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管窥(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江西星子中学 陈林森

近年来,高考作文流行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但当前中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普遍萎缩是不争的事实。(这个问题很复杂,在此不赘。)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上尝不到甜头,转而求其次,编故事成了他们大多数人的“拿手好戏”。中学生阅历有限,不少人疏于观察,缺乏积累,思维粗放,知识欠缺,再加上考试时间短,为了在规定时间内赶完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他们几乎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胡编乱造。每年高考阅卷,可以看到有不少考生在作文中撒谎,或精心编造舍己救人的英雄故事,或大力粉饰大公无私的美好心灵,或违心高喊不怕牺牲的烈士口号,或任意虚构先进人物的豪言壮语……。某年高考作文写“战胜脆弱”,许多考场的答卷有20%到30%编造父母双亡或者自己成了残疾的假话。分析这种现象,与某些高考作文题的导向不无关系。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可能会启发一些人的胡思乱想”(《中华读书报》1999/7/28)。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讲述了一个登山者救人的故事,要求考生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当时有人指出,这是一道宣传假大空、鼓励假大空的作文题,作文材料本身就是经不起推敲的虚拟故事。有几年高考作文提示语鼓励考生“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而不强调必须注意内容的真实性。虽然近几年《考试说明》都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但造假之风难以遏制。当然,作为考生,也许很难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能适应任何题目的材料,有时不妨借助联想,合理虚构。但虚构不等于胡编乱造,也得遵循生活真实的原则,虚构的故事未必发生却可能发生,没有离开人物的身份与处境,也符合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如果说,一部分以故事、寓言或者小说的形式出现,它们的虚构和编造还有文体的需要(虚构是否合理另当别论),另一部分则是记录作者亲历亲为的记叙文,整个架构是作者本人用第一人称在回忆或叙说,但是这类作文,其整体或大量细节却毫无现实依据,用正常的情理和逻辑来衡量破绽百出。不能苛求中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真实,每一处描写都有现实依据,但必须要求他们对自己所写的所有内容都抱一种负责的态度。有些生活细节如果学生确实无法在记忆的仓库中搜索到真实的“原型”,也应作出合理的推想和虚构,或使用较为含蓄的字眼,而不应当睁着眼睛说瞎话,胡编乱造不脸红。叶圣陶主张作文要“求诚实”,认为求诚实包含两层意思: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的态度(参看《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第70页,开明出版社)。现在是到了向所有中学生呼吁作文应当“写真实”的时候了。

下面是某重点中学高二文科班一位学生平时的课堂作文(两节课),要求以“欲望”为话题(有较丰富的材料给学生参考),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这篇作文篇幅有1000字以上;文字尚通顺,只有个别错别字;作为记叙文,它的文体感比较强;内容充实,主题也是积极的;字迹清楚,书写比较规范。假如在高考阅卷中,这样的作文大概不会得太低的分数。学生把这样的作文交上去后,他本人的感觉可能是“良好”的。但是,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是不真实的,所叙述的大部分内容是编造的,几乎所有的细节都是虚假的。考虑到大约十年前的时代背景,其虚假性就更加明显。笔者认为它堪称典型,具有一定代表性。现在复印出来,完全保留原貌,分段、标点等未作任何调整,个别文字上的毛病用括弧标示。对内容真实性的评点附于文后,均用小方括号标序。对纯属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则不予深究。

一张照片

当我翻开相册时,一张微黄的照片映入我的眼帘,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往事。

小时候,我家非常贫穷,一间矮小的房屋是我家惟一的财产。家中的家具都粗陋的(得)很,一缕阳光照射在寒伧的墙壁上还隐隐发光。家里非常的昏暗,等到将要下大雨的时候,天空中乌云密布,家里也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由于家里贫穷,仅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供我和我哥读书,所以,家中没有装电灯,经常用煤油灯来照明,有的时候买不到煤油[1],我们也只能做“睁眼瞎”了。从那时起,我就幻想着有一间自己理想的房子。

