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作文的预测(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范文 手机版


北京 王晓林 雷铁华

【提示】高考命题是“秘密”的,但不是“神秘”的。高考作文能否预测,回答是肯定的,道理很简单:高考命题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掌握的、遵循的,因此高考作文是可以预测的。否则,像体育彩票摇奖那样随便抓一个,那的确是让人难“寻”了。当然,近年来也有部分高考题“乱点鸳鸯”,误导了语文学习甚至有害学生考试的正常发挥。为了加深对高考命题规律的理解,建议阅读此文同时调阅拙文《高考语文安全问题》(教师中心稿)。

我们并不回避猜高考题,一线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除平时“练一练”作文外,高考前夕总会跟考生准备几篇“念一念”的作文,这是不无道理的。这个道理就是:

小标题:一、命题人——受原则的制约

高考命题人员在命题时不是“随意”的。相反,命题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有很多限制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只要我们了解命题原则,作文题的预测就是可能的。参预高考命题的人员讲有下列原则。

第一、“积极的”

所谓“积极的”,就我们中学而言,主要指的是三个有利:①有利于鼓励考生表达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而不引导考生发牢骚或表达其他一些不利于自身素质全面提高的思想感情。②有利于中学作文教学,能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进行素质教育。③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思维素质和表达素质,特别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第二、“有意义的”

所谓“有意义的”,就我们中学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思:① 针对性强,有利于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或社会问题。②较大的发挥空间,体现出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各种不同水平的考生最大限度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

第三、“贴近生活的”

 所谓“贴近生活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意思:①有现实意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避免空谈漫议。②有调动作用,是考生关心的,迫切希望解决的,以此激发考生的表达欲,调动考生的写作积极性。

第四、“猜不着的”

为什么要有这一条呢?看来是专门对付那些喜欢猜题的、押宝的,让他们占不着便宜,避免宿构和套写,以此保证选拔的效度。

第五、“有话说的”

这一条很简单,跟第二条有紧密联系,命题人所选话题应是考生熟悉的,人人有话可说,以此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其实,这些原则就是规律,在某种程度是讲就正好给我们提供了高考作文的“框架”。

小标题:二、题目的色彩——受时代背景的制约

浏览半个世纪的高考作文,看看它们的行程轨迹,我们就会发现高考作文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考题可以分为“文革”前后两个阶段:

“文革”前(1951年到1966年)16年。作文题比较明显地与当年国家的政治结合在一起,国情占主要成分。例如:

1951年《论增产节约的好处》、1956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8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1962年《说不怕鬼》、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6年《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文革”后(1977年到2004年)28年。作文题比较隐晦地与人们议论的焦点结合在一起。带有时代的气息,有国际、国内的结合。例如:

197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四人帮”粉碎不久,拨乱反正刚刚开始。《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立题明确。

80年代,十年动乱刚结束,改革初期的中国百废待兴,急需要的是人才。于是从培养人才、珍惜人才、对人才的要求和环境方面提出了《画蛋》(80年)、《毁树容易种树难》(81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2年)、《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83年)、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84年材料);《给光明日报写信反映化工厂毒气、废水问题》(85年)、《树木·森林·气候》(86年)、理论与实践的问题(87年)、《习惯》(88年)、《清流与活源》给好友写回信报考志愿(89年)。

到90年代,我国经济进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时期,改革开放和商品大潮的冲击带来的一些“糟粕”成了社会上议论的焦点,物质与精神特别是“金钱”和“道德”的关系,需要感悟、体会、判断“真善美”。有极强的暗喻之意的小姑娘对玫瑰“刺”与“花”的不同看法(90年)、《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91年)、“红雨衣”在街道里踢破碎玻璃(92年)、梧桐树下(93年记叙文)、《尝试》(94年记叙文)、寓言诗《鸟的评说》(95年)、漫画《给六指做整形手术》(96年)、小新坚持6年背瘫痪同学上学(97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98年)。

1999年,器官移植、克隆技术在全世界炒得沸沸扬扬时,就有了“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幻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考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鼓励创造,2000年题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思维品质的多向性、灵活性和广阔性上考查考生。

2001年,我国经济连续快速增长也需要整顿经济秩序,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要求。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是“诚信”。有了“诚信”当然要付诸实践,于是有“心灵的选择”话题(02年);加入WTO以后应该遵守国际规则,所以,北京题(第一次自主命题)以“规则”为话题。规则是靠人去执行的,会不会有干扰呢?于是就有“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的话题(03年)。

2004年,我国经济不断腾飞,亟待精神文明相应的发展,只有“双文明”同步才能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因此,如何提高整个民族素质,首先是思维素质,不仅社会要回答,考生也要回答。这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理想。因此,北京题《包容》(04年),全国卷四题“思维”:“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04)。

由以上可以看出:每年的高考作文,大都是以当年重大事件和社会现象为背景,抓住时代的脉搏。这种背景不管是具体还是抽象,是明示还是暗合,这根“指挥棒”的目的只有一个:让青少年关心国事,与社会脉搏一同跳动!

