二亿两,还允许外国人在各通商 口岸开设工厂等等,这对中国的影响,对中国人民的刺激,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的任何一次 战争。战争的失败与屈辱,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推动了先进分子谋求富国强兵之道。于 是维新变法运动趋向高潮。 1895年5月2日,康有为联络在北京的18省1300余名应试举人,签名上书, 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等三大主张,和设立学堂,开设报馆等改革教育制度的 意见,资产阶级改良派登上了政治舞台。六月间,再上书光绪皇帝,主张“设议院以通下 情”。1896年8月,康氏大弟子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刊《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 揭露封建专制的腐朽,抨击封建顽固派因循守旧,以致“万事废弛,卒致疲敝,不可收 拾”;历数变法之利与守旧之害;阐明变法是大势所趋,“变亦变,不变亦变。”《时务 报》以其鲜明的变法态度,新颖的改革主张和泼辣的文风大受知识界的欢迎,于是行销日 广,风靡全国。陈独秀首先接触到的正是康梁派的新思想和新主张,他前往南京参加乡试 时,正当维新运动步步高涨的时期。 后来,陈独秀说起他少年“在家里读书的时候,天天只知道吃饭睡觉,就是奋发有为, 也不过是念念文章,想骗几层功名,光耀门楣罢了。……到了甲午战争,才听见人说有什么 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又有什么英国、俄国、法国、德国、意国、美 国、奥国、日本八国的联军,把中国打败了。……我越思越想,悲从中来。我们中国何以不 如外国,要被外国欺负,此中必有缘故”。①又说:那时“读八股讲旧学”,认为“‘习欧 文谈新学’的士大夫是‘洋奴’,后来读康先生及其徒梁任公之文章,始恍然于域外之政教 学术,粲然可观,茅塞顿开,觉昨非而今是”。②康梁派的思想扣开了陈独秀的心扉,鼓动 着他的思想翅羽,灾难般的乡试鞭策着他,他开始起飞了。 陈独秀参加乡试,结果名落孙山外,没有考中举人,但他不仅不感到懊丧,反觉“意外 有益”。从此,他与科举彻底决裂,决不再进“矮屋”应试。他回到安庆以后,对“当时反 康梁派的言论”的顽固派,“愤不能平,恒于广座为康先生① ②《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新青年》第2卷2期,1916年10月1日。 三爱《说国家》,《安徽俗话报》第5期,1904年6月14日。 辩护,乡里瞀儒”,以此指斥陈独秀等“为康党,为孔教罪人,侧目而远之”。①陈独 秀开始涉足于政治活动了。 俄国的怂恿之下,于11月14日占领了山东胶州湾,紧接着有俄国、美国、法国、日 本等列强在华掀起了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扬言要瓜分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 重危机,救亡图存刻不容缓。陈独秀“痛感时势日非,不堪设想”,②他在这一年的岁末, 撰写了《扬子江筹防刍议》、《扬子江形势论略》两篇论文,还准备写一篇《湖中水师》。 从这三篇文章的题目看,都是论述加强江防建设的,堪称是姊妹篇,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罢 了。《湖中水师》一篇不知是否写成了,就是已经成文脱稿的《扬子江筹防刍议》一篇,现 在也难以寻觅。惟独《扬子江形势论略》一篇为安庆市图书馆发掘了出来,这是现在见到的 陈独秀最早的一篇著作。 陈独秀身居较闭塞的安庆,但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密切注视着列强侵华的动向及意 图。《扬子江形势论略》一文指出:“近时敌鼾卧榻,谋堕神州,俄经满蒙,法伺黔贵,德 人染指青齐,日本觊觎闽越,英据香澳,且急急欲垄断长江,以通川藏印度之道路,管辖东 南七省之权力。”他对国家所面临的危局,心急火燎,如“万一不测,则工商裹足,漕运税 饷在在艰难,上而天府之运输,下而小民之生计,何以措之。” 于是“爰采旧闻旅话及白人所论,管蠡所及,集成一篇,略① ②以下引文均见《扬子江形势论略》,原件系木刻本,藏安庆市图书馆。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4期,1916年12月1日。 述沿江形势,举办诸端,是引领于我国政府也”。陈独秀撰写此文之目的,是向清政府 提出他对加强长江防务的方案,并希望政府采纳他的意见。 《扬子江形势论略》全文7000余字,广征博引,纵论长江上自荆襄,下至吴淞口的 形势。对江水的流向、缓急、深浅和江面的宽狭、江中沙堵的分布、南北两岸各处城镇的战 略地位,都作了极为详细的论述,并参照历代战争的得失,提出了对加强长江防务的具体方 案。 他在论证武汉三镇的重要战略地位时,认为“武汉沿江均不宜设置炮台,……倚城设立 炮台,一朝有战,则城市全冒敌火,今日炮弹之利固非昔比矣!”而应在武汉“东南数十 里”的阳逻设置炮台。阳逻,“东西当荆扬之要会,南北为荆豫之通津。……北倚袁家湖, 南西皆临江,北道为界埠,中有数小山杂错,三面巩固。……再屯陆军于界埠,以防其由陆 绕攻台背,则阳逻无隙可乘矣。”另“宜于退谷基址稍增高于上安置炮台堡,使台顶与山 平。炮台倚山为护,炮弹可及敌舰,敌弹难伤炮台。此处若为敌所据,则武昌不击而下 矣!” 他特别重视长江口的江防设施。他认为吴淞口处虽然有吴淞、南石塘两炮台,“另有一 台在狮子林下,距吴淞十六里,去诸台太远,未能犄角”。且在最紧要之处“崇宝沙无台, 则他台皆成虚设”。因此,“当以崇宝沙西北沙尖以为主台,可以兼顾”北航路,再“切力 整顿”南石塘、吴淞一带之台,“既扼”南航路,“且能兼顾吴淞口以遇敌船掩入吴淞江, 登岸攻我上游台背。崇宝沙为四面受敌之地,非用德国格鲁森厂所制硬铁为台不可。……此 防断不可弛,果能如法布置,迨大敌当前,方有把握。” “总论全江大局,若防内乱必据上游,若遇外侮必备下游,必长江之备已周,再有海军 为辅,则欧西之铁申〔甲〕虽强,亦不容其越雷池一步矣。” 使人感到惊异和钦佩的是,这位18岁的年轻人竟然对长江水文及两岸的地貌了解得如 此细致入微,并进而提出了他对建设江防的方案。