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20天,如何进行高效的高考语文复习(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手机版


江苏省镇江中学 陈乃香

一、2005年江苏省语文命题“背景”

1.2004年7月至9月的南京市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大讨论。

应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一个很“陈旧”的话题,但此次“大讨论”出现在南京地区高考成绩滑坡、素质教育处境尴尬的敏感时刻,这一讨论也就多了一层“意味”。

耐人寻味的是,某个高层领导对这一大讨论的“定论”:继续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在以后的高考出题中体现素质教育。这无疑加大了2005年江苏高考考查“素质”的倾向性。

2.2004年12月中旬的“群言会”

“群言会”是上述大讨论的一个“延续”,更是2005高考语文科命题的“吹风会”。

注意专家们的五点建议:①引导学生读和写应该成为命题方针;②命题必须重视教科书;③试卷难度不能超纲超本;④确保学生有1小时写作文;⑤语文要有文学特色。

3.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在今年秋季全面开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这一标准势必对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深远影响,也势必带来考试评价的变化。新课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下面五个方面获得发展:①积累与整合,②感受与鉴赏,③思考与领悟,④应用与拓展,⑤发现与创新。这些其实在2003年、2004年的高考试题中已经有所体现,今后新课标理念会在高考中日益彰显。新课标的制定者、高考的命题人观念新,教改、课改、考改的呼声也最响,他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实权派,高考试题自然会体现他们的理念。

4.自主命题与江苏的“大省心理”

自主命题为江苏文化个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极大的自由空间。

有人预测,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会走上海的路子。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总的来说,相对于政治牌和经济牌,“文化”牌江苏打的最为顺手。江苏人总爱称江苏是“教育大省”“文化大省”。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大省心理”。去年高考录取分数的“暗提”,便是这种“大省”心理在作怪。另外,2004高考复习中极为热门的“对联题”“图表题”都未在2004江苏卷中出现,也与这种心理有关。

可以想见,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心理的支配下,江苏高考必会在高考“游戏”中“走自己的路”。

5.对200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评价

多数专家对200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评价相对一致:在全国15份试卷中是出得较好的一份;没有陈题,信度较高;既平稳,又有创新;注重人文性,体现了江苏教育大省、文化大省的深厚底蕴。

这种评价,无疑是一种“激励”——激励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在已有的“创新”路上走下去。

二、新考纲对2005江苏语文试卷的影响

1.2005考纲并非对江苏高考的“个别指导”;同时,我们注意到,新考纲印发时间较晚,且江苏没有相应的“考试说明”出台。

可以认定,2005语文考纲的变化,只是相对全国高考而言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新考纲的变化,对江苏高考语文卷命题不会产生很明显的影响。

2.“两增两变”中真正谈得上变化的“文学常识”在江苏卷中直接考查的可能性不大。

注意两种情况:①将常见的或重要的作者或作品作为古诗词鉴赏的背景,但又不明确给出;②结合仿句题出现。这两种方法,最接近“群言会”精神。

3.2005考纲取消分值和试卷结构的限定对江苏卷影响不大。

江苏卷大体上还是“注重衔接”,“稳中求变”,“小步走”的思路。

我们估计:①分值变化只会以结构变化为依据;②试卷结构整体不变。可能性最大的微调是取消一题基础题,将语言应用题由原来的三题12分变为四题15分。

4.作文和现代文阅读仍会注重人文特色。但作文审题门槛会有所降低,

现代文阅读的材料理性色彩会有加强,答案更趋“合理”。

选材上,作文会“求新”,讲求作文与生活联系,而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可能“求旧”,大家可关注三年前的各地模拟题:大阅读选文。

5.2004年高考其它省试卷中的新题型在2005江苏卷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小。