小标题:三、题目的趋向——受稳定的制约

“稳定”是说几年之间考试的内容变化不大,主题相对比较集中。一般是:年年微变,似曾相识;三年演变,月上梢头。从大的方面看,80年代是人才与环境;90年代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主要是感悟、体会、判断,提升道德标准;新世纪以来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但主要是规范、坚信、实践,提升道德素质。

“创新”是说在相对的稳定之后主题和内容的有所变化发展。例如:1989年给好友写回信报考志愿:清流与活源—→1990年小姑娘对玫瑰“刺”与“花”的不同看法→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1年“诚信”。—→2004年(全国4套)“思维”。

“稳定”与“创新”之间的跨度比较大,似乎没有联系。其实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我们说:两起点之间的“跨度”确实是较大,但要看到“稳定”是相对的,“创新”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而不是突变的。一般3—4年是一个相对“稳定”期,所谓“相对”是说其间也会有微调、过渡。例如:

从80年《画蛋》—→81年《毁树容易种树难》—→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3年《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这4年考查了人才的培养、爱护及人才的思想、品格,应该说是告一段落了,而且还有一个过渡年:即84年的对作文提高不快的看法,然后才转入85年的《给光明日报写信反映化工厂毒气、废水问题》、86年《树木·森林·气候》新的主题、92年的“红雨衣”、96年漫画整形手术,都可以说是过渡年作文。

2001年到2004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也需要提升道德标准,首先是思维品质,讲“诚信”、“规则”、“包容”、“思维”。4年的作文有内在地联系,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是作文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小标题:四、题目的范围——受考生的制约

高考的作文题目是针对考生的,而考生的组成绝大多数是在校的学生,年龄不大,阅历较浅,实践不够。这是作文命题者要考虑的第一个因素。

高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选拔,因而作文考题是否合适,主要取决于题目是否能达到考试的目的,即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利于选拔有较高的鉴别区分度。好的考题应能让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有充分发挥出自己潜力的余地,使平日有积累的学生不用准备就能展现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这是作文命题者要考虑的第二个因素。

有些问题是不适合来做考题的。例如:黑洞、基因、扫把、锄头、互联网、WTO、伟大、罪恶、唱歌,等等。“黑洞、基因”,太高深;“扫把”,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锄头”,不适合于都市考生;“互联网”,不适合穷困山区考生。“伟大”,太空泛。“高深”和“简单”都会降低考试的区分度。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话题,就有人认为有“城市化”、“贵族化”的倾向,以致不利于一部分考生。

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要切合考生的思想实际水平,重视考生的人格培养,引导考生关注、思考社会人生和自然;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引发考生表达真切情感、思想;体现学科特点和综合素质,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特点的表现。

总之,高考作文题不是随心所欲想出来的一个题目,而是在某些原则的基础上深思熟虑的结果。它不仅要考虑选拔人才,也要考虑培养人才的方向,还要考虑作文教学的导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指挥棒”。如果“指挥棒”出了问题,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小标题:五、05年作文预测

预测1:《品质与泰山》

依据:2001年到2004年的作文基本的主题是“思维的品质和规则”。背景是“经济腾飞、物质文明的提升,需要提升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思维的品质和规则就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诚信”、“规则”、“包容”、“亲疏”、“思维”等都是属于思维品质的修养,是提升道德素质的必须和必然。

下一步应该是由思维品质向道德品质靠近,加强修养,促进形成,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这是因为思维的品质的修养最终目的是要形成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那么,和谐社会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要如此,就不能割断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既要重视先进思想的指导,也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这很有可能就是今年的话题材料。

预测2:《无言的丰碑》

依据: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热爱和平,珍惜幸福,面向未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Wxl689a@163.com

作者邮箱: wxl689a@163.com

相关链接:高考范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