好像他对长江及其南北两岸做过实地考察 似的,其实他这时除了因参加乡试去过一次南京,并没有到过其他什么地方。《扬子江形势 论略》一文,不仅说明陈独秀从青年时期起即怀有满腔的爱国热忱,而且学习勤奋,且多 思、善思,头脑敏捷。 《扬子江形势论略》一文的主旨,在抵抗列强的侵略,陈独秀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向 清政府陈述加强江防建设的意见,而所谓“防内乱”(指类似前不久爆发的太平军起义)虽 然在全文里仅是附带一笔,却是明显地站在清政府的一边,是为维护它的安全而说话的。陈 独秀认为这时的清政府还是可以代表中华各族人民的利益,能抵抗外国侵略的。这是他写这 篇文章的主导思想。 因此,《扬子江形势论略》一文所谈的都是军事问题,不谈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问题, 这并不是偶然的疏忽,而是由于陈独秀这时还不认识国家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他的政 治思想的领域及其发展的高度均不及康梁,但主张依靠皇帝自上而下地实行改革,以达到富 国强兵、抵御外侮的目的,这一基本点是同他的前辈一致的。 热爱祖国,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先进人物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尽管他 们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历史时期又有其不同的先进思想主流,然而一般说来,他们的 思想发展大体上都是逐级前进的,由改良派、民主革命派,而上升到共产主义派,每前进一 步,爱国主义思想便随之得到发扬。但是,由于民族矛盾的激化和阶级矛盾的深化,因此越 是后来的先进人物,他们的思想由低级向高级转化所需要的时间就越是短促。 陈独秀在接受康梁派思想的第二年,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戊戌六君子惨遭杀 害的血的事实,充分地证实了清王朝的顽固派反对任何的革新,从而迅速地促进了一些先进 人物抛弃改良主义的立场,因此陈独秀不需多少时日,也勿需要他成长为一位典型的康梁 派,就已超过了他的前辈。这是今天为什么无法发现陈独秀有较多的康梁派言论资料的根本 原因。 {{东渡留学发动拒俄运动}} 陈独秀与高晓岚结婚后的第二年,1898年,就被嗣父衍庶带到东北沈阳,留在身边 做些文书工作。1899年,独秀得知母亲生病,便同大哥孟吉一起匆匆南下,等他们回到 家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了。哥俩在家住了不久,又一起北上。后来陈独秀在悼亡兄孟吉 《述哀》诗里所写的“弱冠弄文史,寸草心拳拳。关东遭丧乱,飞鸿惊寒弦。南奔历艰险, 意图骨肉全。辛苦归闾里,母已长弃捐。无言执兄手,泪湿雍门弦。 相携出门去,顾影各涓涓。弟就辽东道,兄航燕海边。”①就是指的这一段经历。兄弟 二人分别以后,哥哥到辽东道候补,弟弟东渡日本留学。 1901年1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月),陈独秀到达东京自费留学,进东京学校② (即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的前身)。在未正式入学之前,先在高等师范学堂速成科学 习日语和普通课程③。那时,到日本留学的青年一年比一年多。1900年,约一百人;1 902年增至二三千人;1905年,多达五六千人④。他们大多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 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而经过明治维新一跃而为强国的日本,便成了中国人学习的样板。中日两国近在咫尺, 两国文字有相同之处,日本生活水平也比较低,因此,到日本留学的青年愈来愈多,东京一 时成为中国先进知识青年荟萃之地。 陈独秀到达日本的前一年,1900年,英、美、德、法、日、俄、意、奥八个帝国主 义国家组织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围剿义和团。同年8月,维新派的勤王运动失败,促使一 些知识分子开始醒悟,从康梁派转向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1901年7月,清政府与1 1个国家订立《辛丑条约》,使中国又一次蒙受奇耻大辱。这个条约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 的统治,从此清政府完全屈服,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陈独秀①②③ ④苏贵民:《辛亥革命前中国留日学生人数考证》,《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 4期。 《中国留日学生史》。 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一次报告书。 《述哀》,《甲寅杂志》第1卷5号,1915年5月10日。 恰恰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的时期,来到东京留学的。 留学生中有一个团体,叫励志社,成立于1900年,是留学生中最早的团体。它以 “联络感情策励志节为宗旨,对于国家别无政见”。同年下半年,留学生自办的第一个杂志 《译书汇编》创刊,它专门译载欧美政法名著,如卢梭的《民约论》、孟特斯鸠的《万法精 理》、穆勒的《自由原理》、斯宾塞的《代议政体》①等等。这些巨著都是西方资产阶级在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时的锐利的思想武器,也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理论指针。因此一经 译成中文,不仅在留学生中流传,也风行于国内知识青年中。留日学生秦力山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