那时,我很顽皮,什么都不懂,整天一放学就跟着比我大一两岁的伙伴到河里去捞鱼,有的时候甚至逃学,跟我的“好伙伴们”到山里去捉鸟。直到有一件事发生后,我的观念才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那天,我跟着爸爸到城里去看我生了病的叔叔。家里没有钱买礼物[2],正好那时是深秋,树上的枣(子)都熟透了,爸爸就摘了一小袋,一手提着袋子,一手拉着我慢慢地往叔叔家走去[3]。那时,我家的棉袄也有限,大概也只有3件,一件是爸爸的,一件是妈妈的,还有一件是哥哥的,惟独没有我的份[4]。我常常吵着(对)妈妈说:“为什么没有我的棉袄?”妈妈也只是笑着对我说:“等你哥穿完了,再给你穿。”终于等到棉花收获的季节,妈妈就给哥哥做了一件新的棉袄,就把旧的棉袄给我穿。我高兴地拍着手说:“这下我有棉袄穿啦……。”不知不觉中,我和父亲已经走了一大段路,离叔叔家现在可说是咫尺之遥了。

过了几分钟,我和爸爸来到小叔家的前门,看见墙上金碧辉煌的壁画和雕梁画栋[5],我不禁傻了眼,走进庭院里,一股股清香扑入我的鼻子,庭院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随着我们来到了大厅,里面的装饰更是好看。我们走到叔叔的房间里[6],看(听)见叔叔痛苦的呻吟声,爸爸赶忙走过去,握着叔叔的手,语重心常(长)地说:“你也不要担心,你的病很快就好了。”[7]说完后,把袋子放在了桌子上[8]。这时,叔叔的儿子小虎来找我去玩,我在玩的过程中,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我婶婶赶忙跑上来,看见地上一片狼籍,就冲着我大喊:“看你这乞丐样,还配到我家来,不是看在我丈夫的面子上,我早就把你们赶走了,你还不识好歹,在我家乱搞……。”[9]爸爸闻讯赶来,看见墙角边独自哭泣的我,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忙解释道:“孩子是不经意的,你就原谅他这一次,他下一次绝不敢了。”随后,爸爸抱起我,离开了叔叔家[10]。

来到家后,我又哭了好长时间,我暗自发誓:“我一定要考上高中,再考上大学,来证明我自己。”[11]从这以后,我彻底改变了自己,努力学习,因为我知道,只有认真学习才有前途,才会有好房子住,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在中考过后,我终于收到了梦寐以求的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12]。

[评点]

[1]“买不到煤油”正常的理解是即使有钱也无从购买,可能是无货供应,也可能是凭证供应,而“我”家因无票证而无法购买。但这样理解与大约十年前的时代背景不符合。作者现在的年龄在十六七岁左右,文章所写的故事当在作者刚进小学时(后面写到走路还要爸爸拉[牵]着),应当是发生在十年前。十年前是九十年代中期,这个时候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而且已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我国已初步摆脱了短缺经济,粮票已经取消,其他票证基本上销声匿迹。说“买不到煤油”不符合当时的事实。作者想说的意思可能是“买不起煤油”。

[2]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探望生病的亲友,应携带一些适宜病人食用的食品,如水果、糕点、营养品等。这和经济贫穷几乎没有关系。礼品有贵贱,心意需表达。即使在“文革”中,看望病人也会送一斤糖或一瓶罐头什么的。这是“人之常情”,可以说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如果你连这点钱也没有,除非是乞丐或流浪汉,否则也就不存在“看望”的问题了。“我”的父亲如果因为穷而买不起任何礼品,那就不如不去探望。因为这对于探访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失面子的问题。下文说父亲拿一袋自产的枣子作为“礼品”行不行呢?不行。平时走亲访友,乡下的农民可以只拿些土产品去走访城里的亲戚,但探望病人不妥,何况未经加工的枣子是不易消化的食品,给病人吃是不合适的(健康人也不宜多吃)。你哪怕只买一斤糖去,另外带一袋枣子可以说是给侄子(下文提到的小虎)吃(可以弥补礼品太轻的缺憾),这才近乎人情。