我们的预测是:2005江苏卷会在第六大项的语言应用题上“做足文章”,这些题中会出现一至两个“亮点”。

另外,不确定性最大的古诗鉴赏出题角度不会“出人意料”,江苏卷基本不会在此题中“出奇制胜”,仍会着眼于“读懂”诗歌。

6.试卷难度略有降低。由于04年语文均分过低,我们预测:①省均分难以达到有人预测的 1998年水平——100分左右,会略超过及格线。②为了保证区分度,试卷中各题的难度系数相差非常大,易、中题和难题区分度明显。

7.考虑到电脑阅卷中阅卷人的特殊心理,同时,注意到阅卷速度,我们估计:①作文得分相对集中在切入分上下;②优秀作文反而会较2004年增多。

三、冲刺复习的预测性

1.语音考查,定格三类;题型趋向,依字判音。语音的考查,重在三种形式:异形同音字、形近异读字和容易读错字。题型上以给出词或语或句中加点的字,不出现注音,然后判定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为主,也有给出注音然后判别正确与否。前一种题型,加大了考查力度,因此,这一题型将继续成为2005年的命题方向。

2.字形测试,别字为主;题型选择,多种格局。字形的考查,应把复习重点放在别字上。由于试卷为电脑打印,很少涉及错字。题型命制绝大部分情况下选择词或语,近两年涉及到对熟语中的歇后语、惯用语、谚语、格言等的考查。此外,有时也把错别字放在句中考查。

3.词语考查,重在语境;易混词语,初见端倪。词语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虚词)的能力。

同义或近义词既要注重实词,又要重视虚词,特别要注意从去年开始出现的一些意义虽并不那么相近却较易混淆的“准同义词”的选择。

4.熟语考查,渐入Ⅰ卷;存留Ⅱ卷,难度更大。熟语的考查,实际上在2003年已潜入Ⅰ卷字形考查之中,2004年15套试题中有七套在字形中考查了熟语,有两套在成语中考查了熟语。以此推测熟语在Ⅰ卷中考查的可能性更大。

5.标点符号,渐入Ⅱ卷;文言题中,可能设题。2004年恢复对标点符号的考查后,重点考查了句号、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等。纵观2004年15套试卷的命题特点与隐含信息,2005年可能采取两种命题方式:一是像北京考题一样,放入Ⅱ卷,在文言文的句读中考查;一是像福建考题一样放入Ⅱ卷,在语言运用中与简明、得体题一起综合考查,理由是2005年熟语运用可能移入第Ⅰ卷,这样标点符号自然就可能让位子熟语运用。

6.两类病句,交互出现;语意错误,渐趋主流。2004年命题者首次将“结构性错误”的病句与“语意性错误”病句分开命题,交互出现在每套试卷之中。实践证明,这样明显降低了难度,有利于考生答题。但由于是首次分开命题,各省市尚以“结构性错误”命题为主,“语意性错误”只有两套试卷涉及。鉴于此,考生在复习时,应把重点放在训练“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这—类“语意性错误”的病句上,至于“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这一类“结构性错误”的病句也应适当训练。

7.语言运用,创新领域;连贯扩压,形式多样。语言运用,是命题者倾注心血较多的—块领域,历年考题都有创新。句式变换、语言连贯、扩展压缩、仿写考得最多。2004年的公益广告、对联拟写、语言衔接及熟语运用,标新立异,深受好评。2005年,图表阅读与文字分析,识别偏离中心的语句与口语转述,将成为主要考查点。

8.文学常识,重新出现;考查方式,结合诗词。文学常识考查将可能采取两种形式:一是以选择题或配伍题的形式出现;二是放在古诗词鉴赏中以小题形式综合考查。考查内容,将可能以时代、国别、体裁为主,代表作的识记可能性很小,否则,将加重考生的负担。

9.修辞方法,偶尔入题。重在修辞方法运用的考查,基本上在三类试题中运用,一是古诗鉴赏,一是现代文阅读,一是句式仿写。

10.古诗鉴赏,诗词并举;以词为先,曲渐入题。综观2004年的试题,诗入题10首,词入题5首。很明显,选材已由前三年的唐诗拓展到宋词。2005年将加大宋词的考查力度,甚至有的省市可能涉及元曲。考查内容由原来的寓意、诗眼扩展到细节、情感、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角度,但语言、感情考得最多,这是古诗鉴赏考查的重点所在。

