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教学实录(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手机版 | ||||
《 寓言四则》教学实录 湖头中学 黄训红 学习《买椟还珠》 一.导入 1、导语(出示《买椟还珠》的自制教学挂图,挂图幽默诙谐,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欣赏老师画的这一幅画,猜一则寓言故事?(根据回答板书课题)咱们学过很多寓言了,谁还记得什么是寓言?(指答)严文井大师曾说过“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走过来时,却突然变成了哲理,严肃认真”。在《买椟还珠》这个怪物中蕴涵了什么哲理呢,让我们快来学习这则寓言!请大家翻到140页自读注释①。 2、了解作者 自读注释①后,问:(1)、咱们曾学过韩非子的什么作品?(生答:《愚公移山》 师给予肯定:同学门记忆力真强。) 二、读文 注释①中提到“椟”指木柜、木匣,那《买椟还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采用“五读法”来学习这则寓言。(板书:五读法) 〈一〉通读 首先通读课文(板书:通读) 1、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四不”,不添字,不减字,不换字,不哽字。 2、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音需特别注意? 3、齐读,注意读准刚才同学说的这几个字音。 4、同学们齐读的非常好,可老师不仅喜欢听大家齐读,还喜欢听大家一个一个的读(生笑)。谁来试一下?(指读,师生点评) 5、谁能比他读的更好?(点评) 〈二〉解读 1、请大家在通读课文基础上,再次自由读文,利用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词义,解读文意(板书:解读)可以跟你的同桌商讨一下。 2、有没有不能解决的词句?提出来全班交流一下。 3、文中,你认为哪些词句翻译比较重要,提出来考一考同学。 4、谁能为同学们讲讲这个故事?最好加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尽量讲的生动活泼。 5、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则故事? 〈三〉评读 出示投影:评读 以你最喜欢的方式再次读文,用“我认为 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概括人物形象。 (板书:评读) 学生发言热烈,各有见地,而且还展开了辩论,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如: 生1:我认为楚人是个主次不分、取舍不当的人,很可笑!因为他卖的是珠子,不是盒子,把盒子打扮的这么漂亮,结果珠子没有卖出去,没有达到实质的目的。 生2:我倒认为他是个很狡猾、很会蒙骗顾客的人!你想想珠子的价格有多高呀!是那个郑人因小失大。 生3:这说明他善于包装,精于商道,很有经济意识,现代意识,知道“酒香还怕巷子深”“红花还要绿叶扶”。 …… 师小结:同学们发言真热烈,见解真独特!通过讨论,我们看到楚人是一个精于商道、注重包装、有艺术眼光、心灵手巧的人;郑人既是一个大胆取舍、有独到艺术品味、注重艺术享受的人,又是一个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只重表面,不重实质,有眼无珠、不识货色的人。 〈四〉悟读 1、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悟读) 引导归纳:1、做事不要主次不分、取舍不当。 2、看问题要重实质 ,不要只看表面。 3、要提高鉴别力,不要贻笑大方。 4、商品不仅要注重质量,还要善于包装。 …… (根据回答板书:要主次分明 提高鉴别力) 2、人说寓言都来自于生活,是生活的高度凝炼,是漫画了的生活。你能在现实中找到这些人或事的影子吗?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你该怎样做? 学生对生活观察非常细致,思维活跃,知识面不仅广,而且深。如: 生1:去年临过年时,我就做过一回郑人。那天上湖头集赶集,我发现一个袄,袄领上镶着很多饰品,叫阳光一照闪闪发光,便买了下来。结果穿了没两天,那些饰品都掉净了,袄也不暖和,气死人了! 生2:很多人吃芹菜的时候,都把叶子扔掉了,只吃梗。其实,叶子的营养比梗的还丰富,这不也是“买椟还珠”吗? 生3:有些同学天天吆喝着把握青春,珍惜青春,却天天拿着小镜,穿着高档衣服,吃着美味食品,而不学习,也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生4:小伙子追求漂亮姑娘,漂亮姑娘嫁有钱人,只看到表面,没看到实质。 生5:“纸上谈兵”的赵括,只会嘴上功夫,能出口成章,夸夸其谈,但实质上却不中用。赵王只看到他的表面,而没看到实质。 生6:现在晚上演的《隋唐英雄传》中隋炀帝…… …… 师在给学生充分鼓励基础的上,适当引导。 〈五〉延读 出示投影:多视角阅读, 还原想象。 