[3]爸爸一手提着盛枣子的袋子,一手拉着“我”正往叔叔家走去。问题在这个“走”字。城乡距离有远近。文中没有交代自己家离叔叔家有多远。但既然双方家庭很少来往、感情疏离,可能距离不会很近。问题是时间已是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公路交通已经遍及城乡,一个农民,提了一袋有份量的枣子,还带着一个幼小的孩子,几十里路不坐车,就令人生疑了。作为农民,工夫也要紧。当然“我”的家也可能在近郊,那就得有交代(比如“我家离叔叔家只有X里路”)。中学生作文往往不注意细节的真实和必要的交代。

[4]说到穿衣,贫困农民家庭自然曾经“缺衣少食”;但在改革开放十多年以后,在我国中部地区算不上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不至于穷到连棉袄也没有,何况是家中正在读书的小儿。没有毛线衣,没有名牌服装,没有体面的外套,都是可能的。但棉袄应该有。从贫穷的日子走过来的人们知道,一个穷人可以其他什么衣服都没有,棉袄却不能少。鲁迅笔下的闰土尚且有“一件极薄的棉衣”;从电影《白毛女》的剧照看,杨白劳身上也穿了棉衣(尽管打了夸张的补丁)。笔者“文革”期间曾下放到比这篇作文所写的农村更偏远、落后、贫困的山区,在本人插队的村庄,发现最穷的一个年轻农民,他身上一年四季只有两件衣服,一件是单褂,一件是棉袄。今天人们有丰富多彩的冬令服装,反而不大穿棉袄了。但在当年,棉袄绝不是什么富有甚至奢侈的象征。有棉袄也不等于解决了“温饱问题”。假如连这样的棉袄也没有,等于勉强维持生存的起码条件也没有,也就谈不上送“我”和哥哥去上学了。

[5]“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也许作者只是作为一种词藻,没考虑它的实际含义。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现代汉语词典》),即使是今天,富有的人家,家里家外,也罕见使用“壁画”的,因为这不大符合中国人的装饰习惯甚至国情。至于“雕梁画栋”,只是古代形容宫殿的套话,也不是今天普通民居可能有的建筑风格和习惯,只有像《红楼梦》里的贾府才可能有这样的排场。

[6]客人进入主人家的房子,从进大门到进入卧室,应该有一个过渡。哪有不和主人打招呼,也不经主人允许,就径直走进别人的卧室的道理?既然主人家那么讲究,室内地面应该装修了,为了与开头写主人家豪华建筑相称,进屋后应该有一点“手续”(如脱鞋、换鞋)。不说客人要“入乡随俗”,就说后面提到的家庭主妇——婶婶,也应出面应酬、张罗,否则她就干脆不允许客人进去好了。有人说,这是因为两家关系密切,所以来往随便,不拘礼节。但这不符合文中所描写的女主人对客人的态度,而且看上去他们并不经常来往。

[7]客人进了卧室后,见了生病的亲人,相互之间(只要病人没有到昏迷不醒的程度)也应有最起码的打招呼、简单的问候、必要的寒暄,怎么可能一开始就说出这样的话来?“你也不要担心”从内容上看,这也不像对话中的第一句话,除非病人说了“我不行了”“恐怕治不好”之类的话。“你的病很快就好了”当然是对病人的安慰,但也不至于说得这么简单和绝对,总得先问一下病情,除非说话人对所患疾病有相当经验才可能说出这样肯定的话。一般地说,在文章中必须写某人的病情时,需要甚至必须多少不一地涉及到有关某种疾病或者医疗方面的知识层面的交代。可以有描写空白,但不能毫无交代。

[8]作者注意交代父亲所带来的一袋枣子的下落,给它安排一个地方和时机放下来,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枣子是不是该拿进卧室?二是该不该放在桌子上?考虑到父亲也明白家产的枣子不是什么像样的礼物,理应一进家门就赶快放下,而且要尽量“低调”,即应不事张扬地(如“悄悄地”)放在某个不显眼的地方(如门角)。如果是买给病人吃的水果之类,也可以给主人(婶婶)交代一下,但枣子实在不好拿来“说事”。放在卧室里的桌子上就更不恰当,从卫生方面说就不合适。