11.文言阅读,史传为重;句式用法,列入考查。综观2004年的15套试卷,仍以史传为主,但除从二十五史选材外,选材范围已有所扩大,广东省的文言试题就选自《孔子家语•颜回》。体裁上也有所突破,湖南省的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是苏轼的散文《放鹤亭记》。这意味着2005年的文言文阅读考查,将突破选材、文体限制,因考点选材。不管怎样选材,文言文阅读除要重视实词词义、虚词用法、文中信息筛选、语句意义理解和内容要点归纳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字词、特殊句式、词类用法。

12.实用阅读,关注热点;科技阅读,备受青睐。实用文的阅读,从试卷结构看,2004年大部分省市都放在第二题,但北京则放在第四大题,2005年可能出现两种结构并存的情况。从所选文章看,材料都是社会热点。一般是社会科学类与自然科学类,但自然科学类比例高达73%。关注科技,阅读科技报刊,是中学生不能缺少的一课。复习时,尤其要关注反映科技前沿的考古、医学,特别是环保类文章,诸如海啸、绿色奥运等。

13.文学阅读,重在名家;散文主流,小说入题。文学作品的阅读,所选文章大都是现当代有定论的名家名作,以现代作家为主。内容涉及家乡、山河、树木、怀人、忆旧、咏物、读书、快乐等。考查角度在保持题型稳定的前提下,加大了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当然不能排除以微型小说命题的可能,辽宁省考的纪伯伦的(“认识自我”),就是一篇外国小说。因此,2005年的文学作品阅读可能出现中国与外国的散文与小说对举的分布态势。

14.多种格局,话题为主;“关系”定型,命题其次。2004年的高考作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全国及各省市纷纷选用关系型话题作文,高达l0个之多,可见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受认可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关系型话题作文标志着话题作文命题思路的成熟,既有利于训练考生的开放式思维,又可杜绝考生的抄袭现象;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又有利于指导作文教学。但北京及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命题作文。2005年的作文命题将可能出现这样的格局:以话题作文为主,命题作文其次,漫画作文可能亮相,材料作文、续写、扩写也可能出现。复习时应重点关注这样几个话题范围:人文与环保、责任与意识,感悟与体验,和谐与发展,家庭与社会、自主与合作等。

四、冲刺复习的针对性

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中值得注意的七个问题:①语文基础知识,尤其是音、形、义掌握不牢;②文言文翻译不能字字落实,缺乏在语境中把握字义的能力。③古诗鉴赏能力还需进一步强化;④名句名篇的默写得分率不高;⑤现代文阅读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概括、理解和鉴赏能力;⑥语言运用能力还相当薄弱;⑦作文审题立意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五、冲刺复习的策略性

(一)冲刺复习要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取舍结合”的原则。短时复习,最忌面面俱到。我们一定要选取常用的、可考性强的或帮助得分的、减少丢分的知识和技能复习,而舍弃偏难怪的、可考性不强的或不便操作的知识和技巧,绝不求全求深的复习。

要紧扣三个关键点进行复习:①突出常考点。所谓常考点,就是高考最爱考的那些点,今年最可能考的那些点,哪些点会变换哪些考查形式等。比如名篇名句的默写,就是考纲规定的篇目中那些描写性、议论性语句,其余的不必去背。②强化得分点。在练习中,我们能够得分的那些题、那些知识,就是我们的得分点。强化得分点的方法很多。比如,因为知道“椟职”中的“椟”应为“渎”而得了分,那就再扩充一下,搞清楚“卖”字旁的下例几个可考性强的字词;买椟还珠、穷兵黩武、长篇累牍、舐犊情深等。③弱化丢分点。做每套题,都会有做错的、丢分的题。丢分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为看错题干,有的因为误解题干,有的因为不明白像“兴衰”一类反义词要从两个方面分析,有的因为不看原文只凭主观想象答题,等等。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丢分原因,在练习中使之弱化,尽量避免。

