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在黑夜中远去?——窥视海子灵魂深处(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深圳市田东中学 詹泉洲

北大法律系的天才诗人查海生 ,于 1989 年3月26 日卧轨自杀 , 结束了他 25岁的生命。这位青年诗人遗留下大量以海子为笔名所写成的作品。

海子的死引起了世人的震撼——平生落寞孤独的海子,死后引起了世人极大的注意。在这样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 , 一个诗人自杀了 , 他迫使大家重新审视、认识诗歌与生命。对诗人自杀的原因 ,人们有许多解释。四川诗人钟鸣在其文章《中间地带》里 , 把海子说成是一个奔走于小城昌平和首都北京之间的人 , 认为海子在两个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因此便只好让自己在精神上处于一种中间地带。上海评论家朱大可在其《宗教性诗人: 海子与骆一禾》一文中 ,赋予海子的死以崇高的仪典意义 ;于是海子成了一个英雄 , 成了20 世纪末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象征。有人将海子与屈原、王国维、朱湘 , 甚至希尔维亚·普拉斯扯在一起。美国学者奚密对海子之死的评价 ,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否这个雄心万丈的计划①损害了这位青年诗人的身心健康 ? 是否为了创造这篇超级史诗,他加给自己难以承受的压力 ? 是否孤独离群的生活所造成的极度抑郁令他无法继续其创作计划 ?是否, 如西川向笔者透露的 , 海子对‘天才早夭’的浪漫式的执迷使他陷于其中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顶言 ?”② 我还是比较赞同海子生前好友西川对海子自杀原因的看法。四川在《死亡后记》③一文中对海子自杀原因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考察 ,他认为,导致海子自杀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自杀情结。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 , 他曾于 1986年自杀未遂。在海子的大量诗作中 ( 如发表于 1989年第一、二期《十月》上的《太阳·诗剧》和他至今未发表过的长诗《太阳·断头篇》等),也可以找到海子自杀的精神线索。他在诗中反复、具体地谈到死亡——死亡与农业、死亡与泥土、死亡与天堂 , 以及鲜血、头盖骨、尸体等等。甚至 ,海子还与其友人谈过自杀的方式。海子在死亡意象、死亡幻像、死亡话题中沉浸太深了 , 这一切对海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暗示,并使得他最终不可控制地朝自身的黑暗陷落。(2)性格因素。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爱干净 ,有时有点伤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对理想爱情执着。(3)生活方式。海子的生活相当封闭。简单枯燥的生活害了海子,使他对人世间的温情和生之乐趣惑受少了。(4)荣誉问题。和所有中国现当代诗人一样,海子面临着两方面的阻力。一方面是社会中某些人对诗人的不信任 ,以及某些守旧文学对于先锋文学的抵抗。这不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另一方面是受到压制的先锋文学界内部的互不信任、互不理解、互相排斥。海子曾受过不少的诽谤和攻击。(5)气功问题。练气功练出了身体上的一些问题 ,出现幻听、幻觉等 , 影响了他的写作 ,破坏了他的心情,这对于一个视写作为自己生命的人来说 , 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 (6)自杀导火索。海子的不如意的爱情生活或许是导致海子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7)写作方式与写作理想。海子那一种燃烧自己青春激情方式的写作,或许是把他自己推进这个在写作与生活之间没有任何距离的黑洞里去的。

我认为 ,导致海子自杀的最根本的原因 , 来自于他对世界的真正绝望。

绝望是一超越性的主题,它与作家对存在的深渊体验有关。而且 ,绝望也是一种最为黑暗的与死亡非常接近的心理体验。只有对生存境遇有超前敏感的人,才会预尝绝望的滋味。

绝望的诞生 ,来源于生存根基的朽化和世界中心意义的沦落。海德格尔将我们的生存世界描述成是天、地、人、神共存的四重结构。而在我们这个“贫乏时代”里 , 面临的却是这样一种境遇:神的缺席。诸神的逃离,就意味着黑夜降临了。自从 “三位一体”的赫拉克勒斯、狄奥尼苏斯和基础离开了世界,世界历史的黄昏就沉入黑夜 ,并且蔓延着它的黑暗。再也没有一个上帝还能把人和物聚集在一起 ,统摄在一起 ,在其中安置世界历史和人的寄居之处。神性的光芒从世界历史中消失 ,人生在世的留底丧失了根基。海德格尔用“世界之夜”的比喻来描述这种存在境遇 ,它也是迄今为止有关绝望的最真实的表述。“世界之夜”的主要特征是对意义中心的离弃 , 从而呈现出一种世界的无意义化——或者说是虚假意义对世界的填充。当意义丧失之后 , 虚无便产生 , 绝望就是对生存意义之虚无的一种精神态度 ,它直接与生存的终极发生关系。在我们这个焦虑不安的时代里 , 绝望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病症,文学对它也无法回避了。