寓言故事往往因为他绝妙的方法,通俗的故事,深远的意义而千古流传,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你猜猜郑人、楚人听了这个故事及咱们对他们的评价会说些什么? ( 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话,因提法新颖,学生情绪高涨,再次高潮,并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想象合理,都给予了充分鼓励。)如: 楚人:我卖了30多年的珠子,还第一次见只要盒子不要珠子的人,真让人苦笑不得。 郑人:我家珠子成千上万,我才不在乎那个珠子呢!我只是看中了珠子的做工精致,想帮帮那个卖珠人,你们却说我有眼无珠,真气死我了! 楚人:唉,我只是想给我的珠子找个安身之处,却没想到没卖了珠子,倒因祸得福。后人称赞我2000多年前就有了经济意识,现代意识,懂得包装,眼光好 。 嗯,说不定我在他们这个年代早就成“大款”了!哎,美死我了! …… 三、小结。 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学习这则寓言 的?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学习方法“五读法”:首先,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通读基础上,理解词义、句义,能讲故事;评价其中的人物;领悟其中的哲理,并能联系现实受到思想教育;最后,多视角阅读,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话。 过渡: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其它三则寓言,读完后,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则?(大多数回答:《滥竽充数》)那我们就来集中学习这则寓言。(板书课题) 学习《滥竽充数》 一 、 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的“五读法”分小组自学交流这则寓言。 二 、 检查自学情况。 因这则寓言本身幽默、诙谐,如一幅漫画,学生又特别熟悉,容易联系现实,学起来兴趣极浓,知识点把握到位,思维开拓,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如: 1、在评读中,学生对南郭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能对南郭先生得以滥竽充数的社会环境进行猜测。 2、在联系现实过程中,能与打假、造假、贪污腐败及党政改革,人才交流市场等联系起来,足以表现学生摄取知识面广,开始关注周围社会。一方面充分肯定学生思维敏捷、目光敏锐,另一方面,对他们思想给予正面引导。 3、在延读部分,学生不仅能从文中人物入手,还有同学提到乐队领导和其他吹竽手,想象力非常丰富。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予充分表扬、鼓励。如: 齐宣王:我就喜欢听合奏,那样多壮观、多气派!却没想到还有人混在里面,真是岂有此理! 其中一个吹竽人:都明知道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可为什么没一个人说的?是不是南郭先生有什么后台呀?还是闭紧嘴巴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总没错 吧! 乐队领导:没想到齐缗王跟他老爷子不一样,喜欢一个一个听,要是早知道,我早就通知南郭了,这不“扯出泥巴带出泥”我也落了个失察的罪名,恐怕还要查受贿的事。哎,“一失足成千古恨”呀! …… (根据检查回答板书:有真才实学 要实事求是) 三、出示投影:巩固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饰以玫瑰( ) 辑一羽翠 楚王说之( ) 廪食 2、翻译句子。 ⑴、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⑵、廪食以数百人 ⑶、好一一听之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买椟还珠》告诉我们只有把宝珠本身装饰的漂亮美观一点,才能卖出好价钱。 B、“滥竽充数”在今天也可表示自谦,如在“大家都是行家高手,我来这里表演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这句话中就是这样的用法。 C、《滥竽充数》刻画南郭先生用了两个动词:“请”,写出了他浑水摸鱼、鱼目混珠的虚伪;“逃”写出他不学无术、落荒而逃的丑态。 四、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发言热烈、思维敏捷,展示了前所未有的风采,可见寓言的魔力真大!希望我们能从寓言这个小魔袋中取出比魔袋大的多的东西,获得警戒启发。以后既不要在处事上如“买椟还珠”不得要领,又要在学习上严谨求实,千万不要“滥竽充数”,好吗?(好) 布置作业:用学习这两则寓言的方法自学另外两则. 下课! (附板书): 五读法: 能主次分 明 通读 买椟还珠 解度 提高鉴别解读 评读 悟读 有真才实学 延读 滥竽充数 要实事求是 《寓言四则》教学实录 湖 头 中 学 黄 训 红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