二是“一个题即一类题”的原则。所谓一个题即一类题,就是把我们做的每一个题都当作某一类题来做、来分析,总结出一些有利于快捷而准确的答题规律。比如,我们做一个句子仿写题,无论得分还是丢分,对照参考答案进行分析,都可以总结出一些仿写句子的解题规律,即“三个一致”:句式一致、句意一致、句情一致。认定句式的四个依据是:原句中的关联词,原句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原句中词语间的结构关系,是否押韵及押韵格式。

(二)如何进行冲刺复习

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复习

语文基础既是技艺之学,也是积累之学,是检测学生真正语文水平的根本,所以这一知识板块的复习,必须重在挖掘以往知识库存并伴随着持续的大量的课外积累即“功夫在课外”的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考生在复习阶段的课堂操作和课下操练的总体策略应该重点放在培养字词推敲的敏感性,大量阅读与做笔记相结合。考生在制订复习计划时要注意与老师的专题训练同步,全面了解命题特点,熟练掌握答题技巧,始终贯彻多积累、练反复原则。下面就基础知识各项内容进行分述:

(1)字音、字形。字音多考察特定语境中的读音,一般选取常见常用又易混淆的字。

语音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②易读半边而错的字;③前后鼻音的区分;④容易混淆的声母,声母的混淆有两种情况:在某些方言区,有些声母不分,如,“n、l”不分。另一种情况是相同的声符构成的形声字,如以“广”为声符的形声字,声母为“g”或“k”,如“犷”和“矿”。

(2)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题目可以综合考查考生对文句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能力。在复习时要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分辨清楚句子表达的语气,准确把握选择问句、倒装句、定语和中心语等句子的结构。

(3)词语。词语的考查重点有:同义词、关联词和熟语。要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

(4)句子。句子的考查包括:理解长句、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病句问题不局限于语法,还涉及词汇、修辞、逻辑等知识。复习时要把这些知识梳理一遍。

(5)修辞。“修辞”,狭义指修辞方法,近几年纯粹辨析题基本消失,已渗透到现代文阅读中。复习时要能区别,比喻——比拟:前者重在甲像乙,后者是把甲当作乙;借喻——借代:前者突出事物间的相似点,后者强调事物间的相关点;对偶——排比——对比:对偶重在上下句的整齐,排比强调句式的相同或相似并连续排列,均侧重形式,而对比意在比较两者的好坏等,侧重内容。

2.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复习

前年文学常识题的命题特点为:(1)试题涵盖量逐年增加,难度增大。(2)命题的范围由教材课文中出现的作家作品扩展到课文的阅读提示、课文注释、课后练习等。(3)出现了由单一作家作品到作家并称、作品并称的综合选择项。(4)考点由常规的作家作品名称到作家作品的创作方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5)文学体裁常识题以诗词、戏剧为主。

针对以上特点,在进行文学常识复习的时候,须注意:

(1)连线复习,分块掌握。作家作品部分内容庞杂,要想复习得有条理,更富有针对性,连线分块的方法则显得较为理想。(2)理清文学史(包括文学流派、文学体裁)。中外文学史的基本框架,不同时期文学潮流的基本走向也是文学常识中的重要内容。(3)非入选课文的重要作家作品应加以重视。

名句名篇的复习主要在于平常的记忆积累,这种类型的知识没有任何速成的技巧。因此,在备考的时候需分出一部分时间来记忆巩固。

3.古代诗文阅读的复习

本部分复习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首先,课本第一。

多年来,高考始终遵循了依托课本命题的大原则,因此,考生对课本知识要做到:

(1)吃透弄熟。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课本知识的网络结构和深层含义。

(2)抓好重点。考前要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后期复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点平均用力,要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考生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抓住每一个考查范围中的重点知识。