绝望的尽头就是地狱之境 ,那里只有死亡和毁灭 ,救渡之路在何方 ?设若在绝望的背后没有反抗绝望的态度 , 我们就不能在存在的深渊里

获得一块向上一跃的地基 , 而会越陷越深,直到死亡的到来。

让我们考察一下海子诗歌文本。在海子的大量诗作中,我们可以读到“麦子”一独特的语词 ,在诗中,它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作为一种意想,“麦子”给我们以无穷的启迪,联结这一语词的还有“家园”、“土地”、“太阳”、“大海”等一系列意象。如海子《答复》:“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 被你灼伤 / 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这里,我们可以读出海子的焦虑和不安。“天、地、人、神”四重结构的世界,曾给人们无边的温暖 ,但神的缺席 ,使世界的黑夜早日降临 , 站在这没有神的世界 ,纵使站在芳香的麦地上,站在太阳光芒下,仍然感到痛苦和不安 ,这就是现代人的不幸。当然 ,海子在绝望面前 , 也并不是一开始就一直束手无策的。他写过《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提出过 :“人诗意地牺居”。诗哲荷尔德林怀着沉重的心情唱出 : 人离弃了神灵 , 离弃了那给人类行为以力量和高尚、给痛苦带来欢乐、以默默柔情温醉城市和家庭、以友谊温暖同胞的神灵,离弃了充满神性的自然 。从此 ,人畏惧死亡 , 为维持牡蛎一般的生活而甘受一切耻辱。人离开了神灵,就象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陷入无家可归的状态……。现代人的无家可归感 ,就是由于技术把人从大地分离开,把神性赶出了人的心房 , 冷冰冰的金属环境取代了天地人神的四重结构的天地。“要是有谁看到你们的诗人 ,看到你们的艺术家以及所有那些还在尊重神灵、喜爱和保育美好事物的人 ,就会伤心。这些好人们 !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就象是异乡人在自己的家里一样 ,……”④

无家可归感正是本世纪西方社会中那些追求有价值生活的人们的普遍感觉 ,并成为普遍吟唱的主题。在一百多年前 ,荷尔德林就预感到了这一灾难会出现。荷尔德林预感到 ,技术功利的扩展 ,将会抽掉整个人的生存的根基 , 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据 ,人不但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 , 流落异乡 , 而且会因为精神上的虚无而结束自己。本世纪许多著名作家和诗人的自杀,就是一个绝对的证明。各种政治、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还只是一种外部现象;失落自我 ,没有归属 ,空虚孤独 ,才是更为根本的。 由于荷尔德林过早地对这种新的普遍分裂带来的人的无家可归的苦境有所感悟 ,因此 ,作为一位诗人 ,他极其孤独。他多么渴盼能早日重返与神灵同在的故乡。在《致流浪者》中,他唱道 :“我寂然一身 , 但祖国之父 ,/ 你就在我头上 , 超然于云雾之端 !/ 呵 ,万能的苍穹 !/还有你们 ,大地与光明 !/ 你们三位一体 , 永恒元极 ,/ 宰割万物 , 施与慈爱。/那把我紧系于你们的丝带永不断裂 / 我自你们溢出 ,/ 追随你们而浪迹他乡 ,/ 现在 , 我已饱阅人生 ,/ 又与你们 , 与欢乐的神明同返故园。”荷尔德林在预感到人的不可逃避的无家可归之境的同时 ,也预感到人类必将重返故里 ,重返童贞。 “还乡” 成为荷尔德林晚年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还乡就是返回人诗意地栖居的处所 , 返回与神灵亲近的近旁 , 享受那由于偎伴神灵而激起的无尽的欢乐。这就是诗化 ,就是诗化的人生。根据这一理论 ,真正的诗人 ,成该是在神性离去之时 ,在漫无际的黑夜中 ,在众人冥冥于追名逐利 ,贪娱求乐之时, 踏遍异国的大地,去追寻神灵隐去的路径 , 追寻人失掉的灵性。这正是贪乏时代 (丧失人灵 ,神灵隐遁的时代 ) 中诗人的天命。⑤

海子是用他的生命来写诗的 , 他的不少诗作是实践了荷尔德林的主张。在他的诗作中频频出现的太阳意象 , 或许可以说象征着一种神性。海子希望这神性的光焰能照亮这冥冥之夜。 诗人竭力追寻神灵隐去的路径 ,上下求索 :“我在天深处高处询问 住在 ?/ 我 / 在天空中站起来呼喊 / 又有谁在 ?”(《太阳》)海子是在“呼喊 ” —— 一个拯救的声音,可是 , 神性的缺席使他的声音变得空洞。一旦海子认定天空中没有谁在的时候 ,他就走向了绝望最后的结局:死亡。

海子是一个被绝望压垮的天才诗人。这位以 自绝生命来结束诗歌生涯的诗人,声称自己 “走到了人类的尽头”, 即走到了绝望的最深处 , 并体验到一种有质量的黑暗与孤独 , 且成功地转化成作品的内在力量传达出来。海子是我们时代最为苦痛的歌者 , 他的笔确实伸越到了人类的本质性尽头 , 他看到 :“在这无边的黑夜 / 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太阳》)

绝望的海子以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 他以诗的方式生活 , 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活。

海子在黑夜中远去,留给我们的是他的不朽的诗作。引发我们无边的思考。

注释:

①海子的最终志向是创造一首“大诗”,这首诗将包容并且最终将超越以上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海子自视为荷马的继承者。

②奚密:〈〈死亡:大陆与台湾地区近期诗作的共同主题〉〉,见〈〈诗探索〉〉,1994年第三期。

③见〈〈诗探索〉〉,1994年第三期。

④〈〈荷尔德林读本〉〉,1954年德文版,第258页,转引自刘小枫〈〈诗话哲学〉〉。

⑤参见刘小枫〈〈诗话哲学〉〉第93页至第101页,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邮箱: tdzqz@sina100.con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