[9]作者可以把婶婶刻画成反面人物,可以憎恶她,甚至直到今天仍然耿耿于怀。但婶婶当时可不可能这样说话?第一,这只是小孩不小心摔碎的,用得着同小孩这般认真计较吗?第二,这是和自己的小孩玩耍中发生的,你自己的小孩兴许也有一份“责任”呢?第三,这毕竟只是一个“杯子”(玻璃杯?搪瓷杯?),值几个钱?用得着发这么大脾气?第四,不看僧面看佛面,对小孩不满,也要看在大人面上,这可是你丈夫的哥哥呀!你这样发泄,你的大伯听了多么难堪!第五,你这话说得多难听,多刻薄,多恶毒,多影响你本人的形象,一个城里富有的家庭主妇会如此没修养?第六,你这样大发雷霆,把家庭空气弄得如此紧张,对于卧病在床的丈夫又有什么好处?如果夫妻关系一向不十分好或者丈夫比较敏感,丈夫完全可以认为你这是冲他而来的,是故意刺激他的。你凭什么说你的侄子(丈夫的侄子)是“乞丐”?穿着差一点就是“乞丐”?何况,“乞丐”也不是南方人口语中常用的词汇。“不是看在我丈夫的面子上”,在人物的称谓上就不真实。你既然是当着孩子的面说,就不适合说“我丈夫”,而该说“你叔叔”。什么“不识好歹”,更没有理由。亲戚造访,你没倒一杯茶,又没递一要烟(给伯伯),又没有拿一粒糖果给侄子吃,你“好”在哪里?再加上两家生活水平相差这么大,你好像并未帮助过他家,你谈什么“好歹”?还有“在我家乱搞”,太小题大做了,还口出狂言要把好意来看望自己丈夫的亲戚“赶走”,不说对亲戚怎么样,就是对丈夫也对不住呀!我宁可相信你的这个婶婶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但也不至于不分场合“歇斯底里”到如此程度。人物对话的不真实,也是中学生作文中普遍的毛病。

[10]作者的父亲对婶婶无理斥骂的回应也是不真实的,既然他不希冀从叔叔家得到什么“回报”或“关照”(如资助两个侄子读书),用得着忍气吞声来换取婶婶的宽恕?他完全不必这样低声下气地乞求对方原谅,本来是婶婶太得“理”不饶人,言语太嚣张,这不仅是针对孩子,更是对你这个家长的羞辱,对你本人的人格的伤害。你既然打算马上一走了之(连饭也不吃她家的),你为什么不用绵里藏针或有理有节的言语来回应她呢?如果生性木讷,不善言辞,料自己吵不过她,你也可以保持沉默。

[11]孩子受了委屈,回去大哭是真实的,但让他发誓要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之类的“化悲痛为力量”的描写,就过于理性化了,何况才读小学的低幼儿童。他可以说:我再也不到叔叔家里去。他也可以说:我不要小虎到咱们家玩。如果他还没有想到要报复婶婶的话。通过这件事使他树立远大理想,就言不由衷了。深一点说,这是一种文风不正的表现。在一些中学生笔下,似乎任何小事,都可以刺激作者树立雄心壮志,从此一切都“否极泰来”。

[12]全文以收到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结束,似乎在说明他的这次立志是成功的前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际上是十分牵强的结尾。怎么能证明一次挨骂与差不多十年后的考取“重点高中”有什么联系?中间还有一个环节:小学毕业考初中。要有联系也应该先说前一个环节——比如考了全乡第一名。再说今天考取了重点高中也不能说明什么,当高中扩招的政策推行多年以后,考上“重点高中”已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资本了!另外,这个结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开头提到的照片令人生疑。那到底是什么照片?全文始终没有交代那张引发本文的照片究竟是什么内容?是自己小时候的破房子?是自己小时穿破棉袄的留影?……为什么直到结尾也不交代?从文章的结构来说,开头的照片和结尾的收到录取通知书,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如此,本文的结构也是失败的。但这已经不是文章的真实性问题了。

通信地址:江西省星子中学10-10信箱(332800)

作者邮箱: xzcls48@yahoo.com.cn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