其次,效率至上。

高考的后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高效、快速地搞好复习极为重要。要做到:

(1)计划性强。对后期复习的内容要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订短期计划。

(2)方法灵活。如利用零碎时间复习文言虚词,因分散则容易掌握。

(3)精选试题。概括说,就是“选段子、读段子、译段子”。“选段子”关键是精。然后不凭借任何辅助读物自己去读它,有读不懂的地方要善于“推导”和“借助”。就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译段子”关键是“信”(准确)。总之,学习文言文,目的是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读懂”指了解文章的背景、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倾向以及布局谋篇的特点等。“理解”包括理解文章背景、重要内容、作者的观点,以及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等。可见,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只能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离开具体的语境,照样是事倍功半。

4.现代文阅读的复习

首先,分合意识。

先“分”后“合”,是一种应付现代文阅读尤其是限定字数的简答题的有效方法。“分”,就是“分点解析”,尽可能完整地分解出回答问题时所涉及到的所有题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分析;“合”,就是“归纳综合”,将分解出的多项复杂的内容归拢起来,进行概括总结,以达到以简驭繁的最终效果。

其次,练习意识。

“精练高考题,精练普通题”是指导练习的一贯口号和做法。高考临场阅读不同于平时阅读,因此在进行考场阅读训练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上。在进行课文阅读理解和练习各类试卷时,考生应逐渐养成下列习惯:(1)调整心态冷静答题。(2)巧用信息整体把握。(3)确定区域圈点勾画。(4)靠船下篙摘取原文。命题专家如是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高考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答案。(5)先拟草稿写全写顺。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数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关系到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也是高考要着重考查的能力;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阅读复习中考生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5.作文的准备

作文就是做人,高考作文从某一方面讲也是在考做人。作文需实现两个再现:一是再现行为过程,作文不仅要体现对生活、人生的感悟结果,更要把感悟的过程展现山来,就是把行为过程中最典型、最美好、最感人、最有意义的东西再现出来。二是再现思维过程,在行为过程的再现中,揭示出思维的活动过程,这样可以使文章充实、有深度、有波澜,从而起到陶冶情操、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高考作文从内容到形式,几乎年年都有变化,年年都有新意。但纵观历年高考的作文题,命题的趋向和规律还是可以总结如下:(1)作文由单命题、半命题到给材料。材料作文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考生需阅读、分析、构思、提炼观点,既考查了考生的阅读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写作水平。另外,材料作文不易押题,使考试更加公平。材料作文会是今后主要的命题形式。(2)对文体的限定越来越少。对文体不加限定,更有利于考生发挥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发散性思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不过,据统计,议论 性散文和记叙性散文是相对多的考生选择的文体,也是得分相对高的文体。

作文是一项综合智力活动,它的测评者是阅卷老师,阅卷老师是人,不是电脑,他们有主观意识,他们都喜欢整洁、严谨、生动、深刻、有创新、有感情的文章。考生写作时一定要从 书写、真情、见识、文采等方面调动阅卷老师,从而使自己的作文产生魅力效应。作文也是高考试卷中的重头戏。在准备高考作文时需要注意,一是对审题能力的培养。在高考作文题目放开的时候,考生尤其要仔细地审题,对题目内容了解得越透彻,写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二是素材的储备。材料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歌词诗文,甚至可以是一个个小故事。材料贮存多了,写作时才可以信手拈来,才能在高考中做到“有备无患”。

总之,考生在考前一定要注意检查所学知识是否系统。在储备系统知识的同时通过查漏补缺使知识的系统得到保障。对于遗漏的知识一定要知道为什么,弄清楚问题的根源,以便根绝。知识一定要在运用中才能发现问题所在。适当做题是必需的,但又不能把题做死了,要多思考,举一反三。

2005年5月13日

作者邮箱: 13952865227@vip.163.com

相关链接:高考复习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